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8
停车场内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
我此次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在停车场内的工作,了解停车场的运营管理情况,学习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理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停车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收费、车辆引导、停车位调度等方面。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了解了停车场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 收费管理:停车场采用电子收费系统,我负责协助管理人员进行收费操作,确保收费准确无误。
同时,我还学习了停车场收费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了解了不同类型停车场收费政策的差异。
2. 车辆引导:在高峰时段,我负责引导车辆进入停车位,确保车辆停放规范。
这需要我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对停车场布局的熟悉程度。
3. 停车位调度:在停车位紧张时,我参与了停车位的调度工作,通过与车主沟通,合理分配停车资源。
这让我认识到了停车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4. 停车场清洁与维护:我参与了停车场的清洁和维护工作,学习了停车场环境卫生管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停车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合理规划的停车场,可以有效提高停车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我认为,在停车场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地块性质、用地规模等因素,实现停车场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2. 停车场管理模式: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不同停车场管理模式,如电子收费系统、人工收费等。
我认为,停车场管理模式应根据停车场类型、规模和地域特点进行选择,以提高管理效率。
3. 服务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停车场管理不仅仅是停车位的调度和收费,更涉及到车主的出行体验。
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车主满意度是停车场管理的重要内容。
4. 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停车场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停车场管理的实际操作,掌握停车场管理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方法,提高停车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实验原理:停车场管理是指对停放在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有序管理和监督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的进出登记,停车位的分配,车辆停放位置的调整等。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督,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缩短停车时间,避免车辆拥堵,提高停车场的收益。
三、实验步骤:1.登记车辆信息:对每辆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登记,包括车辆的品牌、颜色、车牌号等信息。
2.分配停车位:根据停车场的空余停车位数量和车辆的类型,为车辆分配合适的停车位。
3.调整停车位置:当车辆数量较多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停车位置的调整,以便保证每辆车都能停放到合适的位置。
4.缴费离场:当车主停车结束后,需要缴纳相应的停车费用,收取费用后放行车辆。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采用合理的停车场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效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停车场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操作,及时登记车辆信息,合理分配停车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停车位置的调整。
通过合理管理和调整,车辆停放得更加有序,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停车场管理的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停车场管理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方法。
合理的停车场管理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效益,减少车辆拥堵,为车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停车场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不断提高停车场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六、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停车场管理实验,我对停车场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合理的停车场管理对于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如及时登记车辆信息,合理分配停车位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停车位置。
我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停车场管理能力,为社会交通管理贡献力量。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随之而来的是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停车场的运营管理、解决停车难问题,我们团队于2023年在某大型商场停车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停车场的运营管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实践目的1. 了解停车场的基本情况,包括停车场规模、设施、收费标准等。
