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42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纠正的建议。
首先,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容的单一性和脱离实际。
目前,一些教材内容单一,重视文言文和古诗词,而忽略了现代文学作品和实用语言的学习。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不高,难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建议在教学中增加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当代作家的作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视死记硬背和缺乏趣味性。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侧重于教授语文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建议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片面性和定式化。
目前,一些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评价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多元素素养的培养。
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忽略了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因此,建议老师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法的死板化和评价方式的片面性。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建议在教学中注重多样性,增加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并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多元素素养的培养,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希望通过改进,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失真现象剖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学期都要听一些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观摩课),一堂课听下来,如果我们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往往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提问精简恰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教态亲切自然”、“板书精当美观”……整堂课由于准备充分而显得完整、精致、有条不紊(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多少锻炼、收获了多少启发(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地方是执教者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只要我们细细揣摩一下,便可揭开这些“虚伪”的面纱。
一、教师评价的“武断”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所有的评价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课程改革不是发生在专家的讲座里,也不是发生在研究者的实验室里,而是发生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
然而,在某些课堂教学中,原本极富情感的课堂评价却蒙上了“虚伪”的面纱。
[案例1]:在公开课上,学生正津津有味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一看下课时间快到了,就疾步走上前抚摸着他的头并打断道(说):“你讲得真好,非常全面。
”接着就自顾做起了总结。
[思考]:尽管表面上是表扬的,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评价者对发言者和听众的不尊重。
教师以其文明的评价(轻轻地抚摸)粗暴地打断了学生,以保证自己预设的教学程序的“完美”,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需要和感受,这种虚伪的评价是无法得到学生认同的。
[案例2]:教师让学生起来读书,学生由于紧张读得不够流利。
这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微笑着说:“哪位同学能比他读得更好?”[思考]:这位教师看起来非常和蔼,但在他“虚伪”的微笑中所隐藏的潜台词是:“你不行,还是看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吧!”这样的评价只关注显性的结果,不注重参与的态度,忽视了大多数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高段语文作文“失真”之现状以及措施漫谈“失真”是当下小学高段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现象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注重记忆和应试,缺乏真正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现状。
我们需要调整教育的目标。
当前,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重新明确语文教育的目标,从应试导向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语文教师主要采用讲解和习题练习的方式来教授语文知识。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应该倡导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语文读书会、辩论赛等,让学生在阅读、写作、演讲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许多小学生阅读能力较差,不愿意主动阅读,甚至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丰富多样的图书馆、开展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现实中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写作水平也较低。
我们应该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提供写作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
现实中许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问题的思考较为肤浅。
我们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解决小学高段语文“失真”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改进现状。
只有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时代新人。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的特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现代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应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具有互动性特点。
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是合作性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还是自主性学习方式,表现出来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平等的,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的经验与知识,分享着经验与体验,从而使得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开阔学生视野,探索新的问题,达成师生之间的共识,使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促进教学相长。
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形成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
(二)具有灵活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具有灵活性。
教学组织形式是多样的,教师讲,学生要认真的听,也要鼓励学生讲,师生一起认真听;对提出的问题,要实行小组合作解决,又要组织学生谈论争辩。
座位安排上,要此阿勇圆圈式、马蹄式、小组式的方式;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取的一切教学组织形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而定。
(三)具有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语文课程要体现出活动性特征。
即是说教师要把在传统教学中需要自身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读读写写的基础上进行猜猜想想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能通过思考达到娴熟的地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备课时,按照教案进行抄袭,不仔细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度挖掘与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 武汉市李莉名师工作室张春霞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探索 有效教学的途径,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但一些教师的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距离,课堂教学过 程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与新课程背道而驰,不容忽视,亟待解 决。
一、亦步亦趋现象,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力度 这是小学教师的通病,对学生不放心,对自己没自信,所以课堂上总 是带着学生小步子走。
这样做,课堂上呈现出热闹纷繁的场面,因为问题简单,所以大多数 学生往往不假思索便可得到答案,这种热闹是以学生的思维的丧失为代价 的。
〔案例〕六年级语文《浮冰上》鄂教版教材教学片断 师为了一条狗,诺尼放弃了生的希望,为了保全狗的生命,他放弃了 小刀,这是充满人性的爱,尼诺克可以吃了诺尼之后,多活几天,可它吃 了诺尼没有?它是怎么做的?生犬围着诺尼打转,嗥叫…… 师他为什么打转,嗥叫? 生不知道主人怎样,担心主人。
师犬还怎样做? 生扑上来。
师扑上来干什么? 生看清主人为什么倒下。
师犬还怎样做? 生犬呼吸时的热气…… 师犬还怎样做? 生舌头去舔诺尼的脸…… 〔原因分析〕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非常明显地表现在问题的设计上。
教师的问题没有张力,显得细碎。
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无需与文本进行对话便可对答如流。
这样热闹纷繁的课堂,所表现的是学生思维的缺失。
学生学习的结果只是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浅显理解上。
还有的教师怕问题放下去之后, 学生不会回答, 课堂出现冷场的现象, 自己又缺乏必要的课堂调控能力,对自己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导致课堂 上教学的重心放下不去。
〔对策〕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要独具匠心,从大处着眼设计问 题。
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 无从下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二、语文课变为“表演”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失真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以一起小学教育失真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原因及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明,学习成绩优异,但在班主任的眼中,他并非一个优秀的学生。
原因是小明的成绩虽好,但他的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打扰同学,与老师顶嘴。
班主任多次对小明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但效果不明显。
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向小明的家长反映情况,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小明。
然而,小明的家长却认为,孩子的成绩优秀,其他方面的问题无关紧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其他学生的学习。
班主任再次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行为问题。
然而,小明的家长依然坚持成绩至上的观点,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最终,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班主任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情况。
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引导。
在座谈会中,专家讲师向家长们讲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专家的引导下,小明的家长逐渐认识到教育失真的危害,开始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课堂秩序得到了恢复。
这次事件让学校和家长都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失真现象的存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教育失真的原因(1)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
在案例中,小明的家长认为成绩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2)教师评价体系的单一。
在案例中,班主任对小明的评价主要基于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其他方面。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存在偏差,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3)学校管理不到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马艳红自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凡是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多媒体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
我们发现形式上的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成为披着教改外衣的变味教学。
现象一:讨论走过场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经常是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小组成员虽然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没解决实际问题。
