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化学上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总结-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一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主要存在形式(1)游离态(硫单质):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硫化物、硫酸盐):主要存在于金属矿石中。
2、硫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知识点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由于SO2中硫元素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酸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亚硫酸)②与碱反应:SO2(少量)+ Ca(OH)2=CaSO3↓+ 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SO2(过量)+ Ca(OH)2=Ca(HSO3)2SO2(少量) + 2NaOH =Na2SO3 + H2O(实验室用NaOH溶液来吸收SO2尾气)③与盐反应:SO2(少量)+2NaHCO3=Na2SO3 + CO2 + H2O (常用饱和NaHCO3除去CO2中的SO2)【注意】酸性:盐酸>亚硫酸>碳酸,因此氯化钡溶液通入CO2、SO2时不发生反应。
(2)弱氧化性与H2S反应生成S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2H2S =3S↓ + 2H2O(归中反应)(3)强还原性①能使高锰酸钾褪色(除去CO2中的SO2)②2SO2 + O22SO3(可逆反应) 工业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③SO2 + X2 + 2H2O =2HX + H2SO4 (X2:Cl2 Br2 I2)使其褪色(4)漂白性(加合型)①原理: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②特点:不稳定,久置或加热会恢复原色。
③不漂白酸碱指示剂I 漂白原理分类II SO2和Cl2漂白比较(3)氯气和二氧化硫按1:1的比例通入品红溶液中,无现象:SO2 + Cl2+ 2H2O =2HCl + H2SO43、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1)制取原理: Na2SO3+H2SO4===Na2SO4+H2O+SO2↑(2)二氧化硫使以下溶液产生不同现象的原理对比反应物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Ca(OH)2溶液反应现象变红褪色褪色褪色变浑浊SO2的性质酸性漂白性还原性还原性酸性4、鉴别SO2和CO2的方法(1)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碳。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1:二氧化硫的性质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10℃),易溶于水(1 : 40)。
2.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酸-——亚硫酸(亚硫酸为中强酸);SO2+H2O H2SO3;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强还原性: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具有还原性(强),可与过氧化氢、氧气、卤素单质、高锰酸钾等反应:。
(3)弱氧化性:SO2具有氧化性(弱),可以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S:。
(4)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能漂白纸浆、丝、毛、草制品等。
SO2的漂白原理与Na2O2、H2O2、O3、HClO、漂白粉等不同,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些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恢复原色,故SO2的漂白是暂时性的,过程是可逆的。
Na2O2、H2O2、O3、HClO、漂白粉等的漂白性是由于它们的强氧化性,且漂白后颜色不再恢复,是永久的漂白,过程是不可逆的。
知识点 2:酸雨的成因和防治1.雨水的pH:正常雨水,pH<7,约在6左右,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溶解在雨水里形成碳酸的缘故。
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形成原因: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酸雨的防治: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烧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同步训练】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Cl2B.HCl C.SO2 D.活性炭2.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高温下二氧化硫可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3.既使石蕊试液最终变为红色,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Cl2B.H2S C.SO2D.CO4.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两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甲管有白色沉淀而乙试管没有5.将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Cl 2混合均匀后(SO 2+ Cl 2+2H 2O=2HCl +H 2SO 4),通入以下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品红溶液褪色B .AgNO 3溶液产生沉淀C .BaCl 2溶液产生沉淀D .石蕊试液变红6.能与SO 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①NaOH 溶液 ②CaCl 2溶液 ③Ca (OH)2溶液 ④BaCl 2和H 2O 2的混合液A .①②③B .②③④C .全部D .③④7.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K ,则品红试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则品红试液褪色。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硫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在自然界和化学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硫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含硫化合物,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
一、含硫化合物的性质1. 物理性质:含硫化合物通常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结晶固体,具有特定的熔点和沸点。
一些含硫化合物也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
此外,它们往往具有恶臭的气味,如硫化氢(H2S)。
2. 化学性质:含硫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系列特征。
首先,它们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这是含硫化合物最常见的反应之一。
例如,二氧化硫(SO2)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H2SO3),进一步氧化则形成硫酸(H2SO4)。
其次,含硫化合物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这种反应常被用于化学分析和沉淀反应。
最后,含硫化合物还能够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硫酸铜与铁反应形成硫酸亚铁和硫。
二、含硫化合物的反应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含硫化合物最常见的反应之一。
