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练习题(答案)

一、解释名词

1.喷丸强化技术: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压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2.干法热浸渗:先将经常规方法脱脂除锈清洗后的清洁工件或钢材进行溶剂处理,干燥后再将工件浸入欲渗金属溶液中,保温数分钟后抽出,水冷。

3.粘结底层:某些材料能够在很宽的条件下喷涂并粘结在清洁、光滑的表面上,而且这类涂层表面粗糙度适中,对随后喷涂的其它涂层有良好的粘结作用。

4.溅射镀膜:用高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通过能量传递,使固体的原子或分子逸出表面并沉积在基片或工件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材料表面,使其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溅出进入气相,然后在工件表面沉积的过程。)

5.分子束外延: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将薄膜诸组分元素的分子束流,直接喷到温度适宜的衬底表面上,在合适的条件下就能沉积出所需要的外延层。

6.激光合金化技术:激光合金化就是利用激光束将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快速熔入基体表面,从而使基体表层具有特定的合金成分的技术。换言之,它是一种利用激光改变金属或合金表面化学成分的技术。

7.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将镀料气化成原子、分子或使其粒子化为离子,直接沉积到基体表面上的方法。

8.真空蒸镀:在真空条件下,用加热蒸发的方法使镀料转化为气相,然后凝聚在基体表面的方法。

9.热喷涂工艺:热喷涂是用专用设备把某种固体材料熔化并使其雾化,加速喷射到机件表面,形成一特制薄层,以提高机件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10.气相沉积:气相沉积技术也是一种在基体上形成一层功能膜的技术,它是利用气相之间的反应,在各种材料或制品表面沉积单层或多层薄膜,从而使材料或制品获得所需的各种优异性能。

气相沉积技术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

11.合金电镀:在一个镀槽中,同时沉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镀层称为合金电镀。

12.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13.电镀: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在基体表面上获得结合牢固的金属膜的表面工程技术。

14.堆焊:在零件表面熔敷上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层的技术。

15.离子镀膜:真空蒸发镀膜: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基片/基板/衬底、工件)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16.化学转化膜: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膜层而不改变其金属外观(形状及几何尺寸)的一类技术。

17.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

18.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19.洁净表面:材料表层原子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仍与体内相同的表面。

20.清洁表面:一般指零件经过清洗(脱脂、浸蚀等)以后的表面。 21.吸附作用:物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力场不饱和,有吸引周围其它物质(主要是气体、液体)分子的能力。

22.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生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 23.极化:腐蚀电池工作时,阴、阳极之间有电流通过,使阴、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实际电极电位)比初始电位差要小得多的现象。

24.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25.表面淬火: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

Ac1(对过共析钢)之上(奥氏体化),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27.喷丸强化: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之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28.热扩渗:将工件放在特殊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层(或掺杂层)的工艺。

29.热喷涂:采用各种热源使涂层材料加热熔化或半熔化,然后用高速气体使涂层材料分散细化并高速撞击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工艺过程。 30.热喷焊:采用热源使涂层材料在基体表面重新熔化或部分熔化,实现涂层与基体之间、涂层内颗粒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孔隙的表面处理技术。 31.电镀: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在基体表面上获得结合牢固的金属膜的表面工程技术。

32.化学镀:在无外加电流的状态下,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到零件表面的一种镀覆方法。

33.复合电镀:在电镀或化学镀溶液中加入非溶性的固体微粒,并使其与主体金属共沉积在基体表面,或把长纤维埋入或卷缠于基体表面后沉积金属,形成一层金属基的表面复合材料的过程。

34.转化膜技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膜层

形状及几何尺寸)的一类技术。而不改变其金属外观(

35.真空蒸发镀膜: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基片/基板/衬底、工件)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36.溅射镀膜:用高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通过能量传递,使固体的原子或分子逸出表面并沉积在基片或工件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37.离子镀膜:在真空条件下,靠直流电场引起放电,阳极兼作蒸发源,基片放在阴极上,在气体离子和蒸发物质的轰击下,将蒸发物质或其反应物镀在基片上。

二、填空题

1. 对于受控喷丸技术,钢制零件一般选用( 铸钢 )或( 铸铁 )弹丸,以得到较深的塑性变形层和较大的残余应力值,但要求获得低粗糙度时,常采用( 玻璃 )弹丸。不锈钢、铝、钛合金一般也采取( 玻璃 )弹丸。

2. 钢件渗碳后,表面为( 高碳 )钢,心部仍保持( 低碳 )状态。再通过( 淬火 )及( 低温回火 )工艺,可使渗碳件具有表面硬度高,

耐磨损,心部硬度低,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

3.各种渗碳剂或渗碳气体在高温下产生的活性碳原子是不一样的。为了评价气氛的渗碳能力,把在给定温度下,钢件表面碳含量与炉中气氛达到( 动平衡 )时,钢件表面的( 实际碳含量 )称为碳势。

4.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原理是利用感应电流的( 集肤效应 ),( 临近效应 )和( 环状效应 )。

5. ( 表面硬度 )、( 渗碳层深度 )和( 心部硬度 )是衡量气体渗碳件是否合格的三大主要性能指标,它们基本决定了渗碳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6.热喷涂时,熔滴撞击基材后扩展成( 薄膜 ),撞击时的高能量有助于熔滴的扩展,但会因为( 表面张力 )和( 凝固过程 )而停止扩展,并凝固成一种( 扁平的薄饼状 )结构。

7.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 Ac3(对亚共析钢) )或者

( Ac1(对过共析钢) )温度以上,然后使其( 快速 )冷却并发生( 马氏体 )转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就称为表面淬火技术。 8.热扩渗时,渗剂元素原子扩散的机理主要有( 间隙式扩散 )、( 置换式扩散 )和( 空位式扩散 )三种。

9.腐蚀按材料腐蚀原理分为( 化学腐蚀 )和( 电化学腐蚀 )两种。 10.热喷涂时,当熔滴撞击基体并快速冷却凝固时,颗粒内部会产生( 压应力 ),而在基体表面产生( 拉应力 )。喷涂完成后,涂层内部残余应力大小与( 涂层厚度 )成正比。

