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当心苹果褐斑病
- 格式:docx
- 大小:192.96 KB
- 文档页数:4
加强苹果褐斑病的防控,警惕爆发近日有好多果农电话和微信咨询苹果叶片发黄并且落叶,不知什么原因?通过到崖子、午极、冯家镇部分果园调查,苹果叶片发黄并且落叶,是“苹果褐斑病”的危害造成。
由于今春前期雨水较多,进入5月份少雨干旱,特别是5月下旬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特别23—24日气温高达33℃以上,这种气候条件对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危害非常有利。
正常年份褐斑病的发生在6月上中旬左右,今年的苹果褐斑病发生较早,较正常年份提前10—15天,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加强苹果褐斑病的防控,警惕爆发。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果实和叶柄。
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果实最先发病。
一、褐斑病症状: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针芒状暗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叶变黄脱落,但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针芒状纹线和蝇粪样黑点。
因苹果树品种和发病期的不同而表现为三种类型的病斑。
褐色,干腐,海绵状。
二、发病条件: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
病菌发育适温20~25℃,一是同心轮纹型,叶正面病斑圆形,褐色,初发生时为黄褐色小点,后直径扩大为1~2.5厘米;病斑中心为暗褐色,四周黄色,病斑周缘仍保持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二是针芒型,病斑成针芒状向外扩展,边缘不规则,暗褐色或深褐色,上散生小黑点;病斑小,数量多,常遍布整个叶片;后期叶片逐渐变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
三是以上两种混合型,病斑较大,暗褐色,病斑中部呈同心轮纹状,边缘呈放射状向外扩展。
叶柄发病:叶柄感病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常常导致叶片枯死。
果实发病:在果面出现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病斑,表面下馅,有隆起小点。
病斑果肉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0~25℃。
分生孢子的传播和侵入需有水,冬季温暖潮湿是病叶与落叶上子囊盘形成的必要条件,冬季不干、春雨早且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简介苹果褐斑病(Apple Scab)是苹果栽培中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由褐斑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引起。
该病害主要侵害苹果的叶片、花朵、果实和嫩枝,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苹果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发病因素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气候条件、树龄、栽培措施以及抗性等。
气候条件气候是苹果褐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湿度和降雨有利于真菌孢子的萌发和传播。
温暖潮湿的春季和夏季是该病害高发期,尤其是在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
树龄年幼树木更容易受到苹果褐斑病的侵害。
树龄较小的苹果树生长势弱,免疫力较差,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
栽培措施不良的栽培措施也会增加苹果褐斑病发生的风险。
例如,植株过于密集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湿度过高;缺乏适当的修剪和清理工作也会增加病害的传播。
抗性不同品种对苹果褐斑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他品种则容易受到侵害。
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发病过程苹果褐斑病主要通过孢子在植物体上的传播来引起感染。
下面是该病害发生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越冬孢子萌发在冬季,越冬孢子存活于落叶、枯败果实等植物残体上。
随着温度升高和降雨增加,越冬孢子开始萌发。
一般来说,当温度达到10摄氏度左右时,孢子开始活跃。
孢子传播越冬孢子通过风和雨滴等途径传播到苹果树的嫩叶、花朵和果实表面。
一旦孢子附着在植物表面,它们就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菌丝。
菌丝生长和侵染菌丝在植物表面生长并形成新的感染孢子。
这些感染孢子通过伸长细胞管侵入植物组织内部,并引发病斑的形成。
病斑最初呈现为小而圆形的凹陷区域,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
孢子再生与传播在感染部位上,菌丝继续生长并产生新的感染孢子。
这些孢子可以通过风、雨水或人为因素传播到其他植物体上,并引起新一轮感染。
雨季来临,注意加强苹果树病害防控如果6、7月中下旬有持续阴雨天气,势必会造成各种病原菌的侵染,导致苹果炭疽叶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腐烂病、套袋果实黑点病等病害的大量发生。
为有效防控持续阴雨期各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苹果套袋后:趁降雨间隔期,全园及时喷布一遍倍量式波尔多液,配比为:硫酸铜:生石灰:水=1:2:200。
