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3.4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方案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面向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社会人员公开招考。
应届毕业生指2020年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2020年、2020年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社会人员指除应届毕业生外,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
对于学制为2年半或提前修满学分,于2020年底或2020年初毕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视为应届毕业生;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报名时毕业未满1年的,视为应届毕业生,已满1年的视为社会人员。
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并有我驻外使领馆开具的证明材料。
在这方面,多项改革已有部署。
比如养老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养老并轨“一个统五个同步”基本思路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条。
在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以尽可能使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后的当期收入不降低,为顺利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是此轮工资调整的主要特点之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20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2020 年成都最低薪水标准出炉从今年 7 月 1 日起,成都市月最低薪水标准将调整为1500 元、1380 元,上调幅度分别为 7.1%、10.4%; 非整天制用工小时最低薪水标准将调整为每小时 14.6 元、 13.2 元,上调幅度分别为 7.5%、9.1%。
这是成都市依照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最低薪水标准调整的相关因素变化情况,第 13 次上调全市最低薪水标准。
据认识,今年 6 月 17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全省最低薪水标准的通知》 ( 川府发〔 2015〕32 号) ,决定从 7 月 1 日起,将全省的月最低薪水标准由 1400 元、 1250 元、 1100 元调整为1500 元、 1380 元、 1260 元三个品位,将非整天制用工小时最低薪水标准由 14.6 元、 13.2 元、 11.5 元调整为 15.7 元、 14.4 元、13.2 元三个品位。
依照《最低薪水规定》 ( 劳动保障部令第 21 号) 、《四川省最低薪水保障规定》 ( 省政府令第 60 号) 的相关规定,成都市应从省政府决定调整宣告的上述最低薪水标准中选择执行适合成都市的标准进行宣告。
今年以来,针对上调最低薪水标准和制造业工人薪水上涨出现了很多思疑之声。
一些企业认为,调高最低薪水增加了制造业用工成本,直呼薪水涨不起。
也有专家担忧,最低薪水增加过快,可能促使企业经过机器换人来降成本,最后让劳动者失去饭碗。
那么,最低薪水终归会影响哪些集体,涨或不涨,又该依照什么进行判断 ?最低薪水标准及适用范围最低薪水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供应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酬金。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最低薪水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薪水不得低于当地最低薪水标准。
最低薪水标准一般采用月最低薪水标准和小时最低薪水标准的形式。
依照《最低薪水规定》,月最低薪水标准适用于整天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薪水标准适用于非整天制就业劳动者。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2019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 年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至3)。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分三类那就是技术岗、管理员以及工勤岗。
2022年薪级工资调整标准表(薪级工资与工龄对照表)头条上两个怪现象,年薪百万的多,相信体制内工资真实性的少。
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到底多少,作为过来人,我来跟大家揭秘一下。
我写这文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回应网上的好奇与质疑。
另一个是通过我个人真实情况向有志于公考的同学做个介绍,给他们一个参考,免得走弯路。
本人县级事业正科,08年研究生,工龄约15年。
基本情况如上,以下正文。
一、工资的构成(一)基本工资。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也就是四部分。
其中基本工资已形成定期上涨制度,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里面的附表规定了基本工资数额,全国统一,童叟无欺。
这也是网上可以查到的最新完整文件。
2016年之后历经了2018年和2022年两次调整。
但完整文件我没有查到。
每次调整不过在三位数左右,主要看级别。
正科也就300来块。
2016年公务员工资标准2016年文件附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资2022年新调整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我以本人的标准算一下基本工资(参考上图)。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岗位工资由级别来确定,我的正科为七级,2240。
薪级工资就是工龄工资,刚入职时单位会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定一个初级薪级,基本由学历、参加工作年限来确定。
基本不会从1开始。
目前我的是25级1680。
基本工资=2240+1680=3920。
对于县级这种基层单位来说,这已经是天花板了。
对90%以上的人,他们一辈子停留在九级或者科员的水平。
转机发生在职级并行,公务员可以,事业单位管理岗也可以。
一切机会都能抓住的话,靠职级并行一般人员到退休可以享受七级工资待遇。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是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是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对于公务员工资的合理调整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根据公务员的级别划分工资标准,一般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和副省级等级别。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享受的工资标准不同,与其所处的级别直接相关。
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强度、工作风险等因素,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其次,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公平公正的关系。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应当符合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既要保障公务员的合理收入水平,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薪酬水平,避免造成收入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再次,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务员的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的关系。
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应当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即工资待遇应当与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对应。
这样可以激励公务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与工资待遇的关系。
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应当能够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确保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能够与生活水平相适应。
总之,公务员级别工资标准表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务员的级别、工资福利待遇与社会公平公正的关系、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的关系以及生活水平与工资待遇的关系,确保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合理、公平、公正,为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供保障,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全文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20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一)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上述人员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的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公务员法要求,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定期开展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
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2019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8 年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 1 至3)。
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调整:薪级工资对照表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是指归并简化现行基本工资结构,将基本工资确定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部分,适当拉开不同职务的工资差距;强化工资级别与待遇挂钩;在清理整顿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实行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以适应公务员分类管理的需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这一规定奠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今后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新公务员工资组成: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一、基本工资: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