11.磨损分为( 粘着磨损 )、( 磨粒磨损 )、( 疲劳磨损 )、(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冲蚀(包括气蚀)磨损高温磨损。

12.离子镀膜是( 真空蒸发 )与( 真空溅射 )相结合的一种镀膜工艺。

13.常用的热喷涂工艺方法有( 火焰喷涂工艺 )、( 电弧喷涂工艺 )和( 等离子喷涂工艺 )。

三、简答题

1(表面淬火技术与常规淬火技术有何区别,

答:提高加热速度将使钢的相变点温度大幅度提高。快速加热还可以使奥氏体晶

粒及其中的亚结构显著细化。表面淬火的冷却速度一般比整体淬火的要快。

因此,材料经表面淬火后的硬度值比普通淬火后的要高。

快速加热条件下渗碳体难以充分溶解,形成的奥氏体成分也相当不均匀。这些不均匀的奥氏体不但促进过冷奥氏体分解,而且在随后的快速淬火过程中分别形成低碳马氏体区域与高碳马氏体区域,造成显微硬度的微观不均匀。

因此,表面淬火之前常需要进行预先热处理。

2(简述复合镀的原理和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答:复合镀是将固体微粒子加入镀液中与金属或合金共沉积,形成一种金属基的

表面复合材料的过程。

复合镀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1)粒子在镀液中是充分稳定的,既不会发生)粒子在镀液中要完全润湿,形成任何化学反应,也不会促使镀液分解。(2 分散均匀的悬浮液。(3)镀液的性质要有利于固体粒子带正电荷,即有利于)粒子的粒度要适当。(5)要有粒子吸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金属离子。(4 适当的搅拌。

3(最基本的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和金属材料腐蚀控制及防护方法, 答: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局部腐蚀、全面腐蚀和在机械力作用下的腐蚀。

金属材料腐蚀控制及防护方法:(1)产品合理设计与正确选材(2)电化学

保护(3)表面覆层及表面处理(4)加入缓蚀剂。

4(简述热喷涂涂层的形成过程。

答:涂层材料经加热熔化和加速----撞击基体----冷却凝固----形成涂层。其中

涂层材料的加热、加速和凝固过程是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一般希望所有涂层材料都完全熔化并一直保持到撞击基体表面之前,并且不产生挥发。喷涂材料在飞行速度最大时撞击基体的颗粒动能与冲击变形量最大,形成的涂层结合较好。因此,调整喷嘴与工件的距离到最佳位置非常重要。熔滴撞击基材

后扩展成薄膜,撞击时的高速度有助于熔滴的扩展,但会因为表面张力或凝固过程而停止扩展,并凝固成一种扁平的薄饼状结构。

5.简述离子镀膜的特点,

答:膜层与基材结合力高:高能量的离子不仅能打入基材,而且在与基材表面原子撞击时,还放出热,使膜层与基材间形成显微合金层,提高结合强度。均镀能力强:惰性气体原子在放电时撞击蒸气镀膜粒子,使之分散,提高均镀能力。基体材料与镀膜材料可以广泛搭配:基材可以是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等;镀膜材料也可以是金属和各类陶瓷材料。

6(简述常用的热浸渗方法及其应用,

答:热浸渗工艺按脱脂除锈、表面保洁方式来分两种:溶剂法(湿法和干法)、氧化还原法(森吉米尔法)。热渗锌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热渗铝是既可以保持工件的基体韧性,又可以提高表面的抗氧化和耐腐蚀能力。

7(简述CVD的沉积条件,

答:(1)在沉积温度下,反应物必须有足够高的蒸气压;(2)反应产物除薄膜

为固态外,其他的必须是挥发性的;(3)沉积薄膜本身必须有足够低的蒸

气压,基体材料在沉积温度下的蒸气压也必须足够低。

8(简述等离子体热扩渗与普通气体热扩渗技术相比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1)表面活性高,热扩渗速度快;(2)热扩渗层组织容易控制;(3)可

)易实现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去除氧化膜和钝化膜,能进行有效热扩渗;(4

制。

9(简述热浸镀锌及镀锌层的形成过程,

答:热浸镀锌是将钢铁浸泡在高温的锌溶液中,使钢铁表面被锌裹覆,再利用锌

对钢铁的隔离与阳极牺牲作用,达到防蚀效果。形成过程包括:(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铁锌合金相层;(2)合金层中的锌原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固溶体;(3)合金层表面包裹着一薄层锌。

10.简述离子镀膜的特点,

答:膜层与基材结合力高:高能量的离子不仅能打入基材,而且在与基材表面原子撞击时,还放出热,使膜层与基材间形成显微合金层,提高结合强度。均镀能力强:惰性气体原子在放电时撞击蒸气镀膜粒子,使之分散,提高均镀能力。基体材料与镀膜材料可以广泛搭配:基材可以是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等;镀膜材料也可以是金属和各类陶瓷材料。

11.简述表面工程技术中结合界面的类型及其结合强度的特点, 答:(1)冶金结合界面特点:结合强度很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或载荷,不

易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剥落。(2)扩散结合界面特点:覆层与基材之间的成

分梯度变化,并形成了原子级别的混合或合金化。(3)外延生长界面特点: 理论上应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具体取决于所形成的单晶层与衬底的结合键类型,如分子键、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4)化学键结合界面特点: 结合强度较高,界面的韧性较差,表面发生粘连、氧化、腐蚀等化学作用也会产生化学键结合界面。(5)分子键结合界面特点:覆层与基材(或衬底) 之间未发生扩散或化学作用。结合强度较低。(6)机械结合界面特点:结

合强度不高,但可起辅助作用。

12.简述形成热扩渗层的基本条件,

答:(1)渗入元素必须能够与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2)欲渗元素与基材之间必须有直接接触。(3)被渗元素在基体金属中要有一定的