例如,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S + O2 -> 2SO2 + 2H2O此外,硫化物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参与氧化反应,产生不同的硫氧化物。
2. 还原反应:含硫化合物也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例如,金属硫化物可以与氧化剂反应,将硫还原为硫化物。
这种反应在冶金和电化学工业中常被应用。
3. 酸碱反应:含硫化合物通常表现出酸性反应。
例如,硫化氢溶于水会生成硫酸,并具有酸性溶液的性质。
与碱性物质反应时,硫化物离子会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
三、含硫化合物的应用1. 工业生产:含硫化合物在许多工业领域有重要应用。
例如,二氧化硫广泛用于造纸、制药、食品和化肥工业中。
硫化氢则在石油和矿石冶炼过程中用作氧化剂和消毒剂。
2. 化学分析:含硫化合物通常用于化学分析,用于检测金属离子。
通过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金属硫化物沉淀,可以实现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和定量。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1.属类——酸性氧化物(1)与H2O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H2O H2SO3。
H2SO3是一种弱酸,但酸性强于碳酸,它容易被O2氧化。
化学方程式:2H2SO3+O2===2H2SO4(2)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2.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红色褪去,然后加热红色又恢复。
①原理: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
②特点:不稳定,久置或加热会恢复原来颜色。
③应用:在工业上,SO2可用于漂白纸浆及草帽编织物。
3.还原性SO2的水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然后加入H2O2的溶液,振荡,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方程式为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1.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错误的是()A.SO2通入Na2SO3或NaHCO3溶液均能发生反应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的氧化性C.用酒精灯加热已被SO2褪色的品红溶液,可恢复原来的红色D.SO2和O2混合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生成三氧化硫3.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氧化性B.SO2在空气中很难被氧化为SO3C.SO2通入Na2SO3或NaHCO3溶液中能发生反应D.SO2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4.某同学欲探究SO2的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先通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然后通入SO2。
请回答:(1)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考纲展示]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考点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学生用书P66]一、硫单质1.自然界中的硫(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有关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化学式见下表: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硫(SO 2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SO 2+NaOH===NaHSO 3,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SO 2+2NaOH===Na 2SO 3+H 2O 。
(2)具有还原性,能被Cl 2、Br 2、I 2、H 2O 2、KMnO 4等氧化剂氧化。
①SO 2与卤水反应:SO 2+X 2+2H 2O===2HX +H 2SO 4(X 为Cl 、Br 、I)。
②使FeCl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③2SO 2+O 2催化剂△2SO 3。
(3)具有氧化性与H 2S 反应:SO 2+2H 2S===3S ↓+2H 2O 。
(4)具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SO 2+有色物质→无色物质――→加热或光照有色物质+SO 2)。
三、三氧化硫(SO 3 )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 3+H 2O===H 2SO 4,放出大量的热。
SO 3是酸性氧化物,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四、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名师点拨(1)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用CS 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2)硫在空气和在过量纯O 2中燃烧产物都是SO 2,只是现象稍有不同。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O 2中燃烧呈蓝紫色火焰。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使溴水、酸性KMnO 4褪色表现SO 2的还原性。
(4)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一、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和水的反应:SO2+H2O H2SO3(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和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O2+CaO===CaSO3③和碱的反应:SO2(少量)+2NaOH===Na2SO3+H2OSO2(过量)+NaOH===NaHSO3SO2+Ca(OH)2===CaSO3+H2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少量)+2NaHCO3===Na2SO3+2CO2+H2O④和盐的反应:SO2(过量)+NaHCO3===NaHSO3+CO2(酸性:H2SO3>H2CO3)(2)还原性①二氧化硫能使卤水褪色:SO2+X2+2H2O===H2SO4+2HX(X=Cl、Br、I)②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能被Fe3+氧化:SO2+2FeCl3+2H2O===2FeCl2+2HCl+H2SO4④能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2SO2+O22SO3(2)氧化性常温下能氧化H2S气体:SO2+2H2S===3S↓+2H2O生成淡黄色固体(3)漂白性①漂白原理:二氧化硫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会分解,从而恢复原来的颜色②SO2与氯水漂白原理的比较氯水二氧化硫原理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SO2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实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效果永久性,不可恢复暂时性,可恢复范围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二、亚硫酸亚硫酸(H2SO3)是一种弱酸,它容易被氧化剂(如O2、H2O2等)氧化,生成硫酸。
亚硫酸与O2的反应方程式2H2SO3+O2===2H2SO4;亚硫酸与H2O2的反应方程式H2SO3+H2O2===H2SO4+H2O 。
第六讲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梳理】一、硫的性质和用途1、硫通常是一种 色晶体,俗称 __ 。
硫很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 _ ,微溶于 _ ,易溶于 。
