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 学写说明文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4
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最常见的说明方法。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培养准确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事物的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复习铺垫。
明确什么是说明文。
明确: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二、示例探讨,掌握技巧1.明确什么是说明方法及常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引资料摹状貌作比较列图表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2.比较两组文字,你有什么发现?A①我国的拱桥呈圆弧形。
②图书馆的藏书种类繁多。
③宣纸的寿命很长。
B①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③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3.明确说明方法的作用例如: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的对象),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显得更为通俗易懂。
4.你能说说B句中运用了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吗?示例:B组①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外形优美的特点。
三、口头训练,把握原则1. 讨论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的原则。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2.口头训练:根据表达需要为“水果之王”——苹果一文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科学准确、简明扼要地概述苹果的属性。
通俗易懂地介绍苹果的特征。
苹果种植历史悠久。
苹果外形及内在的介绍。
介绍苹果的种类。
适宜苹果种植的气温条件。
苹果热销,我国主要产地几年内产量都极高。
《归纳说明类作文优秀例文的选取标准》教学设计【内容分析】讲评说明类作文,选取例文很重要。
一篇很有典型意义的说明类作文,对于教师的指导写作和学生训练提升极富参考性。
但什么样的作文才是说明类例文?说明类作文例文选取有何标准?这种标准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无提升?这些,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课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归纳说明类作文例文的选取标准。
说到说明类作文例文选取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相应的指导资料。
本教学设计中的说明类作文例文选取的标准,其来源主要是参考说明文文体知识、中高考评分标准、作文讲评的常规事项和部编教材中有关说明类作文的零星指导,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归纳总结。
该标准遵循“从写作实践中来、完善后又指导写作实践”的“实战化”原则,突出“实践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特色,努力提高学生说明类阅读和写作的素养。
此处特别说明,本教学设计中涉及到的说明类作文的例文,特指那些正面、优秀的典型习作、范文。
归纳的说明类作文优秀例文选取的标准如下:一、基本要求:1.文面上——字数达标,字体工整,文面整洁。
2.语言上——文从字顺,语言准确,有表现力。
3.结构上——完整严谨,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4.内容上——应切题、具体,中心明确。
二、文体和内容方面的要求:1.说明文文体特征鲜明。
(能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对说明对象进行准确、严谨地说明,能够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另外,表达时应节制情感)2.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3.鼓励有想象力、有创意的表达和学以致用的创作。
从以上标准看,基本方面的要求实际上是所有文体的学生习作都必须遵循的,说明类作文包括其优秀例文当然要遵循这些要求。
文体和内容方面,要求1作为说明类作文的“身份证”,必须突出;要求2基本同前;要求3是指有所创新、尝试的说明类作文,例如想象类说明文、说明类应用文等,注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教师的写作指导和学生的大量训练,学生对写作,尤其是记叙文写作及对其评价已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文面书写以及情感渗透、创意表达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会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特点及作用。
2. 抓住特征的写作方法。
3. 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说明文的特点。
2. 学会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3. 运用说明方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1. 说明方法的运用。
2. 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说明文,谈谈自己对说明文的理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及作用,强调抓住特征进行写作的重要性。
3. 示例:分析优秀说明文片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事物,尝试抓住其特征进行写作。
5. 点评: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说明方法,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写作练习:设置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抓住特征的写作方法。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典型的说明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写作任务,涵盖不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准确评价。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抓住特征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度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说明文写作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写作”。
具体内容包括: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安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写作特点,学会运用说明方法,能够合理安排说明文的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表达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文结构的安排。
2.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引出说明文的定义。
2.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说明方法的运用,举例说明各种说明方法的使用场景和效果。
4. 分析说明文结构,讲解如何合理安排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6.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优秀说明文,分析其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写作。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篇简单的说明文写作。
六、板书设计1. 说明文的定义2.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①真实性②客观性③准确性④条理性3. 说明方法的运用①定义法②比较法③举例法④分类法4. 说明文结构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书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文写作。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说明文的定义和写作特点2. 说明方法的运用3. 说明文结构的安排4. 实践情景引入的运用5.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一、说明文的定义和写作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通过对事物、现象、原理等进行客观、真实、准确的描述和阐述,使读者了解、认识所说明的对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学写说明文教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说明文写作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1.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说明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说明文的认识1.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说明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1.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1.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第二章:说明文写作的准备工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说明文写作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2.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等2.3.3 示例:展示一些成功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准备的2.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章: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表达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形象3.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运用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3.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运用3.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技巧和方法的3.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4.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修辞手法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的重要性4.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强调准确性和表现力的结合4.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表达的4.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第五章:说明文的结构和布局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构建合理的说明文结构培养学生恰当的布局安排5.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结构特点说明文的布局方法5.3 教学步骤5.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性5.