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星空中(一)
- 格式:ppt
- 大小:7.38 MB
- 文档页数:71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在星空中(一)》资料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等离子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放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
恒星是大质量、明亮的等离子体球。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白天由于有太阳照耀,无法看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在夜晚的时间,才能在天空中看见其他的恒星。
恒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因为核心的核聚变而发光。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从内部传输到表面,然后辐射至外太空。
几乎所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恒星的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
恒星天文学是研究恒星的科学。
恒星诞生于以氢为主,并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云气坍缩。
一旦核心有足够的密度,有些氢就可以经由核聚变的过程稳定的转换成氦。
恒星内部多余的能量经过辐射和对流组合的携带作用传输出来;恒星内部的压力则阻止了恒星在自身引力下的崩溃。
一旦在核心的氢燃料耗尽,质量不少于0.5太阳质量的恒星,将膨胀成为红巨星,在某些情况下更重的化学元素会在核心或包围着核心的几层燃烧。
这样的恒星将发展进入简并状态,部分被回收进入星际空间环境的物质,将使下一代恒星诞生时正元素的比例增加。
1、光谱分类现在普遍认可的恒星分类是光谱分类。
依据恒星光谱中的某些特征与谱线和谱带,以及这些谱线和谱带的相对强度,同时也考虑连续谱的能量分布,将恒星划分为以下大类型。
O型——蓝白色恒星紫外连续谱强。
有电离氦,中性氦和氢线。
二次电离碳、氮、氧线较弱。
如猎户座ι(中名伐三)。
B型——蓝白色恒星氢线强,中性氦线明显,无电离氦线,但有电离碳、氮、氧和二次电离硅线。
如大熊座η(中名摇光)。
A型——白色恒星氢线极强,氦线消失,出现电离镁和电离钙线。
如天琴座α(中名织女一)。
F型——黄白色恒星氢线强,但比A型弱。
电离钙线大大增强变宽,出现许多金属线。
如仙后座β(中名王良一)。
G型——黄色恒星氢线变弱,金属线增强,电离钙线很强很宽。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一》评课稿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一》评课稿孩子们对星空充满好奇与神往,有着无数个“为什么”。
对教师而言,星空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话题,看得见摸不着的星空,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回顾唐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一)》这课,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课件制作很精彩。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
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
本课的教学就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一优势。
精彩的课件制作为教学添了不少彩。
课前播放的有震撼力的音乐和梦幻般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学生对星空的向往立马被激发出来。
课中“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星座概念,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了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星座概念的建立。
2.对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到位。
本课教学中唐老师对学生的前概念了解比较到位,教学从学生所熟悉的星座说起,但学生所熟悉的星座和本课教学的星座含义不同,老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并顺利导入到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
3.材料的准备结构性强。
本课中,唐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建北斗七星模型的材料简洁、美观、结构性强,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和老师适时的引导能较快地建立模型,为星座概念的建立赢取了时间当然本课的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师在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时是否可以不要面面俱到,要预留一些必要的操作让学生完成?例如为学生准备的材料中去除描点用的小贴纸,把这一环节改为学生根据影像自己在纸板上描点。
这样以免把“建模”过程简单地演绎成学生的手工操作过程。
其次是引导学生研讨的时间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体现。
修订版小学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下)微小世界单元一、放大镜活动记录1、1、判断题。
(1)√(2)√(3)√(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放大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片看到的图像时缩小的。
(6)√2、选择题。
(1)C(2)C、D3、小制作。
(略)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判断题。
(1)√(2)×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3)×放大镜下并不能清晰地看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足的结构有关(5)√资料阅读 A三、放大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判断题。
(1)√(2)√(3)×不一定,有些晶体很大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大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而看不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5)√(6)√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3)√(4)√(5)×人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大脑和神经细胞。
(6)√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判断题。
(1)√(2)√(3)√(4)√2、连线题。
变形虫鼓藻3、填空题。
(1)我还知道的微生物有:(喇叭虫)、(眼虫)、(衣藻)等。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都会制造食物√□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八、微小世界和我们1、活动记录2、小制作。
宇宙知识重点概括练习附参照答案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xx——月球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察看→〔天文望远镜〕→〔探测飞翔器〕→(登月观察〕。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环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概是地球的,月球体积大概是地球的,月球质量大概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概是地球的。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色地形是(环形山)。
2、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样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其实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局部。
因为察看的角度不一样,因此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一样。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为阴历〔一个月〕。
日,地,月三者地点不断变化。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1/55、月球亮面一直朝着〔太阳〕,月球只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