6、7月以后:结合害虫的防控,波尔多液和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以富士为主栽品种的果园,内吸性杀菌剂应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如戊唑醇等;对炭疽叶枯病敏感的品种,内吸治疗剂应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为主,如吡唑醚菌酯等。
喷药时应使全树枝干和叶片均匀着药,以防治枝干轮纹病、腐烂病,及在枝干上潜伏与为害的各种病虫害。
最后注意及时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目前,各地即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这种气候环境,很容易造成炭疽叶枯病的大发生,导致苹果树快速落叶。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果实,导致叶片大面积坏死干枯,果实表面出现大量红色坏死斑点。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可蔓延至整张叶片,整张叶片变黑坏死。
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
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
果实发病仅形成直径2—3毫米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
不同的苹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嘎啦、秦冠、金冠等品种和带有金冠亲本的品种易感炭疽叶枯病,而富士、红星等品种高度抗病。
炭疽叶枯病的防治重点是预防。
一旦发病药剂防治效果差,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药剂预防以倍量式波尔多液效果最好,其次是有机杀菌剂烯酰·吡唑酯、唑醚·代森联;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有治疗作用,一年喷2-3次波尔多液对炭疽叶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董人珲耿燕薛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1期摘要阐述了苹果褐斑病的发病症状,指出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褐斑病;发病症状;发现规律;发病原因;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6.611.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195-01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落叶病害[1]。
尤其是在高温多雨季节,病情发展特别快,可导致苹果树提前大量落叶,使树势削弱,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降低。
早期果树褐斑病的发生和扩展,既与前期病害基数有关,又受当年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1发病症状主要是叶片受害,有时叶柄和果实也会受害。
主要病症特点是发病初期,果树叶片会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褐色病斑,叶片边缘不规则,后期病变叶片表面会呈现黑褐色轮纹或者黑褐色的病斑,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黄色,上生有小黑点。
因果树品种和发病期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一是同心轮纹型。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暗褐色,边缘明显,有绿色晕的病斑,小黑点在病斑上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叶背面病斑多为烟褐色。
二是针芒型。
病斑不规则型,呈针芒状向四周放射,没有明显边缘,常遍及全叶,后期病叶变黄,病斑周围及背面保持绿褐色。
三是混合型。
病斑中部近圆形,或者数个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背面烟褐色,表面生小黑点,但无明显同心轮纹,边缘有辐射状黑褐色菌素,外围呈针芒状放射。
中后期病变叶变黄,病斑边缘仍保持绿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易脱落。
叶柄感病后,产生黑褐色病斑;果实染病,初期为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表面产生黑色小点粒,病部坏死组织,不深,呈海绵状干腐[2]。
2发病规律苹果褐斑病的菌丝体常常在落叶上及其他被害枝、果、芽等地方越冬,也可以通过子囊在病斑上越冬,翌年4~5月,遇到雾天或雨天,就会产生大量的孢子,再经过风雨传播。
雨前雨后果园严防褐斑病发生!
苹果褐斑病是引起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
为害年份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
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有关,多雨是其流行的条件,在高温条件下,病害扩展迅速。
管理不善,套袋后喷药间隔期较长,果园密闭,通风不良的发病较重,7~8月份为发病盛期。
苹果褐斑病防治一般以化学保护为主,配合清除落叶,可以有效控制发病,关键在掌握好喷药时间。
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一次,供3~4次保护剂和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
雨前喷保护性杀菌剂保护。
6、7、8月各喷一次波尔多液或其他持效期长的保护性杀菌剂,雨后喷内吸性治疗剂。
如果雨水较多,两次保护剂之间喷一次内吸治疗剂。
若套袋前后雨水较多,喷第一次杀菌剂前先喷一次内吸性治疗剂。
三唑类杀菌剂对褐斑病有较理想治疗效果,比如戊唑醇、氟
