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5.65 KB
- 文档页数:2
中文菜谱常见翻译方法
中文菜谱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译法:直接将原文中的词句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中文。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可能会出现语法不通顺或文化差异的问题。
2.意译法:根据原文的意思和背景,用通顺、符合中文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传达菜谱所要表达的信息,但需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性。
3.释义法:对原文中的词语进行解释,用相应的中文词语进行翻译,准确传达食材和烹饪方法的含义。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食材、调料或烹饪技术的翻译。
4.增补法:根据读者的背景和理解需要,增加一些说明或注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但需要注意在菜谱中添加的文字不要过多影响整体结构。
根据具体情况,翻译者可以根据以上方法的组合来进行菜谱的翻译,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近日,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国美食正在申遗,中餐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年内就能见分晓,为了让老外了解中国菜,中国烹饪协会、八大菜系领军大师等将在全国开展一系列中国烹饪绝技大赛。
同时,有关方面还将聘请国内外专家把代表中国美食的800道经典名菜(含主食)翻译成统一、标准的英文,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打通“语言关”。
作为资深吃货的在对此结果期待的同时,不禁也联想到前几日新闻中曝光的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西安的晚宴菜单,对于中餐菜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行业的一个难题,每每想起起曾经那些雷人的中餐菜名的翻译,都会忍俊不禁。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些“经典”的中餐菜名翻译:麻婆豆腐:Tofumadebywomanwith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夫妻肺片:Husbandwife'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驴打滚:rolling donkey(打滚的驴)……看到这些神翻译,在一笑之余,也深深地感觉到了翻译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看起来这些是笑话,但是在“歪果仁”的眼里,这些被翻译过来的菜名实在是没有一点尝试的兴趣,甚至有些恐怖,毕竟谁敢去吃“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呢。
所以,翻译的水平高低、通俗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对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虽说这些都是玩笑话,但是菜名的翻译确实也是有学问的,在佳音特翻译公司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少遇到翻译中餐菜名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首先,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中餐菜名难翻译的现象。
在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饮食的文化与习惯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不管是在食材的选取与搭配上,还是在烹调的技术与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对中餐而言,中餐的菜系众多,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征,要将这些特色通过翻译来体现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中国佳肴习惯运用象征性的意义命名,比如“龙凤呈祥”、“蚂蚁上树”等,而西餐的命名与中餐的命名相比则要直接很多,这些象征意义在西方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要将这些难以理解的象征意义翻译的通俗而有准确,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
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
这种反映菜肴内容和特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写实性命名法,此外还有反映菜肴深刻含义的写意性命名法。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很大,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采用写实性命名法,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肴的作料等翻译出来,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
1、直译法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辞,直译最为简便,烹饪方法不必译出。
中菜汤类命名一般按此方法,翻译时采用“原料加汤”的处理方法。
如:双冬牛肉——Beef with Mushroom and Bamboo Shouts口蘑菜心——Mushrooms with Cabbage Heart青椒肉丝——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i豆腐汤——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荷包蛋——Poached Egg人参鸡——Chicken with Ginseng坛肉——Pock in Pot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直译能使目的语言与源语用基本相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获取基本相等的效果。
