2_5_二巯基_1_3_4_噻二唑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格式:pdf
- 大小:112.51 KB
- 文档页数:3
专利名称:2-氨基-5-硫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田永仁,陈贵林,郝宁致,陆廷蕙,杨建瑜,杨伟,李红申请号:CN89104108.7
申请日:19890926
公开号:CN1040585A
公开日:
199003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是生产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方法。
以硫酸二肼和硫氰酸盐为起始原料,在低分子醇类介质和醛酮催化下完成第一步反应,蒸除醇类介质,其余中间体不出釜,在同一反应器中继续投入二硫化碳和DMF,缓慢升温至无硫化氢逸出时反应结束,常规处理后即可得上述目的物。
本发明方法除可提高总收率,简化操作外,最重要的是基本解决了目前已有方法所不可避免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申请人: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30号610041
国籍:CN
代理机构: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代理人:濮家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魏太保;李满林;刘洪;杨莉梓;徐维霞;张有明【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5(13)3【摘要】报道了一种合成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有效方法.目标化合物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某些化合物对小麦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A faci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2,5-disubstituted 1,3,4-thiadiazoles is described.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some compounds on wheat growth were tested preliminarily.【总页数】5页(P219-222,272)【作者】魏太保;李满林;刘洪;杨莉梓;徐维霞;张有明【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25【相关文献】1.含苯并哒嗪酮结构的2,5-二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的超声波辐射合成及表征 [J], 张宇航2.2,5-双-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噻吩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J], 王兴国;张争光;李德江3.2,5—二取代—2,3—二氢—1,2,4—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合成?… [J], 史海健;王忠义4.含5-甲基异恶唑基的氨基硫脲,1,3,4-噻二唑,1,3,4-恶二唑及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J], 张林梅;惠新平;计鹏飞;张自义5.含葡萄糖取代基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J], 曹克广;王忠卫;赵信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条件研究
付蕾;刘琳;钱建华
【期刊名称】《辽宁化工》
【年(卷),期】2004(033)012
【摘要】对DMTD合成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更高收率.以三乙胺和季铵盐为复合催化剂合成了2,5-二巯基-1,3,4-噻二唑,通过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原料配比为n(NH2NH2)/n(CS2):n(NaOH)=1:3.5:0.8;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0℃;最佳时间为1.5 h.同时用NMR谱图和IR谱图鉴定了产物结构,结果均与理论值相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合成方法可行,可以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694-696)
【作者】付蕾;刘琳;钱建华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52.5
【相关文献】
1.聚苯胺对2,5-二巯基-1,3,4-噻二唑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催化作用的循环伏安研究 [J], 于雷;王献红;李季;景遐斌;王佛松
2.三乙胺催化合成2,5-二巯基-1,3,4-噻二唑研究 [J], 聂国朝
3.含2,5-二巯基-1,3,4-噻二唑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J], 许方亮
4.聚乙二醇—2,5—二巯基—1,3,4—噻二唑共聚物摩擦性能的研究 [J], 叶文玉; 程铁峰; 等
5.聚乙二醇-2,5-二巯基-1,3,4-噻二唑共聚物摩擦性能的研究 [J], 叶文玉; 程铁峰; 郭新勇; 于丽; 张治军; 党鸿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并二氢嘧啶类衍生物的设
计与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而噻二唑类化合物也被广泛应用于抗癌、抗病毒、抗菌等领域。
因此,将两者进行结合,设计、合成新的二氢嘧啶/噻二唑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设计了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作为原型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引入含有微环、芳基等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然后,通过对这些化合物在体外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
最终,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出一类新的二氢嘧啶/噻二唑类化合物。
研究内容:
1.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类衍生物。