难道这种无谓讨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现象二:华而不实的语文课件,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课件无一例外的是一张秀美柔的风景照,闪耀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
有的教师将课本内容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的欣赏课,我们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现象三:问题泛滥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教师一问到底,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而教师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基本上类似于:“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问题难度和深度不高,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
长此以往,语文课不就成了“答记者问”了?现象四:名目繁多的课程整合目前有些教师为多让学生活动。
把语文课进行了非语文课程的演绎,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美其名曰“课程整合”。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钟情于“游戏的兴趣”,忙于“设趣”、“激趣”、“逗趣”,使教学形式趋于“游戏化”,称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脱离实际的“创新”,人为地制造深奥,这不是教法的改革。
分类号:G40学校单位代码:10446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研究生姓名:李敏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教学论导师姓名、职称:李允教授论文完成时间:2012年4月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摘要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回应,更是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
但现今的课堂教学却背离了其本真的追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多数教师积极响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由于对其理念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现象。
理论研究者对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目标、主体、交往、评价、环境和提问等某一方面,而以课堂教学失真为主题的研究较少,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失真的研究并不多。
并且作为行动研究者的教师也囿于实践现象的简单描述,缺少对现象的深层思考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存有的问题。
因此,基于此现象,本研究从系统的角度来阐释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深层思考和分析,力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小学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焕发生命活力。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真和课堂教学本真、失真和课堂教学失真进行概念界定。
第二部分,从目标、内容、主体、过程和评价五个方面彰显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举证了部分课堂教学失真案例。
目标方面顾此失彼,出现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淡化“双基”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贴标签等现象;内容方面出现脱离教学目标的实际、知识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等现象;主体方面非此即彼,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方面简单处置,出现教学流程按部就班,教师对预设之外的情况无所适从等现象;评价方面功能单一,出现只重视智力或答案等现象。
第四部分,基于举证的失真案例,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三个角度探索回归课堂教学本真的策略。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从增强职业道德、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等方面努力。
学生方面,注重发挥其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管理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创造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巧妙处理违规现象等方面入手。
第五部分,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加以评价,凸显本真课堂教学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失真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s the main wa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is not only a response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also an adoption to the social demand fo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alent. Today’s classroom teaching has deviated from its pursuit of affec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devi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concept causes formalism, and the mismatching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other phenomena.Theorists’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abou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main body, interaction, evaluation, environment and questions. There are not many systematic analyses about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ction researcher teachers are confined to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phenomenon, and are lack of deep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can not be solved fundamentally. Therefore, the article aims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distor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 Through deep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the paper strive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turn to the true.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true and the tru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istortio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distortion.The second part concludes the true pursuit of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target and content and subject and process and evaluation.The third part gives several examples from five aspects about the cas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istortion. About the objectives, the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ady-made knowledge, and dilute the teaching of double base, and label the phenomenon of emotional , attitude and values and so on. About the content, there are phenomena of breaking away from the actual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knowledge and students and so on. About the main body, there is a phenomenon either teacher-centered or student centered. Ab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process of step-by-step, and teachers can not deal with the phenomena of the outside of the situation and so on. About the evaluation,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intelligence or answer is concerned about.The fourth part explores strategy of returning to the tru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management based on proof of distortion case.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enhanc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mprove their own knowledge system. Student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focus on playing its subjectivit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About the management,the schools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teachers should create a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deal with cleverly irregularities and other aspects.The fifth Part presents a wonderful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and evaluates it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ursuit of real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 primary schools; classroom teaching; distor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II)引言 (1)(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二)研究方法 (1)1.文献法 (1)2.观察法 (1)3.案例分析法 (2)(三)研究的意义 (2)1.理论意义 (2)2.实践意义 (2)(四)相关研究综述 (2)1.国外相关研究 (2)2.国内相关研究 (3)一、相关概念界定 (5)(一)本真与课堂教学本真 (5)(二)失真与课堂教学失真 (6)二、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6)(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追求 (6)(二)教学内容的丰富追求 (7)(三)师生关系的主体性追求 (7)(四)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追求 (8)(五)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追求 (9)三、课堂教学失真现象举证 (9)(一)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 (9)1.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 (9)2.“双基”教学的淡化 (10)3.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1)(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11)1.脱离教学目标实际要求 (11)2.脱离知识的实际需求 (12)3.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 (12)(三)教学主体非此即彼 (13)1.教师中心 (13)2.学生中心 (15)(四)教学过程简单处置 (16)1.教学流程按部就班 (16)2.教师预设之外无所适从 (16)(五)教学评价功能单一 (17)1. 只关注智力因素 (18)2. 只注重检测 (18)3.只关注答案 (19)四、回归课堂教学本真的策略探索 (19)(一)立足教师素质的提升 (20)1.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0)2.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20)3.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21)4.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 (21)(二)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2)1.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2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3)(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24)1.创造有力的教学环境 (24)2.巧妙干预违规行为 (24)3.捕捉丰富教学资源 (25)五、精彩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25)结语 (31)参考文献 (32)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34)致谢 (35)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引言(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追求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