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8.1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内容提要: 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较为成熟,但我国在引进过程中还存在不适应性,并且国内学者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因此在理论上存在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们根据国外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假设,运用了单因素分析法、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相关启示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一、文献综述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
关于资本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主要研究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二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本文着重从第二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资本结构理论在西方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发展还比较晚,在对西方理论引进的过程中对本国情况存在不适应性,并且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所以在理论上就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证券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会逐步规范化,选择资本结构是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的研究70年初,巴克特、卡格、塔布和小塔加特率先提出游离于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之外的一个理论分支——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理论,之后马什为该学派的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理论,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四个:1.企业规模:巴克特和卡格共使用了1950-1965年期间129家工业企业230次的证券行业数据来检验企业对融资工具的选择。
他们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或通过以包括优先股、可转换证券和债券在内的多次发行)来融资;而负债比率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相对于普通股和可转换证券而言)发行债券。
2.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
小塔加特利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资金流动》、国内税务局的《收入统计》和证券交易与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公告》等给出的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出结论:企业长期负债与权益的市场价值是决定企业证券发行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耿 洁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2004年以前上市的2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其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公司规模、成长性、所得税与江苏省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正向相关,独特性、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负向相关,而资产抵押价值、非负债税盾与资本结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2-072-02作 者: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一、研究背景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的正式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众多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成长性、获利能力、非负债税盾、资产抵押价值和所得税等。
我国有关资本结构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角度和样本选取各不相同,最终得到的结论也就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以江苏省的民营上市公司为例,来分析影响其资本结构的因素,以求为优化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加速江苏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假设假设1: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规模大的企业一般来说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收益也较为稳定,更有条件实施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公司的预期破产成本,因而授信额度往往较高,自然拥有较高的负债。
另一方面,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大企业应倾向于权益融资,因此具有较低的负债水平,而就小企业而言,由于其长期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更倾向于寻求短期负债,因而具有较高的负债水平。
洪锡熙、沈艺峰(2000)对1995-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进行了CHI-SQ UARE检验,得到企业规模与企业负债比例正相关的结论,而黄晓莉(2002)研究则表明二者呈负相关。
假设2: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一方面,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公司获利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保留较多的内部盈余来满足公司资金需要,而不依赖于外部融资,因此负债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获利能力同时也象征着公司的实力,获利能力强的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比较容易,其融资成本较低,而这一点是债权人比较看重的,所以其负债水平相对较高。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综述孙楠摘要: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就近年我国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实证分析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综述引言资本结构作为衡量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从来不乏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结构理论已经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
理论发展的同时,众多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
国外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起源于巴克特和卡格,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Titman &Wessels (1988)提出了影响资本结构的8个方面,为之后的学者提供了分析框架,此后的研究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
相较于国外,国内有关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深度不足。
本文就针对国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回顾,同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对文献观点进行了归纳。
一、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因素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但宏观经济中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可观察因素,学术界对宏观经济因素和资本结构的关系大多只做理论角度分析解释,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王素荣、张新民(2006)以我国2000-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性地分析了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得出所得税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但长期负债类检验后则不满足相关假设。
张太原、谢赤、高芳(2007)从利率角度,对涉及11个行业、2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的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成,研究发现宏观利率对企业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1)短期利率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2)长期利率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田高良、赵莉君(2007)以471家上市公司为数据来源,对相关数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后,结论同王素荣、张新民二人相同,同时验证得到红利所得与资本利得税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