渗入速度。(4)(对靠化学反应提供活性原子的热扩渗工艺)该反应必须满

足热力学条件。(产生活性原子;反应平衡常数>1%。)。

13.简述热扩渗层的形成机理,

答:(1) 产生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并提供给基体金属表面。活性原子的提供方式:热激活能法、化学反应法(常用方法)。(2)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吸附

在基体金属表面上,随后被基体金属所吸收,形成最初的表面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建立热扩渗所必须的浓度梯度。(3)渗剂元素原子向基体金属内部扩散,基体金属原子也同时向渗层中扩散,使扩渗层增厚,即扩渗层成长过程(简称扩散过程)。

扩散的机理:间隙式扩散、置换式扩散和空位式扩散机理。 14.简述化学镀的原理与特点;

答:化学镀是一个在催化条件下发生的氧化一还原反应过程。

优点:镀层致密,孔隙少、硬度高,具有极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可镀制形对非金属等材料需经过适状复杂的工件,且镀层厚度均匀;可镀基材广泛( 当的预处理);设备简单(不需要外加直流电源)。

缺点:可镀制的金属(合金体系)有限;镀液昂贵,稳定性差,镀制成本高。

四、论述题

1.试述受控喷丸对材料表面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1)对材料表面硬度的影响由于加工硬化效应等,受控喷丸后材料表面的硬

度可以大幅度提高,且硬化层深度最高可达0.8mm。一般地,弹丸强度或者动能越大,则变形层深度越大,喷丸后零件的表面硬度也越大;弹丸硬度越高,喷丸强化层深度越深;其它条件相同时,被喷零件的硬度越高,则喷丸强化层越浅。

(2)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其疲劳寿命影响很大,降低表

面粗糙度可以增加零件的疲劳寿命。受控喷丸以后的零件表面痕迹不同于切削加工表面,痕迹没有方向性,有利于增加零件的疲劳强度。喷丸时材料表

面的粗糙度与喷丸粒子的直径有关。弹丸直径的最佳值与工件材料、弹丸形状、弹丸速度等因素有关。

(3)对疲劳寿命与抗应力腐蚀能力的影响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表面喷丸以

后,在工件表面一定深度内可以产生数百兆帕的压应力,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应力腐蚀能力。

2.试述常用的热喷涂工艺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答:(1)火焰喷涂工艺)优点:设备投资少,无电力要求,操作容易,沉积效率高等。缺点:涂层氧含量较高,孔隙较多,焰流温度较低,涂层种类较少,涂层结合强度偏低,涂层质量不高。

(2)电弧喷涂工艺。优点:涂层密度及结合强度较高,喷涂速度和沉积效率高,

运行费用较低。缺点:只能用于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线材。

(3)等离子喷涂工艺。优点:焰流温度高,喷涂材料适应面广,特别适合喷涂

高熔点材料;涂层密度及结合强度高。缺点:热效率低、沉积效率较低,

设备相对复杂、价格较贵,喷涂成本高。

3.试述热喷涂涂层结合的三种机理?

答:(1)机械结合:碰撞成扁平状并随基体表面起伏的颗粒,由于凸凹不平的表面互相嵌合,形成机械钉扎而结合。一般说来,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2)冶金-化学结合:这是当涂层和基体表面出现扩散和合金

化时的一种结合类型,包括在结合面上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或固溶体。当喷涂后进行重熔即喷焊时,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是冶金结合。(3)物理结合: 颗粒对基体表面的结合,是由范德华力或次价键形成的结合。 4.试述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的概念及区别,

答:表面淬火只对工件的表面或部分表面进行热处理,所以只改变表层的组织。

而心部或其它部分的组织仍保留原来的低硬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性能,这样工件截面上由于组织不同性能也就不同。表面淬火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质量稳定,变形小,热处理周期短,费用少,成本低,还可用碳钢代替一些合金钢。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表面渗进了某些化学元素的原子,改变了表层的化学成份,使表面能得到高硬度或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心部组织成份不变,仍保留原来的高塑性。高韧性的性能,这样在工件截面上就有截然不同的化学成份与组织性能。化学热处理生产周期长,不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工艺复杂,质量不够稳定,辅助材料消耗多、费用大、成本高,许多情况下还需要贵重的合金钢。

化学热处理只在获得表面层的更高硬度与某些特殊性能及心部的高韧性等

方面优于表面淬火。

5.试述什么是堆焊,堆焊层有哪些特点,

答:堆焊是焊接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熔焊工艺。但堆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

连接机件,而是借用焊接的手段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厚膜改质,即在零件上堆敷一层或几层具有希望性能的材料。

堆焊层的特点:

(1)异种金属的堆焊,一般来说比同种金属的堆焊要困难一些。

(2)结晶化学的差异是影响堆焊的重要因素,主要指焊层与基体材料的晶

格类型、点阵常数、原子半径及电子结构等差异。

(3)若两种金属不相容,则不可能直接用于堆焊,如铅与铜、铁与镁、铁

与铅;

(4)金属相容性比较好的有:Fe-Ni, Fe-V, Ni-W, Ni-Mn等。

(5)对于只能有限互溶而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材,用于一般焊接会降

低接头性能,但是大多可用于堆焊。

6.试述堆焊与一般焊接的区别及特性,

答:堆焊:用电焊或气焊法把金属熔化,堆在工具或机器零件上的焊接法。通常用来修复磨损和崩裂部分。

堆焊的特点:?堆焊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是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抗冲击

性能好。?堆焊材料与基体往往差别很大,因而具有异种金属焊接的特点。?为保证堆焊层自身高性能,要求尽可能低的稀释率。?堆焊层厚度大,一般堆焊层厚度可在2,30mm 内调节,更适合于严重磨损的工况。 7.试述物理与化学气相沉积原理,特点及分类?