2. 对于合成出的化合物,在体外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筛选出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3. 继续对筛选出的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
4. 最终研究出一类新的二氢嘧啶/噻二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完整的生物活性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开发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二氢嘧啶/噻二唑类化合物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一旦成功,这些化合物可以应用于肿瘤、病毒
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可以成为新药物研究的重要进展。
2,52二巯基21,3,42噻二唑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3邓凌峰,陈 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04)摘要 以二硫化碳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2,52二巯基21,3,42噻二唑(DMc T ),并采用元素分析、Raman 光谱和红外(IR )光谱对DMc T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DMc T 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室温下DMc T 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很慢,且酸碱条件对DMc T 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加入三乙胺之后,DMc T 的氧化反应更加容易,还原峰电流增大,但对还原峰电位的影响不大;相反,当甲磺酸存在时,DMc T 的氧化反应更难进行,而还原反应变得更加容易。
关键词 2,52二巯基21,3,42噻二唑 电化学性能 合成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2,52dimercapto 21,3,42thiadiazoleD EN G Lingfeng ,C H EN Hong(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Abstract 2,52dimercapto 21,3,42thiadiazole (DMc T )is synthesized by hydrazine hydrate and carbon disulfide.The structure of DMc T is determin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Raman spectra and inf rared spectra.Cyclic voltammetry curves of DMc T show that the redox reaction of DMc T is rather slow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acidic and basic condition on the redox behavior of DMc T is great.The addition of triethylamine facilitates the oxidation of DMc T and makes the peak current increase ,but does not influence the reduction peak potential of DMc T.On the con 2trary ,the addition of CF 3COO H makes the oxidation of DMc T harder than the neutral condition ,but facilitates the re 2duction of DMc T.K ey w ords 2,52dimercapto 21,3,42thiadiazol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synthesis 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9JJ 6017);高校引进人才基金(10420053) 邓凌峰: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化学及能源材料 E 2mail :denglingfeng168@0 前言有机硫化物及其聚合物作为新型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对环境友好及材料来源广泛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04649.8(22)申请日 2019.03.18(71)申请人 山东昌邑四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地址 261313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滨海(下营)开发区四方路一号(72)发明人 王晨 王晶 焦东峰 董举辉 陈方钗 顾士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代理人 吕艳芹(51)Int.Cl.C07D 285/125(2006.01)B01J 23/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方法,主要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醇、水合肼、二硫化碳和固体碱催化剂,在20~100℃下搅拌反应1~10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产物DMTD。
该方法采用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避免了传统强碱催化剂腐蚀设备、产物后处理困难的问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设备腐蚀小、产物易分离、催化活性高、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是一条绿色的合成技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9912536 A 2019.06.21C N 109912536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12536 A1.一种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载体100~200目市售CaO置于930℃马弗炉中活化6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将活化后的CaO载体浸渍于KOH的甲醇或蒸馏水溶液中8~12h后,取出,(2)在120℃干燥箱中烘干3h后放入马弗炉中,于600℃焙烧6h,(3)用甲醇或蒸馏水清洗催化剂表面以除去多余氢氧化物,烘干得到负载型KOH/CaO固体碱催化剂,(4)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醇、水合肼、二硫化碳和负载型KOH/CaO固体碱催化剂,在20~100℃反应温度下搅拌反应1~1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产物DMTD。
