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4.13 KB
- 文档页数:13
插花艺术复习大纲1.插花的概念: 狭义的插花概念是应用切花、切叶等新鲜植物材料,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整形来表现其活力与自然美的造型艺术。
2.插花艺术的特点1.时间性强:属于快速的、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抓紧时间插作和品味。
2.随意性强:花材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都十分随意和广泛,常根据场合和需要而选用。
高档的洋兰、鹤望兰、红掌、百合固然很美,而路边的山花野草同样可用,家庭的水果蔬菜也是插花的好材料;器皿并不要价格昂贵,生活中的盘、碗、碟、易拉罐、酒瓶、烟灰缸、玻璃杯等都可采用。
插花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情趣,进行随意创作和表现。
3.装饰性强:插花作品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强烈烘托气氛的作用,用来装饰家庭,无论是客厅还是居室,陈设一瓶造型优美、色调相宜的插花,会顿觉室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真可谓“插花一瓶,满室生辉”。
4.独具自然姿色:插花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干花、人造花作品除外),主要是以鲜活的植物材料为素材,花材色彩绚丽、姿态婀娜、芬芳而清新,独具大自然的气息,这是绘画、雕塑、书法等其他造型艺术所不具有的,能给人以优美、高雅的享受。
3.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1. 祟尚自然,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
东方插花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因材取势,朴实秀雅。
2.东方插花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重视意境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
3.. 表现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作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水平、倾斜、下垂等;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以“姿”和“质”取胜,4. 东方插花色彩上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一般一两种颜色,提倡轻描淡写5.东方插花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重视花的文化因素4.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1、花材多是花朵硕大的草本花卉为主。
2、构图多用对称均衡或规则几何形,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之美。
插花基本知识有哪些_插花艺术基本知识很多的鲜花气味不仅具有调节的人们心情作用,鲜花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屋,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有如何插花,导致鲜花存储的时间不长,或者美感不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插花基本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干花插花注意事项1、干花的插花技巧主要是注意整体的一个协调性,注意颜色的搭配等等。
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就去用什么颜色来作为装饰。
当然花盆的一个装饰也是要选好,有木质的、玻璃的、陶瓷的、铁艺的等等。
2、制作干花的花有很多种,主要都是烘干的花,后期经过了一些处理。
在颜色上相比较新鲜的花有一点差,不是很新鲜。
但是干花的保存时间很长,护理特别的简单。
各种颜色搭配,大小高低的组合。
3、干花插花的使用环境必须是干燥的,这样才能够避免潮湿给花带来的变形影响。
干花是现代家庭装修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干花也有加工成各种的香味的,放在客厅或者是阳台效果特别好。
