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8
煤气作业应急处置方案简介煤气作业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在煤气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应急处置方案,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的煤气作业应急处置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个相对全面和可执行的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1. 事故现场的处理当出现煤气泄漏等事故时,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阻止事态的恶化。
以下为应急处置过程详细步骤:1.立即排除火种等能引起燃爆的因素;2.通知煤气部门,让其及时派员上门检查;3.关闭煤气门,切断煤气源;4.打开门窗通风,尽量减少危险因素;5.确认周边没有燃气泄漏,禁止明火进入现场,并进行安全隔离;6.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燃爆威胁,应迅速疏散位于事故现场周边的人员;7.对发生事故的区域进行禁止使用和警示等措施。
2. 煤气检修维护前的事项在煤气检修维护前,需要开展一些必要的工作,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具体工作如下: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煤气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加以整改;2.对于需要停机维修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停机计划,明确停机时间和范围;3.在检修维护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隔离,并切断煤气源;4.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煤气设备的稳定状态,并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外人观察或进入现场;5.在检查完毕后,应对煤气设备进行充分测试,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完全排除任何隐患。
3. 紧急救援的处置当煤气作业出现紧急救援的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可有效保护人员及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紧急救援的处理程序:1.第一时间向附近煤气部门报警并通知有关部门,协助清理现场;2.在抢救时间内,应对现场有危险的区域进行隔离,查清事故原因;3.如果出现人员伤亡,在紧急时间内进行简易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4.在救援过程中,应按照预先制定的救援方案进行行动,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理措施;5.在救援及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及时作出安全评估和后续处理措施。
煤气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前言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窒息性中毒,主要是由于煤气中的有毒成分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因此,发生煤气中毒的现场应该及时进行应急处置,以保障人身安全。
本文将介绍煤气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评估在处理煤气中毒现场时,需要首先做好现场评估。
判断是否存在煤气泄漏及泄漏量大小,评估中毒者数量和症状,以及了解其他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常用的酒精或药物的混合使用、火源等。
做好评估后再进行下一步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紧急撤离和报警在发现煤气泄漏后,应立即切断煤气管道或关掉煤气源,通知其他人员迅速撤离现场,保证人员的安全。
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及时求助有关部门,等待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保护自身安全进行现场处置时,应确保自身安全。
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应远离泄漏处,不要使用明火和电器操作工具,不要触摸电器和线路。
在煤气中毒现场处理过程中,不要穿过有疑似泄漏的煤气区域。
救治中毒者对于已经中毒的人员,需要做好及时救治。
将其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协助嗅闻煤气中毒的颜色或其他症状,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果症状严重,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煤气中毒的预防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好煤气中毒的预防工作,防止其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煤气器具设计、安装和维护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可私自改动煤气管道。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燃气器具和煤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清洗和维修。
•安装煤气器具时,要选用合格、专业的煤气安装师傅进行安装和维修。
•在煤气器具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气体浓度。
•在使用煤气器具及时检查燃气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不得盲目排放燃气。
结束语煤气中毒是一种危险性比较高的窒息性中毒,因此在发生煤气中毒现场应该及时进行应急处置,以保障人身安全。
本文给出了煤气中毒现场应急处置的方案,提供了一些预防措施,并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相关规定,做好煤气中毒的预防工作,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煤气柜各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一、煤气泄漏事故1. 事故描述:煤气泄漏事故是指煤气管道、燃气器具等出现泄漏导致煤气扩散的情况。
煤气泄漏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需及时处置。
2. 现场处置方案:(1) 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切勿使用明火、电器开关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
(2) 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
可以使用专用的阀门封闭器具进行操作。
(3) 打开门窗、通风设备等,增加空气流通,尽量排除泄漏的煤气。
(4) 如果泄漏无法迅速排除,需要使用密闭性好的器具进行暂时封堵,如止漏胶带等。
(5) 尽快联系燃气公司或消防部门,报告事故并请救援。
(6)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喷洒水雾,降低煤气浓度。
(7) 禁止使用手机、打开灯等可能引起火花的行为。
二、煤气泄漏导致火灾事故1. 事故描述:煤气泄漏导致火灾是指煤气在泄漏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引发火灾的情况。
