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检修计划设计的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273.59 KB
- 文档页数:4
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及其可视化技术智能变电站是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主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变电站运行、检修、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措施十分重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全防护为防止变电站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设立遮阳棚,在高温季节避免设备过热;其次,要加装气体绝缘开关的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变化,预警风险事件;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变电站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即监控、自动化、管理一体化的系统。
它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测,防范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它还可以为大规模设备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监测电力质量、电力需求、功率因素等,并发出报警信号。
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防护。
员工需要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同时,还需要设置安全通道和出入口,增加防护栅栏和安全门的设置。
4. 可视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是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电站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
通过设置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制定智能报警规则,如异常电流规则、异常电压规则、负载均衡规则,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可视化技术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持,通过对电力质量、用电量、负载均衡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变电站管理决策的支持。
总之,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措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建设合理的智能变电站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发表时间:2018-04-11T10:13:12.4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作者:张春[导读] 摘要:由于信息、通讯、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故智能电网成为了电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这是电力系统发展和科技创新相当重要的发展态势。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灵璧县供电公司 234200)摘要:由于信息、通讯、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故智能电网成为了电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这是电力系统发展和科技创新相当重要的发展态势。
而自动化和可视化又是智能电网调度当中重要的性能指标。
目前,我国关于智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和可视化方面的研究正取得长足进展,在技术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
下一步我们应当追求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让其更好地造福于国民。
下面文章对智能电网的自动化以及可视化调度内容及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自动化以及可视化 1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在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发展中,将智能电网广泛定义为一种实际操作中的优化管理方式,使用传感器设备在发电,输电和配电的过程中进行收集整合,经过智能电网的分析,实现电力调度的优化设置和管理。
智能电网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了自愈性、互动性、兼容性和优化型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使得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安全性高,品质优良的特点,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得到更广阔的空间。
在智能电网建成之后,可以实现在电网管理方面的精确化和信息化功能,同时形成一种通信网络体系,覆盖电网的各个处理环节,在数据管理,信息维护和运营监管,智能电网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调度集成模式,全面实现电网管理上的精确化服务系统。
智能电网发展成功以来,实现了智能实时互动平台,在用户和管理者之间,完善了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实时化电力服务。
与此同时,电网在检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分布式电源和智能电能表,将分时段电价政策落实到实际,有效地平衡了用电高峰期的差额,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建设成本。
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当转变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并将其与运维管理方式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动态管控,进而保证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得变电站可以正常稳定运行。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模式引言只有保证变电运维检修的效率及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走向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情况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科学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才能使得变电运维逐步走向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1变电运维在变电站管理中的作用1.1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当前情况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现代模式,在当前背景下变电运维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则应当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综合素养。
在当前岗位需求剧增的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批具备较高素养、专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能够有效解决在当前变电运维过程中由于人才素养、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运维管理工作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变电运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得我国变电站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道路。