硅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对褐斑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嘎啦品种上易产生药害,应避免使用,通常所选内吸性杀菌剂有戊唑醇、氟硅唑、丙环唑、咪鲜胺等,常用保护性杀菌剂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丙森锌等。
波尔多液具有粘着力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特点,对苹果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雨季使用的首先药剂。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7月刊40植保与田间管理DOI:10.16815/ki.11-5436/s.2021.20.0243、混合型苹果叶片病斑很大,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并伴有小黑点,没有同心轮纹,叶片边缘有放射状褐色条纹。
发病初期,叶片没有明显变为褐色时,阳光照射可看到叶片上有近似圆形且有一定透明感的病斑。
与正常叶片相比,有病斑的地方颜色浅一些。
4、果实发病通常褐斑病主要发生在苹果叶片部位,在苹果生长后期也有一定几率出现病害症状。
果实发病一般为果肩部,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常出现近圆形褐色小斑点。
随着发病严重,小斑点会逐渐扩展变成长圆形凹陷斑,以黑褐色为主,直径在0.6~1.2 cm。
发病后,除了果实表面出现病斑外,表皮下浅层果肉组织也会渐渐变成褐色,并呈海绵状干腐状。
二、高温多雨气候对苹果褐斑病影响1、流行规律该病最早出现时间是6月上旬到7月上旬,此时是果实套袋阶段。
接下来是8月上旬至下旬,此时果实快速膨大。
褐斑病发生前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其他被害部位越冬,当第2年5月前后雨季来临,地面上落叶在雨水湿润下会产生大量孢子,通过风、雨等传播途径直接侵染果树。
初期病害扩展速度缓慢,病害程度不严重。
在6~7月,发病程度会逐渐加深并进入到扩展盛期,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7~8月是夏季高温、闷热多雨的季节,为褐斑病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时发病较严重,直接影响果树长势[3]。
另外,该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种植密度、果树树龄均有关系,因此在防治时要注意气候条件、种植密度以及果树树龄等问题。
2、褐斑病与高温多雨等气候的关系根据近年来的种植经验以及现有文献资料可知,高温多雨为褐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二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临沂市6~8月降雨较多,且气温高、湿度大,后期的温度更是持续保持在29℃以上,为褐斑病的发生创造了合适的生长环境。
特别是果树种植密集时,褐斑病的病害程度会更加严重,后期中度偏重流行,苹果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
高温多雨季节苹果树要及时喷药防病菌!本月降雨增多,温度增高,虽然解除了果园旱情,但同时造成果园高温高湿,病菌危害增加,对果园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及时喷药保护叶片和果实不受病菌侵染7、8月雨季的高温、高湿条件,不但适宜苹果生长发育、也利于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
进入雨季后,轮纹病、炭疽叶枯病、褐斑病、炭疽病、腐烂病、苹果红黑点病等苹果主要病害进入高发期,抓紧晴天的时间喷药防治,雨后先喷一遍内吸性杀菌剂杀灭果园的病菌,如富力库、拿敌稳等,间隔5—7天后再喷1:2:200倍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对于嘎啦、金帅等易感染炭疽叶枯病的品种应抓紧时间在雨前喷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或雨后要及时喷布戊唑.咪鲜胺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及时喷药防治各种害螨苹果红蜘蛛、山楂红蜘蛛及白蜘蛛在高温气候下,繁殖速度快,危害重,一般可用10.5%阿维哒螨灵2000倍,或者24%的阿维螺螨酯2000倍防治。
喷施叶面肥,减少果面伤口,降低果红、黑点病的发生果实红、黑点病是果面遭受粉红单端孢、链格孢和顶孢头孢等几种弱寄生性病菌侵染而引起的,而果面的伤口加剧了红、黑点病的发生。
今年由于前期干旱,降雨后果肉细胞吸水膨大过快,而果皮细胞紧致果面受伤出现细小裂口,喷施硼肥、钙肥可以增加果实细胞的抗性,减少果面裂口。
做好夏季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高湿郁闭有利于各种病菌产孢及孢子散布。
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徒长枝、密集枝、剪锯口处的萌蘖枝,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雨后果园湿度,形成不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的环境。
追施肥料,提高果树产量对结果多树体弱的树要及时追肥补充营养,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控制氮肥的使用。
同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着色,提高果实品质;对未结果的果园要喷施0.5%的尿素液,以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积累。
挖排水沟,防止果园涝害。
虽然前期干旱,但也要防止后期雨水多,发生涝害,挖好排水沟,做到果园雨水多时能及时排出,防止因积水造成根系缺氧窒息死亡。
夏季高温多雨,巧防苹果褐斑病
夏季高温多雨天气是苹果褐斑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在较高的温度下,病害扩展迅速,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那么苹果褐斑病如何防治呢?