煤气火灾危险性大、蔓延速度快,需迅速处置。
2. 现场处置方案:(1) 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切勿使用明火、电器开关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
(2) 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
可以使用专用的阀门封闭器具进行操作。
(3) 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等灭火器具进行初期灭火。
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将煤气推至其他地方导致火势扩大。
(4) 尽快联系消防部门,报告事故并请救援。
(5)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喷洒水雾,降低火势和煤气浓度。
(6) 禁止使用手机、打开灯等可能引起火花的行为。
三、煤气柜泄漏导致中毒事故1. 事故描述:煤气柜泄漏导致中毒是指煤气柜泄漏后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在室内逐渐积累,导致人员中毒的情况。
中毒后的人员很容易出现头晕、乏力、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迅速处置。
2. 现场处置方案:(1) 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
(2) 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
可以使用专用的阀门封闭器具进行操作。
(3) 打开门窗、通风设备等,增加空气流通,尽量排除室内的有毒气体。
煤气中毒事故处置方案
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事故,特别是在冬季取暖的时候。
对于煤气中毒
事故,及时、正确地处置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针对煤气中毒事故的处置方案,供参考。
一、现场救护
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告知煤气中毒事故的情况,包括人数、中毒时
间、症状等。
2.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并尽快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3.若中毒者意识清醒,尽量让其呼吸新鲜空气。
4.若中毒者意识不清或已昏迷,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在等待急救抵达之前,可以将中毒者脱离现场,放置在安全地带,并
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救护措施。
二、现场处理
1.禁止燃气设备继续运行,并关闭燃气源。
2.检查煤气管道、燃气设备是否泄漏,若发现泄漏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打开门窗通风,尽快排除室内积存的有毒气体。
4.若情况比较严重,建议撤离现场周边的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
急处理。
三、事后处理
1.中毒者恢复后,应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
2.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3.修复相关设备、管道,确保能正常、安全地使用。
4.组织相关部门对积存的有毒气体进行排除,确保排除彻底,不留后患。
最后
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事故,正确、及时地处置非常重要。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家庭成员应了解煤气设备的基本安全使用知识,更应常年保养,及时查找安全隐患。
对于具体的处理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人员安全。
煤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况煤气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煤气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应急预案,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本文将介绍在煤气火灾事故中的现场处置方案,以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伤害和损失。
二、事故处置原则1. 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煤气火灾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迅速离开事故现场,并及时报警。
2. 救援遇险人员: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帮助遇险人员逃生,并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3. 控制火灾扩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扩散,降低次生伤害。
4. 疏散周围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周围人员要及时疏散,避免更多的人员受伤。
5. 协调救援力量:事故发生后,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并协助他们完成任务。
三、事故现场处置流程1. 发现火灾当发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镇定,迅速离开火源地点,以避免被烟气和高温所伤害。
然后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告知具体的事故地址和火灾情况。
2. 通知救援力量在报警后,要迅速通知消防队、120医疗救护中心和相关部门前来救援,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和现场情况。
3. 疏散周围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要迅速疏散周围的人员,防止更多的人员受伤。
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帮助部分受困人员逃生,但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4. 控制火势扩散在救援力量到达前,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可能控制火势扩散,如关闭煤气阀门,用湿布堵住通风孔和煤气管道接头,尽量减少煤气外泄的可能。
5. 救援和医疗处理一旦救援力量到达现场,要立即协助他们进行救援工作,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并对火灾现场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四、煤气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对使用煤气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煤气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煤气设施:对煤气管道和煤气炉具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隐患,确保设施安全。
车间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前言煤气事故是一种容易发生的危险性较高的事故,经常发生在化工厂、炼油厂和工厂等地。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必须制定详细的煤气事故处置方案。
