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新人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地理分布,初步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3.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了解救灾的措施,掌握避灾方法。
【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原因。
【自主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懂了,不等于会了)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4题。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与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是()A、地面平坦,降水均匀B、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表起伏大;降水集中C、平原面积广阔,降水季节变化大D、降水丰富且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有进)读“我国部分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分布图”(1900~2000年),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广。
通过看图可知此区域既是我国______________灾多发区,又是我国______________灾害集中区。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人教版八级地理上册河流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4.长江概况: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①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②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表现在:
①同一时间,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
②同一地点出现多种自然灾害,不同灾害会连续发生
③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雅地震带。
二、防灾减灾
1、防灾
①灾害预报: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精确预报台风、地震等
②修建大量防灾工程防御自然灾害,如“三北”防护林
2、减灾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保证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3、科学自救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②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当遇到滑坡时,向两侧跑离滑坡体。
③洪涝: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④当遇到洪水,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和泥坯房的屋顶。
⑤当遇到台风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关闭门窗。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7 自然灾害知识讲解1、自然环境经常会发生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干旱:华北地区;洪涝:南方地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台风:东南沿海地区;3、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西南地区;滑坡和泥石流:中西部的山区(西南地区最集中)。
4、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6、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营造了防护林等。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工业污染C.滑坡D.寒潮【分析】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
【解答】解:滑坡、地震都属于地质灾害,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工业污染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故D正确。
故选:D。
2.我国西北地区蝗虫灾害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A.雷暴B.洪涝C.干旱D.寒潮【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解答】解:我国西北地区蝗虫灾害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干旱。
干旱抑制了蝗虫天敌的繁殖,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场所,干旱的环境还有利于蝗虫卵的孵化和发育。
故选:C。
3.我们的家乡淮安在元月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寒潮【分析】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
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
2.4 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下列现象不属于山区常见自然灾害是()A.滑坡B.泥石流C.山洪D.台风【答案】1.D【解析】1.山区是指山地、陡峭的高原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在降水较丰富的地区常常会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自然灾害,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与是否处于山区无关,故选D。
2.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寒潮、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B.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区C.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小D.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答案】2.D【解析】2.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的平原地区,故A错误。
我国的旱灾是所有气象灾害中分布最广的,不仅分布在西北干旱区,故B错误。
寒潮是冬半年的主1要气象灾害,影响的范围除青藏高原、台湾和海南以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故C错误。
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故D正确。
故选D。
中央气象台预报,2020年10月20日,冷空气将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华北、东北多地降温可达8~10摄氏度。
据此完成下列3-4小题。
3.造成此次大风、降温的气象灾害是()A.冰雹B.台风C.寒潮D.沙尘暴4.为减少该种气象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应采取()①躲在树下①加强监测预报①添衣保暖①加固户外广告牌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3.C 4.C【解析】3.根据“冷空气将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华北、东北多地降温可达8~10摄氏度”可判断这种气象灾害是寒潮。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要点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3.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例题1】2010年发生于屮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特大旱灾百年一遇, 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造成西南旱灾的人为原因是()①砍伐原生态林②降水持续偏少③气温偏高④盲目地大规模开发水电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点拨:本题是对我国气象灾害干旱成因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本题所问的是人为原因, 因此选项中的自然原因应排除。
本题①②③④都是造成干旱的原因,但选项中②、③是造成干旱的自然原因,应排除;①、④为人为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要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重点)1.我国口然灾害的特点(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同一吋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
(3)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
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2.自然灾害的危害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3.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例题212012年5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强降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数百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
受暴雨影响,下列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 丁地区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口然灾害。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下文为您整理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本课有帮助。
1.洪涝灾害 (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
(水文水系)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3)治理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蓄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沙尘暴现象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3)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练习题 1.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滑坡B. 泥石流C.寒潮D. 地震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干旱B. 泥石流C.工厂废水污染水源D. 地震 3.容易受到台风影响的省区是( ) A.宁夏B. 青海C. 福建D. 内蒙古 4.春旱主要发生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B. 黄河中下游C. 珠江流域D. 海南省 5.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B.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C.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D. 从窗户跳下去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
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下文为您整理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
1.洪涝灾害
(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
(水文水系)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3)治理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蓄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沙尘暴现象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3)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