1.2提高资源配置通过科学合理应用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变电运维模式,能够提高当前变电运维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具体来说,针对夜间或者节假日排班,需要对现有的变电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完善、调整,结合实际的岗位需求,对各个班组进行合理安排,进而要求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综合素养的检修小组作为变电运维的核心力量,全面保证整个变电运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使得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通过对资源以及人力的合理调配,可以保证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2变电运维管理中的问题2.1运维人员承载力无法适应业务的快速增长现阶段,变电运维人员承载力不适应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形势,例如变电运维人员数量随着员工退休不断减少,随着公司深度拓展业务领域的同时,且巡视、操作等重复劳动耗时费力等。
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11-07T10:37:31.395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3期作者:聂思宇[导读]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聂思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026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设备不断增多,同时主网与各地区电网交错互联,任何一个设备停电检修都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这都给检修计划编制工作带来困难。
对于年计划和月计划的编排大都依据检修优化模型确定初始检修方案,对于周计划和日计划是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然后再结合人工经验调整形成最终发布的检修计划。
该系统检修网络模型,与已建检修计划申报系统、检修优化系统、一体化检修票管理系统等无缝连接,形成时间轴上不同时段的检修网络图,并建立相应的检修知识库,为电网方式计划人员确认检修计划合理性提供可视化、智能化辅助决策手段。
关键词:电网检修;计划编制;方法电力设备计划检修作为供电企业日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持续可靠供电的一项必要措施。
电网检修计划主要依靠人工编制完成,受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对检修经济效益和供电可靠性的考虑。
目前关于电力系统检修计划编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组检修计划优化上,对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则处于初步阶段。
一、检修计划优化方法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经历了从"故障检修"到"计划检修"再到"状态检修"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电气设备检修是基于故障的检修,即计对已经发生的电气设备故障开展有针对性的检修工作,送种方式属于一种事后的检修和补救措施。
而计划检修是针对设备定期巡视结果、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和运行持性等开展检修工作,具备很强的计划性,起到"事前预防"的效果。
而状态检修则是根据分析反映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变量及其变化趋势,根据电气设备处于不同的"状态"开展检修工作。
智能检修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检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检修实施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修,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智能检修技术的特点1. 数据化:智能检修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
2. 自动化:智能检修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检测、诊断和修复,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提高了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3. 预测性: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智能检修技术可以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避免了设备突发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三、智能检修实施方案的关键步骤1. 数据采集与监测: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手段,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建立设备的运行数据库。
2. 数据分析与诊断: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和评估,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3. 智能维护与修复: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智能维护和修复方案,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维护和修复,提高了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效果评估与优化:对智能检修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不断提高智能检修技术的应用水平。
四、智能检修实施方案的应用价值1. 提高设备可靠性:智能检修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前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降低人工成本:智能检修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检测和修复,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提高了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延长设备寿命: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设备的精准维护,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五、结语智能检修实施方案是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延长设备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智能检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在未来的电力行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的管理与控制。
本文将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智能电网系统的介绍与发展背景智能电网系统是建立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的一种技术创新。
它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挑战。