2, 5-二取代1, 3, 4-噻二唑的合成周艳芬;陈宏博【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16)002【摘要】以5-氨基-2-巯基-1, 3, 4-噻二唑为原料,经过氨基酰基化、氯气氧化制得5-乙酰胺基-1, 3, 4-噻二唑-2-磺酰氯,该化合物与N-甲基哌嗪、苯胺反应,合成两个未见报道的目标产物:5-乙酰胺基-1,3,4-噻二唑-2-(N-甲基哌嗪磺酰胺)和5-乙酰胺基-1,3,4-噻二唑-2-(磺酰苯胺).结果表明:原料酰基化的最佳条件为:物料的物质的量之比n(噻二唑) ∶ n(乙酸酐)=1∶ 1.25,反应温度为70 ℃,冰醋酸12 mL条件下,薄层色谱点板跟踪反应进程,目标产物収率为88%以上;目标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作溶剂,物料比1∶ 2,薄层色谱点板跟踪反应进程,室温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在88%以上,产品纯度均在97%以上.并利用IR、1H-NMR、LC-MS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总页数】6页(P97-102)【作者】周艳芬;陈宏博【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2;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83【相关文献】1.新型S(N)-β-D-葡萄糖苷-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4-甲基-1,2,3-噻二唑)-1,2,4-三唑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J], 冯钟念;卢俊瑞;辛春伟;李建发;鲍秀荣;张彤彤2.2,5-二芳基二噁唑的研究(Ⅲ)——反式-2-{4-[2-(4-取代苯基)乙烯基]苯基}-5-(4-联苯基)二唑的合成、电子光谱与光性能 [J], 张文勤3.1-取代-4-[5-(4-取代苯基)-1,3,4-噻二唑-2-磺酰基]哌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J], 吴琴;王贞超;魏学;薛伟4.2-取代苯氧乙硫基-5-吡唑基-1,3,4-恶二唑和1,ω-二(5-吡唑基-1,3,4-恶二唑-2-硫代)烷烃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J], 陈寒松;李正名;王忠文5.2-取代硫醚-5-脱氢松香基-1,3,4-恶二唑/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J], 杨小洪;曹宇;史伯安;雷福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席亚男,张俊
申请号:CN202011304543.4
申请日:20201119
公开号:CN112480030A
公开日:
202103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溶液:溶液1为双硫脲和盐酸的水溶液;溶液2为亚磷酸钙的水溶液;S2:搭建设备:将泵1和2分别与T 型三通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静态混合器与盘管式反应器相连,盘管式反应器末端装有背压阀;S3:环合反应:开启泵1和2,通过S3装置进行反应;S4:后处理:反应液经抽滤、水洗、干燥得到产品。
本发明将传统的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转化为Flow模式,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充分混合和精确控温,缩短了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同时此模式有利于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实现,满足现在行业发展需求。
申请人:南京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新华村路188号3275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珊珊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3,4-噻二唑簇合物的合成宋倩;梅向东;宁君【摘要】根据簇合效应原理,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母体,二溴烷烃或二酰氯为连接体,设计并合成了15个新的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簇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8(016)006【总页数】4页(P660-663)【关键词】噻二唑;簇合效应;1,3,4-噻二唑;合成【作者】宋倩;梅向东;宁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25噻二唑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共轭效应和芳香性,其在农药方面表现出的活性尤为突出,可作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虫剂等[1~3]。
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2,5位上的取代基可参与众多的化学反应,作为活性基团常常被引入到农药分子中。
因此,对具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成为新农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将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制备生成簇合物,利用簇合效应来提高母体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在药物的研究中已经表现出很大的潜力[4]。
近来有较多关于药物通过多效价效应或簇合效应能显著提高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报道[5,6]。
