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碎石废料再生试验段总结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7
通州区漷小路一期道路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方案审批单本表一式三份,承包人、总监办、项目管理各一份通州区漷小路一期道路工程第二合同段二灰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州区漷小路一期道路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7月24日1、试验段施工简介:为确保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大面积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施工技术参数,我标段选取K10+950-K11+120段二灰基层进行了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170m,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压实填料时松铺厚度,最佳的机械配套和碾压方式。
试验段施工前以确认原地面路床弯沉、中线位置、宽度、压实度、平整度检测合格,经监理批准可以进行试验段施工作业。
为了顺利确保二灰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的施工,我部于7月6日上午10:00在项目部召开了试验段摊铺专题会,参加人员有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二灰料场技术负责人、摊铺作业队负责人等相关责任人,明确施工工序、方法,包括关于摊铺机机手、压路机机手以及质检、测量人员在二灰稳定碎石基层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及基本操作规程,对二灰料厂供料准备和质量也做出了要求,对试验段施工做了详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7月9日早晨7:00,正式开始试验段的施工,至7月9日下午19:00左右完成试验段的全部施工。
2、试验段施工工艺3、人员配备情况人员组织: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道路基层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专业管理人员如下:施工负责人:史建技术负责人:魏永峰质控负责人:王正卫试验负责人:王正卫测量负责人:蔡雪利材料机械设备负责人:许丽楠施工安全负责人:王涛摊铺负责人:田金和料场技术负责人:秦瑞新人员安排:对于道路基层试验段施工,项目部共投入1个专业施工队,并配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4名,生产工人20人,其中特殊工种操作人员10人。
4、所投入机械设备见下表:。
5、主要填筑材料试验段二灰稳定碎石经现场取料平行实验检测得:最佳含水量为7.0%,最大干密度 2.211g/cm3。
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路面工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工程LM-1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工程承包人申报表(通用)施工单位: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合同号:LM-1二灰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一、合同概况1、概况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是迁西连接唐山、京津和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项目位于唐山市迁西、丰润、滦县两县一区,路线整体呈南北走向。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滦县椅子山村西南,设置枢纽互通式立交与京秦高速公路交叉,交叉点处京秦高速桩号K161+787.867。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O+205.753-K11+730,全长11.524247km。
二灰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桩号为K6+660-K6+860左幅。
2、施工主要内容及工程量18cm二灰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315264m2;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305268m2;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295070m2;12cm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280411m2;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36700m2。
3、完工日期本工程完工日期为2011年10月20日。
二、设计要求:三、施工准备1、施工机械设备准备二灰碎石施工要求的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要求如下:(1)、拌合楼:配置常量600t/h的拌合楼,有六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且料斗之间用挡板隔开,防止规格集料混杂,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拌合楼在施工前要经过调试,保证施工过程中无故障、无间断,满足施工现场要求。
