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6
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规范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出行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监控设备成为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必需品。
但是,在使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其规范与合法性。
首先,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使用对象应该是道路交通的违法行为,而不是对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监控。
对于车辆和行人等,监控设备只能拍摄其违法行为证据,并严格保护其个人隐私权,不能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同时,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置时,应该遵循法律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应该合法合规,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在选择设备厂家时,要注意其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资质、是否通过国家认证。
监控设备的布设应当遵循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公安机关关于监控设备的规定,合理设置设备的类型、位置、角度、范围等,保证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最后,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使用应该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监控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在此期间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修和检测工作应该由具有资质、技术专业的维修人员完成,维修记录要详细,维修后的设备应经过验收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总之,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规范使用是确保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使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通过适当的维护和检测,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最好效果。
只有真正遵循规范,才能更好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交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交通咨询网[] (2007-12-3 21:19:00)河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使用管理规定为规范我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简称交通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管理,保证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南省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交通监控设备的设置第一条 设置交通监控设备,应当符合《公安部关于规范使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通知》(公通字[2007]54号文件)要求。
第二条 固定式交通监控设备,应当设置在省际、市际交界,危险路段,交通事故、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发,交通秩序混乱以及机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路段。
设置交通监控设备应科学规划、合理设置。
第三条 设置固定式交通监控设备,由县级或相当于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批,报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备案后,方可设置。
流动式交通监控设备应当安装在警车上巡逻执勤时使用。
未经批准和未向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备案的,其监控资料一律不得作为交通违法证据使用。
第四条 新增交通监控设备应当提请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禁止企业、个人投资交通监控设备盈利。
第五条 正在使用的交通监控设备,如有企业、个人投资、垫资的情形,使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出资收购。
在完成收购之前,不得将该交通监控设备取得的监控资料作为交通违法证据。
交通监控设备检验交通监控设备检验、、维护第六条 交通监控设备应当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合格,且在检验有效期内,方可用于证据收集。
第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交通监控设备管理档案,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将列入国家强制检验目录的在用交通监控设备(电子警察中的车辆测速仪)委托法定检验机构检验。
新购置交通监控设备, 出厂时已经检验合格的,一年内不再重新检验。
具体的委托检验工作,由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负责并会同检验机构统筹安排。
第八条 未按规定检验、逾期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交通监控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部门利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工作,湖南省交警总队通过举办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行政决策听证会、深入实地进行专项调研等方法,广征民意,科学决策,并于4月30日出台《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
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部门利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以下简称监控设备),以及对其记录资料进行处理,适用本工作规范。
第三条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将设置监控设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允许企业和个人参与监控设备投资经营。
第四条监控设备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用于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固定相关证据的道路交通电子监控设备。
第五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学规划、积极推广应用监控设备,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控效能。
第二章监控设备的设置第六条设置监控设备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设置地点应当有明确规范相应交通行为的交通信号。
测速监控设备还应坚持提高通行效率与预防交通事故相结合的原则。
固定式监控设备设置地段应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监控设备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收集违法行为证据。
监控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测,保持功能完好。
第八条监控设备原则上应设置在下列路段或路口:(一)危险路段或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二)违法行为多发或交通秩序混乱的;(三)执勤警力难以覆盖,且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四)车站、码头、学校、医院、机关、重要活动场所、大型商场、密集居住区的大门口或周边道路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需重点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
广西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规定
根据广西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和电子信息厅的联合通知,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规定如下:
1.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拆除、更换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广西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
2.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必须经过公安机关、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电子信息部门的联合审批,并由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和调试。
3.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测、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拍摄、录制、保存和使用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证信息安全。
5.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信息只能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维护、事故处理等公共安全领域使用,禁止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6.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失效或影响设备使用的其他情况,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处理。
以上是广西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使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湖南省交警总队关于印发《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的通知正文:---------------------------------------------------------------------------------------------------------------------------------------------------- 湖南省交警总队关于印发《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的通知(湘公交通[2009]61号)各市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支队:现将《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湖南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部门利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以下简称监控设备),以及对其记录资料进行处理,适用本工作规范。
第三条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将设置监控设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允许企业和个人参与监控设备投资经营。
第四条监控设备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用于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固定相关证据的道路交通电子监控设备。
第五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学规划、积极推广应用监控设备,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控效能。
第二章监控设备的设置第六条设置监控设备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设置地点应当有明确规范相应交通行为的交通信号。
测速监控设备还应坚持提高通行效率与预防交通事故相结合的原则。
固定式监控设备设置地段应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监控设备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用于收集违法行为证据。
监控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测,保持功能完好。
道路监控视频管理制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拥堵,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有效监控道路交通情况,提高交通治理效率,道路监控系统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道路监控视频是道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实时监控道路交通情况,及时处理交通事故,提高公共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道路监控视频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监控视频设备安装要求1.1 监控视频设备应根据道路交通情况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布设。