答:物理气相沉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将镀料气化成原子、分子或使其离子化为离子,直接沉积到基体表面上的方法。包括真空蒸镀、溅射镀膜、离子镀膜。

化学气相沉积是指把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单质气体供给基体,借助气相作用或在基体表面上的化学反应在基体上制得金属或化合物薄膜的方法。CVD包括常压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原理过程:反应气体扩散至工件表面;反应气体分子被基材表面吸附;在基材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核等;生成物从基材表面扩散主要特点有:?在中温或高温下,通过气态的初始化合物之间的气相化学反应而沉积固体;?可以在大气压(常压)或者低于大气压(低压)下进行沉积。?采用等离子和激光辅助技术可以显著地促进化学反应,使沉积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镀层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变,从而获得梯度沉积物或者得到

可在复杂形状混和镀层;?可以控制镀层的密度和纯度;?绕镀性好,的基体上以及颗粒材料上镀制;?沉积层通常具有柱状晶结构,不耐弯曲。但通过各种技术对

化学反应进行气相扰动,可以得到细晶粒的等轴沉积层?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合金、陶瓷和化合物层。

8.试述几种典型表面淬火工艺及特点,

表4—2 各种表面淬火工艺的特点比较

参数/特火焰淬高频淬火激光淬等离子电阻淬点火火弧淬火火 2353功率密度 10~10 10 10,2/W?cm

加热时间10~100 1~10

/s

硬化层 0.5~2.5 0.1~1.2 0.1~1.5 < 0.35

/mm 生产成本低适中高适中较低操作方淬硬层深淬火部位精确可原位淬工艺特点便,大面度调节方控,易于实现自动火,淬硬

积淬火便,适合大化。重叠淬火有回层薄,均匀性批量生产火软带较差

2016建筑材料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材料的孔隙状况有孔隙率、孔隙直径、孔隙大小三个指标说明。 2、当湿润角a小于等于900的为亲水材料,当a大于900 憎水材料. 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有C3S和。C2S、C3A、C4AF 4、凡水泥初凝时间、氧化镁、三氧化溜、体积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5、混凝土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水泥、砂、石子。 6、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150*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所测量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7、减水剂的目的有增大流动性、提高强度、节约水泥。 8、钢材按化学成分来分有_低炭素结构钢和合金钢。 9、屋面的防水做法可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积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导热系数如小于0.25w/(m·k)的材料为绝热材料。 ()3、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陈伏”时间是1周以上。 ()4、水泥的凝结硬化分初凝和终凝。 ()5、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增强水泥石的防腐蚀的能力。 ()6、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7、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0mm。 ()8、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9、钢材的化学成分中,S、P、O为有害元素。 ()10、钢材通过冷加工,可以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抵抗破坏力的能力 2、外加剂:在混凝土加入除胶凝材料,组细骨料和水以外的掺量不大于5%能按要求明显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3、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能够获得结构均匀、成型密实的 混凝土的性能。 四、改错题(共25分) 1、什么叫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良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答: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全 性。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试题样本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 材料的密度 , 吸水 性 ,抗冻性 ,导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 缩。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 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 和。 5.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抗冻 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 和。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 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 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 , 硬化后体 积。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 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 , 大气稳定性。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

足。 14.相同条件下, 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 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 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 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 , 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 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 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亲水材料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4.合理砂率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5分) 1、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凝结硬化必须在()的条件下进行。 2、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括()和()两方面。 3、Q235-A.Z牌号的钢中,符号Q表示()。 4、合理砂率实际上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和()的最小砂率。 5、钢材的热处理方法有()、()、()、()。 6、材料的耐水性用()来表示。 7、硅酸盐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8、配制混凝土时,若水灰比()过大,则()。 9、砂浆的保水性用()表示。 10、普通碳素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分为若干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 ()。 11、()含量过高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12、材料的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存在如下关系:() 13、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水的质量为()。 14、普通混凝土破坏一般是()先破坏。 15、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16、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7、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比较,二者()不同。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三种。() 2.抗压性能是建筑钢材的重要性能。() 3.洛氏硬度一般用于较软材料。() 4、道路水泥、砌筑水泥、耐酸水泥、耐碱水泥都属于专用水泥。() 5、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 6、混凝土外加剂是在砼拌制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砼性质的物质,除特殊情况外,掺量 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7、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镁,它水化速度慢并产生体积膨胀,是引起 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8、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称为废品水泥() 9、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参数是指: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 10、按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超过45 min。()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在土木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有哪些主要优点?

10电工材料期末试卷B及答案

10电工材料期末试卷B及答案

10-11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科目:10级电工材料卷型:B(闭卷) 出卷人:审卷人:教研组:电子组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30×1=30分) 1.覆盖漆按树脂类型分为、和。 2.黏性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主要包括 和 两种,它们结构完全相同,仅 不同。 3.衡量漆包线电性能的主要参数 有、和 等。 第2页 B卷

4.常用的电缆浇注胶有、和三类。 5.低熔点玻璃又称,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焊接、、。 6.热双金属片是由 组成 的复合材料。其中热膨胀系数较高的一层称为,较低的一层称为。 7.磁性材料按矫顽力的大小可分为、和三大类。 8.型线和型材是指横截面为或其他形的裸导线或裸导体。它包括、、、 第3页 B卷

第4页 B卷

A.A级 B.B级 C.E级 D.H级 ( )4.在电工层压制品的底材中浸渍性差的是。 A.木质纤维 B. 棉纤维 C.棉布 D.无碱玻璃布 ( )5.电气性能较差的合成橡胶 是。 A.丁基橡胶 B.三元乙丙橡胶 C.氯丁橡胶 D.丁苯橡胶 ( )6.聚酯薄膜的。 A.耐酸性差 B.耐氟里昂性较好 C. 第5页 B卷

