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52.30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炫目(xuàn mù)C. 惊愕(jīng è)D. 沉默(chén mò)答案:C解析:A项应为“潇洒(xiāo xiāo)”,B项应为“炫目(xuàn mù)”,D项应为“沉默(chén mò)”。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精美,色彩搭配得体,令人赏心悦目。
B.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C.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争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 这篇论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答案:B解析:A项中的“赏心悦目”应改为“令人赏心悦目”;C项中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应改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D项中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改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使读者受益匪浅。
D.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慧,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答案:C解析:A项中的“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应改为“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B项中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改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D项中的“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应改为“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我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漫步(màn)B. 漫天(màn)C. 漫画(màn)D. 漫步(m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非常开心。
B. 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礼物,我很高兴。
C. 这本书非常好看,大家都喜欢看。
D. 因为下雨,我们不能去公园玩。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喜庆B. 美观C. 美满D. 喜乐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非常勤奋,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
B. 我们学校的操场很大,可以容纳几千人。
C. 她的声音非常动听,像夜莺一样。
D.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分钟就解决了。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它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B. 他来到了图书馆,拿起一本书,开始认真地阅读。
C.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D. 她问我:“你今天去哪里玩?”我说:“我去公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请用“的”、“地”、“得”填空。
这本书 __________ 很有趣,吸引了我 __________ 一直看下去。
7.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两个句子。
我 __________ 去图书馆借书,因为 __________ 需要一本字典。
8. 请用反义词填空。
小明的成绩 __________ 不好,他的妈妈很 __________ 。
9. 请用同义词填空。
她的学习 __________ 很努力,每天 __________ 读书。
10. 请用近义词填空。
这个地方 __________ 很漂亮,有很多 __________ 的风景。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小猫钓鱼》小猫去钓鱼,一开始很认真,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后来,小猫看到其他小动物在玩耍,就忍不住去玩。
小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查秋毫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B.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
C.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D.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
答案:B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不经历危险,就得不到成功。
B. 不进入虎穴,就得不到虎子。
C. 不要害怕困难,要勇敢面对。
D. 只有亲自去虎穴,才能得到虎子。
答案:A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A. 路B. 树C. 草D. 花答案:A6.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莺”指的是()A. 黄莺B. 画眉C. 燕子D. 麻雀答案:A7.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春江”指的是()A. 春天的江水B. 春天的河流C. 春天的湖泊D. 春天的溪流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客”指的是()A. 外地人B. 外国人C. 异乡人D. 陌生人答案:C9. “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指的是()A. 乌鸦B. 喜鹊C. 麻雀D. 燕子答案:A10.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遥远的天空D. 清澈的湖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拂堤杨柳醉春烟。
4.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比翼双飞独树一帜B. 耳濡目染风吹雨淋满载而归C. 奋发图强画龙点睛水滴石穿D. 美中不足一帆风顺畏首畏尾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C. 他不仅学习努力,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班级的榜样。
D. 我国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句是()A.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开始展现出它繁华的一面。
B. 炎炎夏日,人们纷纷走进空调房,享受清凉。
C. 雪花飘飘,把大地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D. 晨曦初照,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
4.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一般婉转动听。
C. 那座山峰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请问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B. 你这个人真是个书呆子,就知道看书。
C. 您真是位有才华的人,我非常敬佩您。
D. 这个地方的环境真差,让人难以忍受。
6. 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B. 这个方案太不成熟,我们还是再讨论一下。
C. 你这么聪明,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D. 他的脸色铁青,一看就是生气了。
7. 下列各句中,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查秋毫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出师表》D. 《醉翁亭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 独在异乡为异客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著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C. 《水浒传》是清代施耐庵所著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6.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安石D. 苏轼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望》C. 《望岳》D. 《登高》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诗经·郑风·子衿》B. 《诗经·卫风·淇奥》C. 《诗经·周南·关雎》D. 《诗经·秦风·无衣》10.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的汇编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C.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哲学思想D.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离骚》。
12. “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出自《春夜喜雨》。