2. 分析停车场的运营管理现状,包括停车场的布局、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
3. 探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我们团队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对某大型商场停车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了解了停车场的规模和设施,包括停车位数、出入口、停车场内的标识、照明、监控设备等。
其次,我们观察了停车场的布局和收费标准,并对不同类型车辆的收费标准进行了记录。
2. 访谈为了深入了解停车场的运营管理,我们访谈了停车场管理人员、商户和消费者。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停车场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车辆引导、秩序维护、设备维护等。
在高峰时段,停车场的秩序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2)商户反映,停车场对商场的人流量有较大影响。
良好的停车场管理有助于提升商场的形象和顾客满意度。
(3)消费者普遍认为,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较高,且停车场的车位紧张,尤其在高峰时段。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停车场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停车场车位利用率较高,尤其在高峰时段。
(2)停车场收费标准与周边停车场相比偏高。
(3)停车场在高峰时段的秩序维护工作存在不足。
四、实践成果1. 了解停车场运营管理现状通过本次实践,我们了解了停车场的基本情况、运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 提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针对停车难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停车场布局,增加停车位数量。
(2)实行错时停车,提高停车场利用率。
(3)合理调整收费标准,降低消费者负担。
停车场管理实验报告第一篇:实验简介本次实验是关于停车场管理的,旨在探讨停车场的管理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停车场进行智能管理的可行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停车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确定了停车场的布局和车位数量。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牌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汽车牌照,并将其和相应的车位绑定。
最后,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云端的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停车场的使用情况,统计收益和预测流量,优化停车场管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篇:实验步骤1. 调查和分析首先,我们对停车场的周边环境、车流量、停车需求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停车场的布局和车位数量。
2. 设计车牌识别系统我们采取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牌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汽车牌照,并将其和相应的车位绑定。
该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摄像头:采用高清摄像头,能够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提高识别准确率。
(2)软件系统:采用OpenCV图像处理库进行开发,能够自动识别车牌,并提取车牌号码信息。
(3)数据存储: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存储,能够存储车牌号码和相应的车位信息,方便管理。
3. 开发管理系统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云端的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停车场的使用情况,统计收益和预测流量,优化停车场管理。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通过车牌识别系统和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控停车场内的车辆,并提供车位信息和空余位置。
(2)预约停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站进行预约停车,并预定相应的车位。
(3)收费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停车场的收费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统计收益和优化停车场营运。
4. 测试和优化最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优化,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改进,确保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三篇:实验结果与展望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努力,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车辆自动识别和智能管理。
最新停车场管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评估和分析最新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准确性以及用户体验。
通过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我们期望能够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实验方法:1. 硬件与软件配置:首先,记录实验所用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分辨率、传感器类型、处理单元性能以及软件版本等。
2. 功能性测试:对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车辆识别、空位检测、费用计算、支付方式等。
3. 效率评估:通过模拟不同车流量的情况,记录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时间,分析系统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
4. 用户体验调查:通过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式,收集使用者对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1. 功能性:实验数据显示,车辆识别准确率达到98%,空位检测准确率为95%。