耐碱性好 D. 耐电晕性好 ( )7.电动机线圈绕包绝缘材料最好选用。 A.石棉线 B.石棉带 C.石棉布 D.石棉绝缘套管 ( )8. 铝和铜的焊接不宜采用。 A.电容储能焊 B. 冷压焊 C.钎焊 D.亚弧焊 ( )9.铜在气体中的腐蚀最为严重。 A.氧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 ( )10.大档距和重冰区的架空导线,最好选 第6页 B卷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材料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19) 一、单项选择题: 1.210kpa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的力。 A、21t; B、210t; C、2.1t; D、2100t。 2.热轧光圆钢筋HRB40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 A、400Mpa、420Mpa、17%; B、400Mpa、540Mpa、16%; C、400Mpa、540Mpa、25%; D、400Mpa、520Mpa、17%。 3.《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Ⅰ、Ⅱ、Ⅲ类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A、1%、3%和5%; B、3%、5%和10%; C、0.5%、1%和1.5%; D、1%、2%和3%。 4.掺加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点有()。 A、早强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抗腐蚀性强、水化热低等; B、早强强度低、后期强度低、抗腐蚀性强、水化热高等; C、早强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抗腐蚀性低、水化热高等; D、早强强度高、后期强度高、抗腐蚀性强、水化热高等。 5.硅酸盐水泥有两种型号,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A、P.Ⅰ、P.Ⅱ; B、P.O、P.C; C、P.P、P.F; D、P.Ⅰ、P.C。 6.浇筑振捣混凝土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该混凝土容易被()。 A、正常使用; B、合格使用; C、报废; D、难以确定。 7.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水胶比越大,则混凝土的强度()。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有待于试验研究。 8.目前判定混凝土工作性的方法是经验性的,主要有()。 A、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 B、坍落度法和维卡仪法; C、坍落度法和抗渗法; D、维勃稠度法和维卡仪法。 9.天然砂的筛分试验目的是()。 A、测定天然砂的级配区属和细度模数; B、测定天然砂的粗细程度和含泥量; C、测定天然砂的粗细程度和安定性; D、测定天然砂的粗细程度和强度等级。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考试卷)

1.对于开口微材料,当其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抗冻性降低,导热性降低,强度降低。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耐软水能力好,干缩大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 .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抗冻性降 低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干砂200 克. 9.与建筑灰相比,建筑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膨胀率为1% 10.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 13.按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终凝不晚于6.5h(390min) 14.相同条件下,碎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立体强度表示。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9.与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 好。 20.灰的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灰的危害。储灰坑伏2个星期以上,表面有一层水分,隔绝空气,以免碳化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Q235是结构钢中常用的牌号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40mm×40mm× 160mm. .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强屈比愈大,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一般强屈比大于1.2 28.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橡胶。

电大期末考试-新编备考资料题库2439电工电子技术总复习材料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综合练习题 二、简答题 1、恒压源的性质是什么? 答:(1)它的输出电压始终是恒定的,不受输出电流的影响;(2)通过它的电流不由它本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 2、恒流源的性质是什么? 答:恒流源的性质为(1)它的输出电流始终是恒定的,不受输出电压的影响;(2)恒流源的端电压不由它自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 3、负载增加的涵义是什么?在近似恒压源供电或近似恒流源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增大还是减小? 答:负载增加意指电路的输出功率增加。在近似恒压源供电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P=UI= R U 2,负载增加既是负载电流增大,相当于 负载电阻减小。 在近似恒流源供电的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P=UI=I 2R ,负载增加既是负载电压增大,相当于负载电阻加大。 4、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电压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电流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应相等,既是说,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二者的伏 安特性相同,那么两种模型可以等效互换。 5、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 答:KCL 定律: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或 ∑I =0 KVL 定律:在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或 ∑U =0 6、作为线性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简述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 答:对于包含有多个电源的线性电路,电路某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只能分析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7、在电路分析与计算中,戴维南定理最适宜应用于哪种情况? 答:如果只需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此时最适宜采用戴维南定理 8、何为三要素?自行在正弦交流电量瞬时波形图上标出3要素。 答:幅值、频率、初相 9、简述RLC 串联电路产生串联谐振的特点? 答:(1)电路的阻抗最小并呈电阻性。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3)XL=XC ,串联谐振可在电容和电感两端产生高电压。 10、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答:电源能够传送多少有功功率给负载,与功率因数cos ?的大小有直接关系。cos ?=1,说明输出的功率全部是有功功率,电源设备得 到充分利用。cos ? 的大小说明了电源设备的容量被利用的程度,低功率因数将造成电源设备的浪费。 11、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星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有何关系? 答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I P =I L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U L = 3U P 12、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有何关系?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 简答题 1.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什么是材料的弹性? 答: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哪些? 答: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 3.什么是材料的吸水性,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 影响材料的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状况,尤其是孔隙状况。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大,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极水率越大。 4.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答:若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亲水的。反之,当润湿角。>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 5.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 6.石灰主要有哪些用途? 答:石灰的用途主要有: ①粉刷墙壁和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②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③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7.什么是过火石灰?什么是欠火石灰?它们各有何危害? 答:当人窑石灰石块度较大,锻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若缎烧温度较低,大块石灰石的中心部位不能完全分解,此时称其为欠火石灰。 过火石灰熟化十分缓慢,其可能在石灰应用之后熟化,其体积膨胀,造成起鼓开裂,影响工程质量。欠火石灰则降低了石灰的质量,也影响了石灰石的产灰量。 8.什么是石灰的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为什么要敷盖一层水? 答: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危害,石灰膏(乳)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作“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 9.什么是石灰的熟化?石灰熟化的特点如何? 答:石灰的熟化是指生石灰(CaO)加水之后水化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填空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 抗冻性 ,导热性 ,强度。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 ,耐软水能力 ,干缩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 ,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 .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 ,抗冻性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 .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和。 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东南大学934 954考研资料电工基础期末试题