因此对于菜名翻译来说,直译是可取且实用的方法。
此外,在不违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以传说、典故,特别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在表达原译的同时保持原汁原味,让海外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2、意译法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
在中餐翻译中,意译法就是将抽象或带有联想性的菜名以具体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译者常常可以采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
第一,解释。
翻译时对原文本部分的字词用解释代替直译,这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一道常见的“鱼香肉丝”,有人直译为“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也有人翻译成“Shredded Pork w ith Garlic Sauce”。
中英文菜肴翻译方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餐的美食也逐渐走入了世界的餐桌。
然而,由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食材差异,将中文菜肴准确地翻译成英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英文菜肴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将中文菜名直接翻译成英文。
例如,将“鱼香茄子”翻译成“Fish Fragrant Eggplant”,将“宫保鸡丁”翻译成“Kung Pao Chicken”。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接,不容易产生歧义,但有时可能对英文读者来说不太好理解。
二、音译法音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发音直接转化成英文。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音译为“Mapo Tofu”,“葱油拌面”可以音译为“Congyou Banmian”。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符合英文读者的发音习惯,容易被理解,但有时可能会产生歧义或翻译得不准确。
三、意译法意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含义翻译成英文。
例如,“回锅肉”可以翻译成“Twice Cooked Pork”,“麻辣烫”可以翻译成“Spicy Hot Pot”。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传达中文菜肴的风味和特点,但有时可能会失去原汁原味的含义。
四、组合法组合法是将中文菜名的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进行翻译。
例如,“宫保花生鸡丁”可以翻译成“Kung Pao Chicken with Peanuts”,“酸辣汤”可以翻译成“Hot and Sour Soup”。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容易被理解,但有时可能会翻译得过于字面化,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五、说明法说明法是在中文菜名后加上一段简短的说明,解释菜肴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例如,“麻辣小龙虾”可以翻译成“Spicy Crayfish,a popular Sichuan-style dish with spicy and numbing flavors”,“蒜蓉蒸扇贝”可以翻译成“Steamed Scallop with Garlic,a delicate and flavorful seafood dish”。
中餐菜名翻译技巧及向外宾推荐中国菜肴时的注意事项我国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各地的特色菜肴品种更是难以悉数。
然而,在向外宾介绍中餐菜名时如不注意翻译技巧则会闹出笑话。
例如:1.四喜丸子:“Four Happy Meat Balls”(四个高兴的肉团)正确译法:Four Braised Meat Balls in Brown Sauce2.清蒸童子鸡:Steamed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清蒸还没有过夫妻生活的鸡)正确译法:Steamed Spring Chicken3.四川口水鸡:Sichuan Slobbering Chicken (四川流口水的鸡)正确译法:Sichuan Style Boiled Chicken in Chili Sauce4.夫妻肺片:Husband &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正确译法:Pork Lung Slice in Chili Sauce5.红烧狮子头:Red Burned Lion Head(烧红了的狮子头)正确译法:Braised Big Meat Ball in Brown Sauce6.麻婆豆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正确译法:Braised Bean Curd (或Tofu )in Hot Pepper Sauce 7.驴打滚:Rolling Donkey (打滚的毛驴)正确的译法:Glutinous Rice Roll with Sweet Bean Flour8.阳春面:Sunshine Spring Noodle (阳光春天的面条)正确的译法:Plian Noodle9.豆腐脑:Tofu Brain (豆腐的脑子)正确的译法:Tofu Pudding10.蚂蚁上树:Ants Climbing Up the Tree ( 爬上树的蚂蚁) 正确的译法: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因此,在中文菜名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和一些基本原则:一、以主料开头的翻译原则1、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料:主料(名称/形状)+ with + 配料。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在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时,可以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式。
