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 格式:ppt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一、单选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建立在__ _理论基础上的。
A进化论 B植物细胞全能性 C基因决定论 D细胞多样性2、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不含__ _。
A含 N物质 B碳源 C血清 D生长激素3、过滤除菌适用对象_ __。
A玻璃器皿 B塑料器皿 C金属器皿 D易被高温破坏的材料如抗生素、激素等试剂4、将___ 重新转移到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A外殖体 B愈伤组织 C 生根苗 D 幼苗5、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 形成层细胞B. 韧皮部细胞C. 木质部细胞D. 叶肉细胞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 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 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 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三、判断题1、根尖、茎、芽、嫩叶、种子、花粉均是植物组织培养外殖体的来源。
( √ )2、一个细胞由分生状态转变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 × )3、所有的植物培养材料都必须高压灭菌锅灭菌121℃、15分钟。
( × )4、继代培养的最适时间是愈伤组织的生长达到高峰期时。
(×)5、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均是控制胚状体同步化的方法(×)第四章植物离体无性繁殖和脱毒技术一、选择题(单选)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 有丝分裂 B. 分化 C. 减数分裂 D. 全能性2、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A.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减数分裂3.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①体细胞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B.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C.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4. 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的个体,全能性最高B.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C. 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D. 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5、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哪一阶段上获得的()A.愈伤组织 B.再分化 C.形成完整植株 D.取离体组织二、判断题1、无病毒苗(脱毒苗)就是植物体已没有病毒感染了(×)2、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正比。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种质资源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入库保存种子的初始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85%,种子含水量降至5%~6%。
根据科学家估算,在上述贮藏条件下,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
型号:TPZY-C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仪器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托普林木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第一章绪论1.简述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内容和主要任务。
概念: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和繁殖优良品种,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育种目标的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4)人工选择的理论及方法;(5)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遗传规律;(6)各种育种方法与应用;(7)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鉴定)、推广。
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种质资源;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通过各种育种途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改良品种的遗传素质与群体构成,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的新品种或新的类型。
并且在繁殖与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提供量足、质优、价廉的生产用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
2.根据你掌握的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知识,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应环境,适者生存。
人工进化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人工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于生产,更是人类的需要。
人工进化比自然进化速度快。
二者的方向不完全一致。
遗传改良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特性:(1)特异性: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2)一致性:品种内个体间的主要经济性状相对整齐一致。
(3)稳定性:经过繁殖,品种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4)地区性:每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地区和适宜的栽培条件。
(5)时间性:每个品种又有一定的寿命,即使用期限。
要不断创造符合需要的新品种来更换过时的老品种。
(6)局限性:每个品种都会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符合生产、加工或消费要求。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种质资源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直接传递给子代决定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是生物遗传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是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遗传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的保存以种子形式保存方法为佳,此法具有最经济并能保持稳定的遗传性等优点。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燥密封保存:在常温条件下在密封容器中加适量干燥剂保存种子的方法。
干燥剂可用生石灰、氯化钙、硅胶等,一般种子与干燥剂的比例以1∶2为宜,硅胶比例可适当提高。
2.低温保存:种子干燥后进行密封包装,然后置于低温条件下如冷库、冰箱内保存。
这是一种低温不控湿度的方法。
因此特别要注意存放种子的容器要严格密封,防止吸湿。
3.异地保存:将潮湿地区的种子移至到干燥、低温地区保存。
我国青海、新疆等地气候干燥寒冷,青海西宁常年平均气温6.0℃,平均相对湿度为53.9%,7月至9月的相对湿度在65%左右,即相当一个自然低温干燥库。
以上保存方法其共同特点是,种子含水量仍相对较高。
种子在贮藏中代谢仍比较旺盛,种子衰老快,种子温度常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密封不好,种子含水量还会与环境湿度平衡。
4.种质库保存:种质库库内有控湿设备,是当今保存种质资源较为理想的条件。
按贮藏期可分为短期保存,中期保存和长期保存三种。
短期库:库温控制在10℃~15℃,相对湿度在50%~60%。
种子用纸袋或布袋包装,一般可存放5年左右,作为临时应用材料,供鉴定、研究和分发。
中期库:库温0℃~10℃,相对湿度在50%以下。
种子用防潮材料包装并密封。
种子水分在8%左右,可保存15以上,保存种子主要是用作分发材料。
长期库:库温在-10℃~-20℃,相对湿度在30%~50%,种子含水量在4%~6%。
种子用铝盒或铝箔塑胶密封包装、或真空密封。
贮藏期50年~100年。
长期库贮藏,一般不作分发用,即当分发材料用完时可用作繁殖材料提取,所以也叫基础库。
复份异地保存:因为全部种子资源集中一处保存有很大危险性,为了防止万一,从种子中分出一部分,放置另异地进行复份保存,此种保存法称复份异地保存。
种质资源库的保存方法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种质资源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入库保存种子的初始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85%,种子含水量降至5%~6%。
根据科学家估算,在上述贮藏条件下,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
型号:TPZY-C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仪器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托普林木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