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布局方法,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5.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构建结构和布局的5.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第六章:说明文写作的修改和润色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作品的自我审查能力培养学生修改和润色文章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修改和润色文章的方法6.3 教学步骤6.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和润色对于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性6.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6.3.3 示例:分析一些需要修改和润色的说明文片段,展示修改过程6.3.4 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说明文的初稿,课后相互交换并修改润色第七章: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作品的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接受反馈并改进文章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说明文评价的标准接受反馈和改进文章的方法7.3 教学步骤7.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评价说明文作品的重要性7.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评价的标准,以及如何接受反馈和改进文章7.3.3 示例:评价一些说明文作品的优缺点,给出改进建议7.3.4 练习:学生分组评价彼此的说明文作品,并给出建设性反馈第八章:说明文写作的拓展与提升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拓展方向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的策略8.3 教学步骤8.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拓展和提升空间8.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拓展方向和提升策略8.3.3 示例:分享一些创新性强、写作水平高的说明文作品,以供学习借鉴8.3.4 练习: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拓展方向,尝试创作一篇具有创新和探究性的说明文第九章:说明文写作的综合训练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说明文写作任务的能力9.2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说明文写作技巧独立完成说明文写作任务9.3 教学步骤9.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综合训练说明文写作技巧的重要性9.3.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以及如何独立完成写作任务9.3.3 示例:分析一些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参考9.3.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篇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作文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对说明文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的培养10.3 教学步骤10.3.3 示例:学生分享自己在说明文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今后的写作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说明文作文教案,说明文作文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写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例文分析,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 能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独立完成一篇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写出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说明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如“介绍一种你喜欢的食物”。
2. 理论讲解: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3. 例文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如何构思、组织材料、写作和修改说明文。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为主题,写一篇说明文。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狗——旺财一、忠诚可爱。
旺财对家人非常忠诚,每次我们回家,它都会在门口迎接,摇头摆尾地表示欢迎。
它还喜欢跟我们玩耍,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让我们忍俊不禁。
二、聪明伶俐。
旺财很聪明,它能很快学会一些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握手”、“趴下”等。
有时候,我们还会给它出一些小难题,它都能迅速解决。
三、干净整洁。
旺财很爱干净,它会自己找地方上厕所,不会在家里随地大小便。
我们定期给它洗澡,它总是很配合,洗澡后还会自己梳理毛发。
总的来说,旺财是一只既忠诚又聪明,还非常干净整洁的小狗,谁能不喜欢它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八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已有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的顺序”的写作训练很有针对性,利于学生读写结合。
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说明方法,也能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一内容的难度不大。
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注意让学生把握顺序,认知事物,探究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一、导入新课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
说了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以及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掌握好说明顺序。
)由此可见,写作说明文,不但要有明确的中心,而且要有适合文章表达的结构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写,这样才能让人有所知。
二、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三、明确说明顺序,一般有以下三种:①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说明的内容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一致,显得清晰自然。
②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进行说明的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构造,而构造总有各个组成部分。
每个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的方位上占据一定的空间。
说明事物的时候,依据构成部分的顺序来写,或者从外到里,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这就是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
③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等。
采用逻辑顺序,要依据事物的本身特点,要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划分,把同一性质的归纳在一类,概括出特点,才能有条不紊地运用逻辑顺序来作说明。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一、导入新课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1.出示投影片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2.出示投影片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1)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地看出是写兔子的?小结:兔子。
写出了兔子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投影片3写出了兔子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本的模样。
出示投影片4:“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小结:写特征不仅要写出事物的独有标志,而且还必须写得细致具体。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把握比较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以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
2.掌握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
3.学会规划、撰写一篇简明扼要、逻辑分明、论证力强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方法进行准确理解和归纳。
三、教学内容和计划第一节:说明文初探1.引入: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说明文2.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二节:说明文的分类1.复习预习内容。
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讲解说明文的分类,如:定义说明文、原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操作说明文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三节:说明文的写作方法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如:提出问题、分步操作、分类解析、列举实例等。
3.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说明文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四节:说明文的论证方法1.复习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分类。
2.讲解说明文的论证方法,如:逻辑分析、事例论证、比较论证等。
3.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在说明文中的应用。
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第五节: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1.回顾说明文的概念、分类与写作方法2.讲解说明文的规划与撰写3.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演练4.小结并布置预习任务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讲授、示范、引导、讨论和写作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黑板、笔、讲义、课件等。
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过程评估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讨论、写作过程进行及时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果评估是指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