2、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其氧化性比O 2和Cl 2都弱,能与H 2、O 2和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与可变价的金属反应常生成 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硫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 __ _硫与铁反应二、二氧化硫(SO 2)的性质、制取及用途1、二氧化硫是 色、 气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 _ ;易溶于水,易液化。
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亚硫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 2溶于水都形成亚硫酸: 亚硫酸是二元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成SO 2当SO 2与强碱反应时,根据SO 2与强碱量的关系,可以生成两种盐,即一种正盐,一种酸式盐。
SO 2+ Ca(OH)2= ______ (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SO 2能被催化氧化成SO 3: ___4、漂白性常用的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SO 2:与有机色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 活性炭:吸附作用(物理变化) 氯水、漂白粉、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等:强氧化性比较:品红溶液2SO −−−−→通入现象: −−−−→加热至沸现象: 品红溶液2−−−−→通入Cl 现象: −−−−→加热至沸现象: 5、SO 2的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氧化6、SO 2对大气的污染后果是形成 。
导致酸雨形成的SO 2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 __ ___ 二是 ___ ___ _ 三是 ____三、硫酸1、硫酸是一种 色 状 体。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 挥发的 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密度将,浓度。
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利用这一性质在实验室里浓硫酸常用来作干燥剂,干燥性和性气体,如,不能干燥性气体,如,和常温下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2)脱水性: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成水分子,俗称“炭化”(3)强氧化性①跟金属反应:常温下,浓硫酸能使等金属钝化。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O+2NaOH+NaOH NaHSO+CaO CaSO3Na2H5SS3S3.SO2的用途制硫酸、制漂白剂和作防腐剂等。
4.亚硫酸的性质3H3SO22HS[思考1] 湿润的氯气和SO2皆可作漂白剂,若用两者(1∶1)一起漂白一种有色物质时,漂白效果会更好吗?为什么?提示:漂白性消失。
因为两者可发生反应:SO2+Cl2+2H2O H2SO4+2HCl。
(1)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2)SO2不能漂白指示剂,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色,但不褪色。
1.SO2和CO2性质的比较O HH2CaXOO Ca(HXOS+C22.SO2和CO2的鉴别3.漂白类型的比较检验SO 2和CO 2同时存在的思维程序SO 2和CO 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两者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如下: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试剂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
二、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1.硫的氧化物来源、危害及治理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途径1:2SO2+O22SO3、SO3+H2O H2SO4。
途径2:SO 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思考2] 将收集的酸雨在空气中久置,溶液的酸性将如何变化?提示:收集的酸雨主要含H2SO3,为弱酸,在空气中久置则发生反应:2H2SO3+O22H2SO4成为强酸溶液,则酸性增强。
三、硫酸的制法1.一千多年前,我国采用加热胆矾或绿矾的方法制硫酸。
2.接触法制硫酸(1)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图(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 22O H四、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1.硫酸的物理性质(1)色、态:纯净的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
关于高一化学上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总结: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一)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6.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二)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定性、强还原性、酸性)
1.受热分解
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
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
4.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
5.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6.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
7.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
8.被二氧化硫氧化
9.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
物) 1.氧化硫化氢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
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 3被卤素氧化
SO2+Cl2+2H2O==H2SO4+2HCl
4.被硝酸氧化
5.与水反应
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7.与碱反应
8.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四)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使铁、
铝等金属纯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不适宜用于实验室制碘化氢或溴化氢,因其能氧化它们
(五)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A.制氯化氢气体、氟化
氢气体(HCl和HF都易溶,用浓硫酸)B.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
硫酸)C.制硫化氢气体(H2S溶解度不大,且浓硫酸能氧化H2S,故应用稀硫酸)D.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解度较大,用较浓的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
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
步进行。
(六)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
量浓硫酸)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