费用计算无误差,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现金、银行卡和移动支付。
2. 效率:在高峰时段,车辆平均等待时间为30秒,非高峰时段为10秒。
系统响应时间稳定在2秒以内。
3. 用户体验:大部分用户对新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表示满意,特别是对快速通行和多种支付方式给予高度评价。
但也有少数用户反映,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急措施不够完善。
结论与建议:根据实验结果,新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功能性和效率方面表现良好,用户反馈总体正面。
建议在未来的版本中,加强对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对用户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深入分析,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建议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2月24日实习地点:某市某公共地下停车场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参观和了解某市某公共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停车场的各个区域,包括停车区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并了解了停车场的建设背景、建设过程、运营模式和管理措施。
实习过程:1. 停车场概况在某市某公共地下停车场,我了解到该停车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
停车场共分为上下两层,共有停车位300个,其中包括普通停车位、残疾人士停车位和充电桩停车位。
2. 停车场建设背景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中心区域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决定在该区域建设一座公共地下停车场,以缓解停车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3. 停车场建设过程停车场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等多种困难,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建设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停车场的环保、节能和智能化要求,使其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感的公共设施。
4. 停车场运营模式停车场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电子显示屏、指示牌等设施,为车主提供便捷的停车指引。
同时,停车场还配备了自动计费系统,实现了无现金支付功能,提高了停车场的运营效率。
5. 停车场管理措施为了确保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和车辆安全,停车场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停车场的开放时间,确保停车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期对停车场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及对进场车辆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大型车辆进入停车场等。
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停车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环保要求高等。
停车场管理实验报告2篇[停车场管理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适用于停车场管理的有效系统,该系统将实现停车场的自动拍照、车辆识别、计费以及车位管理等功能。
该系统可以帮助停车场管理员实现对停车场的管理和运营。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车辆识别技术: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车辆图片进行分类识别,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识别,具体方法为:1)采集车辆图片,对车辆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去除噪声和背景干扰;2)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通过建立车辆图片库对车辆进行分类;3)对每张停车车辆的图片进行识别,判断车辆类型和车牌号码,实现进出车辆的自动记录。
2. 计费方式:对于停车的车辆,根据时间和车型计费,计费方式为:1)分段计费,每隔30分钟计费一次;2)按车型分类计费,小车和大车计费规则不同,大车计费更高;3)计费方案可以根据车位所在区域和周边车位情况进行调整。
3. 车位管理:车位管理模块包括停车位预约和空车位查询功能,实现停车场的车位管理,具体方法为:1)对车位进行编号,分区域管理;2)通过车位预约功能实现用户对停车的预约;3)通过查询车位状态实现空车位的查询。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中,我们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技术和计费方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开发。
1. 车辆识别模块车辆识别模块使用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车辆图片,准确率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将该模块集成到摄像头设备中,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接收和输入。
2. 计费模块计费方式的实现主要涉及时间和车型两个方面。
我们采用了分段计费和按车型分类计费两种策略,并根据室内和室外车位的不同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
具体计费规则如下:1)小车:每隔30分钟收费2元,首小时收费3元,之后每小时加收1元;2)大车:每隔30分钟收费4元,首小时收费6元,之后每小时加收2元。