(2)、摊铺机:根据二灰碎石碎石底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
施工时应采用两台功能一致(同一机型)、机型较新、功能较全的摊铺机梯队作业,以保证基层厚度均匀一致,整体平整度好。
(3)、压路机: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与拌合楼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配备振动压路机4台,胶轮压路机2台,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得超过48h,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二灰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2006年4月15日,大济路四合同项目部在路线左侧桩号为33K+400—33K+600的路段内做了二灰碎石基层试验路段。
施工中严格遵循了施工方案中的各项要求。
通过试验段确定了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和材料用量,检测了混合料比例及成品的强度和密实度,确定了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检验了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一、原材料产地与规格、混合料配合比例(一)原材料碎石:产地淄博1-3碎石、0.5-1碎石、石屑产地淄博黑旺石灰滨州亚光粉煤灰(二)混合料配合比例1-3cm碎石:0.5-1cm碎石:石屑=55:30:15消石灰:粉煤灰:集料=5:12:83最佳含水量w=9.8%,最大干密度为ρ=2.05g/cm3工地试验室按照二灰碎石的规范要求,进行了压实度、灰剂量、含水量、级配等项目的检测。
(三)施工材料对于料厂的石灰和粉煤灰要进行严密覆盖防雨,派专人进行检查,淋湿成团的石灰和粉煤灰一律不得使用。
并且捡除各种料堆表面的杂草、树枝等杂物。
(四)机械设备1、标定厂拌设备:驻地监理工程师在拌合现场对每种矿料进行了仔细的标定。
第一,粉料骨料标定,确定了每产生一吨物料,给料机所发生的转速得出平均转换系数,计算出了给料的输出率,从而建立起了给料机的输出率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第二,供水标定,其过程中确定供水量与泵轴转速之间的关系,用泵轴转速来控制供水量。
生产过程中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要求。
拌和工艺流程:粉煤灰—消石灰—1-30.5-1石屑—5水—水箱出料2、根据拌和机的拌和能力和运距确定运输车数量。
拌和机每小时生产拌和料350吨,拌合站距工地摊铺现场4KM,料车往返一次用时1小时。
拌和站处和摊铺现场各有6辆料车等待,需要运输车辆26辆。
计算如下:350÷25+12=26辆3、摊铺及压实机械摊铺机械使用ABG423和ABG525摊铺机各一台,胶轮压路机一台,振动压路机两台。
4、松铺系数的确定施工中安排专人在摊铺前后及压实后进行高程测量,确定松铺系数为1.30,测量记录如下:虚铺系数测量记录测量:袁繁朝计算:赵树岭复核:苏振亮投入机械配备一览表4、人员投入情况投入民工队两个,民工45人。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为了确定最佳施工工艺,检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下基层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施工机具设备,工艺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我107线B合同项目经理部第二拌和场于2004年8月14日在K193+320~K193+520段进行了试验段施工,通过对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检测数据的总结分析来提供确认能正式施工的依据。
现将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下基层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中注意事项、施工管理进行总结。
一、采用组成设计、原材料情况:(1)、二灰碎石下基层实际配合比为:消石灰:粉煤灰:碎石=8:13:80 重新进行重型击实试验W0=8.6% Pdmax=2.08g/cm3试验段石灰剂量Rc=8.7%试验段取样制件7d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为:R7=1.30Mpa,R c0.95=1.14Mpa,R d=0.8Mpa,R d/(1-Za×Cv)=0.92MpaR7>R d/(1-Za×Cv)Rc0.95>R d(2)、消石灰:采用唐县产生石灰充分消解并用筛子除去石块。
(3)、粉煤灰:采用曲阳灵山电厂产粉煤灰,经检测烧失量合乎要求。
(4)、碎石:唐县碎石料,生产配合比采用10~30mm碎石30%、5~10mm碎石30%、粗石粉40%组成级配,试验段集料筛分结果符合基层二灰碎石标准集料级配。
二、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图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1、材料要求碎石、石灰、粉煤灰除满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外,应满足下列要求:(1)碎石:级配满足要求,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不准有超粒径的石料,不准含有山皮土等杂质。