防治措施: 1、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清理完成后及时噴施涂杆神手腐烂克星进行全园消毒,预防病菌复制侵染;2、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修剪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涂抹涂杆神手腐烂克星,保护伤口愈合组织生长,防病菌从伤口侵染;3、喷药保护: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配置农药时必须配合倍加倍智能因子膜一起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4、雨前喷施持效期长、粘附性强的保护性杀菌剂和智能因子膜。
5、特别强调如果遇到连续降雨,无论雨前是否打过药,停雨后一定要趁好天时机,及时补打一次农药,并以治疗性农药为主,以防褐斑病等叶片病害的发生。
(刚刚)。
果农之友2021.5绿色植保2020年富士等苹果品种出现严重的早期落叶,其主要原因是以苹果褐斑病为主的叶部病害发生严重。
笔者在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南及山东等主要苹果产区调查,发现很多苹果园早期落叶率超过50%(图1)。
用药少的果园7月5日开始落叶,很多果园从9月上旬开始落叶(图2),管理较好的果园从9月下旬开始落叶,落叶超过30%的富士园很多。
有的苹果园,苹果着色期出现“红色苹果一片,难见绿色叶片”的现象,严重影响当年的苹果产量、果品质量和苹果花芽分化,有的出现了二次开花,2021年的苹果产量和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威胁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0年春雨早,褐斑病初侵染期发生的早且重,夏季多雨高温(表1、表2),适宜的气候环境为病菌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上2020年9月份苹果摘袋后,干旱少雨,先涝后旱,树势较弱,抗逆性差,加重了苹果褐斑病的发生。
由于连续几年的气候干旱,往年褐斑病等叶部病害发生较轻,很多人2020年仍然采用前几年打药的老方法,存在打药次数少、药物防治不当等问题,造成了苹果褐斑病为主的叶部病害发苹果褐斑病发生严重的原因与防治建议史作安1,王厚臣2,隋明阳2,努尔比叶3(1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3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犁835000)图1苹果早期落叶状图29月上旬就开始落叶表12020年烟台市福山区降水气象资料月份降雨日数(>1毫米)降雨量(毫米)日期1540.16、7、8、28、2929512、4、15、16、17、21、24、25、28327.47、264210.716、195121358、9、10、11、17、18、19、21、22、23、26、276777.42、10、18、23、24、27、2976131.76、12、13、18、19、23814116.12、4、6、7、13、15、16、19、20、21、24、26、27、319589.73、11、12、13、16100116、2211537.217、18、20、22、2812///表22020年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气象站记录的数据月份降雨日数(>1毫米)降雨量(毫米)日期4317.68、15、185788.81、4、7、11、17、18、2369119.61、2、10、17、18、22、23、26、2978209.66、12、15、18、19、22、23、31814252.42、3、4、5、6、7、13、21、24、25、26、27、30、319415.64、11、12、2432果农之友2021.5绿色植保生严重,导致严重的早期落叶。
谨防苹果褐斑病农药巧防治和治疗汇报人:日期:•引言•苹果褐斑病的识别与诊断•农药防治策略•农药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未来展望与研究动态01引言病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黄早落。
果实上则出现凹陷的褐色斑点,影响果实品质。
症状发病条件苹果褐斑病简介经济损失生态平衡人类健康030201防治和治疗的重要性目的介绍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指导果农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主要内容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苹果褐斑病的识别、发病规律、防治策略、农药选择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为果农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同时,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提醒果农注意农药的储存和处理,保护生态环境。
报告目的和主要内容概述02苹果褐斑病的识别与诊断叶片症状果实症状症状识别病原菌发病条件病原菌及发病条件与其他相似病害的区分与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区分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斑较小,呈圆形或近圆形,灰褐色至褐色,边缘紫褐色,无黄色晕圈。
而苹果褐斑病病斑较大,不规则形,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清晰,周围有黄色晕圈。
与苹果轮纹病的区分苹果轮纹病病斑呈同心轮纹状,病斑颜色较深,果实受害后易腐烂。
而苹果褐斑病病斑无同心轮纹,颜色相对较浅,果实受害后易早期脱落。
03农药防治策略早春清园在春季苹果树萌芽前,全面喷洒石硫合剂等清园剂,减少越冬病原菌。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对苹果褐斑病有较强抗性的苹果品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生长期喷药在苹果生长期间,特别是在病害发生初期,定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预防病原菌的侵入和繁殖。