3、我们来造环形山1、环形山的特色:①、散布〔凌乱随机〕;②、数目〔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色,就是散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同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缺少一千米,有的直径能抵达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喷水〕法;②〔撞击〕法。
4、当前公认的看法是〔“撞击说〞〕。
众多的环形山是长久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印迹。
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征地形是(环形山).2、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同。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
5天,为农历(一个月)。
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5、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3、我们来造环形山1、环形山的特点:①、分布(杂乱随机);②、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喷水)法;②(撞击)法.4、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三章——宇宙探索,第1节——星空认识。
我们将详细介绍星座辨识、星空布局以及恒星和行星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星座基本知识,能辨识常见星座。
2. 使学生解星空布局,理解恒星与行星区别。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星座辨识和星空布局。
2. 教学重点:恒星与行星区别,以及星座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座图、星空图、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星座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星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夜空中能看到哪些星座?它们有什特点?”2. 例题讲解(1)介绍星座辨识方法。
(2)讲解星空布局和四季星空特点。
(3)阐述恒星与行星区别。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星座图,辨识并说出星座名称。
(2)分组讨论四季星空特点,并进行汇报。
4. 知识拓展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知识,如“七曜”、“二十八宿”等。
六、板书设计1. 星座辨识方法2. 星空布局3. 恒星与行星区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认识三个星座,并描述它们特点。
(2)简述四季星空特点。
(3)解释恒星与行星区别。
答案:(1)例如:猎户座、北斗七星、仙女座。
它们特点如猎户座有“腰带三星”,北斗七星呈勺状,仙女座有一个明显“V”字形。
(2)春季星空:主要有狮子座、室女座等;夏季星空:主要有天蝎座、天琴座等;秋季星空:主要有仙后座、飞马座等;冬季星空:主要有猎户座、金牛座等。
(3)恒星是自身能发光星体,如太阳;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天体,如地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解星座、星空以及恒星与行星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星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星空中(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星空中(一)》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6课。
本单元前面4课是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中月球的运行规律;第5课则把空间范围扩大到了太阳系,通过建模的方法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而从本课开始把空间范围又扩大到整个宇宙,本课将继续通过建模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材中的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星座,在这里直接出示了星座的概念,通过这样简单的文字表述,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是难于理解的,于是有了第二个活动——建一个“星座”模型,通过建模活动学生才真正建立星座这一科学概念,第三个活动则是通过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来让学生学会在夜空中找星、辨认星座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课后能真正去观测星空,为后面一课的开星空观测交流会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2.过程与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学会根据星座的特征及星座间的视觉联系来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三、教学重点:建立星座概念(即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四、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来建立星座概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
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出示平面点图和“风铃”(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二)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
6 在星空中(一)精选习题一、填空题1.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___________,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辨认方向。
2.北斗七星是_______星座的一部分。
3.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季节是_______,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时,季节是______。
4.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______,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_______。
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互相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北极星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星。
()2.北极星、大熊座、小熊座都是星座。
()3.从月球上看北斗七星和在地球上看北斗七星,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4.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
()5.利用活动观星图,我们可以观察一年四季的星座。
()6.牛郎星、织女星、北极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
()7.小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8. 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与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9. 星座实际上是几颗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
()10. 我们可以借助北斗星来寻找北极星。
()三、选择题1.老师布置观察星空的任务后,小梅连续一段时间观察都发现在自家小区草地上只能观察到少数几颗星星,你觉得最适宜观星的地方是()A.小区楼房的楼顶B.城市里的广场C.郊外的山顶2.在北部天空的()上有著名的()A.南极星B.北极星C.大熊座D.小熊座3.位于大三角南端,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最大最高的就是()A.织女星B.牛郎星C.北斗七星D.北极星4.远古时代没有日历,我们的祖先以()来估测四季。
A.北斗七星B.大熊星C.小熊星D.北极星5.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天空中的星星离我们也是()的。
A.很近很远B.很远很近C.有远有近有远有近D.很远有远有近6.下列关于北斗七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七颗星与我们的距离大致相等,所以我们能看到漂亮的勺子形B.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区间在78光年至124光年之间C.七颗星始终在高速运动,离我们的距离不定四、思考与讨论:1、在天空中找到大熊星座、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