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D.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 )A. 305篇B. 300篇C. 310篇D. 295篇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B. 书C. 大D. 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公园里昨天我去了。
C. 去公园我昨天。
D. 昨天我去了公园里。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代词的用法。
()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
()5.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______的诗句。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 请简要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4. 请简要介绍“唐宋八大家”。
5. 请简要解释“平仄”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面是小圳为考试复习所做的积累,请帮他选出知识准确无误的一项()A.张老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B.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强调时效性与现场感;新闻特写则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C.《与朱元思书》语言很精美,“夕日欲颓”与“沉鳞竞跃”形成对仗,都是主谓结构。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夸张,“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怎么踢球”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列子》是道家学派著作,这部著作中有大量的寓言,例如我们熟悉的《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等。
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普巨著《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C.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字演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和”的古体形态里,它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分别写作“龢”,秦统一中国规范文字后,篆体的“龢”被简化为“咊”,汉代隶书流行以后,“和”字的写法变为左“禾”右“口”,一直传承至今。
B.“一食或尽粟一石”,石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C.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小旦”“小丑”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
D.《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指《大学》《国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明亮
B. 课程
C. 动物
D. 难题
答案:B
2. 请按要求作答:(5分)
将下列名著与其作者进行正确匹配:
| 名著 | 作者 |
答案: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水浒传 - 施耐庵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1. 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
问题:短文中的小明是哪个班级的学生?答案:小明是5班的学生。
...
第三部分写作题(共40分)
1. 作文(30分)
假设你是班长,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倡议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校园文化节活动,并说明参加此活动的好处。
...
答案:(写作内容)
2. 说明文(10分)
根据下图和提示写一篇说明文。
...
答案:(写作内容)
答案解析请参考附件中的答案示范文档。
感谢参加本次考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的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谢谢!。
八年级上册语文题目练习及答案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踌躇(chóu chú) 悲切(qiē) 悲愤(fèn) 悲喜交加(jiā)B. 接踵而至(zhǒng) 恬静(tián) 谨严(jǐn) 谨小慎微(shèn)C. 悲切(qiè) 悲愤(fèn) 悲喜交加(jiā) 咄咄逼人(duō)D. 咄咄逼人(duō) 接踵而至(zhǒng) 谨严(jǐn) 谨小慎微(shèn) 答案:C二、填空题1. 《背影》一文中,父亲在车站为“我”_______,并告诉“我”______。
答案:买橘子;他走了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祝福。
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描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A二、填空题1. 《春望》一诗中,诗人杜甫描述了战乱中的场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_______,而“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_______。
答案:忧虑;思念第三单元一、选择题1. 下列对文言文《岳阳楼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B. 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C. 文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在岳阳楼上的欢乐时光。
D.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与友人在岳阳楼上的逸事。
答案:B二、填空题1. 《岳阳楼记》一文中,作者范仲淹提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八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迸溅(bèng)D. 箴言(zh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学习,要进步,要发展。
B.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下山。
B.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重。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他们像星星一样点缀着夜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 你难道不明白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C. 他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勤奋。
D. 这本书为什么值得一读?因为它内容丰富。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要勤奋,再要勤奋。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羁绊(bàn)摺皱(zhé)惬意(qiè)B. 惨淡(cǎn)惨案(cǎn)惨遭(cǎn)C. 胭脂(yān)艳丽(yàn)沿革(yán)D. 摇曳(yè)摇篮(yáo)摇摆(yáo)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无不潸然泪下,真是耐人寻味。
B.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C. 他这个人平时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D.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争艳,游人如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做作业到深夜。
C.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道难题,终于让我们弄懂了。
D.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大声喧哗。
4. 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
B.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
C.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的散文,《庐山的云雾》是徐迟的散文。
D. 《三峡》是北岛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散文。
6. 下列作品中,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B. 《精卫填海》C. 《孟姜女哭长城》D. 《白蛇传》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B.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也跟着亮了起来。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cuó tuó)B. 震耳欲聋(yùn)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神采奕奕(y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的。
B.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团队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愤怒、气愤B. 谦虚、虚心C. 高兴、愉快D. 坚强、刚毅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塔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C. 那朵花真美,像一幅画。
