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
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 ②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 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 :“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家
从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
对宇宙、社会,人生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并为此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见解。
2021/3/2
5
奴思隶制考瓦解、封建制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周王室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
变
2021/3/2
1
专题概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融合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儒学经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新发展。
2021/3/2
2
▲1.百家争鸣
•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及主要观点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