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6
学校————考号————姓名————装订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8.(2013·龙东)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9.(2013·日照)“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10.(2013·宁夏)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D)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11. 有一位航海家在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此后国王命令我第二次航海,以求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该航海家是A.迪亚斯B.达伽马C.哥伦布 D .麦哲伦12.“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13.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凡尔赛和约签订②三国同盟形成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④华盛顿会议召开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 ①③④②14.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
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15.1999 年3 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
2016年广西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人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C.《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辛丑条约》、辽沈战役2.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在“医国”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A.创立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 D.创建黄埔军校3.1927年7月24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①蒋介石②汪精卫③陈独秀④李宗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5.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A.直接被没收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A.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关于对当时世界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D.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8.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文物古迹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楔形文字C.巴黎圣母院D.麦加清真寺9.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B.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C.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时表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那么,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开始于何时?()A.新航路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11.美国人民至今仍十分敬佩林肯总统,是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①领导独立战争,发表《独立宣言》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历史探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首选考察地点应当是()A.白宫 B.凡尔赛宫 C.日内瓦万国宫 D.冬宫13.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B.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4.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15.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反映的主题是()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B.殖民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16.一百多年来,外语教育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以求自强,则必须了解西洋文明,学习西洋技艺,而外语则是一切西学之阶梯”.﹣﹣摘自《世界化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材料二:原辽宁大学教授徐德源回忆说:“1936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就有日语课,由日本人当教师.我们常被强迫背伪满‘建国宣言’.‘宣言’中胡说东北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单独开国,后来多次并入中国又分离出来.”﹣﹣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材料三:(新中国)建国之初,苏联等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俄语成为当时最急需的语言,俄语教学也因此迅速发展.到1957年全国共有36所大学建立俄语系科,另有俄文专科学校7所.﹣﹣摘自《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材料四:1979年,教育部提出小学外语在重点小学和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小学逐步开设.整顿和恢复“文革”期间原有的11所外国语学校.…1986年,四套大学英语教材陆续问世.﹣﹣《试论中国近现代英语教育五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材料五:从文艺复兴至今的600多年中,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以欧洲文明为中心的社会形态.随着战后半个多世纪“伟大和平时期”的延伸,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载体.﹣﹣摘自《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兴起与现状思考》阅后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倡导外语教育的原因,为此洋务派有何举措?(2)材料二中描述的情景出现在日本发动的哪一侵华事变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在东北推行日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俄语教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以来英语教育受到重视的背景.(5)依据材料五指出作者认为推广英语教育的原因是什么?17.中、俄、美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三个大国,在过去的百年里,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跌宕起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的抉择】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中美两国和苏俄对战争发展的趋势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抉择?(2)【战时的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共同的敌人,包括中、苏、美在内的正义力量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发表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3)【关系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当中苏关系恶化时中美关系却出现了转机,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上海的聚首】2001年,在中国上海,中、俄、美三国领导人聚首出席哪一次会议?此会议对中国外交有什么影响?(5)【历史的启示】从以上中、俄、美三国关系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8.观察以下两幅漫画:阅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烈马“反抗”的是哪国的殖民统治?它最终通过哪场革命获得自由?(2)图二中的病马“任人宰割”源自于哪场战争的失败?战后其“重负”是来自哪一条约?(3)1929年爆发的哪一事件让图二中病马的处境雪上加霜?为了改变命运,该国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其发展的结果如何?(4)从以上两幅漫画所表达的寓意中你悟出了什么样的道理?2016年广西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人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C.