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
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
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附表1:岗位2015标准2016标准增资额薪级2015标准2016标准增资额薪级2015标准一级38104850104044060011702154514535二级2910385094038056021882364815577三级2650348083035048032092605116619四级2355290054534020542302845417666五级2060267061031030052513116018713六级1890242053028025062753386319765七级1760221045026019072993697020817八级1550195040024515583274007321874九级147517102352201593554368122931十级139016002102055103874728523993十一级12801510230185451141951394241061十二级1220149027016510512456559103251129十三级115013902401459513493605112261202说明有: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单位:元/月岗 位 工 资绩效工资减少额度两项之差本工资新旧标准对照表薪级工资2016标准增资额薪级2015标准2016标准增资额薪级2015标准2016标准增资额薪级2015标准2016标准增资额657122271275158731240245229034515340264507481 709132281354167532141255930194605441524650498 767148291433176333042267631354595542784793515 825159301512186034843279332514585644044936532 890177311597195736044291033674575745305079549 955190321682205437245302734834565846565222566 1027210331767215138446314436114675947825365583 1099225341858225739947327037394696049385508570 1171240351949236341448339638674716150945651557 1251258362048246942149352239954736252505794544 1331270372147257542850364841234756354065957551 1411282382246268143551377442514776455626120558 1499297392345278744252390043794796557956355560,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套改表:管理岗位岗位分为10个等级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根据《办法》,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岗位任职条件高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根据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此外,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晋升方法:管理岗位:提升晋升领导职务,如科员-副科级技术岗位:参加人社部门考试,提高技术等级,如副教授-教授;小学教师中级-高级;护士-护师。
工勤岗位:够工作年限可以通过人社局参加晋升考试。
如初级工-中级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套表
一、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公务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1、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8 年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 1 至3)。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2019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130元至7109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18 年7 月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1390 元至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510 元至5910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360 元至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1480 元至2250 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215 元至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 元至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185 元至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 元至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至3)。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分三类那就是技术岗、管理员以及工勤岗。
说明: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
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最新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方案全文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从2020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一)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上述人员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的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公务员法要求,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定期开展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
2020-2020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
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
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
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
将部分规
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
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
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
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
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
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
(一)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
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
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上述人员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
应减少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机关新参加工作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的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
落实公务员法要求,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定期开展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
确立定期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度。
今后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综合
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
近
期基本工资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参考同期物价上涨幅度、同期企
业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等因素,确定工资增长幅度。
如遇发生金融
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基本工资标准延后调整。
调整基
本工资标准的具体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研究拟订,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四、经费来源
这次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所需财政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
对部分地方所需经费,中央财政通
过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研究
确定。
五、组织实施
(一)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在京有关
单位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单位)具体实施;各地区和党中央、国
务院各部门在京外单位(少数部门除外),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各地区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拟定本地区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
资的具体办法,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各省直机关和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实施办法,须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其
他市(地、州、盟)和各县(市、区、旗)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确保部分规范津贴补
贴纳入基本工资工作落实到位。
(三)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本实施方案规定,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财政部、审计署令第31号)严肃处理。
本实施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