智能电网系统的出现填补了这些挑战所带来的技术空白,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系统的关键技术1. 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是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种信息的快速感知和分析。
这些信息包括电网的负荷情况、能源的供需关系、设备的状态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准确地预测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2.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智能电网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优化算法和智能决策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电网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负荷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自动地调整发电机组的出力、电网的输电量和负荷侧的用电方式。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三、智能电网系统的实施案例与效果评估1. 智能电网系统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智能电网系统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
例如,智能电网系统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和能源供应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确定最优的供电方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智能电网系统还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负荷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自动地调整发电机组的出力,减少能源的消耗。
电力智慧检修平台系统设计方案方案概述电力智慧检修平台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的一套智慧检修管理平台,旨在提高电力设备的维修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该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故障自动报警、在线维修指导、远程协作等功能,提升电力设备维修的准确性和效率。
系统架构电力智慧检修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应用、云服务器、数据库以及智能设备等组成。
前端应用包括移动端APP和Web端,通过与云服务器通信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同步和设备控制功能。
云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计算和协调,提供各种业务接口供前端访问。
数据库用于存储设备信息、故障数据、维修记录等。
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与云服务器连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
功能模块1.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力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安装位置、参数设置等。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2. 故障报警模块:通过与设备连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将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同时,该模块支持设置故障等级,方便管理员对故障进行优先级处理。
3. 维修指导模块:将设备的维修手册和操作规程导入平台,并与设备信息关联,实现在线维修指导。
维修人员可以通过APP或Web端查询具体设备的维修方法和步骤,在维修现场实时查看和操作。
4. 远程协作模块: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远程协作模块向其他专家发起求助,并实现实时语音、视频通信,实现远程指导和协作。
5. 维修记录模块:记录维修人员的操作历史、设备故障信息等,形成维修记录。
管理员可以对维修记录进行查看和统计,以便进行维修效率和质量的评估。
数据流程1. 设备数据采集:智能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2. 数据存储和计算:云服务器接收到设备数据后,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并进行实时计算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3. 故障报警和推送:一旦检测到设备故障,云服务器将自动生成故障报警信息,并通过短信或APP推送给相关人员。
电网智能检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设备种类的增多,传统的人工巡检电网设备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网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电网智能检修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电网智能检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系统需求分析1.1 检修信息管理电网智能检修系统应具备对电网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位置、生产厂家等信息,便于系统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1.2 异常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能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和预警,包括设备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异常波动,以及设备故障的自动诊断与定位。
1.3 检修计划与调度系统应能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历史数据,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并进行调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网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提高电网的可用性。
1.4 检修过程管理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系统应能提供实时的检修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检修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和执行维修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检修效率。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2.1 系统架构设计电网智能检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与诊断子系统、管理与调度子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四大模块。
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采集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以及设备的开关状态等信息。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也可以通过接入设备的监控系统获取数据。
数据处理与诊断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设定的故障诊断算法进行故障判断和定位。
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诊断准确性,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
管理与调度子系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检修历史数据,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并进行调度,包括设备的检修时间安排和维修人员的分配等。