宁君等[7]认为将簇合效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中也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分子作为母体,合理设计簇合物的结构,进而将有望合成并筛选出高效、选择性强的农药活性分子。
根据簇合效应原理,本文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1)为母体,选择不同的连接体[二溴烷烃(2a~2i)或二酰氯(3a~3f)],设计并合成了15个新的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簇合物(4a~4i, 5a~5f, Scheme 1),以期获得活性优良的簇合物。
新型2,5-二取代-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许丽;王娇;蒋敏;彭鹏程;肖锡林【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1)001【摘要】1,3,4-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杀虫,除草,抗植物病毒,杀菌、抗菌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选择性好,活性高,毒性低,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和农药的研究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噻二唑重氮化后经过偶合反应合成了系列新型化合物,并用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与过渡金属离子的显色配位反应,为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1,3,4-thiadiazole oxadiazole heterocyclic compoun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s and pesticides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insecticidal,weeding,anti plant virus,sterilization,antibacteri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lectivity,high biological activity,low toxicity,and goo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In this paper,through thiadiazole diazotization by coupling reaction,three new series of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identified by means of 1HNMR,I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ir coordination reac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s was carried out,to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medicine.【总页数】7页(P101-106,112)【作者】许丽;王娇;蒋敏;彭鹏程;肖锡林【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4【相关文献】1.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J], 李满林;魏太保;李荣华;尚冰冰2.新型香豆素N-取代-1,3,4-噻二唑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J], 王彩霞;徐翠莲;樊素芳;杨国玉;胡亚平3.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J], 魏太保;李满林;刘洪;杨莉梓;徐维霞;张有明4.新型2,5-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J], 王威;黄晓瑛;王列平;郑晓蕊;刘康云;王储备;屈应莲5.2,5-二取代-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J], 刘玉婷;晏会新;尹大伟;吕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二巯基-1,3,4-噻二唑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谢美华 张立新* 马怀柱**(安徽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用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与三环戊二烯基或三(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反应,合成了五个分子内含L n-S与L n-N配键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均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表征。
有关数据表明,它们都是二齿配位的双核配合物。
关键词:2,5-二巯基-1,3,4-噻二唑;稀土;配合物;合成中图分类号:O62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277(1999)03-0016-03 分子内分别含有Ln-O,Ln-N和Ln-S配键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已做过很多研究〔1〕,吴忠志等人〔2〕还报道了分子内同时含Ln-N和Ln-O键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然而分子内同时含有Ln-N与Ln-S键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研究的还不多。
为了研究这类化合物分子内稀土与配体的成键特点,我们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与三茂稀土化合物反应,合成了五种分子内含有茂基与2,5 -二巯基-1,3,4-噻二唑基配体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
1 实验部分1.1 仪器及试剂实验采用Schlenk技术,在干燥的纯氩气保护下进行。
分解点在充氩气的毛细管中测定,温度计未经校正;金属含量测定按文献〔3〕进行;元素分析使用日本产Yanaco M T-2元素分析仪;用Perkin-Klmer983G型红外光谱仪测定红外光谱,以碘化铯为窗口,样品制成石腊油糊,波数扫描范围为4000~200cm-1;质谱用HP5989A型质谱仪测得(T= 40~400℃,EI源)。