插花小技巧1.45°斜角在花茎杆的底部约1寸的位置以45°斜角剪掉这会立即增加水对茎杆表面的摄入量,鲜花的花朵和叶子会因此吸收更多的水分而更加饱满旺盛。
2.茶杯当做花瓶不要完全剪掉鲜花的茎杆,保留放在茶杯合适的尺寸,使用一个橡皮筋把这些花捆成一束,这样它们出来的花造型更整体,也更容易换水。
3.温水热水交替的方法让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马上开花首先如第一点的方法切割花的茎杆,然后把花放在一个装满温水的玻璃瓶里。
一分钟后,将花移到一个装满冷水的花瓶,20分钟后花儿会开放它们的最大尺寸。
4.伏特加和糖的混合物可以延长花期在花瓶里添加几滴伏特加和一茶匙白糖,可延迟花朵萎蔫。
当花儿带着一张悲伤的脸的时候,一杯伏特加添加到水里,它的茎杆将再次笔挺大概一两天。
5.冰块浇蝴蝶兰确认你的蝴蝶兰使用的是陶土花盆,每周将一个冰块放在盆栽土表层(如上图)。
对于较大的花,每周使用两个冰块。
随着冰块慢慢融化,冰水缓慢滴入蝴蝶兰土壤,这样它便不会因为烂根而死。
插花的基础知识插花步骤:一、要确定作品的用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构图、色彩的搭配。
二、根据环境确定具体的大小、尺度。
三、立意构思“意在笔先”“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插花讲究诗情画意,意境通过造型表现。
1. 根据植物传统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松--刚强、威严、长寿; 梅--坚韧、孤傲;菊--高雅、长寿。
2. 根据植物的谐音和花语:桂--贵; 菊--鞠; 牡丹--富贵; 竹--平安。
3. 巧借植物的季相景观变化表达主题:“桃李报春”、“夏榴如火”、“秋桂飘香”。
4. 巧借容器和配件表达主题(现代艺术插花中常出现)。
5. 根据插花作品的造型表达主题。
四、主题思想确定后,确定构图和色彩。
五、选择花材和花器。
六、确定主枝的长或高。
七、花材的整理,修剪和造型。
八、插作九、插花作品的命名。
特别是艺术插花的命名可烘托作品的主题,传达意境,并引导欣赏者对作品进行联想,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特别贴切、含蓄并富有新意对插花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十、摆设。
十一、清场。
插花色彩:红色--喜庆、吉祥、热烈玫瑰红和粉红--娇艳、轻盈,少女和儿童橙色--明亮、甜美、成熟、丰收,秋天收获的喜悦、灿烂、喜庆黄色--光辉、高贵、尊严,光明与希望的象征金黄--辉煌华丽淡黄--轻快、柔和(插花中的嫩叶的绿和鹅黄色,表现春天的景象)绿色--健康、安详、宁静,自然和生命的颜色,代表生机、希望、和平墨绿、浓绿、翠绿、碧绿、黄绿--附衬背景的颜色蓝色--宁静、凉爽、朴素、柔和、悠远浅蓝--夏季:蓝配白凉爽、轻快蓝紫--可用于庄重、肃穆的场合浅紫--柔嫩、娴静,在暗处具消失感。
喜庆的场合忌用紫色白色--纯洁、素雅、高尚、凉爽,与其他深浅搭配醒目、轻快。
用于插花的背景色,表悲痛的主用色灰色--朴素、温和、雅致、沉静。
易于其他颜色搭配,也可用于作品的背景色黑色--庄重、神秘、悲伤、哀悼,易于其他颜色搭配,给人以视觉的稳定感西式花艺——西式花艺有分美式,英式,法式,德式等。
插花艺术基本理论知识点插花艺术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将花朵和绿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美丽而令人愉悦的花艺作品。
插花艺术不仅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空间,还可以传达情感和表达个人风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插花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门艺术。
一、花材的选择在插花艺术中,花材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根据花艺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花材。
例如,如果你想要创作一个浪漫的花束,可以选择玫瑰、康乃馨等具有浪漫气息的花朵。
其次,要考虑花朵的颜色和形状之间的搭配。
色彩搭配要均衡和谐,形状搭配要有层次感。
最后,要注意花材的新鲜度和耐久性,以确保花艺作品的寿命和观赏价值。
二、花器的选择花器是插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为花材提供支撑和稳定。
在选择花器时,要考虑花艺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大小。
如果你想要创作一个简约而现代的花艺作品,可以选择简洁的花瓶或花盆;如果你想要创作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花艺作品,可以选择传统的花器,如仿古花瓶或花篮。