13.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质疑、耸人听闻、情不自禁B. 谨慎、驰骋、熏陶C. 奔跑、激动、喧哗D. 畅快、堵塞、恳求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B. 她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真是倾盆大雨。
3.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多的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C.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D.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愉快、喜悦B. 美丽、漂亮、秀丽C. 快乐、欢快、欢乐D. 努力学习、勤奋、刻苦5. 下列句子中,句式转换错误的是()A. 原句: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
改写后:这所学校的学生优秀。
B. 原句:他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改写后:他每天都很勤奋。
C. 原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改写后: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要。
D. 原句:他认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改写后:他成绩不断提高,认真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8.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10.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1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通过引用哲学家的话,引出了“创造”这一核心概念。
B. 文章认为,创造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探索过程。
C. 文章指出,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D. 文章最后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创造的勇气和智慧。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创造的定义、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创造的重要性。
C.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了创造与模仿的区别。
D. 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创造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但并不一定能够成功。
B. 创造是一种需要智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C. 创造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过程,需要敢于挑战权威。
D. 创造是一种需要环境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位年轻人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在喂鸽子。
年轻人好奇地问:“老爷爷,您怎么这么喜欢鸽子呢?”老人微笑着说:“鸽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们能给人带来快乐。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一动,他决定自己也要养鸽子。
于是,他开始学习如何照顾鸽子,如何训练鸽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鸽子终于学会了飞翔。
有一天,年轻人带着他的鸽子去公园。
他看到一位小朋友在哭,于是他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了?”小朋友说:“我的鸽子飞走了。
”年轻人安慰他说:“别担心,我的鸽子会帮你找回来的。
”年轻人带着鸽子飞上天空,他让鸽子去寻找那只丢失的鸽子。
鸽子很快就找到了那只丢失的鸽子,并把它带回了小朋友的手中。
小朋友非常高兴,连声谢谢年轻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梦幻(mèng huàn)振奋(zhèn fèn)美丽(měi lì)B. 稀疏(xī shū)倾斜(qīng xié)精彩(jīng cǎi)C. 深刻(shēn kè)美味(měi wèi)丰富(fēng fù)D. 精神(jīng shén)愉快(yú kuài)美满(měi mǎn)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C. 老师鼓励我们要勤奋学习。
D. 天空中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耀。
3.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优美优美B. 欢乐欢快C. 坚强坚定D. 轻松轻松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B. 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C.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眼睛在眨动。
D. 河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悲伤悲哀B. 轻松轻快C. 精神精力D. 美味美满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每天都很忙。
B. 妈妈每天都很忙,所以我帮她做家务。
C. 因为妈妈每天都很忙,所以我帮她做家务。
D. 我帮妈妈做家务,因为她每天都很忙。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B.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C.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D.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因为它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B. 他每天都很勤奋,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C. 老师表扬了我,因为我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D. 我们一起玩耍,开心极了。
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诺千斤C. 风华正茂D. 栩栩如生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他______地看着窗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A. 凝视B. 扫视C. 窥视D. 环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你今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
C.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D. 这个报告非常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作品。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明代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清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7.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 请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一句名言: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画龙点睛,______。
”答案:点石成金。
10.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句: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短文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2. 文章中描述的事件对“他”有什么影响?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14. 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五、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中国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张灯结彩B. 张灯节彩C. 张灯节彩D. 张灯节彩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3.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形容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就。
B.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C. 一石二鸟,形容做事一举两得。
D. 一箭双雕,形容做事一举两得。
4. 以下哪个选项是《三字经》中的名句()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之初,性本恶。
C. 人之初,性本空。
D. 人之初,性本无。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道德经》D. 《庄子》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将进酒》D. 《滕王阁序》7.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A. 快慢B. 长短C. 高低D. 轻重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A. 《滕王阁序》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望岳》D. 《登鹳雀楼》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和果实吸引了人们。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美丽吸引了人们。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