系统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运行情况优先进行检修,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包括设备信息查询、异常预警、检修计划查看等功能。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
线路运行管理是有效保证输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方法已很难满足电网发展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巡检系统; 设计; 应用电力设备长期暴露在大自然之中,多种因素会造成线路上各元件老化、疲劳、氧化和腐蚀,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发展成为某种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
为防止电力设备出现突发性故障,需要对变电站和线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检,使故障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保障正常的能源供给。
一、系统特点及结构1.系统特点。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能够提高设备巡检质量,及时记录并分析设备缺陷和隐患,提高科学运行管理水平,实现人性化、信息化管理,其特点为与杆塔设备无硬件联系,不需在杆塔上装设辅助设备;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野外的工作条件;界面清晰明了,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定位准确快捷;实现输电线路巡检无纸化和巡检结果录入的规范化;及时地反映设备的巡检故障缺陷情况;以详细而规范的原始数据积累,作为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可靠依据;线路巡检数据的收集、查询、统计等工作更加方便、规范;有效监督巡检人员的到位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检、错检。
2.系统功能。
(1)基准定位。
基准定位就是在进行首次的巡线工作和巡视新线路时,采集新线路上的所有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前者用于创建日后巡检工作中指导巡检的工作地图,后者对应于桌面巡检系统中的巡视设备管理。
实际工作要求只有在收集、完善了这2部分信息后才能进行正常的巡检工作。
(2)日常巡检。
日常巡检就是巡线员在巡检过程中采用PDA中的GPS接收器获取当时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然后与原始巡视点定位信息进行比较,并将现场检测的线路缺陷情况记录在PDA中,以便在任务完成后上传到桌面巡检系统进行处理。
第39卷 第6期2005年6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 OU RNAL O F XI′A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Vol.39 №6J un.2005电网检修计划设计的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实现缪相林,孙 超,李 彦,汪芳山,李小明,陈 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摘要:为了降低在制定电网检修计划上的复杂度和减少检修中的错误率,设计了一种电网的在线检修计划系统.该系统首先定义了电网设备的冲突关系,建立了设备冲突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电网接线结构,建立了包含检修单位、变电站、设备类型、各种用户等信息的知识库.又将设备的关联关系抽象成有向图,并通过有向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算法自动生成检修计划书,以图形的方式对检修计划的原始报告进行智能分析并直接显示结果.实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有效的,实现了在线检修计划设计的智能化、可视化和科学化.关键词:供电网络;检修计划;知识库;可视化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Ο987X(2005)06Ο0582Ο04Intellectualized Analysis of the Pow er N et work Overhaul SchemeDesign and Visualization ImplementationM i ao X i angli n,S un Chao,L i Yan,W ang Fangs han,L i X i aomi ng,Chen Kai(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 he co mplexity of establishing t he overhaul schemes of power supply networks and decrease t he error rate of t he overhaul,an on2line overhaul scheme system was designed,in which t he equip ment conflict table was created t hrough firstly defining t he relation among equip ment of power net2 works.Based on t he table,t he power network connection st ruct ure was synt hetically analyzed and t he knowledge base t hat contains overhaul unit s,t ransformer substation,equip ment type and various users were built,and t he associated relation of equip ment was abstracted as a directed grap h.The overhaul scheme was automatically completed by using dept h2extent ergodic algorit hm of t he directed grap h.The original report of t he overhaul scheme can be intellect ually analyzed in a grap hic form and t he result s are displayed directly.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designed system is valid and t he intellect ual, visual and scientific design p rocess for t he on2line overhaul scheme is realized.K eyw ords:pow er s u p pl y netw ork;overhaul scheme;repository;vis uali z ation 根据国家电力“十五”规划关于电力调度要实现科学化和自动化的要求,首要的任务是解决调度方面的一些关键问题,其中包括在线电网的线路检修.国内大部分地区在设计电网检修计划时主要依靠原始的手工方法或简单的电脑程序[1,2],虽然西欧、北美的电网调度方式非常先进,但他们的有关技术很难适用于我国电网管理.本文通过对我国电网调度情况的综合分析,设计了相关的图形平台,该平台可以图元方式自动绘制出整个虚拟电网,并同时显示检修计划.1 知识库的建立知识库[3]包含检修单位表、变电站表、设备类别表、基本设备表和各种用户等基本信息表,其中还融收稿日期:2004Ο08Ο10. 作者简介:缪相林(1952~),男,副教授. 基金项目:甘肃省电力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026).入了各种设备和线路的停电规则.两个不能同时停电的设备如果同时停电,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需要在知识库中建立一个冲突设备表,该表的存储模式及相关定义描述如下.定义 如果设备a 和b 同时给设备c 供电,且a 与b 互为备份,互为冗余.在由a 、b 和c 构成的系统中,当a 和b 任意一个停电时都不会影响c ,但是a 和b 同时停电则会使得c 停电,因此称c 为关键设备,称a 和b 为c 的冲突设备,记为(a >=<b )c .推论1 如果a 0,a 1,…,a n -1同时给关键设备c 供电,且它们互为备份,互为冗余.对于a 0,a 1,…,a n -1和c 构成的系统,如果当a 0,a 1,…,a n -1同时停电才会使c 停电,则称a 0,a 1,…,a n -1为c 的冲突设备,记作(a 0>=<a 1>=<a 2>=…=<a n -1)c .