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 格式:docx
- 大小:79.8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案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目标:1. 了解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2. 掌握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的技巧;3. 学习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变化效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设备;2. 三维建模软件(如Blender);3. 演示文稿或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放映一些有趣的三维动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解释什么是三维动画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20分钟)1. 介绍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三维动画是通过计算机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渲染和动画化处理,最终形成影像的一种技术。
2. 解释三维建模的过程:通过选取、建立、修改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特性来创建三维物体。
3. 讲解动画化处理的过程:通过在时间轴上设置关键帧,逐帧调整物体的属性来形成动画效果。
三、展示简单的三维动画制作流程(30分钟)1. 使用演示文稿或PPT演示简单的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包括场景的搭建、角色的建模、动画效果的设计。
2. 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带领学生了解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
四、实操: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60分钟)1. 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给予的指导,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如Blender)进行动画制作。
2. 学生可以先尝试简单的建模,如盒子、球体等,然后逐步深入学习建模技巧。
3. 学生可以设定关键帧,调整物体的属性,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
五、制作形状补间动画(30分钟)1. 解释形状补间动画是指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实现动画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形状的变换,如球体变成立方体等。
3. 学生可以逐步学习如何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实现更复杂的变化效果。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简单三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作品,并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三维动画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制作的作品质量等方面。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5课,奇特的变更——制作形态补间动画∣粤教版通过整理的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5课,奇特的变更——制作形态补间动画∣粤教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粤教版信息技术《奇特的变更》教案课题奇特的变更单元第五课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来源:Z+xx+] 1. 形态补间动画 2. 图形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 3. 文字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 4. 操作小妙招[来源:学科网] 重点 1. 形态补间动画 1. 操作小妙招[来源:] 难点 1. 图形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2. 文字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来源:学科网]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明明:玲玲,学校一年一度的才艺大赛又要起先了,这次大赛我想用陶土制作一些青花瓷系列的作品。
你能帮我设计一个动画来呈现这个创作过程吗?玲玲:我想Flash的形态补间动画可以扶植你。
导入内容:1.形态补间动画2.图形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3.文字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来源:]4.操作小妙招细致听讲,回想课前内容、沟通共享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爱好,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1. 补间动画做Flash动画时,在两个关键帧中间须要做“补间动画“,才能实现图画的运动。
要制作出从一个图形变更到另一个图形的动画,这些图形必需是已经被分别的(也叫打散的)。
元件、组合的图形及文字是不能进行形态变更的,必需把它们分别。
设置动画时,在前后各一个关键帧里放置不同的一幅画,Flash软件会依据前后两帧的形态自动补充中间过程的帧进行形变。
2. 制作图形变形的形态补间动画—陶土变形1)单击【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将陶土素材导入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2)选中图形,点击【修改】【分别】,将图形打散3)单击选中第20帧,按F7键插入空白关键帧4)将瓷壶素材导入到第20帧的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5)单击选中图形,点击【修改】【分别】,将图形分别6)单击1~20帧中的任一帧7)单击【属性】,选择【补间】的【形态】选项8)将文件保存为”陶土变形.fla“,按<Ctrl> + <Enter> 测试动画影片。
《神奇的魔法—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们已经熟悉了Flash的操作界面,认识了Flash工具箱里的工具,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后面是本教材的动作补间动画、引导层动画、遮罩层动画等内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为以后学习Flash动画作品制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Flash动画,对制作动画有着极大的兴趣,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爱好等有较大的差异,故本节课采用分组、分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的原理;2、学会制作简单的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3、学会制作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操作演示、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制作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制作生活中其他类似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的原理。
难点:1、学会制作简单的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2、学会制作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兴趣激励法、操作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总结反思法【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微课、课件、教具、小奖品、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生回答,师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神奇的魔法—形状补间动画》,说到魔法,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会魔法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她是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露娜: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魔法学校的露娜,我们学校正在招生,你们想成为我的同伴吗?想要成为魔法学校的一员,你们需要勇闯难关,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能拿到我们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师:同学们,想要成为魔法学校的一员吗?现在就开启我们的闯关之旅!上课前老师让组长抽签决定了你们的分组:A、B、C、D。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Flash中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和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本节课通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Flash动画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Flash中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动画创作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Flash软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并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创意设计: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形状补间动画。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创建补间动画–调整动画参数2.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测评内容】
1. 学生对flsah知识点的掌握
【评价方式】
1.课前小测试
【练习内容】
1. 制作形状补间练习
【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
【测评内容】
1. 自主设计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内容主题自定。
【评价方式】
1.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
1. 才艺大赛上,贝贝制作了一段动画用来展示由陶土变成青花瓷的过程,请学生欣赏“神奇的变化.swf”。
2.请学生说一说:从泥土到瓷器的变化这段动画有什么特点?用我们所学过的逐帧动画能很快制作出来吗?