直译
是指将中文菜名直接翻译成英文,如“鱼香肉丝”翻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Garlic Sauce”。
意译则是根据菜品的特点
和口感进行翻译,如“宫保鸡丁”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
在选择翻译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菜品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翻译准确、贴切。
另外,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差异,有时候需要对
菜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迎合英文读者的口味和习惯。
比如,将“红烧肉”翻译成“Braised Pork Belly”,更能够让英文
读者直观地了解菜品的烹饪方式和口味特点。
总的来说,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需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口
味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翻译准确、地道、贴切。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
中餐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讨论稿中找到更多共识和创新点,为中文菜名
的英文翻译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中国菜的英译方法中国美食以其丰富多样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技巧闻名全球。
然而,要将这些美食的名称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通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准确地将中国菜谱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美食。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最直接的翻译方法,即将中文菜名逐字翻译成英文。
例如,“宫保鸡丁”可以直译为“Kung Pao Chicken”;“鱼香肉丝”可以直译为“Fish-fragrant Pork Slices”。
这种方法直观简单,易于理解,但有时会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译名不够地道或生硬。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意思翻译成英文,而不拘泥于字面意思。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意译为“Mapo Tofu”;“红烧肉”可以意译为“Braised Pork”。
这种方法更注重传达菜品的味道和特点,有助于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菜。
三、音译法音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发音翻译成英文。
例如,“酸辣汤”可以音译为“Hot and Sour Soup”;“小笼包”可以音译为“Xiao Long Bao”。
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具有浓厚中国风味或传统文化意义的菜品,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汁原味。
四、组合法组合法是将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相结合,根据不同菜品的特点和背景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糖醋排骨”可以组合为“Sweet and Sour Spareribs”;“冰糖炖雪梨”可以组合为“Snow Pear Stewed with Rock Sugar”。
这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英文的表达习惯和口味需求。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将中国菜名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和品尝中国美食。
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美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味道。
中式菜名英译策略探究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餐厅开始涌现在海外市场。
这些餐厅需要在外国人口中建立口碑,因此中式菜名的英译成为了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对中式菜名英译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译名的直译和意译策略中式菜名英译有两种策略:一是直译,即直接将中文菜名翻译成英文;二是意译,即将中文菜名中的含义、特点等因素传达到英文译名中。
直译的策略可以使外国人更容易理解菜品的内容,但这种做法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有一道名为“宫保鸡丁”的中式菜品。
直接翻译成“Kung Pao chicken”虽然确实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它是一道关于鸡肉和辣椒的菜品,但外国人可能不知道“宫保”这个词的意思。
相反,意译的策略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菜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但这种策略会失去原有的味道和韵味。
因此,在翻译中式菜名时,我们需要权衡这两种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二、音译和音义结合的策略音译是指将中文菜名中的字母发音用英文字母表示。
例如,“北京烤鸭”的音译为“Peking Duck”,“四喜烤麸”的音译为“Si Xi Kao Fu”。
这种策略能够使得外国人更容易理解中文菜名,但也会出现误解。