3. 车位管理模块车位管理模块实现了车位编号、分组和预定等功能,并提供了实时车位状态查询。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图像检测技术对车位进行状态检测,实时更新车位信息。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度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地纷纷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提高停车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停车场管理运营现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XX市某停车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停车场建设、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2. 掌握停车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技能;3. 提高自身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为今后从事停车场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停车场概况实习停车场位于XX市市中心,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停车位300个。
停车场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其中地上层为开放式停车场,地下层为封闭式停车场。
停车场设有自助缴费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
2. 停车场运营管理(1)入场管理:停车场管理人员负责对入场车辆进行引导,确保车辆按照规定停放。
同时,对车辆信息进行登记,以便于查询和管理。
(2)收费管理:停车场采用自助缴费系统,驾驶员可通过手机或自助缴费机进行缴费。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缴费过程,确保收费公平、透明。
(3)安全巡查:管理人员定期对停车场进行安全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确保停车场安全运行。
(4)突发事件处理:停车场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如车辆碰撞、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 停车场设备维护(1)设施设备检查:管理人员定期对停车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如照明、排水、消防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维修:发现设施设备损坏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确保停车场正常运行。
四、实习收获1. 熟悉了停车场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提高了自身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驾驶员沟通,如何协调停车场内各种突发状况。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停车场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停车场建设的投入,各类停车场项目纷纷上马。
为了深入了解停车场项目的运作流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7月至9月期间在XX市XX停车场项目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项目简介实习单位为XX市XX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XX市多个停车场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本次实习的项目为XX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预计建设停车位800个。
三、实习内容1. 项目前期准备在实习初期,我主要参与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1)了解项目背景及政策法规,掌握相关建设标准;(2)协助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市场分析、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3)与政府部门沟通,办理项目立项、规划、环评等手续。
2. 项目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协助设计师进行停车场平面布置设计,确保停车位数量及布局合理;(2)参与停车设施、消防、电气等专业的施工图设计;(3)与设计院、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设计质量。
3. 项目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阶段,我主要参与以下工作:(1)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2)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规范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3)参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等。
4. 项目运营阶段在项目运营阶段,我主要参与以下工作:(1)协助停车场管理人员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包括车辆进出管理、收费管理等;(2)收集停车场运营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3)参与停车场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停车场项目的建设、运营等环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项目的各个环节,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停车场实验报告引言停车场作为一个常见的公共设施,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停车管理能够提高车辆停放效率,减少拥堵,优化城市交通流动。
本文通过对停车场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旨在探讨一种更加高效的停车管理方法。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实际场景模拟,测试不同的停车策略,以找到最优的停车管理方案。
具体目标如下: 1. 分析停车场中的车辆流量和停车时间分布特点。
2.比较不同停车策略(如单向行驶、优先级停车等)对停车场性能的影响。
3. 寻找最佳停车策略,以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
实验设计实验场景模拟本实验使用一个虚拟停车场进行场景模拟。
停车场总共有10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可以容纳一辆车。
在每个时间步长内,会有一定数量的车辆到达停车场,并且每个车辆都有一个停车时长。
实验参数设置为了模拟真实场景,我们设置以下参数: - 车辆到达率:每个时间步长内到达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假设服从泊松分布。
- 停车时长分布:设定车辆停车时长的概率分布,如均匀分布、指数分布等。
