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学课件定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10
《前赤壁赋》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前赤壁赋》这篇文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二章“宋词与元曲”中的《前赤壁赋》全文,重点分析文章的背景、作者简介、词牌格律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前赤壁赋》的背景及作者苏轼的生平,理解文章的文学价值。
2. 掌握文章中的生僻字、词,理解并背诵全文,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以及对文章意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文章背景、作者简介、词牌格律、文章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赤壁古战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介绍《前赤壁赋》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
3.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情感。
4. 字词解析:讲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意境分析:分析文章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前赤壁赋》的阅读理解题,讲解解题思路。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文章意境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2. 《前赤壁赋》词牌格律3. 文章意境与情感4. 重点字词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前赤壁赋》的意境与情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对《前赤壁赋》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苏轼在描绘赤壁古战场时,既表现出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又抒发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背景、作者简介、词牌格律等知识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