例如,“麻婆豆腐”这道菜的音译为“Ma Po Tofu”,外国人听了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道带有麻痹作用的菜品。
因此,我们需要在音译的基础上,将音和义结合起来,兼顾菜品的特点和外国人的理解。
例如,“酸辣汤”这道菜在音译上为“Suan La Tang”,但在中文菜名中有“酸辣”的字眼,我们可以在音译的基础上为其加上“Hot and Sour Soup”这个含义,以更好地传达菜品的特点。
三、采用词典、地域和口感的策略当我们面对一些奇怪的中文菜名时,可以从词典、地域和口感三个方面进行翻译。
从词典中找到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做到恰当和准确的翻译。
例如,“紫菜蛋花汤”,可以将其直接翻译为“Egg drop soup with seaweed”。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某些菜名中所含的地域名称翻译出来,使得外国人对该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浅议中国菜名英译之方法1.写实型译法。
这种翻译方法是用菜品的烹饪方式以及原料命名,让外宾能够简明的了解菜品的配料和做法,比较直接。
常见的译法有:烹饪方式(过去分词)+食材,例如:清蒸鱼(Steamed fish);烹饪方式(过去分词)+主要食材with 辅食,例如:西红柿炒鸡蛋(Stir fried eggs with tomatoes);烹饪方式(过去分词)+食材in 酱汁,例如:蒜蓉蒸龙虾(Steamed lobster in garlic sauce)。
2.写意型译法。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好奇心,抛开菜肴的具体内容而另创新意,以比喻或典故命名,增加了文化含义和审美情趣。
虽然这种菜名不能直接反映菜肴的特点,但是或优美或诙谐的名称,使得菜肴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因此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和联想力。
典型的名菜就是“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建的传统首席菜肴,是由多种食材组成,包括鱼翅、鲍鱼、鱿鱼、海参、鸡胸肉、鸭排骨、猪肚、猪腿、火腿丝、干贝、蘑菇等二十多种原料和配料喂制而成。
这道菜如果只是简单译作“海鲜汤(seafood soup)”则失去了菜品的文化含义。
因此,可以采用写意法,并加注释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菜品的文化含义和美学含义。
如: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its Smell(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invented in Qing Dynasty)3.音译法。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美食受到国际的接受和认可,因此,许多中国特有的菜品直接可以用拼音来翻译。
2018年牛津字典更是收录了:饺子(Jiaozi),馒头(Mantou)等多个词汇。
麻婆豆腐如今就可以直接翻译成Mapo tofu。
中餐馆菜单翻译技巧“四喜丸子”被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红烧狮子头”被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麻婆豆腐”被译成“麻脸的女人做的豆腐”……国内的很多餐馆推出了双语菜单,但闹出了国际笑话。
明年在中国就要举办奥运会了,会有更多的外国游客远道而来,到时候,面对坐在餐桌前点菜的客人们,怎么去解释清楚我们的美味佳肴呢?(一)地方菜可直接用拼音: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
音译就是把菜品的中文名字用拼音写出来,这种方法简洁直接也很有特色。
比如豆腐,虽然可以译成“大豆乳酪”,但更多的是用“TOFU”一词即可,美国人点菜已经会正确地说“TOFU”,还知道它有益健康呢。
还有像“担担面”(DAN DAN NOODLES)“云吞”(WONTON)等餐点,直接用拼音命名,含有一种“我有人无”的自豪。
反正国外没有相对应的食品,那么就用我们的称呼好了。
这种方法,在其他国家的餐饮里也屡见不鲜:日本寿司(SUSHI),日本清酒(SAKE),朝鲜泡菜(KIMCHI)都是直接用音译,这已经在西方获得广泛的采用。
而现在国内所说的法国的“香槟”,意大利的“比萨”都是原汁原味音译而来,如今还有谁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呢。
(二)意译有三大讲究:不用说,这是最要功夫的译法。
意译法仔细讲来也分3种:以用料为主的翻译——主要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料,先写好其中的鸡肉、牛肉或海鲜的种类名称,再加上青菜、果仁等配料的名称,像香菇(BLACK MASHROOM)、鲜笋(BAMBOO SHOOT)都是中餐常用的材料,外国人多数不会大惊小怪,会照吃不误。
以味道为主的翻译——在用料之外,强调调味的作料,把椒盐、麻辣、甜酸等味道注明在菜单上,这对外国人点菜会有很大帮助。
要知道外国人给予中国菜“用舌头来吃的饭菜”的美誉,很多时候他们来吃的就是味道。
加了青葱、芝麻等,都是特色风味,不妨一一写出。
不过,在北美有一道很受欢迎的菜“甜酸肉(鸡)”SWEETAND SOUR PORK(CHICKEN),与国内所说的“糖醋里脊”并不完全相同,它的色泽金黄,味道也偏甜,有果汁味,可能吃惯了这道菜的外国人到了国内会弄混。
从中餐菜名的翻译浅谈翻译的方法
近日,小编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国美食正在申遗,中餐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年内就能见分晓,为了让老外了解中国菜,中国烹饪协会、八大菜系领军大师等将在全国开展一系列中国烹饪绝技大赛。
同时,有关方面还将聘请国内外专家把代表中国美食的800道经典名菜(含主食)翻译成统一、标准的英文,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打通“语言关”。