此外,还要注意花器的质地和材料,以及它与花材之间的搭配和协调。
三、插花的基本技巧插花的基本技巧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如剪刀、修剪刀、花枝钳等。
其次,在插花之前,要将花材处理妥当。
去除多余的叶片和刺,修剪花杆的长度,确保花材能够稳固地插入花器中。
然后,要根据花艺作品的整体构图和比例,将花材有序地插入花器中。
可以通过交错插入、层叠插入等方式,创造出丰富而有趣的效果。
最后,要注意调整和修剪花材的位置和长度,使花艺作品达到完美的平衡和比例。
四、色彩和形状的运用色彩和形状是插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给花艺作品带来生动和丰富的效果。
在运用色彩时,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协调,避免色彩过于单一或混杂过多。
可以选择相近色系或互补色系的花材,创造出和谐而有层次感的效果。
在运用形状时,要注意形状的对比和变化,避免形状过于单一或混乱无序。
插花艺术基本知识【旋律说插花】第一节插花器具一.花器盛放花材的器皿称为花器。
(一)花器的作用花器对插花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作为一个容器盛放花材和水,以维持花材的生命,保持其鲜度,被视为大地或花屋,而且更是插花艺术作品构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对花器的选用极为讲究。
欣赏作品时都是把花材、花型与花器,甚至几架连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欣赏。
正规的插花比赛中,花器亦占有一定的比分。
(二)花器的发展与种类原始的花器是盛水的容器和食具等器皿发展起来的。
人们爱花,从野外采集鲜花归来,除插在头上,挂于脖子上作装饰外,还常插于水罐、鼎、樽、壶之类的祭器和酒具中,后来瓷器发展起来,这种随意的插花形式逐渐为人们所注意,才发展有专用的花瓶和盘。
自此,中国的插花便极为考究花器与花的搭配。
唐代《花九锡》提到牡丹要玉缸,雕文台座安置。
明朝张谦德《瓶花谱》有: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瓷等。
铜器以鼎、樽、壶之类为好,瓷器以官、哥、定等窑为佳。
又说“古铜瓶钵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
陶器入土,千年亦然”。
盘花因盘容量比瓶大,易于发挥,所以古代也很盛行。
为了便于固定花枝,人们发明了多孔盘,如五代时郭江洲发明了占景盘。
据《清异录》记载:“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沟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余日而不衰“。
现代花器的种类很多,按材质分为陶瓷、塑料、玻璃、竹篾、金属等,按形状更是五花八门。
然而现代人插花往往不太讲究使用传统花器,有时返璞归真的使用各种日常用具如碗、碟、茶具、罐、甚至废弃的饮料瓶等,以增加生活情趣。
也有用竹编笼框、簸箕、鱼篓以表现田园野趣的。
一些抽象的造型作品则选用或自创些异形花器,现代插花为了表现某种质感,往往将木屑、树皮或者叶片粘贴在花器外改变花器原有的形状或质感,以满足自由创意的要求。
手捧花束也有专用的花器称花托,由塑料手柄,栅栏罩和花边等组成,栅栏内放置花泥,可更换。
插花知识大全与技巧
插花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花材、颜色、形状、比例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插花知识和技巧的总结:
1. 花材的选择:在选择花材时,要考虑到颜色、形状和花期等因素。
优质的花材要有鲜艳的颜色、干净的花朵和健康的枝干。
2. 配色的原则:要将花材的颜色进行搭配,最好选择3种颜色以内,同时避免过于繁琐。
3. 尺寸的搭配:大花和小花的搭配需要统一比例,不能出现搭配不协调的情况。
4. 插花材的处理:将花材处理好,去除多余的枝叶和刺,清洗干净后浸入水中,以避免插花时缺水。
5. 插花的方法:将花材按照高度、颜色、形状及结构有机地结合并插入插花的器皿中。
6. 字形插花:将花材分别按照椭圆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排列,再插入器皿中,形成类似中文汉字的艺术形态。
7. 编织式插花:将花材编织成不同的形状,可以用于制作花环、挂饰等。
8. 注意插花的调节:要根据花材的高度、颜色和形状进行调节,达到整个作品的平衡和美感。
9. 避免插花的过度:要避免插花过度或过于花俏,否则失去美感。
10. 插花后的保养:实现适当的养护、剪切和插花器皿的清洗,以延长花材的寿命,保持插花的美感。