《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辛丑条约》、辽沈战役【考点】《辛丑条约》;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分析】《辛丑条约》和平津战役的相关内容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允许中国人居住.1949年在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故选C.2.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在“医国”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A.创立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 D.创建黄埔军校【考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主要贡献.【解答】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创建了黄埔军校.其中建立中华民国是他在“医国”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故选C.3.1927年7月24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①蒋介石②汪精卫③陈独秀④李宗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分析】本题考查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解答】宋庆龄“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是指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主要得益于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选A.4.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从“新国民”这一词可以判断出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原因是辛亥革命带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一改旧的风俗习惯,颁布了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会习俗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故选D.5.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A.直接被没收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考点】三大改造.【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解答】由材料中的“一个资本家”可知,这指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所学知,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运用了“赎买”政策,减少了改造的阻力.故选C.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A.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是在1990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而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是在1997年和1999年.故选B.7.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关于对当时世界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C.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D.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考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解答】题中毛泽东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意思是世界局势的变化,是促使尼克松改变对化政策的重要原因.据所学知,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遭遇了经济危机和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实力有所下降,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地位,所以美国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以抗衡苏联.故选B.8.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文物古迹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楔形文字C.巴黎圣母院D.麦加清真寺【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分析】本题考查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解答】题干关键信息是“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狮身人面像.故选A.9.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B.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C.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考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的近代化的史实.【解答】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欧洲跨入近代社会门槛的表现.故选B.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时表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那么,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开始于何时?()A.新航路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与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一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故选C.11.美国人民至今仍十分敬佩林肯总统,是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①领导独立战争,发表《独立宣言》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林肯.【解答】①领导独立战争,发表《独立宣言》的是华盛顿;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是林肯;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的是林肯;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是林肯.故选B.12.历史探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首选考察地点应当是()A.白宫 B.凡尔赛宫 C.日内瓦万国宫 D.冬宫【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的知识点,应把握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研究巴黎和会历史的考察地点”,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主要在凡尔赛宫召开.故选B.13.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B.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解答】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B.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正确.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正确.D.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确.故选A.14.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考点】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48年到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占资本主义世界的54.6%下降到38%,英、法、日和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9.6%上升到31.5%.这说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英、法、日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故选D.15.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反映的主题是()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B.殖民地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格局的特点.【解答】一战后形成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是美苏两极,90年代以后是多极化的趋势,所以结构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ABD不是题目中的意思.故选C.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16.一百多年来,外语教育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以求自强,则必须了解西洋文明,学习西洋技艺,而外语则是一切西学之阶梯”.﹣﹣摘自《世界化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材料二:原辽宁大学教授徐德源回忆说:“1936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就有日语课,由日本人当教师.