(2)石灰:使用符合Ⅲ级以上技术指标的消石灰,消石灰必须过筛之后才能使用。
(3)粉煤灰:使用时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
粉煤灰中不准含有树根、杂草等杂质。
2、准备下承层二灰稳定碎石下基层施工前对石灰土底基层表层进行彻底清理,人工对散落的各种杂物及遗土进行彻底清扫。
二灰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尉氏至许昌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日照-南阳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公司承建的路段位于许昌市境内,石灰、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起于K45+820,止于K64+283.94,单幅宽度12.35m,厚度18cm,全长18.464km。
进行试验段施工的路段共两段,分别位于k47+460~k47+560右幅及K47+660~K47+760左幅,长度都为100m。
我们于2004年10月19日及10月27日进行了两次试验段的铺筑工作。
第一次试验由于试验段处下承层高程偏高,导致结构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试验失败;第二次试验之前我们对下承层进行了认真的修整,施工中并注意了很多细节问题,试验获得了成功。
二、试验目的:我标段拟通过本次路基填土方试验段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1)、确定集料数量的控制方法或集料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时间等操作工艺;(2)、确定集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3)、选定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4)、确定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5)、确定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6)、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7)、确定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8)、确定密实度、结合料含量或剂量的检测方法;(9)、确定作业队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6、确定填料最迟碾压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7、检验拟投入的机械设备数量、类型、性能及机械组合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六、施工组织:二灰稳定碎石拌和场设在K57+342通道右侧,紧邻施工便道;本工程拟由施工一队负责施工,队部位于K57+342二灰碎石拌合场内,该施工队编制27人,管理人员4人。
(见附表3)表1 各工种劳动力投入表序号工种施工队人员备注1 机修工 22 机械司机 43 电工 14 普工205 合计27序号职务管理人员备注1 施工负责人孔维先2 技术负责人姜得顺3 质检负责人李卫东4 试验负责人李燕5 测量员王朝军、王首岳6 试验员唐建涛、白乃生七、机械配备(见附表4)本次试验段我们采用了如下机械配备:1、拌和机械:采用潍坊华通WBC-500型稳定土拌和站1座2、运输机械:采用东风220型运输车12台3、摊铺机械:采用徐工RT951型摊铺机2台4、碾压:采用洛阳18T振动压路机2台,洛阳11轮轮胎压路机1台,东方红175推土机一台。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为了确定施工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与压实度、七天强度及最佳碾压速度、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并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指导依据,T5标于2007年4月15日在K142+677~K142+923.5段进行了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填筑试验。
试验结果总结:1、参加试验段施工的人员和机械2、原材料填料采用试验合格的压库山碎石,滦县的白灰和唐山三友电厂生产的粉煤灰。
施工前,已对石灰进行了消解,用于施工的消解石灰已过筛(筛孔10mm)。
运到现场的粉煤灰含水量在34%左右,表面湿润,不扬尘。
3、施工配合比配合比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 7:13:80 ,其中碎石各规格比例为:10-30mm:10-20mm:5-10mm:石屑粉=14:34:20:32 ,w o=9.0%,p d=2.070g/cm3。
4、施工松铺系数试验段施工前拟订1.28的松铺系数,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为:1.28。
松铺系数的确定:在填筑前测某几点的高程,摊铺好混合料后测出该点的松铺高程,压实完成后,再次测该点的压实高程。
以此数据倒算出摊铺机的松铺系数(表-1)。
5、摊铺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阶梯式作业,相隔5-10 m,两摊铺机之间留有15cm左右的搭接宽度。
摊铺机振捣梁振捣级别为7级(总共10级)。
(1)摊铺前,已对下承层洒水,表面湿润,两侧土培的路肩也洒水湿润。
(2)两侧均设基准线以控制高程。
(3)采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施工现场,因试验段施工现场距离拌和场不足2km,不采用覆盖措施。