事故概述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原因,煤气泄漏导致煤气爆炸,现场出现大量火焰和浓烟,可能有工人被困。
为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处置方案1.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并向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所有员工必须迅速撤离现场,并在安全区域等待进一步安排。
2.戴上防毒面具和安全帽进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并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况。
如果有人被困,立刻采取措施解救。
3.关闭煤气泄漏阀门,切断煤气根源。
如果发现煤气管道破裂,可以使用管子或胶带进行紧急封堵。
4.使用灭火器、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并注意周围温度。
5.对现场进行通风,以消除煤气和能见度的影响,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给予现场上的工人及其家属规范的指导和心理疏导。
注意事项1.处置人员必须穿着足够的安全防护装备进入现场,确保个人安全。
2.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检查空气中煤气的浓度,并确保不会对处置人员产生威胁。
3.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判断事态的严重程度,采取恰当的处置方案,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
4.为了避免重复处置,必须及时记录和报告现场煤气事故的情况和处置过程。
这将有助于事后的分析和总结。
结束语煤气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处置方案和安全程序来最大程度地保证工人的安全。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处置方法,我们才能进一步保障车间和工人的安全。
煤气泄漏火灾事故处置方案煤气泄漏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由燃气泄漏引起的火灾隐患是很大的,其爆炸物质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性等特点,一旦燃气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其破坏性和危害性都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对于煤气泄漏火灾事故的处置,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案和方法。
一、现场处理步骤1.呼叫相关部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火灾事故,第一时间要进行呼叫相关部门(如消防队、燃气公司等),告知事故地点、状况和需要紧急处理的内容,以便应急部门能够及时派人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2.立即疏散人员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疏散周围安全范围内的人员,避免受到事故的伤害和威胁。
在进行疏散时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员,做好安全保障措施。
3.切断燃气供应煤气泄漏时,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燃气供应,会导致泄漏的燃气浓度越来越高,直到达到爆炸的极限。
因此,切断燃气供应是关键的一步。
在进行切断燃气供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操作引发更大的事故。
4.喷雾降温在有明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剂或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扑灭,同时也可以使用喷雾降温的方法,通过喷雾使火场温度迅速降低,以控制火势的蔓延。
二、事故处理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处置过程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任何行动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在进行处置过程中,必须全程呼吸器防护及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消防部门指示操作。
2.远离明火煤气泄漏时往往 beg出明火,如遇明火,应立即远离明火,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3.尽可能地控制泄漏量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控制泄漏量,防止泄漏气体扩散,同时根据情况进行安全撤离。
4.防止烟气污染在处理事故时,要尽可能避免产生烟气污染,减少烟气向室内进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总结煤气泄漏火灾事故的处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就能够在发生煤气泄漏火灾事故时做出正确的应对,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气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煤气房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煤气泄漏、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对措施1. 煤气泄漏事故(1)发现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煤气阀门,切断气源。
(2)迅速开启门窗,加强通风,降低室内煤气浓度。
(3)疏散现场人员,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通知相关部门,如安全部门、消防部门等,进行支援。
(5)对泄漏点进行排查,修复泄漏部位。
2. 煤气中毒事故(1)发现煤气中毒人员时,立即将其移至通风良好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2)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如吸氧、保暖等。
(3)通知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时,立即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2)疏散现场人员,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通知消防部门进行支援。
(4)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原因调查。
4. 爆炸事故(1)发现爆炸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设立警戒区域。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支援。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安全总监(2)副组长:安全部门负责人(3)成员:各相关部门人员五、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启动(1)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事故处理方案。
2. 应急处置(1)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展开应急处置。
(2)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工作。