- 停车策略:设置不同的停车策略比较它们的性能,例如按照优先级停车、FIFO(先进先出)等。
实验过程为了对停车场的性能进行评估,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每组实验都使用相同的参数设置。
下面介绍了一组实验的过程。
参数设置•车辆到达率:平均每个时间步长内到达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为4辆。
•停车时长分布:假设车辆停车时长为10到30分钟之间的均匀分布。
•停车策略:采用FIFO(先进先出)的停车策略。
实验步骤1.初始化停车场:将停车场的状态设置为空,即所有停车位都可用。
2.开始模拟时间流逝:按照设定的时间步长,模拟车辆的到达和离开。
在每个时间步长内:–生成新车辆:根据车辆到达率和停车时长分布生成新的车辆到达停车场。
–停车:将到达的车辆按照FIFO策略停放到可用停车位上。
–车辆离开:根据停车时长,确定哪些车辆在当前时间步长内离开停车场。
–更新停车场状态:将离开的车辆的停车位标记为可用。
实验三、四:停车场问题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栈的数据类型描述及栈的特点。
2.掌握栈的顺序和链接两种存储的特点及算法描述。
3.掌握栈的5种基本运算及算法在两种不同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4.掌握队列的数据类型描述及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和算法描述。
5.掌握队列的5种基本运算及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1.问题描述设停车场是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以供车辆进出。
车辆按到达停车场时间的早晚依次从停车场最里向大门口处停放(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放在停车场的最里面)。
如果停车场已放满n辆车,则后来的车只能在停车场大门外的便道上等待,一旦停车场内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就进入停车场。
停车场内如有某辆车要开走,在它之后进入停车场的车都必须先退出停车场为它让路,待其开出停车场后,这些车辆再依原来的次序进场。
每辆车在离开停车场时,都应根据它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交费。
如果停留在便道上的车未进停车场就要离去,允许其离去,不收停车费,并且仍然保持在便道上等待的车辆次序。
编制一程序模拟该停车场的管理。
2.基本要求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
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
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
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3.测试数据自己指定。
4.实现提示需另设一个栈,临时停放为给要离去的汽车让路而从停车场退出来的汽车,也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
输入数据按到达或离去的时刻有序。
栈中每个元素表示一辆汽车,包含两个数据项:汽车的牌照号码和进入停车场的时刻。
三、实验步骤1.编写栈的初始化、进栈和出栈算法。
2.编写队列的初始化、进队和出队算法。
3.编写处理车辆到达和车辆离开情况的函数。
4.编写一个主函数,将上面函数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主函数中输入车辆的编号、到达和离开时间。
5 将实验源程序调试并运行,写出输入、输出结果。
四、设计与编码#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define MAX 3/*车库容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define price 5/*一辆车每分钟费用,可变*/typedef struct time{ int hour; int min;}Time; /*时间结点*/typedef struct node{ char num[10]; Time reach; Time leave;}CarNode; /*车辆信息结点*/typedef struct NODE{ CarNode *stack[MAX+1]; int top;}SeqStackCar; /*模拟停车场*/typedef struct car{ CarNode *data; struct car *next;}QueueNode;typedef struct Node{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LinkQueueCar; /*模拟便道*/void InitStack(SeqStackCar *); /*初始化栈*/int InitQueue(LinkQueueCar *); /*初始化便道*/int Arrival(SeqStackCar *,LinkQueueCar *); /*车辆到达*/void Leave(SeqStackCar *,SeqStackCar *,LinkQueueCar *); /*车辆离开*/void List(SeqStackCar,LinkQueueCar); /*显示信息*/void PRINT(CarNode *p,int room); /*输出离开车辆的信息清单*/void main(){ SeqStackCar Enter,Temp;LinkQueueCar Wait; int ch;InitStack(&Enter); /*初始化车站*/InitStack(&Temp); /*初始化让路的临时栈*/InitQueue(&Wait); /*初始化通道*/while(1){ printf(" 欢迎使用停车管理系统 \n");printf(" 1. 车辆到达 2. 车辆离开 3. 列表显示 4. 退出系统 \n");printf("请输入操作:");while(1){ scanf("%d",&ch);if(ch>=1&&ch<=4)break;else printf("输入错误!请选择:");}switch(ch){ case 1:Arrival(&Enter,&Wait);break; /*车辆到达*/case 2:Leave(&Enter,&Temp,&Wait); break; /*车辆离开*/case 3:List(Enter,Wait);break; /*列表显示信息*/case 4:exit(0);/*退出主程序*/default: break;}}}void InitStack(SeqStackCar *s) /*初始化栈*/{ int i; s->top=0;for(i=0;i<=MAX;i++) s->stack[s->top]=NULL;}int InitQueue(LinkQueueCar *Q) /*初始化便道*/{Q->head=(QueueNode *)malloc(sizeof(QueueNode));if(Q->head!=NULL){ Q->head->next=NULL; Q->rear=Q->head; return(1);}else return(-1);}int Arrival(SeqStackCar *Enter,LinkQueueCar *W) /*车辆到达*/{ CarNode *p; QueueNode *t; int a;p=(CarNode *)malloc(sizeof(CarNode)); flushall();printf("请输入车牌号:"); gets(p->num);if(Enter->top<MAX) /*车场未满,车进车场*/{ Enter->top++; printf("车辆在车场第%d位置!