D. 他讲得生动有趣,像一部小说。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是一部描写孙悟空取经的故事。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是一部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是一部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小说。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是一部描写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历史小说。
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 指鹿为马B. 三顾茅庐C. 画龙点睛D. 螳臂当车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B. 这个问题这么简单,你肯定能答对。
C. 他的成绩这么差,怎么能考上大学呢?D. 这样的天气,你居然还出去玩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 D.占有牵制封锁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环绕(rǎo)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舀水(y ǎo)C.横渡(hènɡ)溃退(kuì) D.鞠躬(jū)奇迹(jì)1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栽赃物 B.拂晓富丽唐皇C.丝绒精彩 D.尖利鬼鬼崇崇1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夜晚”?A. 明B. 昼C. 夜D. 旦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风、雅、赋C. 风、颂、赋D. 风、雅、曲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一鸣惊人B. 一箭双雕C. 一举两得D. 一落千丈4.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行录?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
()2. “楚辞”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主要流传于楚国。
()3. “唐宋八大家”中包括李白和杜甫。
()4.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5. “建安七子”是指建安时期的七位文学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____”是指宫廷乐曲。
2. “______”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3. “______”是《史记》中记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
4. 《庐山谣》是______的作品。
5. “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 介绍一位“建安七子”及其代表作。
3. 解释“楚辞”的特点。
4.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5. 解释“唐宋八大家”中的“八大家”分别指哪些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诗经》中的一首诗。
2. 请解释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论语》中的一句话。
3. 请列举出《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各一篇。
4.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繁荣原因。
5. 请解释“建安七子”中的“建安”指的是哪个时期。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诗经》中的“风”与“雅”的不同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 调虎离山B. 画龙点睛C. 对牛弹琴D. 拔苗助长5. 下列哪个字属于多音字?A. 行B. 只C. 乐D. 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4.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形容桂林的山水之美。
()5. “一问三不知”是指一个问题问三次都不知道答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______,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4.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请______出山的故事。
5.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出自《荀子·劝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
3. 请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4. 请解释“因地制宜”的含义。
5.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4.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5. 请用“与其……不如……”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 D.占有牵制封锁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环绕(rǎo)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舀水(yǎo)C.横渡(hènɡ)溃退(kuì) D.鞠躬(jū)奇迹(jì)1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栽赃物 B.拂晓富丽唐皇C.丝绒精彩 D.尖利鬼鬼崇崇1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1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1.C 2.B 3.B 4.c 5.A 6.B1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B.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C.考试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D.校园的春天像美丽的大花园。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B.这本小说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18.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
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0.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老师的谆谆告诫里,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走进美丽的通玄公园,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曹雪芹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繁华路段,站满了数万名抗议美军占领的人群。
C.我断定他这次期末考试大概会取得较好成绩。
D.广东省的从化温泉位于流溪河谷地带,周围群山环抱,平均海拔高度100至300米。
2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红光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2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中国电影百年展”在观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影响。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春节晚会上演出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好评。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福娃”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2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有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是“缘”把我们连在一起;我说只有“志”才能让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我们“志道”相同,所以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追求事业,成就自我。
C.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D.溪水西流,你要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东前进,你要看看东方之神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
2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2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30.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①有益于人民②有道德③纯粹④高尚⑤脱离了低级超A.③④②⑤①B.④③②⑤①C.④③②①⑤D.③④②①⑤31、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C.花之君子D.莲之爱3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33..、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其一贫,其一富B.其如土石何C.吾视共辙乱D.其真无马邪参考答案:1—5.CBBCA 6—10.BADDC 11—15.DCBCD 16—20 BBCCA21—25. AADAC 26—30. AABCB 31—33. 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