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2
- 格式:pdf
- 大小:612.04 KB
- 文档页数:10
琵琶行2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诵读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有关诗句,赏析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过程与方法比较诗人和琵琶女的相似遭遇,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教学难点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一、复习导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好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明确:音乐(琵琶声)。
师: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段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二.精读全诗,逐段赏析㈠赏析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分析:“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
赏析: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
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
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象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
⊙注意名句。
⊙补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秦时明月汉时关。
⊙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琵琶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4. 背诵第一、二节;理解分析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的特色。
5. 掌握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知识导学】《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作侧面描写。
【基础演练】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昔日同学三年,今天终得一聚,“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2. 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琵琶声的粗重,“切切”形容琵琶声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3.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4~5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第二课时)》高二语文设计:陈孝蓉审定:李平 2009-8-13【学习目标】诵读3-5段,掌握重点词语。
概述琵琶女的悲惨遭遇。
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含义。
【学习重点】诵读3-5段,掌握重点词语。
【学习难点】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含义。
【学法指导】通过诵读理清层意,再进行归纳。
【知识链接】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①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②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③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①心里想着高山。
②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
③必然了解它的。
【学习过程】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文章的文意。
重点词语。
①整顿衣裳起敛容..争缠头..②五陵年少③秋月春风等闲.....度④暮去朝来颜色故⑤老大....嫁作商人妇⑥梦啼妆泪红阑干⑦却坐..声..促弦弦转急⑧凄凄不似向前局部探究:1、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悲惨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如何?又是怎样引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当堂检测,认真落实。
1.千呼,。
2.,先有情。
3.大弦,。
4.别有,。
5.,秋月白。
6.门前,。
7.,曾相识。
8.东船,。
五.反思感悟六.比较阅读《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