3. 信息发布(1)及时向有关部门、员工和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保持信息畅通,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煤气罐爆炸现场处置方案概述煤气罐爆炸是一种容易引发大规模火灾的意外事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现场必须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本文将针对煤气罐爆炸现场采取以下措施:确认事故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初期处置、隔离危险区域、清理灾害现场及调查事故原因。
确认事故情况在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后,需要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消防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救援,该消防人员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确认。
具体确认步骤如下:1.进一步了解现场事故的性质及情况,确定事故范围和情况;2.依据目前情况建议疏散人员;3.初步估算燃烧气体量及火势发展趋势;4.确认现场周围防火安全条件;5.搜救被困人员,进行人员伤亡情况排查。
组织人员进行初期处置确定事故情况后,需要迅速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期处置,以尽快控制火势的发展。
1.建立指挥部;2.确认周围危险区域,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安全区域;3.指派专人对现场进行监视,并及时调整处置方案;4.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对火势进行初期扑灭;5.为搜救行动提供支持,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
隔离危险区域在进行初期处置后,需要尽快隔离危险区域,以保障周围人员的安全,并准备进行后续的清理工作。
1.检查周围现场,确认安全范围;2.在安全的区域设置安全标识,告知人员不要靠近危险区域;3.在危险区域划定周围的警戒线,确保行人和车辆不进入危险区域;4.设置警戒员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清理灾害现场隔离危险区域后,需要尽快清理灾害现场,以恢复现场正常秩序并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1.损失评估:搜寻并清点现场设施、业主财产以及人员伤亡情况;2.现场清理:根据损失评估情况进行清理工作,将损坏的设施和财产进行清除处理;3.处理废弃物:包括爆炸的气罐、受损的物品等废弃物,需要分类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调查事故原因随着清理工作的完成,我们需要开展对事故原因的调查研究,以避免低级重复错误。
1.调查自身原因:确认自身事故原因,检查消防设施和管理水平等;2.调查环境原因:确认事故区域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气候影响等;3.调查外部原因:检查外部因素是否对事故有影响,包括物流运输、周围房屋、设施等。
一、预防措施
1. 安装煤气报警器,定期检查并保持其正常工作。
2. 使用煤气设备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煤气泄漏。
3. 不要在没有通风的地方使用煤气设备。
4. 在使用煤气设备后,确保关闭所有煤气阀门。
5. 教育家庭成员了解煤气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措施。
二、应急处理
1.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窗户通风,离开现场并拨打报警电话。
2. 发现煤气中毒:
-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煤气。
- 如果中毒者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 如果中毒者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 如果中毒者皮肤或眼睛接触到煤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 等待专业医疗救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继续进行上述急救措施。
三、后续处理
1. 在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可能会给予氧气疗法,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煤气。
2. 心理疏导:煤气中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3. 安全检查:在事故发生后,应对家庭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以防止再次发生煤气泄漏或中毒事故。
地下室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着火、爆炸、中毒
的应急处置预案
一、事故特性
中文名称:一氧化碳
英文名称:carbon monoxide;CO
定义1:无色无臭有毒性的气体,分子式CO,分子量28,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的中间产物。
定义2:碳或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危害性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密度 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74%。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江关喜
副组长:陈平严桂斌罗锐席培伟
成员:郑舟梁刚秦兴连刘林王俊
敖兵陆庭智张跃苏炳银周光普
杨贵平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指挥和组织现场抢修。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修工作。
3.各成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开展现场抢修。
三、地下室煤气管道着火、爆炸、中毒的原因:
1、地下室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遇火花引起爆炸,造成着火或中毒。
2、地下室内交换设备(法兰、考克开闭气、管线、阀门因质量和焊接等)泄漏或破裂,引起煤气外溢造成爆炸、着火和中毒。
3、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和泄漏,如雷击、台风、地震、洪水等。
4、超温、超压造成的破裂和泄漏。
5、垫片撕裂造成的泄漏。
6、压力容器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如压力表接错、水封装置失效)。
7、转动部分不洁,摩擦产生高温,如交换考克缺油、润滑不好等。
8、停送煤气,清扫煤气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火花或抽堵盲板不符合规定,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
9、在地下室区域吸烟、抢修和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烧”及有关规定动火。
10、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11、穿带钉皮鞋进入地下室。
12、击打管道,设备产生撞击火花。
13、电器火花。
14、电器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以及因超载、绝缘、烧坏引起明火。
15、静电放电。
1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器线路或金属管道浸入。
