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783.74 KB
- 文档页数:7
Al-Mg-Si-Cu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进展秦富军(重庆西南铝精密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326)摘要:简述了铝合金晶间腐蚀机理,以及合金元素对Al-Mg-Si-Cu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主要介绍了合金元素、时效热处理等对Al-Mg-Si-Cu系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合金晶间腐蚀向点蚀的转变与均匀化热处理、固溶温度、冷却速率以及人工时效等因素有关,经合适的热处理后Al-Mg-Si-Cu系铝合金可由晶间腐蚀转变为轻微点蚀。
同时,展望了Al-Mg-Si-Cu系铝合金晶间腐蚀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Al-Mg-Si-Cu系合金;晶间腐蚀;合金元素;热处理;稀土中图分类号:TG14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98(2019)05-0012-05 doi:10.3969/j.issn.1005-4898.2019.05.030前言Al-Mg-Si系铝合金是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具有强度中等、焊接性和耐蚀性良好等特点,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为获得优良的Al-Mg-Si系合金力学性能,在合金化学成分设计和合金元素含量控制上,通过添加少量的Cu元素以及Si与Mg形成强化相Mg2Si后的过剩Si,形成了强度更高的Al-Mg-Si-Cu铝合金系列。
但由于Cu和过剩Si,导致该合金具有严重的晶间腐蚀(IGC)倾向。
晶间腐蚀是一种由组织电化学不均匀性引起的局部腐蚀。
晶间腐蚀破坏了晶粒间的结合力,使合金力学性能急剧下降,是铝合金最危险的腐蚀破坏形式之一。
晶间腐蚀是由于沿晶界产生连续的析出相,而晶界区域与晶粒间又存在电位差所引起的。
析出相相对于基体,可以是阳极,也可以是阴极[1]。
一般来说,当Al-Mg-Si系铝合金中Mg/Si>1.73时,时效时晶界只析出Mg2Si粒子,铝合金基体与Mg2Si粒子电位接近,电偶腐蚀小,合金无晶间腐蚀倾向;当Mg/Si<1.73时,时效时晶界可同时析出Mg2Si及Si粒子,其耐蚀性下降,合金存在晶间腐蚀倾向。
第43卷第5期2020年10月V ol.43No.5Oct.2020辽宁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6000系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徐振,徐泽,王洪斌,曲九灏,李帅,杨东亚(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114051)摘要:微合金化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提高6000系铝合金性能的一种高效途径。
在6000系铝合金中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
本文对6000系铝合金中常用的微量元素Mg 、Si 、Mn 、Fe 和Cu 对该系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系统介绍了Y 、Sc 和La 三种稀土元素在6000系铝合金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最后,对微合金化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6000系铝合金;微合金化;性能;组织中图分类号:TG14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48(2020)05-0327-05DOI :10.13988/tl.2020.05.002在现代工业发展中,铝合金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单位体积铝合金的质量比钢小2/3,具有抗腐蚀性能好、可塑性强、比强度高、焊接性能好等特质,在航天工业、武器制造、建筑工业、车辆生产、船舶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1-4]。
但是铝合金的强度较低,目前主要采用微合金化方式改善铝合金的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
6000系铝合金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与抗氧化等特性,在汽车、船舶等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1合金元素在6000系铝合金中的作用在6000系铝合金中添加Mg 、Si 、Fe 、Mn 等元素,能够改变铝合金的形核过程,实现对晶粒结构的把控,提高再结晶温度,消除合金中的某些有害相,改善合金的组织与性能[5]。
1.1Mg 和Si 在6000系铝合金的微合金化中,Mg 和Si 是主要添加元素。
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刘宏1,2,赵刚1,刘春明1,刘延东1,左良1(1.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2.山东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 要:介绍了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时效析出过程及其合金元素的影响、提高合金烘烤硬化性的途径以及合金固溶处理再结晶织构与成形性的研究。
对目前铝合金车身板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铝合金;时效动力学;烘烤硬化性;再结晶织构中图分类号:T G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38(2004)06-0001-04Advances in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of6000S eries Aluminiu m AlloysLIU Hong1,2,ZHA O Gang1,LIU Chun-ming1,LIU Yan-dong1,ZU O Liang1(1.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2.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Jinan250100,China)A bstract:T his revies introduces advances in research o 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6000series aluminiumalloys,especially aging precipit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alloy elements on the process,ways of enhancing baking hardening response and relation of recrystallization tex ture produced during the solutio n heat treatment and shaping perfo rmance.T he problems of aluminium alloy s fo r automobile body sheets in us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in future are pointed out.Key words:aluminium alloy;aging kinetics;baking hardening response;recry stallization tex ture1 引 言汽车轻量化是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而汽车的铝合金化则是其重要手段。