东南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电工基础》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姓名:学号:评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电路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 3、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这电阻的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__。 4、电流的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电压的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 电容的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磁感应强度的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感 抗的符号_______、单位_______; 5、当两个电阻R1和R2,分别串联和并联时的总电阻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两分,共40分) 1、下列设备中,一定是电源的为() A、蓄电池 B、冰箱 C、白炽灯 D、手机 2、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5,截面之比为4:2,则其电阻值比为() A、12:10 B、6:20 C、7:7 D、20:6 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00V,通过的电流为2A;当两端电压降为50V,导体的电阻为 () A、100Ω B、25Ω C、50Ω D、0Ω 4、两个阻值均为555Ω的电阻,做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作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 A、2:1 B、1:2 C、4:1 D、1:4 5、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容,跟他们串联之后的等效电容之比() A、1:4 B、4:1 C、1:2 D、2:1 6判断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用() A、右手定则 B、右手螺旋法则 C、左手定则 D、楞次定律 7、如图,处在磁场中的载流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应为()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量取10l气干状态的卵石,称重为14.5kg;又取500g烘干的该卵石,放入装有500m l 水的量筒中,静置24h后,水面升高为685m l。则该卵石的堆积密度为1.45g/cm3__,表观密度为__ 2.7g/cm3_,空隙率为。 2.密度是指材料在_绝对密实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___强度____。 4. 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主要有__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铝酸三钙(C3A)_及铁铝酸四钙(C4AF)_。 6. 水泥颗粒越细,水化速度越____快____,凝结硬化后收缩越____大____,早期强度越___高___。 7. 坍落度试验是用来测试新拌混凝土的__流动性___。 8. 在和易性要求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粗砂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比采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____少_ __。 9. 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粘聚性尚好、坍落度太小时,应在保持____水灰比____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___水泥浆_(水泥和水)__用量。 10. 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是边长为____150____mm的立方体,试件的标准养护温度为___20±3_____℃,相对湿度为大于_____90______%,养护龄期为____28______天。 11. 混凝土抗冻等级F15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循环次数为___15次___而不破坏。 12. 钢筋进行冷加工强化后,其塑性及韧性将明显降低。 13. 砂浆和易性包括___流动性____和____保水性____两方面的含义。 14. 建筑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____提高____,塑性___降低____。 钢材的冲击韧性__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6. 钢材的疲劳强度比其屈服强度____低_____,焊接性能随含碳量增大而__ 降低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质量是_____kg。( B ) 2. 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则存在下列关系_____。( C ) A.ρ>ρ'0>ρ0 B.ρ0>ρ>ρ'0 C.ρ>ρ0>ρ'0ρ'>ρ>ρ0 3. 石膏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D ) A.凝结硬化时间慢、硬化后体积微小收缩 B.凝结硬化时间慢,硬化后体积微小膨胀 C.凝结硬化时间快、硬化后体积微小收缩 D.凝结硬化时间快,硬化后体积微小膨胀 4. 硅酸盐水泥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中含有较多的_____。( C ) A 水化铝酸钙 B 水化铁酸钙 C 氢氧化钙 D 水化硅酸钙

10电工材料期末试卷A.doc

10-11第二学期期末考汶就卷科目:10级电工材料春型:A (闭春) 出卷入:申卷入:教研组:电子组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E( 30x1=30 分) 1.当对绝缘材料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后,在固体绝缘材料中流过的电流有、 和三部分 2.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分为、和三种形式。 3.绝缘材料的主要老化形式有、与三种。 4.绝缘漆管有、、等类型。 5.聚丙烯的性能与聚乙烯相当,和性能优于聚乙烯,主 要用于电缆和电缆绝缘。 6.复合金属导体具有、、或等特性。 7.按磁导率的大小,物质可分为、和o 8.铸碑磷是和的固溶体,是一种材料;碌锡汞是 与的固溶体,可用来制作O 二、选择题(10*2=20分) ()1 .相对介电系数£产o

A.C/Co B.Co/C C.l / D.I C/I c )2 .硅油是一 A.矿物绝缘油 B.合成绝缘油 C.植物绝缘油 D.变压器油 )3 .耐热等级为H级的覆盖漆 A .晾干有机硅红瓷 B.环氧酯灰瓷漆 C .环氧聚酯铁红瓷D?晾干环氧酯灰瓷漆 )4.不含钢、钠氧化物的玻璃纤维是 A.植物纤维 B .无碱纤 C .合成纤 D.中碱纤维 )5 .绝缘纸板可在空气中或温的变压器油中作绝缘材料和保护材料。 A .高于 B.不高于 C .高于 D.不高于 )6.1 OkV的真空断路器,应选用触头材 A.铜翎铺合金 B.银铁粉末冶金 C .纯银D.银氧化镉 )7 .常用的光敏电阻材料 A.硫化镉 C .硫化物玻璃半导体 D.聚苯胺 )8 .可选制造显示和照明器 A.磷光体 B.压电晶体 C.氧化物玻璃半导体 D .液晶材 )9. 属铁磁物 A.铝、锡 B.铜、银 C.镣、钻 D .空 )10 .制作超声器件最好选用下牌号的材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考卷及答案

建筑工程专业《建筑材料》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石灰的陈伏 3. 钢材的时效处理 4. 水泥石中毛细孔 5.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二、填空题(120=20分) 1. 材料的吸水性用表示,吸湿性用表示。 2. 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的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引起。 3. 导热系数、比热的材料适合作保温墙体材料。 4. 随含水率增加,多孔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 5. 增加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厚度,该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6. 质量高的混凝土骨料, 空隙率, 总面积。 7. 测定混凝土和易性时, 常用表示流动性, 同时还观察和。 8. 以作为装饰板材时,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 9. 若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和含量都提高,则这种水泥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高。 10. 抗渗性和抗冻性要求都高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0. 抗渗性和抗冻性要求都高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1. 硅酸盐水泥硬化过程中,随龄期增加,水泥石组成中 的含量增加,使水泥石密实度增大,强度提高。 12.高铝水泥的水化放热速度比硅酸盐水泥的。 13. 轻质多孔材料的空隙构造为、时适合做吸音材料。 14. 若采取、、、等措施就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15. 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以表示。 16.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木质素磺酸钙后,若保持拌合料流动性和硬化后强度不变时,可以获得的效果。 17. 砂浆的流动性以表示,保水性以来表示 18. 冷拉并时效处理钢材的目的是和。 19. 冷弯性能不合格的钢筋,表示其性较差。 20. 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 三、选择填空(110=10分) 1. 石灰的硬化过程进行。 在水中 b. 在空气中 c.在潮湿环境 d. 既在水中又在空气中 2. 在完全水化的硅酸盐水泥石中, 水化硅酸钙约占。 a. 30% b. 70% c. 50% d. 90% 3. 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 a. 45; b. 90; c. >90; d . >45;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