以上是插花知识和技巧的一部分,对于喜欢插花的人来说,了解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让插花的艺术更加完美。
第一章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一.插花艺术的含义:狭义——将鲜切花插在盛水的容器中,制作成摆设花的造型艺术。
广义——凡利用切花花菜为主要素材进行造型,制作成具有装饰效果或欣赏性的花卉艺术品,都可以称为插花艺术。
二.插花艺术的特点:随意性强,2.时间性强,3.装饰性强,4.具有生命性,艺术染力强。
5.创作性强,不可简单复制。
三.花道:是日本人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即是插花花艺方面知识与经验的总称。
四.插花的艺术类别:1.东方式传统插花.2、西方式传统插花.3.现代插花.五.唐·罗虬《花九锡》,兴盛时期。
六.宋代是插花艺术发展的极盛时期。
七.古代生活四艺:插花、画画、烧香、点茶。
八.明代是完善鼎盛时期,如袁宏道的《瓶史》、张谦德的《瓶花谱》、高濂的《瓶花三说》。
九.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流、宏道流、小原流。
始祖是:小野妹子。
十.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1.充实意境和思想内涵的表达,追求意境之美。
2.以线条造型为主,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与神韵。
3.用花量少,色彩以清新淡雅为主。
4.构图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活泼多变。
5.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美。
6.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和花文化的表达。
十一。
西方传统艺术插花艺术的特点:1. 西方传统插花用大量不同色彩和质感的花组合而成,用草本和球根类的花比较多,很繁盛,很热闹。
2. 插画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制过程的怡情悦性,不强调思想内涵。
3. 多为对称的均衡构图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图案式构图,一般有对称的中轴线突出表现图案美,如倒T型,L型。
4. 整体效果强调热烈奔放的豪情和气氛,突出一个“盛”字。
十二.插花礼仪和花文化:1.5.1插花礼仪(1)用色礼仪红色:中国传统上认为红色是喜庆、吉祥、幸福、富贵的象征,习惯用于喜庆热闹的场合。
如婚礼、生日等庆典活动赠花,多以红色为主色调。
黄色:显得富丽堂皇,象征光辉、高贵和尊严。
中国传统上用于皇家和佛教。
白色:中国传统上习惯用于伤仪、祭奠,表示忧伤、哀悼、追忆等。
插花艺术基本知识第一节花材凡插花所用的植物材料统称为花材。
花材的种类很多,插花中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花材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一、花材的分类(一)按花材的形态特征分1.线形花材外形呈细长的条状或线形的花材。
2.团块形花材外形呈较整齐的团形、块形或近似圆形的花材。
3.异形花材外形不规整、结构奇特别致的花材。
4.散(点)形花材外形由整个花序的小花朵构成星点状蓬松轻盈状态的花材。
(二)按构图作用分1.骨架花材在构图中定高度和定外形骨架的花材。
2.主体花材完成整个造型轮廓的花材。
3.焦点花材插在整个造型的视觉(兴趣)中心部位(即焦点处)的花材。
4.填充花材填补造型空间部位、完善造型的花材。
(三)按植物的器官分1.切枝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木本枝条。
2.切叶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叶片。
3.切花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花。
有单花与花序之分,但都以观花为主。
4.切果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果实。
(四)按花材性质分1.鲜花花材即鲜切花。
具有生命活力。
2.干花花材经过干燥的植物材料。
可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且可人为染色。
3.人造花花材人工仿制的植物材料。
二、常见花材(名称、寓意、有花时期、水养时间等。
见幻灯)三、花材采集与选购1.剪取时间(1)气温较低、无风无日晒时剪取,清晨最好,傍晚亦可。
(2)不同花材剪取时间:发育阶段有区别。
如香豌豆,花蕾时剪不能开放,必须每枝上着生的3-4朵花有一半全开放后才能剪。
牡丹、芍药、香石竹等,以花蕾时剪切为宜,存放时间长,水养能开放。
