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距。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
_小__康__迈进。
4.目标:
(1)2002年,“__十__六__大_”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2007年,“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 全面建成__小__康__社__会_。
【史论要旨】 1.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引了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经济腾飞又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 2.国内生产总值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 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3.家庭消费时尚的变化直接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究其 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网络媒介的优势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1.优势: (1)资源优势:内容丰富,集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介 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经济优势:用途广泛,费用低廉。 (3)互动优势:高效互动,双向传受。 (4)时效优势:可以更便捷、更主动、更及时和最大限度地 获取信息。
2.社会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各行各业提高生产率,加快传统产业 的技术改造,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信 息技术、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 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 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典题训练】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7%,成为30多年来城市 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种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也 出现了一些弊病。关于城市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迅速发展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使小城镇得到发展 C.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D.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是城市化的战略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