本科学生考试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 1.含水率6﹪的砂100g,其中干砂质量为__________g。 A. 100×(1-6﹪)=94.0 B. (100-6)×(1-6﹪)=88.4 C. 100÷(1+6﹪)=94.3 D. (100-6)÷(1+6﹪)=88.7 2.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特别开口孔隙率增加时,会使材料的____________。 A.抗冻、抗渗、耐腐蚀性提高; B.抗冻、抗渗、耐腐蚀性降低; C.密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提高; D.密度、绝热性、耐水性降低。 3. 从钢材的脱氧程度看,含氧量最低的钢种为___________。 A. 沸腾钢 B. 镇静钢 C.半镇静钢 D.特殊镇静钢 4. 钢材中碳含量高时,则其__________。 A.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B.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差。 C.强度低,塑性和韧性好; D.强度低,塑性和韧性差。 5. 钢筋冷拉并时效后___________提高。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6. 木材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木材干燥至__________。 A. 纤维饱和点 B. 标准含水率 C. 平衡含水率 D. 完全干燥 7. 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__________。 A. 强度较大,推荐使用 B. 强度中等,可以使用; C. 强度很小,不许使用 8. 沉积岩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 A.强度低、孔隙率大和耐久性差; B.强度中等、孔隙率和耐久性一般; C.强度高、孔隙率小、抗冻、耐磨。 9. 烧结粘土砖中,只能用于非承重墙体的是___________。 A.普通砖; B.多孔砖; C.空心砖。 10. 石灰膏通常与砂或纤维材料共同使用,目的在于___________。 A.提高抗压强度; B.克服过火石灰危害; C.加快硬化速度; D.提高抗裂能力。 11. 对于建筑石膏,__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 A.干燥时不开裂; B.耐水性强; C.机械加工方便 D.抗火性能好, 12. ____________适用于炎热地区屋面的防水工程。 A.10号石油沥青; B.60号石油沥靑; C.100号石油沥青。 13.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__________。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髙铝水泥。 14.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下列__________工程。 A.大体积混凝土 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C.耐热混凝土; D.受海水侵蚀的混凝土。 15.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工人浇注混凝土的效率,而且会影响 _________。 A.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 B.混凝土耐久性; C.混凝土密实度; D.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及耐久性。 16.普通混凝土棱柱体强度f pr与立方体强度f cu两者数值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 f p r=f cu B. f p r≈f cu C. f p r﹥f cu D. f p r﹤f cu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考卷及答案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考卷及 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专业《建筑材料》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石灰的陈伏 3. 钢材的时效处理 4. 水泥石中毛细孔 5.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二、填空题(120=20分) 1. 材料的吸水性用表示,吸湿性用表示。 2. 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的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引起。 3. 导热系数、比热的材料适合作保温墙体材料。 4. 随含水率增加,多孔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 5. 增加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厚度,该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6. 质量高的混凝土骨料, 空隙率, 总面积。 7. 测定混凝土和易性时, 常用表示流动性, 同时还观察和。 8. 以作为装饰板材时,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 9. 若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和含量都提高,则这种水泥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高。 10. 抗渗性和抗冻性要求都高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0. 抗渗性和抗冻性要求都高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1. 硅酸盐水泥硬化过程中,随龄期增加,水泥石组成中 的含量增加,使水泥石密实度增大,强度提高。 12.高铝水泥的水化放热速度比硅酸盐水泥的。 13. 轻质多孔材料的空隙构造为、时适合做吸音材料。 14. 若采取、、、等措施就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15. 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以表示。 16.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木质素磺酸钙后,若保持拌合料流动性和硬化后强度不变时,可以获得的效果。 17. 砂浆的流动性以表示,保水性以来表示 18. 冷拉并时效处理钢材的目的是和。 19. 冷弯性能不合格的钢筋,表示其性较差。 20. 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 三、选择填空(110=10分) 1. 石灰的硬化过程进行。 在水中 b. 在空气中 c.在潮湿环境 d. 既在水中又在空气中 2. 在完全水化的硅酸盐水泥石中, 水化硅酸钙约占。 a. 30% b. 70% c. 50% d. 90% 3. 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 a. 45; b. 90; c. >90; d . >45; 4. 有一块湿砖重2625克,含水率为5%, 烘干至恒重, 该砖重为。 a. ; b. ; c. 2500; d . ; 5. 高铝水泥适合用于。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及答案

目录 0 绪论…………………………………………………………………………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泥…………………………………………………………………………4混凝土………………………………………………………………………5建筑砂浆……………………………………………………………………6墙体材料……………………………………………………………………7天然石材……………………………………………………………………8金属材料……………………………………………………………………9合成高分子材料……………………………………………………………10木材…………………………………………………………………………11沥青与防水材料……………………………………………………………12绝热材料、吸声与隔声材料………………………………………………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 0 绪论习题解答………………………………………………………………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解答………………………………………2气硬性胶凝材料习题解答…………………………………………………3水泥习题解答………………………………………………………………4混凝土习题解答……………………………………………………………5建筑砂浆习题解答…………………………………………………………

6墙体材料习题解答………………………………………………………… 7天然石材习题解答………………………………………………………… 8金属材料习题解答………………………………………………………… 9合成高分子材料习题解答………………………………………………… 10木材习题解答………………………………………………………………11沥青与防水材料习题解答…………………………………………………12绝热材料、吸声与隔声材料习题解答……………………………………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 0 绪论 0.1学习指导 一、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作用、发展趋势与技术标准以及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任务。 二、基本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领会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三、重、难点提示 1、重点提示: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2、难点提示:土木工程材料的产品及应用的技术标准。 0.2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 二、填空题 1、按照化学成分,土木工程材料可以分为、和三类。 2、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和三级。 三、问答题 1、土木工程材料如何分类? 2、现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实行标准化的意义有哪些? 4、土木工程建设中控制材料质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5、简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以及实验课学习的意义。 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期末试卷及答案