我们常被强迫背伪满‘建国宣言’.‘宣言’中胡说东北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单独开国,后来多次并入中国又分离出来.”﹣﹣摘自新华每日电讯材料三:(新中国)建国之初,苏联等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俄语成为当时最急需的语言,俄语教学也因此迅速发展.到1957年全国共有36所大学建立俄语系科,另有俄文专科学校7所.﹣﹣摘自《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材料四:1979年,教育部提出小学外语在重点小学和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小学逐步开设.整顿和恢复“文革”期间原有的11所外国语学校.…1986年,四套大学英语教材陆续问世.﹣﹣《试论中国近现代英语教育五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材料五:从文艺复兴至今的600多年中,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以欧洲文明为中心的社会形态.随着战后半个多世纪“伟大和平时期”的延伸,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载体.﹣﹣摘自《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兴起与现状思考》阅后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倡导外语教育的原因,为此洋务派有何举措?(2)材料二中描述的情景出现在日本发动的哪一侵华事变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在东北推行日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俄语教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以来英语教育受到重视的背景.(5)依据材料五指出作者认为推广英语教育的原因是什么?【考点】材料解析题;洋务运动;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一五计划;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英语的推广.(2)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3)本题考查俄语教学推广.(4)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英语的使用.(5)本题考查推广英语教育的原因.【解答】(1)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的学堂,了解西方文明,学习西方技艺;外语是学习西学的基础,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洋务运动教育体制的变化打破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的传统的办学方式,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为此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大学堂.(2)材料二中描述的情景出现在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在东北推行日语教育的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或使东北永远成为它的殖民地.(3)中苏友好或中苏建立外交关系,建国之初,苏联等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俄语成为当时最急需的语言,俄语教学也因此迅速发展.(4)据材料可知,1979年以来英语教育受到重视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的发展迅速,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必须大力推广使用,(5)依据材料五指出作者认为推广英语教育的原因是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载体.故答案为:(1)了解西方文明,学习西方技艺;外语是一切西学的基础(阶梯);设立京师同文馆;(2)九一八事变;推行奴化教育或使东北永远成为它的殖民地;(3)中苏友好或中苏建立外交关系“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的发展(答案符合题意即可);(5)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载体.17.中、俄、美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三个大国,在过去的百年里,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跌宕起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的抉择】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中美两国和苏俄对战争发展的趋势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抉择?(2)【战时的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共同的敌人,包括中、苏、美在内的正义力量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发表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3)【关系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当中苏关系恶化时中美关系却出现了转机,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上海的聚首】2001年,在中国上海,中、俄、美三国领导人聚首出席哪一次会议?此会议对中国外交有什么影响?(5)【历史的启示】从以上中、俄、美三国关系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考点】阐述见解题;中美建交;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中美俄三国与一战的关系.(2)本题考查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表现.(4)本题考查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相关知识.(5)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据所学知,在1917年,美国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其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中国的北洋政府也宣言加入协约国作战.而在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宣布退出战争.(2)据所学知,为了加快法西斯国家的灭亡,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的胜利.(3)据所学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据所学知,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故答案为:(1)中美两国加入协约国作战,苏俄决定议和并退出战争.(2)加快法西斯国家的灭亡;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加速了二战的胜利等.(3)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两点即可)(4)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这是在中国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5)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其它符合题意也可)18.观察以下两幅漫画:。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2016年初中毕业班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 BCDAC 6—10 ABCDD 11—15 DABB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答案中凡涉及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关键性词语出现错别字,该点不给分)16.(1)《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清政府的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综合国力衰弱等(1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3)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1分,答对其中之一即可)(4)“一国两制”构想(1分)祖国统一大业(1分)(5)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上海APEC会议,1分)(6)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1分,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17.(1)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分)民主集中制(1分)文化大革命时期(或“文革”时期,1分)(2)发动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3)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序不能错,每个1分,共4分),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制定,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其它言之成理,符合题意也可)18.(1)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1分);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分);鸦片战争(1分)(2)240年(1分);《四国条约》(1分),《九国公约》(1分)(3)《联合国家宣言》(1分)雅尔塔会议(1分)(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或《欧洲联盟条约》,1分)联合国(1)。