2014铝合金晶间腐蚀的研究作者:许璐迪涂景辉王瑞楠覃瑶董立新来源:《硅谷》2014年第07期摘要本实验着重研究NaOH溶液在去除2014铝合金试样表面Al2O3过程中,对试样晶间腐蚀的影响。
NaOH溶液既能与Al2O3反应,也可以与铝反应,当用NaOH溶液清洗试样时间过长时,试样表面的铝过多的与NaOH溶液反应,使试样表面凹凸不平,造成损伤,表面缺陷增多,从而加重试样晶间腐蚀程度。
故在研究2014铝合金晶间腐蚀试验中应减少NaOH溶液清洗的时间。
关键词 2014铝合金;NaOH溶液;晶间腐蚀中图分类号:TG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070-012014铝合金属于Al-Cu-Mg-Si系铝合金,2014铝合金属于高强度的铝合金,它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硬度,还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近几年也广泛用在高铁的事业上。
但是2014铝合金热处理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晶间腐蚀,大大限制了2014铝合金的应用。
所以研究2014铝合金的晶间腐蚀将会有非常大的工程意义。
1 实验假设和实验目的本实验着重研究NaOH溶液在去除2014铝合金试样表面Al2O3过程中,对试样晶间腐蚀的影响。
在进行铝合金晶间腐蚀实验中,第一步需要用NaOH溶液去除试样表面的Al2O3,以去除腐蚀过程中Al2O3对基体的保护作用。
但是NaOH溶液既可以与表面的Al2O3反应,2NaOH+Al2O3==2NaAlO2+HO2;也可以与基体的铝反应,2NaOH+2Al+2HO2==2NaAlO2+3H2。
所以试样在NaOH溶液中清洗的时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清洗时间过长也许会使试样表面的铝过多的与NaOH溶液反应,使试样表面凹凸不平,造成损伤,表面缺陷增多,从而加重试样晶间腐蚀程度。
因此,我们进行了NaOH溶液清洗2014铝合金时间长短不同对晶间腐蚀程度的影响实验,以验证我们的假设。
铝合金晶间腐蚀报告范本
铝合金晶间腐蚀报告。
1.背景和目的。
为了探究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原因和机制,本报告对一批铝合金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
2.实验方法。
选取多个铝合金样品,在常规处理后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金相显微镜观察、超声检测、电化学测试等一系列实验。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一些铝合金样品表面存在晶间腐蚀现象。
该现象主要发生在杂质含量较高、晶粒尺寸较小的样品上。
同时,晶间腐蚀还可能由于氧化物或硫化物等外部因素的侵蚀造成。
4.结论。
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发生和杂质含量、晶粒尺寸和外部侵蚀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了防止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发生,需尽可能减少杂质含量、增大晶粒尺寸,同时注意对杂质和外部化学物质的防护。
5.建议。
在生产和使用铝合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铝合金的质量,尽可能减少杂质的含量。
对于居住在海滨等潮湿环境的地区,应当采取特殊措施确保铝合金的防护。
在铝合金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洗和防护,以保证铝合金产品的寿命和质量。
铝合金腐蚀速率的研究中期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铝合金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因其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易加工等优良特性,在航空、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服役环境中,铝合金易受到腐蚀的影响,这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性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对于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保障工程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腐蚀科学的发展,对铝合金腐蚀速率的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不同类型铝合金的腐蚀规律,为防腐蚀设计、材料选择和防腐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铝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明确腐蚀机制,为优化铝合金的应用和防腐蚀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任务包括:分析不同类型铝合金的腐蚀特性;研究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溶液成分、环境因素等对铝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提出减缓腐蚀速率的有效措施。
1.3 文档结构概述本文档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为:引言、铝合金腐蚀速率相关理论、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结论。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任务,以及文档的结构;后续章节将围绕铝合金腐蚀速率的研究展开,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展望应用前景及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铝合金腐蚀速率相关理论2.1 铝合金的分类和特性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础,添加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如铜、镁、锌、硅等)的合金材料。
其分类方式多样,常见的分类依据有合金元素种类、加工工艺等。
按照合金元素分类,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铝-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蚀性和焊接性,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制造等行业。
•铝-镁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铝-锌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建筑、容器等制造。
•铝-硅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可用于汽车发动机等部件。
铝合金的特性主要包括:1.密度低:铝合金的密度约为钢的1/3,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