建筑材料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无机材料的性质均不利的因素为( A ) A.材料吸水 B.增加隙数量 C.细化晶粒 D.均匀分布各组成 2.选择墙体材料时通常希望选用( B ) A.导热系数小、热容(热容量)小 B.导热系数小、热容(热容量)大 C.导热系数大、热容(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热容(热容量)小 3.烧结空心砖的洞率应不小于( C ) A.15% B.20% C.35% D.40% 4.粘土砖的质量等级是根据______来确定的。( B ) A.外观质量 B.抗压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 C.强度等级和耐久性 D.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5.下列耐热性最高的胶凝材料为( C ) A.建筑膏 B.菱苦土 C.水玻璃 D.灰 6.下述材料在凝结硬化时体积发生微膨胀的是( B ) A.灰 B.膏 专业资料

C.普通水泥 D.水玻璃 7.干燥环境中表面易起粉的水泥为( D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8.强度等级为42.5R的普通水泥,其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则应( D ) A.按42.5强度等级应用 B.按实际强度应用 C.按32.5强度等级应用 D.按废品处理 9.与硫酸盐接触的混凝土工程中,不宜 使用( A )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复合水泥 10.成型条件允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大的骨料,是为了( B ) A.节省骨料 B.节省水泥 C.提高和易性 D.提高密实度 11.配制混凝土时,对砂的基本要( D ) A.堆积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A和B 12.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法为( C )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用量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专业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 第一单元 比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引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包括实体体积和闭口孔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内部所有孔隙体积)的质量。 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软化系数: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性质。 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第二单元 2 1胶凝材料:是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城整体。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材料。 过火石灰:是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欠火石灰:是指由于生产石灰的原料尺寸过大、煅烧温度偏低或煅烧时间不充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的石灰。 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活性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就叫 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2 12石灰的技术性质有那些?为何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提高可塑性? 答: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 5)生石灰吸湿性强 提高可塑性:由于石灰膏和消石灰分中氢氧化钙颗粒非常小,调水后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含答案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含答案。 2 16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单独水化的产物及其特性.p40 2---19j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与特点? 过程: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浆体开始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 特点: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是从水泥颗粒表面开始,逐渐往水泥颗粒的内核深入进行的。开始时水化速度快,水泥的强度增长也较快;但随着水化不断进行,堆积在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物不断增多,阻碍水和水泥未水化部分的接触,水化减慢,强度增长也逐渐减慢,但无论时间多久,有些水泥颗粒的内核很难完全水化。因此,在硬化后的水泥石中,包含了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末水化的水泥颗粒、水(自由水和吸附水)和孔隙(毛细孔和凝胶孔),它们在不同时期相对数量的变化,使水泥石的性质随之改变。 2 20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电工材料期末考试卷

电工材料期末试卷(A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电气绝缘材料产品按大类、小类、温度指数及品种的差异进行分类。 2.绝缘材料的湿度增大,使电阻率减小,绝缘电阻下降。 3.相对介电系数∈r随电场频率增高而逐渐下降。 4.最常用的导电金属是铜和铝。 5.电炭制品主要是由碳和石墨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耐高温且化学性能稳定。 6.熔体是熔断器的主要部件。快速熔体常用作短路保护;慢速熔体一般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7.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8.软磁材料通常分为金属软磁材料和铁氧化软磁材料两大类。 9.漆包线是由漆膜和导电线芯构成的。 10.杆塔主要有电杆和铁塔两大类。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表面电阻率反映电介质表面的导电能力,其值较大;体积电阻率反映电介质内部的导电能力,其值较小。( 0 ) 2.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是按其在长期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进行划分的。( 1 ) 3.聚酯塑料又称尼龙。( 0) 4.导电金属是指专门用于传导电流的金属材料。( 1 ) 5.更换新电刷最好能按原型号、规格更换,若用其他型号代替时,要求其性能与原电刷性能尽可能地相近。( 1 ) 6.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是线性关系,磁导率是常数。( 0 ) 7.软磁铁氧体是以三氧化二铁为主要成分的铁磁性氧化物,是一种非金属磁性材料。

( 1 ) 8.电线电缆是由导体、绝缘层和护层构成的,这三种基本结构缺一不可。( 0 ) 9.延伸率的选择要适当,延伸率过小易拉断,延伸率过大在绕制整形时易拉细,致使电阻增大。( 1 ) 10.铁塔主要用于110kV及以下的架空输电线路。( 0 ) 三、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B 1.温度升高时,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基本不变 B 2.引起液体电介质击穿的主要因素是。 A.电源频率 B.液体电介质中的杂质 C. 液体电介质的温度 D.电压作用时间 D 3.六氟化硫是一种气体。 A.淡黄色 B. 有臭味 C. 易燃易爆 D.惰性 C 4.有溶剂浸渍漆具有的缺点。 A.渗透性差 B. 储存期短 C. 溶剂挥发易造成污染 D. 使用不方便 A 5. 对铜的导电性能影响最显著。 A.磷 B. 铁 C. 硅 D. 锰 A 6.对换向正常、负荷均匀、电压值不高的直流电动机,最好选用 型电刷。 A.石墨 B. 电化石墨 C. 树脂石墨 D. 金属石墨 B 7.单台电动机线路上熔丝的额定电流等于倍该电动机额定电流。 A.0.5~1.5 B. 1.5~2.5 C. 15~25 D. 150~250 C 8.铁磁物质的相对磁导率应。 A.稍大于1 B. 小于1 C. 远远大于1 D. 等于1 A 9.选择硬磁材料的工作点最好应尽量接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