选用治疗性农药喷药时机综合防治建议加强果园管理01轮换使用农药02监测预报0304农药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选择正规厂家合适成分查看有效期农药的选择与购买适期喷药均匀喷洒适量用药喷药技巧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穿戴防护用品应急处理05未来展望与研究动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研发的新型农药将更加注重高效低毒的特性。
苹果褐斑病如何防治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苹果褐斑病是一种传统的叶部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现在的高温多雨天气是苹果褐斑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在较高的温度下,病害扩展迅速。
管理不善、套袋后用药间隔期过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常发病较重,树冠内膛下部叶片比外围上部叶片发病早而且重。
尤其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那么苹果褐斑病如何防治呢?下面火爆农资招商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苹果褐斑病发生的原因(一)气侯条件;冬季湿润、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
连阴雨过程十分有利褐斑病的侵染.我县今年进入5月份以来出现3次明显连阴雨过程,(5月12-17日降雨量9.6毫米,26日-27日降雨量23.8毫米5月30日-6月1日降雨量7.5毫米,)从6月底进入连阴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苹果褐斑病菌的滋生和蔓延。
因此今年发病早,发病重。
红富士是我县的主栽品种,属易感病品种。
今年苹果褐斑病在我县为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在42万亩左右。
(二)果园密闭易感病;今年由于多数果园座果率偏高,最近连续高温干旱,树体营养不足,小年树,树势衰弱,加之果园密闭,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以及连阴雨后不及时用药剂防治,也是病害发生与扩展的主要原因。
(三)防治措施不力发病重;褐斑病病菌侵染后。
保护性杀菌剂或不对症的治疗性杀菌剂,不能杀死已侵染的病菌,病菌在叶片内继续繁殖和蔓延。
因此;及时选用对症治疗性杀菌剂才能有效防治褐斑病。
治疗褐斑病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四)错过防治的关键时期危害重;褐斑病侵染后,未适时(连阴雨后1周内)的使用治疗性杀菌剂,因而叶片发病变黄。
(五)没有“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大部份果农把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分不清楚。
选用治疗斑点落叶病(多抗霉素、三唑类)的药剂来防治褐斑病,没有达到对症下药的目地。
对付苹果褐斑病,早预防胜似下猛药!果褐斑病主要危害苹果的叶片,是导致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
近年来,由褐斑病导致的落叶早期落叶使一些果园损失惨重,成为果农心中抹不去的痛。
对付褐斑病,与其在发病后下猛药花大本钱治疗,不如早观察早发现早预防,或者一经侵染就将其及时杀灭,从而保证果园不会因落叶而遭受太大的损失。
一、褐斑病发生与危害苹果褐斑病在病叶上越冬,越冬存活后的病菌,在第二年春季多雨高湿(浇地,低洼,密闭,感病品种)的气候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种子)。
借风(远距离)雨(近距离)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为主,潜育期6~12天,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
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需要13~55天。
5至7月份是褐斑病的侵染期。
田间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7至8月份进入盛发期。
褐斑病在田间分布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初侵染的病斑,主要发生在树体的下部,接近地面的叶片上,随雨水的飞溅逐渐向上蔓延。
因此,褐斑病的发病顺序,先是地面和内堂的叶片,再到树冠外围的叶片。
叶片发病时,一个叶片上常有2-3个病斑,在药液刺激后叶片很快发黄脱落。
二、褐斑病发生的原因雨多树弱,通风透光差,管理粗放,病虫为害严重,连年环剥,地下管理不到位等,是褐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气侯条件;冬季湿润、春雨早,且多雨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
连阴雨过程十分有利褐斑病的侵染。
从6月底进入连阴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苹果褐斑病菌的滋生和蔓延。
因此今年发病早,发病重。
红富士是主栽品种,属易感病品种。
今年苹果褐斑病为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在42万亩左右。
(二)果园密闭易感病;今年由于多数果园座果率偏高,最近连续高温干旱,树体营养不足,小年树,树势衰弱,加之果园密闭,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以及连阴雨后不及时用药剂防治,也是病害发生与扩展的主要原因。
(三)防治措施不力发病重;褐斑病病菌侵染后。
雨季来临抓紧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今年,树体前期抵抗天灾消耗营养太多,甚至有很多细胞功能恢复较差,加之进入雨季,下雨会导致温度湿度较大,为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近期下乡发现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叶枯病等发生较往年提前了、有些地块较为严重。