贵港市2016届九年级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满分6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另外的答题卷上)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
A.鸦片战争B.新中国的成立C.虎门销烟D.洋务运动A.十八世纪初B.十九世纪末C.十九世纪初D.二十世纪初3.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_________。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是党的哪一次会议的政治路线?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万隆会议5.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历史事件与南京有关的是__________。
①宁汉合流②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③火烧圆明园④渡江战役的胜利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编订的一本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这本书指的是__________。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物种起源》7.“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
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什么现象?A.没有制定法律B.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D.党中央出现了个人崇拜8.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侵略的战争是由谁发动的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2、胡适在1923年给有人心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事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3、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朽丰碑。
这里的“丰碑”的含义是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标志,载人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5、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产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祯,诗人兴会更无前。
”诗中出现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新中国成立D、港澳的回归7、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8、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9、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四中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这是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其中一幅浮雕,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B.林则徐虎门销烟C.邓世昌黄海大战D.太平军抗击洋枪【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解答】这块浮雕是虎门销烟的情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八块浮雕中的一块.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认识.2.1878年,西方报纸评论:“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欧人一清醒也.”报纸评论的事件是()A.左宗棠收复新疆B.武昌起义获得胜利C.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D.洋务运动开始【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点.【解答】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不久,左宗棠打败了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广大地区.所以与此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有了新的发展,“新”主要是指()A.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B.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C.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孟之道D.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的主要内容.【解答】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BCD反映都是这次运动前期的内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的主要内容.4.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A.新世纪的时光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解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华民族遭受严重危机.故选C.【点评】注意把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遭受侵略的史实.5.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置,凸显了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60年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解答】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54年距今年(2014年)60年.故选D.【点评】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作答,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6.我国某一时期有一首顺口溜:“稻谷堆得高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这首顺口溜深刻地反映了()A.改革开放时期农村新貌B.新中国水稻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业科技成就D.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时期的“左”的错误的主要表现.【解答】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结合题干所给内容夸张的顺口溜,从而判断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7.“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痛,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主要目的在于()A.企图乱中夺权B.打击“牛鬼蛇神”C.制造冤假错案D.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解答】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权力,妄图夺取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所以他们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主要目的在于企图乱中夺权.故选A.【点评】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我国的哪个省开始?()A.四川B.安徽C.上海D.北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分田包产到户.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故选B.【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农村改革的有关内容.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分析】本题考查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时间:1955年、人物:周恩来”可判断他利用自己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的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段评价较难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和人物大胆联想.10.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上意义非凡,它们的共同意义有()①赢得了民族的独立②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维护了国家的统一.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知识点.【解答】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是两者的共同意义.③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两者的共同意义.