(4)试验段施工中,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均匀,行进速度为1.0m/min (一台拌和站生产)。
(5)摊铺机后面有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以及含水量超限点已铲除,并用新混合料精心找补。
6、含水量的控制(1)各种填料的含水量经试验室检测,细集料的含水量如下:石屑粉的含水量:1.5% 。
二灰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二灰碎石试验段总结报告一、概况:1、试验段桩号为JSK5+420—JSK5+620,长度为200米。
宽度为16.04米,设计厚度18cm。
2、材料配合比强度≥0.8Mpa,石灰:粉煤灰:碎石 4 :13 :83 ,重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 2.21 g/cm3,最佳含水量7.2 %。
二、劳动力配备:1、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量,项目部主要安排技术人员5名,司机15名,路基作业队50人。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试验仪器配备齐全。
三、施工过程:1、测量放线清扫中层二灰碎石基层,并在合格的中基层上进行高程、宽度放线。
高程线使用直径为5mm的钢丝线,高程线10米设一支撑点。
2、摊铺机就位使用布鲁诺克斯PF510、PF5500摊铺机各一台。
采用26cm的厚板垫在熨平板下,使之与松铺厚度同厚。
3、二灰碎石运输、摊铺、整形本试验段为二灰稳定碎石,采用商品形式。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到场后,对其含水量、灰剂量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运输车辆有专人指挥倒行进入作业面,不在作业面上急刹车、调头。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按已挂设好的基准线控制高程,调好电脑控制程序,并且设专人看护自动找平装置的摇柄是否在高程控制钢丝线上。
摊铺整平后,检查摊铺厚度,虚铺系数采用1.40,虚铺厚度为26cm。
摊铺过程中发现局部骨料分离、出现蜂窝时要立即清除换填级配较好的混合料进行填补,并使其略高出摊铺面1cm左右。
4、碾压二灰碎石稳定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横坡、标高符合要求,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我部用两台自行式震动压路机组合碾压,先用14吨压路机碾压,再用18吨压路机碾压,由外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2Km/h,碾压时碾压轮横向错开半个车轮,使二灰基层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和隆起。
密实度为98%为止。
四、试验检测结果:试验检测结果一览表 遍数 压实度JSK5+460JSK5+500 JSK5+540 第一遍静压压实度为91.4% 压实度为91.5% 压实度为91.3% 第二遍静压压实度为 92.7% 压实度为 92.9% 压实度为92.8% 第三遍弱振碾压压实度为 93.7% 压实度为 93.7% 压实度为93.6% 第四遍强震碾压压实度为 95.5% 压实度为 95.5% 压实度为 95.5% 第五遍强震碾压压实度为 96.8% 压实度为 96.7% 压实度为96.8 % 第六遍强震碾压压实度为 98.8% 压实度为 98.8% 压实度为 98.7% 第七遍强震碾压 压实度为 98.8% 压实度为 98.9% 压实度为 98.7%压实度(%)98.895.596.891.492.893.74、该配合比能指导施工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宁通公路(雍庄—六合段)养护改善工程(A1标)二灰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江宁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8月22日二灰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我标路面底基层12%石灰土施工已经基本结束,计划进行路面基层二灰碎石的施工。
为了确保路面基层二灰碎石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标在全面施工前对K4+640~K4+800段上行线进行了二灰碎石的试铺,现将试铺段进行总结。
一、施工准备1、机械配合齐全的施工机械的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工作、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我标准备了以下机械:稳定土拌和楼1台、自卸汽车20辆、装载机3台、振动压路机1台、18—21T三轮压路机4台、洒水车2辆、平地机一台、推土机一台。
2、主要检测仪器: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检测设备、重型击实仪、二灰碎石抗压试件设备与抗压强度检测设备、标准养护室、平整度检测设备、弯沉检测设备、基层密度测定设备、标准砂石筛等。
3、材料(1)石灰符合Ⅱ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
石灰消解后通过1CM的筛孔,含水量为31.7%。
(2)粉煤灰粉煤灰符合质量要求,含水量为32.8%。
(3)碎石二灰碎石混合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经过筛分后符合要求,含水量为2.9%。
(4)水使用拌和场旁的池塘水。