七月份进入了传统的雨热同季的时期,降雨一般普遍增多。
持续时间长,特别是遇到连阴雨,会使病原菌再次大量积累侵染,请做好防病保叶工作!有些人打药不看天气,出现落叶,就说药不好,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病害,将其控制在初发期!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缩短正常用药间隔,一般治疗剂都是7天,加上保护剂也最多是10天,铜制剂天旱持效期20天左右,阴雨天气15天左右,所以很多人认为打一遍波尔多液就万事大吉了,后期要确保叶片上一直有保护性药剂,尽量保护好叶片上没有病菌感染,千万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等病害爆发了、叶子全落了,后悔也无用;2、勤观察果园有无病叶,尤其注意内膛老叶、树底部叶片、郁闭的内膛消耗枝等,确保将病叶率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落叶超过20%就是天天打药也保不住叶片!3、雨前雨后用药效果的差异非常大,雨前打药是防病,雨后是治病,防病成本远远小于治疗成本,所以我们要看天气打药,而不是按以往看时间打药,打药尽量抢在雨前打药,同时遇大雨,天晴后隔一天打药,让树体水分蒸发!关于用药配方的建议:1、由于营养消耗巨大,今年配方中最好添加叶面营养元素,适度补充养分高磷高钾+中微量元素,补充磷和钾能够促进花芽分化);2、由于细胞功能活性较之有所降低,喷施保花保果菌剂,提高自御能力,促进花芽分化、复壮树势;3、杀菌剂建议多选用治疗加保护制剂,用龙灯福连+龙灯多宁等铜制剂600倍防治。
喷铜制剂必须在叶片没有露水时进行。
龙灯铜制剂为微酸性混配性强,可以加杀虫杀蟎剂龙灯尼索朗(三唑锡除外)!注意防涝防郁闭:1、大雨后,尽量及时排涝,尤其低洼地果园,否则根系呼吸不畅,很容易爆发病害!2、对于郁闭的果园,内膛的无用枝条,应该提前疏除了。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2月刊植保与田间管理高温多雨气候对苹果褐斑病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王永利(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桑阿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冠县 252511)摘要:随着山东冠县林果产业发展,褐斑病的发生流行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该文介绍了冠县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高温多雨气候对苹果褐斑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描述了褐斑病的发生特征,提出强化果树管理、科学开展化学防治等具体措施,以期确保当地林果产业长期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温多雨;苹果褐斑病;影响;防治措施王永利. 高温多雨气候对苹果褐斑病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45+47.褐斑病是苹果栽培中比较常见的病害,染病后大量叶片脱落,影响整体树势,造成苹果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冠县林果种植产业不断发展,苹果树栽培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
部分种植户在果园规划建造中并没有考量疾病传播流行造成的严重危害,果园建设不合理,定植密度相对较大,生态环境容易恶化,极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发生流行。
山东省冠县苹果产区褐斑病发生流行率较高,某些果园发病率达到90%以上,病株率达到39%,落叶率达到68%,危害极其严重。
种植户需提高重视程度,做好针对性防控。
研究发现,高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苹果褐斑病的传播流行,防控时需从季节角度入手,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将高温多雨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减少病害发生流行。
一、山东冠县林果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山东省冠县地处鲁西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十分适宜果树生长,苹果树种植产业一直是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是果品生产大县。
近几年,冠县制定了经济林发展目标,对苹果种植产业进行有效规划,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全县新优果品面积35万亩,年产量42万吨。
2017年,汇源在冠县范寨镇投资建立了汇源基地,重点进行矮砧苹果的种植、培育。
基地投资建成后,成功带动了冠县果园的改造升级,帮扶了部分种植人员脱贫致富。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7月刊37植保与田间管理(下转第42页)山东威海文登区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吕洪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文登 264419)摘要:文登区是山东省优质苹果产区,近年来苹果褐斑病加重发生。
该文阐述了苹果树褐斑病的危害特点,分析了发生流行原因,针对性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方法,以期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果树种植效益。