④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独立战争是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的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有关内容.1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发明创造与发明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火车﹣﹣史蒂芬孙B.瓦特﹣﹣改良蒸汽机C.马可尼﹣﹣无线电报D.莫尔斯﹣﹣有线电话【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线电话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贝尔,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A、B、C三项搭配准确.故选D.【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两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发明和发明者.12.关于如图历史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实行新政,带领美国人民渡过了大危机B.他的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C.在二战中,他领导美国人民反击法西斯侵略D.二战后,他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分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解答】题干图片中的人物是罗斯福.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通过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美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故选D.【点评】重点识记冷战政策的表现及影响.13.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中,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是()A.意大利B.英国C.德国D.法国【分析】本题考查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欧洲的影响.【解答】据所学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很快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是受危机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工业下降的幅度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故选C.【点评】识记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欧洲的影响.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百废待兴,但是,很快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在西欧经济恢复的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A.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B.西欧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C.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欧洲D.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欧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解答】据所学知,ABCD四项都是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这是内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故选A.【点评】识记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15.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2月25日的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D.西方的经济封锁,使苏联经济困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发展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就是斯大林体制,这种体制产生了很多弊端,后面苏联领导人的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使得苏联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斯大林体制的有关内容.二、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阅读材料: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B(A.瞭-嘹,消—销;C.弦xián,夹-浃D.翳yì纶—伦)(3分)2.C(A.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使用对象不恰当,应为“根深蒂固”; C.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B.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用在此处语意不通,应为“名不虚传”D.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一点也不着急。
用于此处表意与语境不符,这里应用形容内心漠然的“无动于衷”)(3分)3.C(A.谓语“面临”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问题”B.句式杂糅,“……是……”与“……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
可将“的主要读者”删去,也可以删去“为”和“编写的文学杂志” D.双重否定误用,“切忌”“不要”删去其中一个。
)(3分)4.B(3分)二、现代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5.A(a举例子b列数字)(3分)6.C(A “主要”表明“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B.“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D.“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3分)7.C(3分)8.D(原文“神”气十足的量子通信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事实上,它已经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3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9.D(A消失 /僻远的,极远的;古代夜间计时单位/还;C独自/唯独;D……的人)(3分)10.B(A倒装句,应是“相与于中庭步” C.省略句,“见”前面省略了主语 D判断句)(3分)11.(1)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分)(关键词“念”、“遂”、“至”,2分)(2)(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全都白了。
(2分)(关键词“雾凇”、“沆砀”,2分)12.甲文用比喻手法(1分),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用白描手法(1分),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016年平南县中考第一次模拟数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题1.C2.B3.D4. A5.B6.C7.D8. A9.C 10.A 11.B 12.B 13. ()()xy x y x y +- 14. 7109.7⨯ 15. 3, 4 16. π23 17. 8 18.89二、解答题19、(1)原式=22223-2-221⨯+⨯.......................4分 =22-2-+=-2 ..........................5分(2)原式=⎥⎦⎤⎢⎣⎡-+--÷-+282)2()2(222x x x x x x x ...............1分 =2)2()2(222-+÷-+x x x x x ...............2分 =2)2(2)2(22+-⨯-+x x x x x ...............3分 =)2(21+x x ...............4分当x=12-时,原式=)212)(12(21+--=21..............5分 20、(1)5÷0.1=50(人).答:被抽查的学生有50人...............1分 (2)m =3050=0.6,n =50×0.2=10,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4分(3)2 200×10+550×10=6 600(克)=6.6千克.................6分答:按平均每人剩10克米饭计算,这餐晚饭将浪费6.6千克米饭.........7分 21、证明:∵△H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45° BH=B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分∴∠DCE=90°,AB=BCBH-AB=BE-BC ,即AH=CE∵CF平分∠DCE,.................3分∴∠ECF=45°∵AD∥BE∴∠DAE=∠AEC∠DAE+90°=∠AEC+90°.................5分即∠HAE=∠CEF∴△AEH≌△EFC ,∴AE=EF.................7分21、解:AE=EF. .................1分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2分又∵BH=BE∴AH=CE.................3分∵△BH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45°∵CF平分∠DCE∴∠FCE=∠H=45°.................4分∵AE⊥EF, ∠ABE=90°∴∠BAE+∠BEH=∠BEH+∠FEM=90°即:∠BAE=∠FEM∴∠HAE=∠CEF.................5分在△HAE和△CEF中,∠H=∠FCE,AH=CE,∠HAE=∠CEF∴△H AE≌△CEF,∴AE=EF. .................7分22、解:(1)设篮球的单价为8x,则羽毛球拍的单价为3x,乒乓球拍的单价为2x...1分8x+3x+2x=130,.................2分解得x=10,∴8x=80;3x=30;2x=20,.................3分答:篮球的单价为80元,羽毛球的单价为30元,乒乓球的单价为20元;.........4分(2)设篮球的数量为y,则羽毛球拍的个数为4y,乒乓球拍的数量为80﹣5y.......5,解得13≤y≤14,................6分∴y=13或14,...............7分答:有2种购买方案,篮球、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的数量分别为: 13,52,15或14,56,10 ...............8分23.............1分 把A(0,3),B(1,2)代入1y k x b =+ 得132b k b =⎧⎨+=⎩ ,解得131b k =⎧⎨=-⎩ . ..............2分∴221-=⋅k k ...............3分 (2) 是 ..............4分过点B 作B G ⊥y 轴于点G ,过点C 作CH ⊥y 轴于点H..6分1y k x =+两式相减,得221-=⋅k k . ..........7分 24、(1)证明:连接OD , .................1分 ∵OD 是圆的半径, ∴OD=OC .