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一
- 格式:pdf
- 大小:208.12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大学过控(1)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课程掌握要点第一章绪论1.过程控制定义?掌握术语DCS,FCS,DDZ,QDZ2.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3.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尤其是单项指标。
4.自动化仪表的分类,信号体制:掌握气动仪表之间的联络信号是什么?电动模拟仪表的联络信号是什么?5.掌握单元组合仪表中设置活零点有什么好处?6.安全火花防爆系统第二章检测仪表1.传感器,变送器的作用。
检测变送的功能:转化为标准型号:24V DC 电源供电,4~20 mA 电流信号,1~5V DC 电压信号. 气动执行器 20~100 KPa2.掌握仪表的性能指标(误差,精度,特性曲线,零点,量程),掌握精度计算。
3.了解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四线制、三线制、二线制传输接线方式?4.掌握工业常用热电阻类型,热电阻的测温范围,注意事项及热电阻的接线方式。
5.掌握热电偶测温原理,范围,注意事项及冷端补偿和补偿导线。
6.掌握D D Z-I I I热电偶的特点。
7.了解热电偶变送器的作用,组成结构、各部分功能,实现原理。
8.掌握压力测量的弹性元件有哪几种?各种压力之间的关系。
9.掌握流量测量方法有那些,分类?节流式流量计测量流量原理,节流元件起什么作用?10.了解靶式流量计和其他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11.掌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与差压流量计比较异同!涡街流量计测量原理。
12.了解液位测量仪表有哪几种?它们如何实现测量的原理?13.掌握利用压力或差压变送器来测量液位的原理?零点迁移。
课后作业答案:第一章 P151.(10)错(11)对2. (1)(用下图代替吧,手头无画图工具)其中控制器为LC,执行器为LV,检测变送可写为LT,对象为水槽,被控变量为液位(2)DDZ-III采用的电模拟信号体制:采用24V DC电源供电,4~20mA DC 电流信号作为工业现场和控制室之间各仪表之间的联络信号,1~5V DC电压信号作为控制室内各仪表之间的联络信号。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础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4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第二章:系统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2.1一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2二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3高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4惯性环节与纯时延环节的传递函数2.5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2.6频率响应曲线及其特性第三章: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3.1 Bode图的绘制3.2 Bode图的分析方法3.3 Nyquist图的绘制和分析3.4极坐标图的应用3.5稳定性分析方法第四章: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4.1闭环控制系统4.2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据4.3 Nyquist稳定性判据4.4 Bode稳定性判据4.5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第五章: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5.1比例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2积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3微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4比例积分(P)控制系统5.5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第六章:根轨迹法6.1根轨迹的概念和基本性质6.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6.3根轨迹法的稳定性判据6.4根轨迹设计法则6.5根轨迹法的应用案例第七章:频域设计方法7.1频域设计基本思想7.2平衡点反馈控制法7.3频域设计法的应用案例7.4系统频率响应的优化设计7.5频域方法的灵敏度设计第八章: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8.1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8.2状态空间的矩阵表示8.3状态空间系统的特性8.4状态空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8.5状态空间设计方法和案例第九章:模糊控制系统9.1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9.2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9.3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9.4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10.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10.2遗传算法在控制系统优化中的应用10.3遗传算法设计方法和案例第十一章:神经网络及其应用11.1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1.2神经网络训练算法11.3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1.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二章:自适应控制系统12.1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12.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12.3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12.4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三章: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13.1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13.2建模方法及其应用13.3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13.4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14.1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4.2多变量系统建模方法14.3多变量系统稳定性分析14.4多变量系统控制器设计14.5多变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复习提纲,内容覆盖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根轨迹法、频域设计方法、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模糊控制系统、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及其应用、自适应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等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一、学习要点1.自动控制基本术语: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输入量、干扰量、受控对象、控制器、反馈、负反馈控制原理等。
2.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①开环控制系统;②闭环控制系统;③复合控制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由受控对象和控制器组成。
4.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常有: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定常系统与时变系统等。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快、准。
6.典型输入信号:脉冲、阶跃、斜坡、抛物线、正弦。
二、基本要求1.对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了解。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理解对自动控制系统稳、准、快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3.了解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4.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方框图的方法。
三、内容结构图四、知识结构图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学习要点1.数学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形式(1)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2)数学工具—拉氏变换及反变换; (3)传递函数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4)脉冲响应函数及应用。
2.数学模型的图形表示(1)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梅逊公式的应用;(2)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的应用。
二、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对系统的相似性、简化性、动态模型、静态模型、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中间变量等概念,要准确掌握。
2、了解动态微分方程建立的一般方法及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
3、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并对解的结构、运动模态与特征根的关系、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等概念有清楚的理解。
4、正确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意义。
熟练掌握由传递函数派生出来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传递函数等概念。
(#)5、掌握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两种数学模型的定义和绘制方法,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结构图的简化,并能用梅逊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
总复习第一章的概念1、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2、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2)、开环控制方式;(3)、复合控制方式。
3、基本要求的提法:可以归结为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要求:1、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2、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3、明确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4、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5、明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之间的关系;6、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例1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211s R s C s R s C ,)()(,)()(2122S R S C s R s C 。
43213211243211111)()(,1)()()(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s G s R s C --=-=例2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s N S E s R s E s N s C s R s C 。
例例4、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X r5214323211)()(W W W W W W S X S X r c ++=例5 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 c (s)/U r (s).解: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例6某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 te et C --+-=221)(,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脉冲响应。
解:传递函数: )1)(2(23)(+++=s s s s G ,微分方程:)(2)(3)(2)(3)(22t r dt t dr t c dt t dc dtt c d +=++ 脉冲响应:t te et c 24)(--+-=例7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e et C ---=24)(,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单位阶跃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