重点交通路段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应优先配置监控设备。
1.2 监控视频设备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确保能够全面、清晰地监控道路交通状况。
需避开遮挡物、反光物等,确保监控视频的有效性。
1.3 监控视频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以免影响监控效果。
二、视频监控数据管理2.1 监控视频数据应全面、准确记录,保存时间不得低于一个月。
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应及时备份并妥善保管。
2.2 监控视频数据的存储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数据不被恶意篡改或删除。
同时,需要设立权限管理机制,限制对监控视频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与滥用。
2.3 监控视频数据的使用应合法合规。
未经相关部门允许,不得私自使用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其他用途,违者将受到法律追究。
三、监控视频数据查看与处理3.1 监控视频数据的查看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
对于监控视频中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或调查处理。
3.2 记录监控视频数据的内容和时间,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对于重要的监控视频数据,需要进行备份,并妥善保管。
3.3 对于监控视频数据的处理,应保护个人隐私权利。
不得随意公开或泄露监控视频中的个人信息,违者将受到法律惩罚。
四、监控视频数据分享与协作4.1 监控视频数据的分享与协作,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
4.2 不同部门之间监控视频数据的协作,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引言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加,交通运输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了相关的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
这些条例的出台,旨在通过监控技术的应用,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监管,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监控技术的应用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要求在交通路口、交叉路口、隧道、桥梁等交通重要区域安装监控设备,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
通过监控技术,交通警察和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监控技术还可以帮助交通部门掌握道路拥堵情况,采取相应的交通疏导措施,保证道路的通行效率。
二、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督与处罚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明确规定了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督与处罚。
监控设备可以自动拍摄和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如超速、闯红灯等,同时记录相关的证据。
交通警察可以根据监控记录,迅速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核实,并对违法行为的驾驶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例如罚款、扣分或吊销驾驶证等。
这种监督与处罚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效果。
三、应急事件的处理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还规定了应急事件的处理措施。
在交通事故、道路堵塞、交通管制等紧急情况下,交通监控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状况,以便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应急事故。
同时,监控设备还可以对应急事故现场进行视频监控,为事故原因的调查提供直接证据。
四、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中也对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提出了要求。
监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隐私保护的原则,不得随意侵犯个人隐私。
对于监控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要保证其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条例还规定了监控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五、监控设备的监管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监控设备的监管和维护责任。
相关部门需要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陕西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和使用规定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管理,保证严格规范执法,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省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行使交通管理职责,使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包括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移动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和摄像设备等。
设置第四条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和使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设置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审批。
(一)大队建设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移动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需向支队提出申请,报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审批表》(见附表),并附产品相关检验检定证书等;(二)支队接到大队审批报告后,对审批表及附件进行审核,并对安装的设备和设置地点进行实地检查;(三)支队经审核和实地检查后,应对是否同意设置作出批示。
批准设置的需报总队备案;(四)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将设置地点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实行年度检定制度。
检定工作由支队统一组织实施。
设备未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所采集的信息不得作为违法证据使用。
第六条设置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交通违法信息的路口、路段,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应当规范、清晰、无遮挡或损坏现象。
在公路上设置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交通违法信息的地点,前方 150 米— 200 米处应设置醒目的测速警告标志。
第七条移动测速设备需安装在制式警车使用。
严禁使用普通地方号牌车辆或采用其他隐蔽方式拍摄超速等动态交通违法行为。
第八条在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应当科学、合理,符合道路实际情况和安全原则。
第九条一般情况下,以下路段不使用移动测速设备进行测速:(一)临崖、临水、急弯、隧道等危险地点或路段;(二)四车道以上公路限制时速 60 公里以下路段或二级公路限制时速 50 公里以下路段;(三)限速路段限制时速低于法定时速的;(四)设置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进行测速地点前后 3 公里。
公路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交通管理,提高公路运输系统安全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路监控系统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等。
第三条公路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安装摄像头、车辆识别系统等设备对公路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旨在提高公路交通治安水平和通行效率。
第四条公路监控系统的管理应坚持依法、公正、便捷、高效的原则,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第五条公路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包括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及维护管理、数据存储和处理、监控系统违法行为处理等内容。
第二章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及维护管理第六条公路监控系统应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将监控设备合理设置在交通要道、隧道、桥梁、交通枢纽等位置,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
第七条每个监控设备应设置到位,角度合理,确保能够清晰拍摄到经过的车辆、行人等情况。
第八条监控设备的使用应由专门人员进行,保证监控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第九条监控设备的维护管理应及时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三章数据存储和处理第十条所有监控设备应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第十一条监控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储和备份,以便后续查询及法律处理。
第十二条对于重要的监控数据,应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监控数据的处理,应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理的处理,严禁私自泄露、篡改数据。
第四章监控系统违法行为处理第十四条对于监控系统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处理,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处理违法行为时,应从严处理,保障公平公正,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第十六条对于被处理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应当依法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五章监控系统的检查和评估第十七条公路监控系统应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河南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使用道路监控设施工作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监控设施(简称“电子警察")的设置,应当符合科学合理、有利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固定“电子警察”须安装在明显位置,由县级或相当于县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设置申请,报省辖市公安交通管理科技部门统筹提出设置意见后,由同级法制部门批准,方可设置。
设置情况报省交警总队备案,上报时间自批准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周。
第四条用于测量各类数据的“电子警察”必须依法经具有国家电子设备检验鉴定资质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鉴定书,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收集交通违法行为证据.具体检测办法由省交警总队与具有国家电子设备检验鉴定资质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对于固定“电子警察”的检测,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原则,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原则上一年为一个检测周期。
新安装的“电子警察”,出厂时已经具有国家电子设备检验鉴定资质机构检测合格的,不再重新检测。
第五条固定“电子警察"应当建立管理档案,登记设备编号、类型、管线图、投入使用时间、维修、移机等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第六条使用“电子警察”收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证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收集的证据画面必须清晰、准确地反映实施交通违法行为的机动车的车型、号牌、颜色、违法行为、地点、时间,能够反映交通违法行为状态;(二)收集的证据应当用光盘等不易丢失数据的载体予以固定保存,保存期限2年;(三)证据收集后,必须通过机动车登记系统对证据所显示的车辆号牌、车型、颜色等车辆外观特征进行真实性比对,经比对审核无误后,确认其违法行为,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四)对收集的证据内容不清晰、不完整、拍摄画面内同时有两辆以上机动车以及超速在10,以下(高速公路除外)的道路交通违法信息,不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