10.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点石成金D. 画龙点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______。
5.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宁远县2019年小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2分)1、填写同音字。
(6分)dào :迟()()念()谷yù:()习犹()遭()Duàn:绸()()炼()落băo :()卫()贝()垒2、按要求写成语。
(5分)(1)写出含有拟人手法的成语。
(2分)莺歌燕舞兔死狐悲 ___________ __________(2)把下列八字成语补充完整(3分).一夫当关,_______。
用人不疑,________。
宁为玉碎,________3、按要求改写句子。
(5分)(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改为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一定非常喜欢我们。
(改为双重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的手里捧着一束娇艳欲滴的鲜花。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喜讯传遍了整个村子。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一读,填一填。
(8分)(1)望瀑布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挂前川。
(2)观大漠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临晚秋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4)赏雪景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5)读书时就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6)面对困难时就会想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
(7)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1.爱唱流行歌的贝贝每次在家写作业的时候都忍不住哼上两句。
这时候妈妈总是责怪贝贝“不务正业”。
如果你是贝贝,你会怎样回答妈妈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加“感念父母恩,回报三春晖”活动,完成下面问题。
(5分)(1)仔细观察右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分)(一)(10分)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由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3分)楚.人:_________ 誉.之曰:________ 或.曰:________(2)本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
(1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神救助(20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
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
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
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
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
后来我们结交。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
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
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
”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
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
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
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
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
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
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
“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
”我拦了一下。
“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
”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
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
”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
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
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
”“拿着,这是零花钱。
”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
”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
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
”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
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
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这句中“也”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剖析深刻。
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该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中范春芳的形象,并分析该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文中内容来看,“我”极力想给范春芳什么?她想要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附加题(20分)用成语表达下列意思。
(6分)最大的嘴()最大的差别()最大的手()最难做的饭()最大的容量()最大的家()请你写出成语中的主要人物。
(4分)煮豆萁燃()纸上谈兵()卧薪尝胆()四面楚歌()中国四大名著中有不少与“三”有关的故事,如《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有“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有“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_________》,这部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
(4分)我国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分别是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照样子,成语接龙。
(3分)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见一斑......握手言欢→()→()→()五、作文(30分)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________提示与要求:在我们的眼中,世界是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如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千奇百怪的景和物、一本本好书、一部部精彩的电影等。
请确定所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抒发真情实感,写出见闻和感受。
文体不限,不少于四百字。
宁远县2019年小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答案:一、1、(1)到、悼、稻;(2)预、豫、遇;(3)缎、锻、段;(4)保、宝、堡。
2、(1)鸟语花香、青山起舞(合题意即可)(2)万夫莫开疑人不用不容瓦全3、(1)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老师一定没有不喜欢我们。
(3)手里捧着鲜花。
(4)去掉“一辈子”或“终身”。
(5)喜讯像小鸟一样飞遍了整个村子。
(合题意即可)4、(1)日照香炉生紫烟(2)大漠孤烟直(3)停车坐爱枫林晚(4)忽如一夜春风来(5)问渠那得清如许(6)任尔东西南北风(7)锤的打击,水的且歌且舞二、1、听歌是一种很好的放松的方式。
学校的课业繁重,听歌正好可以缓解紧绷的脑筋,要适当的休息一下才能更好地学习。
2、(1)母亲看到儿子给自己洗脚万分欣喜,但儿子的话让她心冷如冰,她要母亲等到记者来才能洗,儿子帮助母亲洗脚并不是出于真的孝心,而是为了出名,在表演,是做给别人看的。
(2)孝敬父母只做表面文章,做给他人看。
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孝敬成为博取名利的工具。
三、(一)(1)楚国称赞围观的人(2)自相矛盾(3)①(他)称赞道:“我的盾坚固的程度是任何东西都刺不穿的。
”②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