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三地理 全国卷 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
2020全国高考地理三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图1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D)工业生产的终极目标是获取更多利润,所做出的大多举措也是围绕此目标展开,由图可知汽车企业兴起于甲国,主要配件都在甲国生产,早起产品组装也在甲国,后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甲国将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组装环节迁到乙国,利用乙国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享受到自由贸易低关税政策,产品在甲乙两国销售,与过去相比,赚大了。
想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引进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周边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我国提升了自己的工业水平,周边地区通过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还转嫁了污染,我国的工业提升后,这些技术含量低,利润低,污染重的工业也会找下家,我们通过产业升级,发展更高级的工业。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C)邻国之间,距离更近,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A)由图可知,整车组装环节已全部转入乙国,甲国自己的汽车销售,产品也都来自乙国,所以说,相对过去,甲国的汽车进口量增多。
若再深一步思考,你会发现甲国企业的这种做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低端人口的大量失业,企业家是追逐利润的,他不会考虑这些社会问题,但政府不能甩锅,这样你就能明白特朗普要求的企业回流政策,但企业家不会买账。
…○…………订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订绝密★启用前2020年全国卷3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创新技术B .拓展市场C .扩大规模D .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 .消费习惯相近 B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 .运输费用较低D .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 .进口量增多 B .出口量增多 C .销售量增多 D .生产量增多 【答案】 1.D 2.C 3.A 【解析】 【分析】试卷第2页,总11页外…………○………※※请※※不内…………○………1.部分零部件生产涉及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高;组装厂属于加工组装环节,利润低于零部件生产厂家,图中市场甲国大于乙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国经济较发达,乙国经济不发达。
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组装厂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应该是看重乙国劳动力价格低,同时土地价格低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D 正确。
乙国经济不发达,组装厂在乙国不可能达到创新技术的目的,A 错误。
拓展市场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场是甲国,B 错误。
据图分析,生产过程只是布局调整,规模扩大没有体现,C 错误。
故选D 。
2.该企业是汽车企业,零部件体积、重量较大,若远距离运输会导致运费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会增加,达不到产业转移的目的,因此此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可以降低运输费用,C 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图1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图2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4—6题。
图2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图3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7~8题。
图37.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精准模拟考试(三)地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据统计,2018年末中国大陆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这是1978年以来创下的最低出生率。
同时,我国总和生育率也在一路走低,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更不符合世代更替水平。
下图为2008年-2017年十年的出生人口及出生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解析:本题掌握影响产品畅销的因素。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故畅销主要依赖它的文化蕴涵,故C正确;根据油纸伞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的比较可知,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ABD错。
答案:C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解析:本题掌握气候分布的相关知识。
读材料,油纸伞采用全手工制作,以丝绸为伞面,故其价格应该比较昂贵;同时伞作为一种避雨工具,适宜在更湿润的气候环境下销售;而且油纸伞若长期置于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变脆、开裂;故推销油纸伞的重点区域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比较湿润的欧洲西部,故A正确。
答案:A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解析:本题掌握工业布局因素的相关知识。
A项,县城的基础设施要比中心集镇完善,基础设施不是中心集镇的优势,故A项错误。
B项,县城的范围广,消费市场要大于中心集镇,故B项错误。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 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 岁。
据此完成4~6题。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7~8题。
7.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精准冲刺模拟(三)地理试卷★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的阻挡B. 沙尘遮天蔽日C. 多雨雾天气D. 发生极夜现象2. 巨镜最可能位于小镇广场的A. 南侧B. 北侧C. 东侧D. 西侧3. 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总计约为A. 1个多月B. 3个多月C. 7个多月D. 10个多月【答案】1. A 2. B 3.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带来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和纬度位置进行分析。
【1题详解】尤坎镇(59°53′N)地处深山峡谷,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该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此时太阳光线被山脉遮挡;沙尘和多雨雾天气不可能永远遮天蔽日,不是极夜也整日看不见阳光,选择A。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题三全国卷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東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圏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势陡峻,地形复杂B.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地貌发育C.山高谷深,山河相间D.千沟万壑遍布,地表形态破碎2.图中甲为该地区服务等级最高的聚落其区位优势是A.土壤肥沃,发展农业条件优越B.地势较平缓,与外界联系便利C.位于山脊地带,地表径流汇聚D.距离河流较近,便于修渠打井3.图中乙地的海拔大约为A.450米B.500米C.585米D.335米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沿下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褶皱构造进行了实地考察,依次记录的7个观測点信息见下表(表中出露的岩层①、②、③、④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4~6题4.根据地表形态,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为A.甲ー山谷、乙一山脊B.甲ー山脊、乙一山谷C.甲一山谷、乙ー山谷D.甲一山脊、乙一山脊5.图中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A.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山B.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谷C.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侵蚀,形成谷地D.向斜糟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6.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甲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A. a B, B C.c. D. d易北河发源于捷克和波兰边境的克尔科诺谢山。
穿过捷克西北部,而后进入德国东部,向西北流经德国,注入北海。
易北河全长1165千米,流域上游为低山、丘陵,中下游以盆地、平原为主。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开年联考山东卷地 理 试 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日非洲南部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非洲东南洋面分布一高压中心,其形成条件是A.海洋气温上升缓慢B.太阳直射点北移C.大陆低压范围扩大D.西风带向北推进2.该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3.①、④两地等压线向南凸出,说明与陆地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两地A.风力较大B.气温偏高C.降水偏多D.湿度较大图2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中岩石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是A.断裂B.裂谷C.断层D.褶皱5.在地壳运动中,甲、乙、丙、丁四大岩块呈下降状态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长度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290多万平方千米,有1900多条河流汇入,支流众多,河网密布。
全流域约70%的径流由左岸支流汇入。
春季和夏初,鄂毕河上游通常有2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4月末,第二次在5月末至6月中旬。
图3为鄂毕河水系图。
据此完成6~7题。
6.春季和夏初,鄂毕河上游出现两次高水位和高流量的原因可能是A.积雪与降水交替补给B.冰雪融化的过程不同C.积雪分布的海拔差异D.上游来水的流速变化7.鄂毕河流域约70%的径流由左岸支流汇入的主要原因是A.左岸支流少,河流流程长B.左岸支流多,流域面积广C.右岸地形阻隔,流水不畅D.右岸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图4为我国南方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