\n",Enter->top);printf( "请输入到达时间:"); scanf("%d",&p->reach.hour);while(p->reach.hour<0||p->reach.hour>23) //控制时间格式正确{ printf("输入错误!");printf("请重输入到达时间的时!"); scanf("%d",&p->reach.hour);}scanf("%d",&p->reach.min);while(p->reach.min<0||p->reach.min>59) //控制分钟输入正确{ printf("输入错误!\n");printf("请重输入到达时间的分!"); scanf("%d",&p->reach.min);}Enter->stack[Enter->top]=p;while(1){ printf("请输入0返回菜单栏"); scanf("%d",&a); break;}return(1);}else /*车场已满,车进便道*/{ printf("车场已满,请在便道等待!\n");t=(QueueNode *)malloc(sizeof(QueueNode));t->data=p; t->next=NULL; W->rear->next=t; W->rear=t;while(1){ printf("请输入0返回菜单栏"); scanf("%d",&a); break;}return(1);}}void Leave(SeqStackCar *Enter,SeqStackCar *Temp,LinkQueueCar *W) /*车辆离开*/{ int room; CarNode *p; QueueNode *q; int a;/*判断车场内是否有车*/if(Enter->top>0) /*有车*/{while(1) /*输入离开车辆的信息*/{ printf("请输入车在车场的位置1--%d:",Enter->top); scanf("%d",&room); if(room>=1&&room<=Enter->top) break;}while(Enter->top>room) /*车辆离开*/{ Temp->top++; /*临时通道栈顶指针*/Temp->stack[Temp->top]=Enter->stack[Enter->top];Enter->stack[Enter->top]=NULL; Enter->top--;}p=Enter->stack[Enter->top];Enter->stack[Enter->top]=NULL;Enter->top--;while(Temp->top>=1) /*判断临时通道上是否有车*/{ Enter->top++;Enter->stack[Enter->top]=Temp->stack[Temp->top];Temp->stack[Temp->top]=NULL; Temp->top--;}PRINT(p,room);if((W->head!=W->rear)&&Enter->top<MAX) /*车站是未满*/{ q=W->head->next; p=q->data; /*p指向链队头*/Enter->top++;printf("便道的%s号车进入车场第%d位置!\n",p->num,Enter->top);printf("请输入现在的时间:\n"); scanf("%d",&p->reach.hour);if(p->reach.hour<0||p->reach.hour>23){ printf("输入错误!\n");printf("请重输入到达时间的时!\n"); p->reach.hour;}scanf("%d",&p->reach.min);if(p->reach.min<0||p->reach.min>59){ printf("输入错误!\n");printf("请重输入到达时间的分!\n"); scanf("%d",&p->reach.min);}Enter->stack[Enter->top]=p; W->head->next=q->next;if(q==W->rear) W->rear=W->head;free(q); /*释放q地址*/}else printf("便道里没有车!\n"); /*便道没车*/while(1){ printf("请输入0返回菜单栏"); scanf("%d",&a);break;}}else printf("车场里没有车!\n"); /*车场没车*/while(1){ printf("请输入0返回菜单栏:"); scanf("%d",&a); break;}}void PRINT(CarNode *p,int room) /*输出离开车辆的信息清单*/{int A1,A2,B1,B2; float pric;printf("请输入离开的时间:");scanf("%d",&p->leave.hour);while(p->leave.hour<0||p->leave.hour>23){ printf("输入错误!");printf("请重输入离开的时间的时");scanf("%d",&p->leave.hour);B1=p->leave.hour;}scanf("%d",&p->leave.min);if(p->leave.min<0||p->leave.min>59){ printf("输入错误!");printf("请重输入到达时间的分!"); scanf("%f",&p->leave.min);}printf("\n离开车辆的车牌号为:"); puts(p->num);printf("其到达时间为: %d:%d\n",p->reach.hour,p->reach.min);printf("离开时间为: %d:%d\n",p->leave.hour,p->leave.min);A1=p->reach.hour; A2=p->reach.min;B1=p->leave.hour; B2=p->leave.min;pric=(((B1-A1) *60+(B2-A2))+1440)%1440*price;printf("应交费用为:%f元!\n",pric); free(p);}void List1(SeqStackCar *S) /*列表显示车场信息*/{ int i;printf("您选择的是车场停车情况!\n");if(S->top>0) /*判断车站内是否有车*/{for(i=1;i<=S->top;i++){printf(" 位置:%d到达时间:%d : %d 车牌号:%s\n",i,S->stack[i]->reach.hour,S->stack[i]->reach.min,S->stack[i]->num);}}else printf("车场里没有车!\n");}void List2(LinkQueueCar *W) /*列表显示便道信息*/{ int j=1; QueueNode *p;printf("您选择的是便道停车情况!\n");p=W->head->next;if(W->head!=W->rear) /*判断通道上是否有车*/{printf("等待车辆的车牌号码为:%s\n",p->data->num);}else printf("便道里没有车!\n");}void List(SeqStackCar S,LinkQueueCar W) /*列表界面*/{ int flag,tag; flag=1;while(flag) /*列表显示循环控制*/{ printf("请选择您要显示信息!:\n"); printf("1.车场 2.便道 3.返回\n"); while(1){ scanf("%d",&tag);if(tag>=1||tag<=3) break;else printf("输入错误!请选择 :");}switch(tag){ case 1:List1(&S);break; /*列表显示车场信息*/case 2:List2(&W);break; /*列表显示便道信息*/case 3:flag=0;break;default: break;}}}运行结果:五、总结实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1)最初看到实验要求时没有思路,通过看书学习到了算法,又通过多次实验以及之前学过的知识将书上的算法改成了具体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