所用的试剂及溶剂均为分析纯。
试剂2,5-二巯基-1,3,4-噻二唑用丙酮溶解后过滤,在减压下除去丙酮,再用95%乙醇重结晶两次,除去溶剂,在真空下干燥备用;溶剂四氢呋喃(T HF)、正己烷均经严格的脱水脱氧处理,其方法是先用钠丝浸泡,后在氩气保护下,用钠丝和适量二苯甲酮回流,直至呈紫色或紫蓝色蒸馏使用。
1.2 配合物的合成三环戊二烯基和三(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Cp3Ln和Cp′3Ln(Cp=G5-C5H5,Ln=Y,Cp′=G5 -C5H4CH3,Ln=La,Ho,T b,Yb)按文献〔4〕制备。
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与三(甲基环戊二烯基)镧的反应:在盛有0.6184克(1.645mm ol) Cp′3La和0.1235克(0.823m mol)2,5-二巯基-1, 3,4-噻二唑的反应瓶内加入30m LTHF,室温搅拌,混合液迅速转变为澄清透明的淡黄色溶液,搅拌5分钟后,开始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搅拌沉淀物不断增加,搅拌24小时后,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留下的沉淀物用T HF、正己烷各洗涤两次,在减压下干燥,得产物(2)。
用相同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1)和(3),(4), (5)。
2 结果与讨论配合物(1)~(5)的有关物理性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数据分别列于表1、表2、表3。
1999年6月 Chinese Rar e Ear thsJune1999a收稿日期:1999-01-27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学科、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9626)作者简介:谢美华(1969-),女,安徽师范大学有机所助理研究员,发表论文6篇*现为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表1 配合物(1)~(5)的有关物理性质及元素分析数据Table1 Physical and elemental analysis data of complexes1~5配合物颜色产率(%)分解温度(℃)分析值(计算值)/(质量分数/%)Ln C H NY(1)白49.728030.31(30.28)44.15(44.94) 3.41(3.39) 4.78(4.69) La(2)白48.223831.35(31.38)45.85(46.01) 4.06(4.10) 3.16(3.10) T b(3)白59.225040.36(40.49)39.90(40.01) 3.58(3.60) 3.58(3.62) Ho(4)白52.318541.25(41.30)38.71(38.94) 3.50(3.61) 3.50(3.55) Yb(5)桔红色61.416042.86(42.91)38.12(38.40) 3.15(3.28) 3.25(3.38)表2 配合物(1)~(5)的红外光谱数据Table2 Important IR data of complexes1~5配合物主 吸 收 峰 (cm-1)Y(1)3047w,1620m,1440w,1370w,1022m,897w,780m,391w,370w,240w,220wLa(2)3060w,2963m,2860m,1457w,1440w,1370w,1072w,1045m,1023w,912m,778m,390w,370w,247w,224wT b(3)3070w,2970m,2870m,1454w,1445w,1377w,1042m,1021s,786s,386w,374w,247w,223wHo(4)3061w,2925m,2860w,1458w,1442w,1380w,1042m,1028m,776m,390w,372w,247w,224wYb(5)3068w,2960m,2860m,1460w,1443w,1380m,1045m,1022s,780m,392w,375w,242w,220w表3 配合物(1)~(5)的质谱数据Table3 Important MS data of complexes1~5配合物主 峰Y(1)586(M),521(M-Cp),456(M-2Cp),391(M-3Cp),367(M-YC p2),326(M-4Cp),219(YCp2),154(YCp),150(L),89 (Y),66(CpH)La(2)814(M-T HF),807(M-Cp′),742(M-2THF),728(M-2Cp′),656(M-2Cp′-T HF),596(M-THF-LaCp2),584(M-2Cp′-2T HF),426(M-4Cp′-2T HF),297(LaC p′2),218(LaCp′),211(LaT HF),150(L),139(La),80(Cp′H),72(T HF)T b(3)782(M),703(M-Cp′),624(M-2Cp′),545(M-3Cp′),466(M-4C p′),465(M-T bCp′2),317(T bCp′2),238(T bCp′2),238 (T bCp′),159(Tb),150(L),80(C p′H)Ho(4)800(M),721(M-Cp′),642(M-2Cp′),563(M-3Cp′),484(M-4Cp′),447(M-HoCp′2),323(HoCp′2),244(HoCp′),165 (Ho),150(L),80(Cp′H)Yb(5)812(M),733(M-C p′),654(M-2Cp′),496(M-4Cp′),480(M-YbCp′2),332(YbCp′2),253(YbC p′),174(Yb),150(L),80 (Cp′H)注:1)表中所列为同位素89Y,139La,159T b,165Ho,174Y b的质谱数据;2)L=2,5-二巯基-1,3,4-噻二唑。
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C、H、N及金属含量符合通式R2Ln(C2N2S3)LnR2・nT HF(Ln= La(2),R=Cp′,n=2;Ln=Y(1),R=Cp,n=0;Ln =Ho(3),Tb(4),Yb(5),R=Cp′,n=0)从红外光谱数据可知,在配体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中存在的M S-H伸缩振动特征吸收〔5〕2590~2550cm-1在合成的配合物中已不存在;配合物(2)在1075cm-1和913cm-1附近出现THF的特征吸收峰〔6〕;配合物(2)~(5)在3070cm-1, 2950cm-1,1465cm-1,1367cm-1,1035cm-1和780cm-1附近均出现G5-Cp′的特征吸收峰〔7〕,配合物(1)在3050cm-1,1440cm-1,1010cm-1和780cm-1附近出现G5-Cp的特征吸收峰〔8〕。
此外,所有的配合物(1)~(5)在393cm-1〔2〕,375cm-1〔9〕和250cm-1〔10〕左右均出现了Ln-N,Ln-S,Ln-G5-Cp(Cp′)的特征吸收峰。
至于配体噻二唑的吸收均不同程度减弱但波数值变化不大〔11〕。