3.板书: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活动】
1.欣赏、观察作品,说说由陶土变青花瓷这段动画有何奇特之处。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体验形状补间动画的独特之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理解原理】
1.教师打开“陶土变茶壶.fla”源文件。
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①这段动画有几个关键帧,各关键帧里分别有什么内容?②各关键帧里的内容是分离的还是一个整体?③其他帧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
和逐帧动画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有两个关键帧;关键帧的对象是完全分离的;过渡帧中有带箭头的实线;过渡帧颜色是浅绿色的。
【设计意图】
1.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的源文件,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和逐帧动画的优点。
【探究新知,模仿学习】
1.教师示范“陶土变茶壶”动画的操作过程。
2.学生参照老师讲解与教材,动手操作。
3.找出有典型的错误的同学,请同学帮助分析。
4.请同学小组讨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要注意的事项。
5.板书:
起始关键帧→终止关键帧
↓形状补间↓
分离的对象分离的对象
6.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并参照教材完成“陶土变茶壶”的动画。
分析制作不成功的作品,找出其错误原因。
小组讨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要注意的事项。
【设计意图】
1.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思路清晰,明白操作的方法
2.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元件没有分离、关键帧设置不正确、补间设置不当等),让学生切实掌握制作形状补间时要注意的事项。
【探究新知,动手实践】
1.请学生参考教材完成陶土的其他变形。
2.请学生完成“小树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3.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设计意图】
1.通过动手操作,强化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自主探究,文字变形】
1.利用形状补间动画除了能制作图形的变化外,我们还能制作出绚丽的文字效果,如夜晚的霓虹灯效果,网站上所见的动态文字等。
2.请小组讨论:①如何设置字的大小、颜色、字体?②如何将文字完全分离?
3.请学生仿照教材,制作将英文“Welcome”变成中文“欢迎你”的动画。
4.请学生对文字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加以改变,制作不同的效果。
5.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
1.通过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使学生掌握多次分离对象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形状补间中关键帧中的内容必须完全分离。
2.通过制作更加漂亮的文字变形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合应用】
请大家根据提供的“灯笼转文字素材.fla”,制作出由“灯笼”到“中秋快乐”的形状补间动画。
要求:
①动画流畅、自然,形状补间运用正确。
②色彩运用较好,视觉效果强。
2.请小组推选出最佳作品,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1.在简单创作中进一步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明白要成功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要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展示中,让学生学会找出他人或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1.请大家说一说:如何才能成功地制作出形状补间动画?
2.学生总结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优点与特色】 1.
紧扣教学主题。
2.做到以学生为主。
N.
【问题与建议】
1.教学设计不够新颖,缺乏亮点。
【自我反思】
1.在紧扣教学主题的同时,思考如何在教学手断中增加亮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N.
【优点与特色】 1.课堂氛围活跃。
2.课堂效率高,体现高效课堂。
N.
【问题与建议】
1.学生展示作品的时间不够,展示课堂成果的环节没有设计好。
【自我反思】
1.学生展示作品的时间把握很重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整体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还需多多斟酌和考虑。
N.
【优点与特色】
1.导入环节紧扣课题的重难点,初步体验形状补间动画的独特之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有理有据,逐步攻克重难点。
N.
【问题与建议】
1. 可以在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着重拓展,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自我反思】
1.多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接下来课堂中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