∴∠CDO=∠DCO . ∵OC ⊥AB ,∴∠COP=90°. ................2分 ∵在Rt △OPC 中,∠CPO+∠PCO=90°, ∵ED=EP ,∴∠EDP=∠EPD=∠CPO . ................3分 ∴∠EDO=∠EDP+∠CDO=∠CPO+∠DCO=90°. ∴ED ⊥OD ,即ED 是圆的切线. ................4分 (2)解:∵P 为OE 的中点,ED=EP,且由(1)知△ODE 为Rt △ ∴PE=PD=ED∴∠E=600................6分 ∵OD=OC=2,...............8分 25、解: (1)由题意,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 (x ﹣3)(x+1).将C (0,3)代入上式,解得:a=﹣1.∴y=﹣x 2+2x+3. 则点B (1,4)..............3分(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3,0),B (1,4)代入y kx b =+,得304k b k b +=⎧⎨+=⎩解得36k b =-⎧⎨=⎩∴y=﹣2x+6.过点C 作射线CF ∥x 轴交AB 于点F ,当y=3时,得x=32,∴F (32,3).......4分 情况一:如图,当0<t ≦32时,设△AOC 平移到△DNM 的位置,MD 交AB 于点H ,MN 交AE 于点G .则ON=AP=t ,过点H 作LK ⊥x 轴于点K ,交CF 于点L .由△AHP ∽△FHM ,得HLHK FM AP =,即332t HKHK t =--. 解得HK=2t .∴S=S △MND ﹣S △GNA ﹣S △HAD =12×3×3﹣12(3﹣t )2﹣12t×2t=﹣32t 2+3t .........6分 情况二:如图,当32<t ≦3时,设△AOC 平移到△PQR 的位置,RQ 交AB 于点I ,交AC 于点V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3y x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26y x =-+ ∴V(,3t t -+),I(,26t t -+)∴IV=26(3)3t t t -+--+=-+,AQ=3t - ∴S=S △IVA=12AQ IV ⋅=221193(3)3(3)2222t t t t -=-+<≤.............7分 综上所述:22333(0)221933(3)222t t t S t t t ⎧-+<≤⎪⎪=⎨⎪-+<≤⎪⎩..............8分(3) 当230≤<x 时,223333(1)222S t t t =-+=--+ 当t=1时,23=最大S .......................10分26、(1)证明:∵tanB=2,∴AE=2BE ; ........................1分 ∵E 是BC 中点,∴BC=2BE , ...................... 2分 即AE=BC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AD=BC=AE ;.....................4分(2)证明:作AG ⊥AF ,交DP 于G ;(如图2)..................5分 ∵AD ∥BC ,∴∠ADG=∠DPC ;∵∠AEP=∠EFP=90°,∴∠PEF+∠EPF=∠PEF+∠AEF=90°, 即∠ADG=∠AEF=∠FPE ;又∵AE=AD ,∠FAE=∠GAD=90°-∠EAG , ∴△AFE ≌△AGD , .......................7分∴AF=AG,即△A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F=DG;..................8分................10分。
2017年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栏内。
)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2..中国人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得益于()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各种思潮和主张,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自强、求富——马克思主义命————民主、科学4.“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
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三大改造的教训“周恩来的外交生活”课外探究活动,你会选用的主题有()①参加西安谈判的中共代表②赴重庆谈判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④周恩来在机场欢迎尼克松A.①②B.②③C. ③④D. ②④6.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①文艺复兴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产生的三位伟人先后是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C.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D.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9.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11.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平南县2017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 D C B B A A D B B C C C D 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有错、漏,该点不得分)16.(1)1921年7月(1分)上海(1分)(2)1953-1957年(1分) 重工业(1分)苏联(1分)(3)邓小平(1分)葡萄牙(1分)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1分)(4)西部大开发战略(1分)精准扶贫(1分)17.(1)君主立宪制(1分)1967年(1分)欧洲共同体(或欧共同体)(1分)加速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1分)(2)1787年宪法(1分)孟德斯鸠(1分)林肯和罗斯福(顺序不能错,2分)(3)多极化趋势(1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分)18.(1)明治维新(1分)偷袭珍珠港(1分)(2)《九国公约》(1分)(3)1895年(1分)《马关条约》(1分)(4)1972年(1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防能力的不断增强(言之有理即可,1分)(5)结束对抗,加强合作,实现共赢(言之有理即可,1分)说明:非选择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该点赋分。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016年平南县中考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16题11分,17题9分,18题10分,共30分)
16.(11分)
(1)洋务运动(1分)求富(1分)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1分)(2)1898年(1分)《公车上书》(1分)
(3)孙中山(1分)民族、民权、民生(3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
(4)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分)
17.(10分)
(1)1937年12月(1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1分)台儿庄战役(1分)
(2) 珍珠港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1分)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分)
(3) 种族灭绝政策(1分)
(4)1945年(1分)爱因斯坦(1分)
(5)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
(6)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争对交战双方都是巨大的灾难;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1分,答出1点即可。
其他合理的也可以酌情给分)
18.(9分)
(1)巴黎和会(1分)华盛顿会议(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分)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北约和华约)(2分)(3)多极化趋势(1分)中国(1分)俄罗斯(1分)
说明:非选择题答案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可以酌情给分。
专有名词书写错误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