质谱数据表明,配合物(1)~(5)中,配合物(2)虽然未出现分子离子峰(M),但出现了(M-T HF)峰以及相关的碎片峰,其余的配合物均出现了分子离子峰以及相关的碎片峰。
质谱中未发现质量数更大的分子离子峰及其相应的碎片峰。
综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数据,我们推测配合物(2)和(1),(3)~(5)的分子结构如图1与217第3期 谢美华等:2,5-二巯基-1,3,4-噻二唑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所示。
其中金属Ln 以G 5方式与Cp ′或Cp 配位,配体L则以二齿方式与金属配位。
图1 Cp ′4La 2L ・2T HF 分子结构示意图Fig .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p ′4La 2L ・2THF图2 R 4L n 2L 分子结构示意图L n =Y ,R =Cp ;L n =T b ,Ho ,Y b ,R =Cp ′Fig .2 Molecular structure of R 4Ln 2L此外,我们还发现,上述五种配合物置干燥的空气中10分钟做红外光谱,未见配合物红外光谱有明显变化,但配合物遇水则立即分解。
这些配合物溶于乙腈,微溶于T HF,不溶于正己烷。
参考文献:〔1〕 Schumann H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 eact ivityo f o rg anometallic P -com plex es of the rar e ear ths inthe ox idatio n state L n 3+w it h ar omatic lig ands.Chem R ev ,1995,95:880~910.〔2〕 Wu Z Z ,Zhou X G et al .A nov el bonding mode of ox i-mat oliga ndtoametal:sy nt hesis andX-r aycr ystal str ucutr e o f bis 〔t acet one o x imato bis (cyclopentadieny l)g ado linium 〕〔{(C 5H 5)2G d(L -G 2-O N CM e 2)}〕.J Chem So c Chem Co mmun,1994,813.〔3〕 Baker E C ,Bro w n C V ,Ra ymo nd K N .St ructuralchar acterizat ion o f a chlo ride-br idged lanthanide cy -clopent adieny l dimer,〔Yb (C 5H 4CH 3)2Cl 〕2.I no rg Chem ,1975,14:1376.〔4〕 W ilkinso n G ,Birming ham J M .Cyclo penta dieny l co m-pounds o f Sc,Y ,L a,Ce and some lanthanide ele-ments.J A m Chem Soc,1954,76:6210.〔5〕 陈耀祖等.有机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596.〔6〕 R og ers R D ,Bynum R V ,At wo od J L.Synthesis andstr uctur e of (G 5-C 5H 5)3G d ・OC 4H 9.J Or gano met Chem ,1980,192:65.〔7〕 Hart F A ,M assey A C,Sa ran M S.P heny ls and alky lsof the gr oup ⅢA metals.J Or g ano met Chem ,1970,21:147.〔8〕 Ely N M ,T sutsui M .O r ganolanthanides andOr gano act inides.X.V.Synthesis a nd pr opert ies of new R -bo nded o rg anolant ha nide co mplex es.I no rg Chem ,1975,14:2680.〔9〕 Ber g D J ,A nder son R A ,Zalkin A .Electro n -tr ansferchemistry o f (M e 5C 5)2Yb ∶Cleavag e of dior ganoper -ox ide and related cha lcog enides t o g iv e (M e 5C 5)2Yb (ER )(L )(E =O ,S ,Se ,T e ;L =a L ew is Ba se ).Cr ystalstructure of (M e 5C 5)2Yb (T eP h )(N H 3).Or g ano metallics,1988,7:1858.〔10〕 Q ian C,Y e C,L u H,L i Y ,Zho u J,T sutsui M .Sy n-thesis and pr opert ies of new R -bonded o rg anolan-thanide complex es and studies o f their infrar ed spec-tr a.J O rg anomet Chem,1983,247:161.〔11〕 唐恢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鉴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xed -Ligand Rare Earth OrganometallicComplexes Involving Both Cyclopentadienyl (or Methylcyclopentadienyl )and2,5-dimercapto -1,3,4-thiadiazole C helate LigandsX ie Meihua ,Zhang L ix in ,Ma H uaiz hu(I nstitute of Or ganic Chemistry ,A nhui N or mal Univ ersity ,W uhu 241000)Abstract :F iv e new mix ed-lig and r ar e ear th or g ano metallic complexes of t he gener al for mula R 4L n 2L (R =G 5-C 5H 5or G 5-C 5H 4CH 3,L n =Y ,L a ,T b ,Ho ,Y b ,L =2,5-dimer capto -1,3,4-thiadiazo 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 ll the complex es wer e char 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and M S.R esults sho w that the lig and coo rdinates to the cent ral metal w ith S and N ato ms in bidentat e fashion.Key words :2,5-dim er capto -1,3,4-t hiadiazo le ;r are ear th ;co mplex ;synthesis18稀 土 第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