二、对底基层做全面检查验收1、底基层外行检查底基层外行检查内容有高程、中心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试验段底基层各项指标经监理组和中心试验室验收合格。
三、混合料组成设计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经中心试验室复检同意后开始调流量。
2、取工地使用的粉煤灰和消石灰,按石灰、粉煤灰与级配集料的比例为18:82,石灰与粉煤灰比例控制在1:2。
3、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调整拌和楼的流量,经监理组和中心试验室验批准后开始施工。
四、二灰碎石混合料的生产1、二灰碎石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已经经中心试验室验验收合格。
某标段二灰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部自进场以来,在市指挥部、监理组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下,通过我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前期各阶段性目标任务,具备了底基层试铺条件;7月24日,召开了底基层的试铺技术方案论证会,明确了试验段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为试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铺。
受雨的影响,我部在7月25日-27日进行了两种级配的试验段施工,现将试铺工作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概况:为保障二灰碎石底基层的施工质量,通过前期的底基层配比试验验证以及对施工方案的论证,我部在确定二灰碎石底基层配合比后,按规范要求,制定了试验段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在进行了与路基单位的移交和各层次的技术交底后,并征得市桥指及监理组同意后,于2006年7月25日—7月27日在K11+385~K11+732左幅铺筑长为347m的二灰碎石底基层试验段,试验段预设压实厚度为20㎝,设计底宽17.46米,顶宽16.86米,平均宽度为17.16米,横坡为2%。
受施工期间暴雨的影响,实际铺筑情况如下表:二、原材料备料及指标试验情况:1、在对石料料场派驻管理人员后,我部立即展开了进料储备工作,同时会同总监办、监理组对到达码头的原材料严格进行了抽检,以严把材料质量关。
目前已储备二灰碎石底基层用1#料(16-31.5):15500吨,2#料(4.75-16):17220吨,3#料(4.75以下)21260吨;进场生石灰604吨,研磨加工生石灰粉:460吨;储备粉煤灰2675吨。
进场材料经报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均能满足底基层施工需要,为下阶段正式施工提供保障。
2、原材料检验情况:A、石灰,采用宜兴张诸建材厂生产的石灰,经取样报验(对研磨的石灰粉消解后测定)实际检测结果有效钙镁含量为63.2%,达到II级灰的标准,该石灰完全满足二灰碎石底基层用料要求。
同时为了防止扬灰污染环境,我部采用研磨机加工生石灰粉,通过螺旋控制石灰用量,以保证石灰剂量的准确性。
二灰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根据我项目部的准备情况,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帮助下,2011年9月9日,我项目部进行了二灰碎石下基层试验段的施工,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抽检,各检测项目数据均符合施工、设计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各种参数均已取得,表明本次试验段铺筑成功。
现对本次试验段施工做如下总结。
一、试验目的1、验证施工工艺的适用性。
2、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压实速度、压实遍数。
3、确定二灰碎石下基层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二、施工进度计划本次试验段桩号为:K96+144-K96+265,施工时间为2011年9月9日。
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项目经理:冯守旭项目负责人:周正刚试验负责人:周永杰自检人员:朱培军朱明技术人员:范保光高凯四、机械、设备及试验情况3、试验工作情况二灰碎石的配合比试验及水泥、石灰标准滴定曲线已在试验监理的指导下完成。
采用石灰:粉煤灰:1-2cm碎石:0.5-1cm碎石:石粉=6:12:37.7:21.3:23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并根据设计要求和各自的最大干密度制备了六种比例的水泥剂量二灰碎石试件(外掺0%、0.5%、1%、1.5%、2%、2.5%),经过标准养生七天,得出无侧限抗压强度,从强度值来看,水泥用量为1.5%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富裕系数较大,且比较经济合理,故确定水泥用量为 1.5%。
为了与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相符合,做到试验数据能指导施工,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分别做延迟6h、8h、10h的击实与制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最终确定二灰碎石采用石灰:粉煤灰:1-2cm碎石:0.5-1cm碎石:石粉=6:12:37.7:21.3:23,外掺水泥1.5%的配比进行施工,击实结果最大干密度为2.065g/cm3,最佳含水量为8.1%。