推论2 关键设备c 的所有冲突设备a 0,1,…,a m -1共同构成c 的完全冲突设备,记作[a 0>=<a 1>=<a 2>=…=<a m -1]c .事实上,在推论2中我们可对任意一个a i (i =0,1,2,…,m -1)作如下规定,即a i =1(a i 供电)0(a i 停电) i =0,1,2,…,m -1 这时,关键设备c 供电且<=>a 0+a 1+…+a m -1为真.关键设备和冲突设备的定义及冲突设备表的建立,为知识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知识库是智能化分析的基础,因此知识库是底层的关键部分,电网在线检修计划流程如图1所示.对检修报告中的各种设备数据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包括时间格式、电力设备名称和地域名称等数据.2 图形化和智能分析的实现2.1 智能分析算法为了建立知识库设备冲突表,需要建立电网图,图1 电网在线检修计划流程图并指定电网图中的电源点(电源点可以是本电网的供电设备,也可以是来自外电网的输电线路),而电网中的每个设备是否为关键设备在画图时要设定,然后根据电网图的拓扑结构可以推出各个设备间的关联关系.本文的实现方法是,将此关联关系抽象成如图2所示的有向图[4],其中把电网中的设备和线路分别抽象成结点和连接线,把每条连接线抽象成边,把停电的设备或线路作为非连接的结点,并采用递归算法对有向图进行遍历,从遍历结果中分析、判断出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图2 智能算法示意图 递归算法的原理如下.(1)对任意n 个电网设备a 0,a 1,…,a n -1进行冲突测试.(2)对关键设备c ,如果a 0,a 1,…,a n -1中任意一个设备停电,从电源点开始,如果遍历都可以到达c.(3)a 0,a 1,…,a n -1设备同时停电时,从电源点开始遍历,如果不能到达c ,此时的a 0,a 1,…,a n -1就是冲突设备,而关键设备就是c.(4)递归完成后,未遍历到的设备就是断电的检修设备,再根据知识库进行分析、判断该设备是否为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冲突设备断电的可能性.(5)用相应的图形化方法显示.2.2 图形编辑器的构造电网检修计划的图形化基础是如图3所示的图形编辑器[5],该编辑器可以自定义元件库,并利用C ++脚本语言增加所需属性.所有的图形都采用XML [6]语言保存为SV G [7]格式.图形编辑器包含基本图形、连接图形、自定义图形等,而基本图形中有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设备和连接线,其中连接线是有向图的边,其属性可能是单向、双向或断开,属性的配置直接关系到智能分析的结果.连接线的属性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为智能分析时的图形遍历做385 第6期 缪相林,等:电网检修计划设计的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实现图3 图形编辑器示意图准备.自定义图形是为了方便操作而增加的,可灵活使用.图形支持SV G格式,可以在预先指定一个元件库的条件下把一个Auto CAD文件转换为本文图形格式的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应把一些基本图元视为复合元件,而Auto CAD的DWF文件是用于网上发布的图形文件,该图形具有动画功能.为了方便使用,可把图形组件分为编辑模式和运行模式,在编辑模式下可以增加和删除图形元件,还可以添加属性定义和事件处理代码,而在运行模式下则只能显示动画,并利用事件处理代码响应各种事件.3 分析结果用户自定义的电网图如图4所示(图中的设备及线路是某电力公司的实际网络).在定义图形的过程中,连接线的属性已被确定,即双向或单向、起点和终点、设备类型等.表1是一份某电力局人工填写的月检修计划报表,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自动生成了如表2所示的检修计划.下面以3007银和一线为关键设备来描述智能分析结果,条件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该线路不停电.分析表1最初的检修计划报告得出以下3种冲突情况.(1)10kV II段P T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如图5所示.(2)1111#主变和12123#主变同时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可视化图形显示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为受停电影响的区域.(3)1#主变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具体图示见图7.表1 手工填写的原始检修计划编号变电站检修设备检修内容检修开始日期检修开始时刻检修结束日期检修结束时刻说明1甲2211银龙一线开关定期大修2004Ο07Ο0112:002004Ο07Ο0215:00对外不停电2乙2#主变更换开关2004Ο07Ο118:002004Ο07Ο1217:00对外不停电3丙12123#主变110kV跨越3#主变3502引线2004Ο07Ο148:002004Ο07Ο1518:00对外不停电4丁1111#主变开关大修2004Ο07Ο156:002004Ο07Ο1519:00对外不停电5甲10kV II段PT 保护定检;线路更换绝缘子2004Ο07Ο186:002004Ο07Ο1918:00对外不停电6乙1#主变更换1#主变;1101A相套管2004Ο07Ο289:002004Ο07Ο2916:00对外不停电表2 智能分析后的检修计划编号变电站检修设备检修内容检修开始日期检修开始时刻检修结束日期检修结束时刻说明1甲2211银龙一线开关定期大修2004Ο07Ο0112:002004Ο07Ο0215:00对外不停电2乙2#主变更换开关2004Ο07Ο1108:002004Ο07Ο1217:00对外不停电3丙12123#主变110kV跨越3#主变3502引线2004Ο07Ο1408:002004Ο07Ο1518:0012123#与1111#同时停电,引起关键设备停电4丁1111#主变开关大修2004Ο07Ο1506:002004Ο07Ο1519:00同上5甲10kV II段P T 保护定检;线路更换绝缘子2004Ο07Ο1806:002004Ο07Ο1918:0010kV II段PT停电引起3007银和一线停电6乙1#主变更换1#主变;1101A相套管2004Ο07Ο2809:002004Ο07Ο2916:001#主变停电引起3007银和一线停电485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9卷 图4 自定义电网图图5 10kV II PT 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示意图图6 1111#和12123#主变同时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示意图图7 1#主变停电造成3007银和一线停电示意图 最终生成如表2所示的检修计划,同时图形上显示出停电区域(虚线为停电设备),并将发生冲突的设备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4 结束语电网检修计划设计的图形化和智能分析,解决了完全依靠业务人员的经验来判断计划中停电设备之间的冲突问题,杜绝了业务人员在设计检修计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这项研究成果通过智能化、图示化,把电力调度工作中繁琐的检修计划设计由人工完成变为用机器自动完成,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计划设计的严密性及其实施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全国互联电网调度管理规程[EB/OL ].http :∥/dianwang/fagui/ddglgc.htm ,2004Ο01Ο11.[2] 国家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考察组.西欧、北美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现状[J ].电网技术,2002,26(4):55Ο61.[3] 曹文君.知识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4] 祝颂和,陈建明.离散数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5] 杨淑莹.VC ++图像处理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Kurt Cagle.XML 高级开发指南[M ].周生炳,肖 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 特里普.SV G 设计:在下一代Web 站点中使用可缩放矢量图形[M ].高 伟,英 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编辑 苗 凌)585 第6期 缪相林,等:电网检修计划设计的智能分析与可视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