作为资深吃货的小编在对此结果期待的同时,不禁也联想到前几日新闻中曝光的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西安的晚宴菜单,对于中餐菜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行业的一个难题,小编每每想起起曾经那些雷人的中餐菜名的翻译,都会忍俊不禁。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些“经典”的中餐菜名翻译:麻婆豆腐: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 (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夫妻肺片: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片);驴打滚:rolling donkey (打滚的驴)……看到这些神翻译,小编在一笑之余,也深深地感觉到了翻译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看起来这些是笑话,但是在“歪果仁”的眼里,这些被翻译过来的菜名实在是没有一点尝试的兴趣,甚至有些恐怖,毕竟谁敢去吃“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呢。
所以,翻译的水平高低、通俗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对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虽说这些都是玩笑话,但是菜名的翻译确实也是有学问的,小编在佳音特翻译公司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少遇到翻译中餐菜名的问题,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中餐菜名的翻译。
首先,小编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中餐菜名难翻译的现象。
在小编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饮食的文化与习惯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不管是在食材的选取与搭配上,还是在还是在烹调的技术与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对中餐而言,中餐的菜系众多,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征,要将这些特色通过翻译来体现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中国佳肴习惯运用象征性的意义命名,比如“龙凤呈祥”、“蚂蚁上树”等,而西餐的命名与中餐的命名相比则要直接很多,这些象征意义在西方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要将这些难以理解的象征意义翻译的通俗而有准确,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中餐的菜名有些会蕴含着一些典故或者故事,比如“佛跳墙”、“过桥米线”等等,所以,这也造成了理解和翻译的一些难度。
接下来,小编就来浅谈一下小编认为怎样翻译中餐的菜名是合适的。
小编认为,翻译菜名的总原则是让人可以通过菜名可以直观的理解这道菜,不要因为菜名而对这道菜产生误解,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兼顾其象征意义和历史典故则是最好的。
但是由于汉语和英语等其他语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底蕴等历史的差异,要做到兼顾菜名的象征意义和历史典故是很难的。
就像“龙、
凤”这两种虚构的生物在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中的形象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小编认为中餐菜名要翻译为其他语言时一定要跳出中餐菜名的影响来进行翻译,不要因为中餐菜名限制住了自己的思维。
最直接的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便是直接通过“主材料+辅料”的模式来直接翻译,采用这种直接翻译的方式抛开了中餐菜名象征意义的思维,能够让就餐者对这道菜的材料一目了然,避免了因菜名翻译不到位而造成的麻烦,但是却也缺少了许多的文化与内涵,小编认为这种翻译方法最适合于中餐菜名就是直接以原料命名的菜,但一些难以表达的象征意义的菜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表达。
比如:“青椒肉丝”便可翻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Green Pepper”;“鱼香肉丝”则可直接翻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而这样的翻译方式在日常也是使用最多的。
另外一种使用较多并且非常直接的菜名翻译方式便是通过“烹饪做法+主材料名称”的模式来进行翻译了。
这种翻译方式能让就餐者清楚明白的知道这道菜的主要烹饪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烹饪方法不满意而引起的麻烦,例如“葱爆羊肉”可翻译为“Quick Fried Lamb with Scallion in Ginger Sauce”……通过这种方式来翻译也可以让就餐者感受到中餐中不同烹饪方法之间的变化与不同。
最后,对于那些带有文化典故和象征意义色彩比较浓郁的中餐菜名的翻译,小编认为通过附带注释和添加图片两种形式来展现就可以解决了。
将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直接翻译后,通过一个小小的注释来进行解释,不仅能让就餐者理解这道菜,同时也能让就餐者明白这菜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
而在这种翻译方式下,我们可以直接通俗的应用汉语拼音来进行中餐菜名的翻译。
就像“麻婆豆腐”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翻译“Mapo Tofo: spicy bean curd created by a middle aged woman named Mapo back in Qing Dynasty with mainly bean curd,mined lean beef,pepper,chilli powder and so on.”而对于一些象征性意义的中餐菜名,一张图片或许就能清楚明白的展现出这道菜的风采,就像“蚂蚁上树”这样的菜,我们可以翻译为“ants climbing treea”,在这样的翻译情况下,一张图片所能达到的介绍效果应该会远远强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与介绍吧。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中餐菜名的翻译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小编的水平有限,也只是在小编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浅谈一下中餐的翻译,如果这些翻译做的不够尽善尽美,还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