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北三省三校一模联考理综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19
哈尔滨师大附中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 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Br 80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细胞中,与水绵细胞的结构最接近的是A .小球藻细胞B .念珠藻细胞C .酵母菌细胞D .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中自噬体的膜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B .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图中的水解酶是在自噬溶酶体中合成的D .溶酶体所参与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4.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此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
2015年三校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D
6.C
29.(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类囊体(膜)无水乙醇叶绿体基质(2)①④
(3)丙酮酸和水线粒体基质(4)热能(5)放能和贮能(2分)
30.(11分)
(1)人工去雄(1分)(2)隐性(1分)(3)2(2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2分)(4)1/15(2分)(5)6︰3︰3︰2︰1︰1(3分)
31.(10分,除标注外,其余空均1分)
(1)1 (2)兴奋无(3)无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2分)(4)受抑制负持续收缩(痉挛)(2分)
3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取样器取样目测估计法
(2)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分解者有机肥田物种丰富度较高
(3)土壤动物的存在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2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乳酸菌酵母菌(或产膜酵母)
(2)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任意答对一个即给分)维生素
(3)斜面培养基甘油
(4)A(1分)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气体(或乳酸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M II中期(2分)第一极体(或极体)(2分)(2)分裂和分化(2分)。
(3)内细胞团(2分);饲养层(2分);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3分)。
(4)分化诱导因子(2分)。
参考答案一、1.B 2.B 3.D 4.C 5.C 6.C 7.D 8.A 9.B 10.B 11.B 12.B 13.C14.B 15.B 16.D 17.A 18.C 19.A 20.B 21.A 22.D23.(1)(12分)①将6株幼苗平均分为二组,分别为甲、乙组,将甲组幼苗的尖端分别用黑纸帽套上,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尖端下部(3分)。
②将二组幼苗放在打有一个孔的空纸盒内,孔的高度略高于幼苗的高度,孔外放置点亮的台灯,放置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3分)。
甲组幼苗将直立生长,乙组幼苗将弯向光源生长(3分)。
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对光最敏感的部位是尖端(3分)。
(2)(10分)①逐渐变成白色浑浊(2分)酵母菌在该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2分)②酒精(2分)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分)③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分)24.(10分)(1)3 (2分) 不能(2分)联会紊乱,不能正常形成配子(2分)(2)杂交 (2分) 染色体加倍(2分)25.(14分)(1)①②④③②④③或②①④③②④③ (3分)(2)AC(2分) 烧杯玻璃棒(2分)(3)B(2分)(4)CaCO3+2HClCaCl2+CO2↑+H2O(1分)HCl+NaOHNaCl+H2O(1分)(5)平行操作实验2~3次,0.125-0.005(V1+V2)/2或0.125-0.005(V1+V2+V3)/3(3分)26.(1)(10分)①TiO2+2C+2Cl2 TiCl4+2CO(2分)C(2分)②2Mg+TiCl4Ti+2MgCl2(2分)加入足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金属镁,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即得金属钛(2分)Mg+2HClMgCl2+H2↑(2分)(2)每写出一个结构简式给4分,共12分27.(15分)解:由题中数据可知,实验Ⅱ、Ⅲ中盐酸均完全反应。
(2分)(1)设产生氢气336 mL需HCl x mol2HCl ~H22mol1molxmol0.336L/(22.4L/mol)x=0.30mol所以盐酸的浓度为0.30 mol/0.30L=1.00mol·L-1(4分)(2)设实验Ⅰ消耗Al为ymol,消耗Mg为zmol2Al~3H2Mg~H22 mol 3mol1mol 1moly mol 1.50 y molz mol z mol得27.0y +24.0z=0.2551.50y +z=0.280/22.4得y =z=0.005(6分)所以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分)28.(15分)(1)负极:2H2-4e 4H+;(2分)正极:O2+4H++4e 2H2O(2分)(2)小肠(2分)(3)①0.1Ω(3分);②大于1 kW(3分,在1000~1150 W 范围内均给分); ③30.7 V(3分,在30.0~32.0 V间均给分)29.(16分)(1)核反应方程21H+21H 32He+10n (3分) 质量亏损Δm =2.0136u×2-(3.0150u+1.0087u)=0.0035u所释放的能量ΔE=Δmc2=931.5×0.0035=3.26 MeV (3分)(2)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32He 核和中子的动能。
XXX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2015年哈尔滨市一模物理试题答案14.B 15.C 16.D 17.C 18.B 19.AD 20.AD 21.BC 22.(6分)1.Sf = 2分2.1.51 = 2分3.2Sf/D = 2分23.(9分)2.红黑表笔短接 = 1分3.黑 = 1分15 = 1分4.删除5.31~33格:7.8×10^-8C~8.3×10^-8C = 2分6.3分24.(14分)解:对物块有 N - mg = -4,f = μN,f = ma^2,对小车有F - f = Ma^1,a^1.a^2,所以小车与物块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车有 v = a^1t,对物块有 s = 0.5a^2t^2,解得 s = 0.5m = 2分25.(18分)解:1.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 2分2.当粒子第一次以斜向上的速度经过 Q 点时,时间最短: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t1,有:qvB = mv/r,r = mv/qB,2πr/v = T,所以有T = 2πm/qB,t1 = T = 6.28×10^-7s,在无场区域运动的时间为 t2,有 t2 = 4d/v = 4.×10^-7s = 6分3.粒子的运动情况可以不断的重复上述情况,粒子在磁场中的路程为 r = 5cm,s1 = 2nπr(n = 1,2,3.),在无场区的路程为s2 = 4nd(n = 1,2,3.),总路程为 s = s1 + s2 = 6分选修3-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代入初始状态和末状态的数据,可以得到:frac{P_1}{T_1V_1}=\frac{P_2}{T_2V_2}代入数据解得 $T_2=277\text{K}$。