五、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放样清扫二灰土底基层,洒水湿润。
测量人员测放摊铺边线,沿边线向外培半米宽高约22CM的土肩,内侧切直。
二灰碎石再生底基层
试验段总结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依据驻地办的要求,项目于2012年5月15日在K124+100~K124+400右幅进行了二灰碎石再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对我项目部制定的施工组织、技术管理、技术数据、设备组合进行一次实施性的检查,为今后规模化施工积累大量有效的技术参数,对以后的技术管理、施工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现就试验段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省道324大修工程概况:
该合同段,西起枣强南宫界、东至枣强故城界清凉江桥,全长17.4公里。
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区双向双车道二级路,一般路段路面宽11.4m,原路路面结构采用8cm沥青混凝土面层、18cm二灰碎石基层、30cm石灰土底基层,两侧为安装路肩石。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针对右幅行车道病害严重,进行补强,路中线左侧1.5m 及中线右侧4.3m范围铣刨旧路12cm油面进行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中线左侧1.3m及中线右侧4.1m的旧路18cm二灰碎石挖除后放置于右侧非机动车道;中线左侧1.1m及中线右侧3.9m旧路15cm12%石灰土挖除后将旧路二灰碎石基层材料回填并进行冷再生处理,二灰碎石冷再生层厚度为17cm;冷再生层上新建18cm 水稳碎石,水稳碎石顶铺设10cm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料。
补强结构层与旧路结构层大街的台阶宽度为20m,台阶处厚度差值采用上层填料补齐。
在非补强的范围,施工前对路况进行调查,依据实际情况对破损严重路段进行局部挖补。
补强及挖补后,在道路全幅设置热沥青上封层,其上全幅铺筑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道路两侧路肩石破损部分修补后采用现浇C25混凝土加高,路肩石宽度为30cm。
2、本次试验段的准备情况
经项目部和驻地办以及现场办对现场情况的考察,选择在
K124+100~K124+400右幅进行,项目部为了保障本次试验段的成功,在运输问题上,采取了特殊保障措施,派出专职安全员沿运输车辆通行的地段进行巡逻指挥确保车辆的畅通。
本次试验段摊铺的组织机构,以及作业人员配置上,项目部成立了以总工、生产副经理为首的领导机构,下设检测组、一个摊铺队、一个后勤保障组。
2.1试验段组织机构及责任:
试验段组织机构及责任一览表
2.2施工人员配置:平地机司机2名,压路机司机5名,拌和机3名、洒水车司机3名、测量员1名、试验员1名、质检员1名、施工员2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民工14人。
2.3检测人员:
3、机械配置
3.1试验段机械设备配置
3.2 主要检测仪器
4、试验段生产备料情况:
A水泥:选用邢台临城生产的“福临”牌P.O32.5袋装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为大于6h。
B水:采用洁净的深井饮用水。
以上所用材料报经监理组、中心试验室抽检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
5、试验段摊铺的目的
5.1确定二灰碎石料的松铺系数。
5.2确定标准化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5.3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
5.4验证配合比。
5.5确定压实机具的最佳组合、速度以及遍数。
5.6 混合料拌和、整平以及碾压机械的匹配关系。
5.7平整度的控制以及碾压段的长度控制。
5.8施工缝接头的处理。
5.9混合料从拌和到最终碾压完成时间的控制。
为了使本次试验段对今后规模化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依据监理批复,各项检验频率均按正常检测的三倍进行,以取得更准确的施工数据。
6、施工技术参数设定
根据驻地办对我们的二灰碎石生产配合比的批示精神,以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要求,我们做了如下设定。
6.1配比:水泥剂量6.5%;最大干密度1.888g/cm3;最佳含水量11.4%;
6.2拌合:陕建400主拌,边部用拖拉机稳定土拌和机拌边2遍。
6.3二灰料:17cm结构层,整平时松铺厚度18.5cm 。
6.4碾压组合:初压采用徐工18T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整平,复压采用厦工ZY22T振动压路机和徐工18T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碾压四遍、低幅高频二遍,用德工18T光轮压路机齐边碾压三遍,终压静压一遍收光。
6.5成品养护以及交通管制:试验段成型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7天以上,养生期间交通管制。
7、试验段摊铺过程
依据驻地办的配合比报告批复,计算每50Kg一袋摊铺面积,现场按方格摊铺,拌合后检测水泥剂量。
试验段定在K124+100~K124+400右幅。
于14:00开始布灰,15:00开始拌合,整平15:30结束,碾压18:00结束。
压路机碾压顺序为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在碾压时碾压轮横向交错半轮,振动碾压速度4遍采用 1.5k m/h,以后采用2.0k m的速度。