月季、荷花以含苞剪切为宜。
2.花材选购(1)茎部挺拔有力,有弹性者好。
茎下端粘滑或有臭味者不佳。
(2)花叶叶要翠绿,花选半开者,花蕾的花托应有弹性。
3.花材包扎花材采集或选购后,应注意包扎。
最好用报纸把花朵小心包好,切勿暴晒于阳光下或受风侵袭。
茎叶部外露暂无妨。
但人们往往正相反,茎叶部包好,花朵却外露,这对花是很不爱护的。
用玻璃纸包花,阳光透入也会伤花,也应避免。
四、花材的保养方法(一)花材过早萎蔫的原因1•水分供应不足(1)空气进入导管,气泡阻碍吸水。
(2)乳汁多的植物,乳汁堵塞导管,阻碍吸水。
(3)细菌感染使切口腐烂,丧失吸水能力。
2.温度影响温度过高加快发育进程,使切花早衰。
热带、亚热带花卉,5-15°C储藏。
温带花卉,0-4 °C储藏。
(二)花材保养方法1•减少水分损失1)及时插入水中;2)湿棉包扎基部;3)喷水;4)避免风吹、日晒、烟重八、、2.增强花材吸水能力(1)水中剪切:适于一切花材。
把花枝茎干浸入水中,在水中将其下端剪去1-2cm,如花材已呈萎蔫状,可在水中连续剪2-3次。
水中剪切的作用:一是剪去在采运过程中导管已吸入空气的茎段,并使重新剪切的切口与空气隔绝,避免空气进入切口部位的导管,保证导管吸水通畅。
二是剪去被污染的切口。
(2)深水养护:常与水中剪切法配合使用,是萎蔫花材急救的好方法。
即在水中剪切后,将花材浸入深水中养护。
一般浸水深度可达到除花头以外的各个部分,利用水压将水压入导管内,可使花在1-2h内吸水恢复。
(3)倒淋法:将花头朝下、根部朝上,倒提着用水反复冲淋几次,然后用报纸松松地包上枝梢和根部,并用水把报纸浇透,将花材横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经过1h左右,可是刚刚萎蔫的花材复苏。
此法特别适于叶材和月季。
(4)注水法:荷花、睡莲等,可用注射器把水注入茎的小孔内,直到水流出为止,以排除其内的空气。
注水动作要慢,以免涨裂茎部组织。
嫩竹子的节下打孔注水,可防其叶片过早萎蔫。
(5)扩大切口面积法:扩大切口面积可增加吸水量。
对于一般花材,在剪切时将切口斜向剪成马耳形。
对于直径粗大如桃花枝等获吸水弱的木本花材,可用刀切去切口附近的部分皮层。
3•防止切口感染和促进吸水(1)切口灼烧法即将含乳汁较多的花材如一品红、绣球花等可将切口在酒精灯、蜡烛等火上用火烧炙,直至变色发红,立即放人冷水中,即可灭菌消毒,又可防止导管堵塞,从而利于吸水。
但要注意保护好花头部分。
(2)切口浸烫法即将花材下部3-4cm浸泡在开水中2-3min,浸到部位发白时,取出立即浸入冷水中。
这样既可利用高温把导管内的空气排出以促进吸水,又可杀灭切口的细菌。
在操作时,需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纸包住花枝上部,以免热蒸汽伤害叶枝和花朵。
此法适用于草本花卉,尤其是含乳汁、吸水性较差的花材。
(3)切口化学处理法即用适当的化学药物对切口进行处理,以灭菌防腐,促进吸水。
常用的化学药物有食盐、食醋、酒精、辣椒油、薄荷油等。
4•应用切花保鲜剂目前常用的切花保鲜剂配方很多,不同的花材对保鲜剂配方的要求不同。
一般切花保鲜剂含以下成分:①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硫酸亚铁和铁粉等。
②乙烯清除剂,如高锰酸钾等。
③乙烯合成抑制剂,如硝酸银。
④ 吸附和吸水剂,如沸石、硅酸、氧化活性炭等。
⑤杀菌剂,如8-羟基喹啉、硼酸、水杨酸、苯甲酸等。
③营养剂,如蔗糖。
应用保鲜剂时可根据条件加以选配,配制时最好使用玻璃、陶瓷、塑料容器,并根据不同切花材料选用不同配方的保鲜剂。
如月季保鲜液为30g/L蔗糖+130mg/ L 8-羟基喹啉硫酸盐+ 200mg/ L柠檬酸+25mg/ L硝酸银,菊花切花保鲜液为35g/ L蔗糖+ 30mg/ L硝酸银+ 75mg/L柠檬酸。
不同季节,花材的吸水情况有所不同,春天花草含水多,柔嫩细软,枝叶刚成长,容易失水,剪切时应尽量斜切,以增大其吸水面积,如粗大茎可剖开茎端。
夏天茎叶易腐烂,宜将下部浸水处的叶子摘除。
水位也应浅些,不宜深水插养。
如需存放花材,可用枕木垫高花朵部位,放置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插养时,切口容易被阿米巴原虫的分泌黏液堵塞,应经常修剪切口、烧烤茎端切口,或在切口处涂抹酸性药物以防止阿米巴原虫繁殖,促进吸水。
秋天和春天情况相同,须注意茎端处理,可用火烧法或敲捶法。
一般花木在冬季吸水情况都不错,所以只需水中剪切即可。
但寒冷地区要防水冻结。
插花用水也是花材保养的重要因素。
《瓶花谱》说:“凡花滋雨露以生,故瓶中养花,宜用天水。
不得已则用清净江湖水,井水味咸,养花不茂。
插花之水,类有小毒,须日日换之,花乃可久,若两三日不换,花辄零落”。
城市自来水宜贮存一昼夜后再用。
水能维持花的生命,阳光却能使花的颜色娇艳美丽,所以插花作品直摆放在无风但空气流通、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而不要放在离热源太近之处,否则花开加速,缩短观赏期。