17、焊、割、打磨产生火花等。
地下室煤气中毒产生的原因:
1、新建、改建、大修后的煤气设备,不经过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产,造成泄漏煤气严重。
2、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及时发现造成中毒事故。
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凭热情蛮干造成中毒事故。
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冒险进入造
成中毒。
5、违反劳动纪律在地下室内逗留、休息、睡觉造成中毒。
6、煤气作业时,闲杂人员误入作业区域造成煤气中毒。
7、单人和超时间在地下室作业造成煤气中毒。
四、防止煤气管道破裂而引起爆炸、着火的应急措施
1、控制与消除火源,严格控制设备质量与安装:
(1)地下室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进入。
(2)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如准备黄泥、砂子、石棉布、消火器等)。
(3)地下室及走廊地区使用防爆型电器。
(4)使用不发火的工具(如铜质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5)抽堵盲板作业时,严格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
(6)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7)对地下室所属的煤气管线、阀门、交换考克、压力容器等煤气设备,要按要求进行定期的检验、检测试压。
(8)对设备管线、机、泵、阀、仪表、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持良好状态。
(9)有煤气泄漏的部位,高温部件要采取隔热、密闭措施。
(10)定期检查地下室煤气考克、交换考克的严密性,做火把及泡沫试漏工作。
(11)定期检查地下室各水封的严密工作,使水封处于正常的工作
状态。
(12)定期检查地下室、煤气管线末端、放散管是否灵活好使、安全可靠。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1)地下室张贴各种危险安全提示标签。
(2)非本岗位人员严禁逗岗及进入。
(3)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生产控制参数发生变化。
(4)坚持设备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检修时,必须做好确认与隔离工作(如安装盲板等)抽堵盲板时必须有专业防护站人员进行,要有防静电措施,煤气管道处理干净后,必须做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凡动火作业,必须报填动火作业申请单,并逐级批准)
(6)检查有否违章、违纪现象。
(7)加强调火和煤气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3、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
(1)安全设施齐全(如安全走梯、消防设施、地下室水封及水封放散管、遥控装置)
(2)煤气低压报警装置、交换等报警装置。
(3)进入煤气地区作业,必须携带可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五、煤气着火的处理应急措施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应由事故单位、消防队和煤气防护站共同
组成事故处理指挥部,并做出迅速、慎重、准确的处理事故方案,凡参加急救的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能造成事故扩大。
1、凡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电话报告煤气防护站到现场急救,同时报告消防队到现场急救。
2、直径在150毫米以下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止阀灭火。
3、直径在150毫米以上煤气管道着火时,应停止有关单位的使用,接安装压力表,根据压力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或根据火苗长短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灭火,但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50~100pa,严禁突然完全关止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变形或断裂。
5、煤气管道内部着火,应封闭入孔,关闭所有放散管,用采样头和试验头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灭火。
6、处理煤气着火事故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煤气闸阀、压力表、蒸汽或氮气头等,应派专人看管和操作。
(2)管道直径大于150毫米着火时,绝对禁止关止闸阀或封水封。
(3)管道内部着火,封闭入孔前,必须确认管道内无人后方可进行。
六、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措施
1、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立即挂电话报告煤气防护站到现场急救。
2、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安置在上风侧空气新鲜处,
维护好现场,指派专人接救护车,同时通知附近卫生所到现场急救。
3、检查中毒者的呼吸、心脏波动、瞳孔等情况,确定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4、对于轻微中毒者,如只是头痛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附近卫生所治疗。
5、对于较重中毒者,如意识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到现场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送附近卫生所或医院治疗。
6、对于严重中毒者,如意识完全丧失、停止呼吸等,应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在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准用车送往厂外医院治疗。
中毒者没有出现尸斑或没有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一切抢救措施。
7、为了便于中毒者的呼吸,领扣、衣扣、腰带等应解开,湿衣服应脱掉。
因而,冬季或初春、深秋季节,应对中毒者妥善保暖,以免着凉。
8、对于抢救中毒者的环境,应由事故发生单位指派专人维持秩序,保持清净以便于抢救。
9、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必须查明原因,并将立即处理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七、煤气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凡发生煤气事故,一般是煤气设备损坏,冒煤气或冒煤气后着火,因而,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一般接着而来的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煤
气着火事故或者产生第二次爆炸。
因此,处理煤气爆炸事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凡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处理净煤气。
2、煤气爆炸后引起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
3、煤气爆炸后引起煤气中毒事故,按中毒事故处理。
五、附录
应急处置小组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