在碾压区间形成的拥包,即时用人工清理,然后用细料铺撒在表面以保证表面的平整和减少表面大颗粒形成松散状。
本次试验段对碾压遍数进行总结。
初压采用徐工18T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整平,复压采用厦工ZY22T振动压路机和徐工18T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碾压四遍、低幅高频二遍,用德工18T光轮压路机齐边碾压三遍,终压静压一遍收光。
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经灌沙检测压实度只达到96.1%、96.9%,含水量14.1%、14.8%表面平整无轮迹,符合规定要求。
碾压成功。
横向接缝处理,我们采用横向垂直切缝,用靠尺检测、划直线垂直切除多余料,下一段拌合使用。
采用洒水方式养护。
8、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
8.1高程的检测:为了取得更准确的松铺系数值,我们对高程分段进行测量:第一步下承层顶高程测量,第二步整平后松铺面检测,第三步终压结束后基层顶面检测。
为了测量值的精确,每10m做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分为3个测点。
通过现场记录,经计算编制出厚度变化曲线表进行松铺系数的分析。
8.2横坡的检测:为了控制好摊铺的横坡达到设计值,我们分摊铺、压实两次进行。
首先在铺筑段的两侧钢丝绳上拉一条横向的线,分各个点位,用钢尺或钢板尺以横线为基准分别测量松铺、压实后表面的横坡情况。
8.3压实度的检测:为了取得合理的使用机械配置和压实遍数,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灌砂法检测,如果压实度达不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就再及时进行碾压使之达到95%以上,经过几段的检测比较我们确定机械配置以及含水量,碾压组合。
8.4平整度检测:首先派专人在压路机后对碾压段产生的拥包进行铲除、撒布细料补平,补料处理数据表明平整度除个别点偏大,其余均都满足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
8.5强度和钻芯取样,对混合料几次分时段取样,经过成型、养护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检测强度,均在3~5以内,在试验段现场钻芯取样都能取出完整的芯样,观其芯样表面完整致密无空隙,颗粒级配分布均匀。
9、结果分析确定今后规模化施工技术参数
试验段的摊铺,检验了我们整体施工能力的配合,验证了这次试验段所设定各项技术参数。
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规模化施工中改进。
9.1配合比在生产中的验证:从摊铺现场看混和料级配合理,但是含水量开始控制不好含水量不足。
暴露出开盘准备不充分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天气情况以及机械开始运转水份损失。
造成混合料含水不足碾压不实,今后要加强技术练兵提高操作手的业务水平。
9.2机械配合以及施工指挥: 本次试验段中运输车辆不够,310m用了12h 摊铺速度平均0.43m/min,造成摊铺、拌和停机待料工人窝工影响整个摊铺速度。
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员之间配合不熟,使得摊铺间断影响工程质量,今后要加强现场指挥,增加运输车辆保证一个作业面500t/h,我们根据我们的机械设备和人员配备。
我们认为各岗位人员配备还是充足的,但是效率发挥还不够充分,应在今后规模化施工中,加大投入,以保证摊铺、拌和机械正常连续的作业。
9.3碾压作业:压路机每个作业面上配2台压路机,可以保证质量要求和完成碾压跟进速度,但是要求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控制碾压速度,这次试验段压路机碾压速度过快不匀速。
今后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严禁开快车。
压实度跟踪检测表
9.4基层两侧控制:这次摊铺段两侧设置土模采用人工拍实。
结果两侧有部分推移,而且最外侧有10cm宽度碾压不实,今后摊铺宽度要加宽10cm。
9.5人员配置上,前场摊铺人员还需增多,现场施工员要有计划的调度配合
作业机械,运输机械上应增加运输车辆,以保证摊铺、拌和不间断。
9.6松铺系数;从松铺厚度19厘米。
10今后生产技术参数
10.1确定底基层混合料松铺19cm
10.2生产配合比:6.5%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11.4.%;最大干密度1.888g/cm3。
混合料含水量13~15%。
10.3碾压速度1.5~2km/h,碾压长度150m,初压采用徐工18T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整平,复压采用厦工ZY22T振动压路机和徐工18T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碾压四遍、低幅高频二遍,用德工18T光轮压路机齐边碾压三遍,终压静压一遍收光。
10.4碾压时间控制在3h以内。
本次试验段的施工,我们在今后规模化的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不断的学习,向兄弟标段同志看齐。
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活动,提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以保证基层任务的顺利完成。
中铁四局一公司G318岳西段
恢复工程03标项目部
2008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