关键词:苹果;褐斑病;发生;流行原因;防治措施吕洪飞. 山东威海文登区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0):37+42.文登区位优势突出,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威海市文登区因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山”而得名,总面积1615 km 2,辖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省级开发区,人口51.8万。
文登区是山东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政府部门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苹果种植产业提高机械化与设施化水平,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矮化密集种植模式升级转型。
随着种植产业发展,病虫害问题凸显,其中褐斑病危害较严重,会对苹果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需明确该病的发生特征,了解其传播途径,实现科学防治,减少损失。
一、苹果树褐斑病危害特点1、一般症状褐斑病是近年来文登区苹果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大风、大雨天气会加重发生程度与传播范围,使得果树出现大小年问题,产量明显减少,甚至影响第2年果树的正常生产与花芽分化。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果实。
叶片表面会出现光滑褐色半球形小圆点,这是病原菌产生的分生孢子盘,直径大小通常在0.1~0.2 mm。
病斑中心出现褐色斑块,边缘呈浅绿色,外围呈黄色,同时有大量小黑点。
随着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大量叶片脱落,发病较严重时造成果树早期大量落叶。
2、症状分类苹果树褐斑病主要有3种病斑,分别是同心轮纹状、针芒状和混合型。
旱要防红蜘蛛雨,涝要防褐斑病常言道“天旱防虫,雨涝防病”。
进入6月份以后,气温一天天升高,时而有雷雨发生,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苹果褐斑、炭疽菌叶枯、轮文斑点落叶等早期落叶病的发生;而如果干旱少雨,又容易引起红蜘蛛的大面积发生,导致叶片早落果实受害。
所以说保叶如保命,进入6月份就要开始做好保叶工作。
在叶片保护上,首先要十分重视褐斑病的防治,因为大部分果园每年的落叶现象是由褐斑病为害造成的。
褐斑病菌侵染叶片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24℃以上,二是有一定的湿度。
而7、8月份正是伏天,每天的温度都超过24℃,褐斑病侵染叶片的第一个条件首先具备;只要下雨有了湿度,病菌就会侵染,所以7月、8月果树容易落叶。
问过很多人,套上袋后多少天打一次保叶药?大部分人回答一个月打一次,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打保叶药不能固定时间,而要看温度高低和降雨多少。
在降雨多的月份,雨后必须及时打药。
科学家试验发现,当温度超过30℃时,天一降雨,两个小时内褐斑病菌就完成了对叶片的侵染过程,然后潜伏12天左右就把叶片祸害落了!因为褐斑病菌会产生一种毒素,使叶柄产生了离层。
如果在雨停后及时喷保叶药(最迟在第六天把药喷上),就能杀死入侵到叶片里的病菌,从而保证叶片不落。
果树管理中,如果没有提前防范意识,等到发现病斑才打药,结果是药打啦,叶也落啦,等于是白花钱白费工。
所以,从6月份就要开始喷药预防褐斑病。
许多人在果实套上纸袋后就不想打药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为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这里教你一个实用的打药保叶技术:如果刚打了保叶药两三天降了一场小雨,还在保叶药的7天有效期内,雨后可以不打药;如果打药后超过7天有效期了,降了一场大雨或几天连阴雨,雨停后最迟在6天内必须把药打上,否则叶片就保不住。
在多雨的情况下,打药时最好加上渗透剂,既增效又耐雨水冲,保叶时间长。
再好的保叶药连打2次病害就会产生抗药性,所以第二次最好换药,虽然成本有可能会高一点,但效果好。
高温多雨当心苹果褐斑病!
苹果褐斑病是一种传统的叶部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其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有关。
多雨是该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发病早且重,在较高的温度下,病害扩展迅速。
管理不善、套袋后用药间隔期过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常发病较重,树冠内膛下部叶片比外围上部叶片发病早而且重。
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
苹果褐斑病该如何防治?一是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三是喷药保护: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四是保护剂和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
雨前喷施持效期长、粘附性强的保护性杀菌剂,6、7、8月份各喷一次波尔多液或其他持效期长的保护剂。
雨后喷施内吸治疗剂,喷施保护剂后,若雨水多,两次保护剂之间再喷施一次内吸治疗剂。
若套袋前后雨水较多,喷施第一次杀菌剂前先喷施一次内吸性杀菌剂。
褐斑病导致落叶
药剂选择上,三唑类杀菌剂对褐斑病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对褐斑病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嘧菌酯用在嘎啦等早熟品种上会出现药害,应避免使用。
其他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1∶2∶200)、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注意在套袋前喷用波尔多液易产生果锈,应在套袋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