(三)花材的抑制法和催花法有时对那些吸水性太强、花开放太快的花材,或由于宴会需要必须对花朵开放时间加以控制的,需用抑制法使花朵迟开或缓慢开放。
常用的方法有:(1)绑扎茎端。
对吸水性良好的花材,如百合、有E金香、玫瑰等容易开花的花材,可以细线或铜丝绑扎花茎端部,以减缓其吸水程度,或用手指捏弯花茎,压制它过多吸水。
(2)睡莲抑压法。
睡莲一般下午三四点闭合,晚会时看不到其美丽的花容。
如要晚上观花,则在不影响水盘水混浊的情况下,加两匙水溶石灰,麻醉正在开放的睡莲,使之无法准时闭合。
但这种方法很伤花,次日就后继无力了。
(3)使用三氯甲烷(哥罗防)麻醉花,控制开花的时间,或注射硼酸水于花茎处,促花快开。
(4)樱花和桃花的吸水性能都很强,修剪切口时勿斜切,宜垂直于茎干切下,减少切口面积,蓄意限制吸水。
(5)冬天花的吸水都较好,可用铁丝穿过花柄,使花受伤,或搓揉花柄,破坏组织,亦可在切口处擦上发油,可防止花过分吸水,但要适度,否则会损伤花材。
(6)晚会上用的胸花、手捧花束,如花冠被切断,不能插入水中养护,为此,可先将摘下的花浸入水中使之吸好水再制作,制好后再喷些水,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隔天仍可用。
(7)有计划地将花或新枝条暴露在特殊环境中,如高温、高湿度和光线明亮处或使用催花剂等,都可使花加快开放。
第二节插花器具一、花器插花时盛放花材的器皿称为花器。
(-)花器的作用花器对插花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作为一个容器盛放花材和水,以维持花材的生命,保持其鲜度,被视为大地或花屋,而且是插花艺术作品构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对花器的选用极为讲究。
欣赏作品时都是把花材、花型与花器,甚至几架连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欣赏。
正规的插花比赛中,花器亦占有一定的比分。
(二)花器的发展与种类原始的花器是由盛水的容器和食具等器皿发展起来的。
人们爱花,从野外采集鲜花归来,除插在头上,挂于脖子上作装饰外,还常插贮于水罐、鼎、樽、觚、壶之类的祭器和酒具中,后来瓷器发展起来,这种随意的插花形式渐为人们所注重,才发展有专用的花瓶和盘。
自此,中国的插花便极为考究花器与花的搭配。
唐代《花九锡》提到牡丹要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
明朝张谦德《瓶花谱》有: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瓷等。
铜器以鼎、樽、觚、壶之类为好,瓷器以官、哥、定等窑为佳。
又说“古铜瓶钵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
陶器入土,千年亦然”。
盘花因盘容量比瓶大,易于发挥,所以古代也很盛行。
为了便于固定花枝,人们发明了多孔盘,如五代(10世纪)时郭江洲发明了占景盘。
据《清异录》记载: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沟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余日不衰”。
现代花器的种类很多,按材质分为陶瓷、塑料、玻璃、竹蔑、金属等。
按形状更是五花八门。
然而现代人插花往往不太讲究使用传统的花器,有时返朴归真地使用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如碗、碟、茶具、罐,甚至废弃的饮料瓶等,以增加生活情趣。
也有用竹编笼筐、簸箕、鱼篓以表现田园野趣的。
一些抽象的造型作品则选用或自创些异形花器,现代插花为了表现某种质感,往往将木屑、树皮或叶片粘贴在花器外改变花器原有的形状或质感,以满足自由创意的要求。
手捧花束也有专用的花器称花托,由塑料手柄、栅栏罩和花边等组成,栅栏内放置花泥,可更换。
用花托插手捧花十分方便。
〔三〕花器的选配插花的花器不一定很名贵,但要搭配得宜,即便是土盆瓦钵也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花器选配主要根据插花的环境、使用的花材、表达的情趣以及构图的需要等因素而定。
插花时必须把花器视为作品的一部分来考虑整体效果。
大型作品要选用有一定重量和体形的花器,室内宜用小型花器,花器的质感亦要与花材相配。
中式摆设的环境与花材要协调,一般不宜选用太豪华的花器。
当花材色彩深时,花器宜色浅;反之,花材颜色浅淡则花器可稍深,深淡相映才能托出花之艳丽。
一般外形简洁、中性色彩的花器如黑色、灰白色、米色、浅蓝色、暗绿色、紫砂等对花材的适应性较广,使用较普遍。
初学者应避免使用透明或雕有图案的玻璃器皿,因透明花器很难掩饰花茎基部,而雕花玻璃会使人觉得茎枝增多,杂乱无章。
高瓶插花需要较高的固定技巧,初学者最好先从浅盘开始练习。
二、垫座中国传统插花十分讲究花几、花架。
插花作品配上几架垫座,不仅增加美感,而且更显高贵雅致,此外垫座还能起到均衡作用,使作品获得统一协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