选修3-4】根据光路图,可以得到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为$\gamma=30^\circ$,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为$\alpha=60^\circ$。
东北三省三校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厶二:x -2 x ::: 1,「二 xA . {x 0 vx c1}B. {x 0 兰x <1}2、2 ,2 ■ i点M 1,1到抛物线y =ax 2准线的距离为2,则a 的值为(大时,n 二()x 2 —2x _o?,贝U zDm -C . i3、 4、1 1小 1卡 1 B .C .—或412412设S 1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號的前n 项和,且a 1 0,若Ss 二S 9, 1 1 -1或丄 4 12则当S.最B .C . 10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则输入的t 值不能是下面的(要使输出的S 值小于1 , 20122013 C . 201420156、 F 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_p: ~x R ,均有 x x -1②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 是一q 的充分不必 )x 2 x -V :: 0 ,则要条件③命题“若x 二y ,则sinx 二sin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④“ m =-1 ”是“直线h: mx 2m-1 y 1 = 0与直线l 2 : 3x my 0垂直”的充S = 0否是要条件 A . 1个B . 2个C . 3个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粗线画出的是某 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D . 128、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三,焦点F 到 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d ,若| F E 岸T 3d ,贝U 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B .-3| 丄 Jx 2 +1(x^0}12、已知函数f x = 2,若函数Fx = f x -kx 有且只有两个零点,[-In (1_x )(x £0)则k 的取值范围为()A . 1/2C . 1,31D .『.3,::9、不等式组一2沁乞2y _4 1 x — v 一「2 _ 0 表示的点集记为直,不等式组< \ —表示的点集记为 I V ^x三,在丄中任取一点?,贝U ?'■ 2的概率为( ) A . 32B - 3210、设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与各项系数和分别为 a n , b n ,则4 £…a n =( D ■ b 2 宀-:b na 2A . 2n4 3B . 2 2nJ 1D . 111、已知数列〈aj 满足a—『一,若数列的最小项为1,则m的值为 C . 10 C . -14A. 0,1 B- C- 2'1D.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向量a , b满足a =1 , b = . 2 , a b } \J;—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 •14、三棱柱三C -Zi2iCi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侧棱与底面垂直,• ZC2 =120 ,C一二=C2 =2 .3,=4,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15、某校高一开设4门选修课,有4名同学,每人只选一门,恰有2门课程没有同学选修,共有_________ 种不同选课方案(用数字作答).16、已知函数y二sin二x:;;'「一2cos(0 ::::::::二)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贝U sin 2「=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_:_ _込(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C的面积为2,且满足0」厂丄C乞4,设一二和.--C的夹角为X1求二的取值范围;2求函数f二=2sin2 [V - 3cos2r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调查市民对汽车品牌的认可度,在秋季车展上,从有意购车的500名市民中,随机抽样100名市民,按年龄情况进行统计的频率分布表1和频率分布直方图2.義覃分布聶Iv) 1(30.25>1一50 05(1200 200①0 350|35.40)30 \ ②_100 10Qft it IE 1 000I 1频率分布表中的①②位置应填什么数?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再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0名市民的平均年龄;2在抽出的100名市民中,按分层抽样法抽取20人参加宣传活动,从这20人中选取2名市民担任主要发言人,设这2名市民中“年龄低于30岁”的人数为工,求工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四棱锥二-二m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底面三CD,上、F分别为亠me的中点.I:「求证:i .F// 平面P.-.D ;I:[若=2,试问在线段I'.F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二面角Q -二- D的余弦值为5 ?若存在,确定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x2y2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1 (a b 0)的左、右焦点为F、F2,a b点丄2, ,2在椭圆上,且.--F>与x轴垂直.1求椭圆的方程;2过丄作直线与椭圆交于另外一点三,求3「巳面积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是实常数,函数f x =xl nx ・ax 2. 1若曲线y =f x 在x=1处的切线过点z 0,-2,求实数a 的值; 2若f x 有两个极值点为,X 2 (治:::X 2),[「1求证:1--—a ::: 0 ; 2 [[[]求证: — £ 1f X 2 f 为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一JC 中,二C =90;,以一二为直径的圆O 交ZC 于点上,点D 是三C 边 的中点,连接OD 交圆O 于点二I 求证:D 是圆O 的切线; [[[求证:- C DM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 2cos v ,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与直线l 的普通方程;(H 设点P (m,0 ),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直,E 两点,且|P^ PB|=1,求实数m 的 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f x = 2x-1 - x ,2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t 为参数).l 的参数方程是八2t mI打解不等式f x 0 ;I 11若x0• R,使得f x o - 2m2::: 4m,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东北三省三校2015年三校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B5.A6.B7.C8.A9.A 10.C二•填空题:0 413. 90 14. 64 二15. 84 16.5三•解答题:17. 解:(I)设△ ABC中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1则由已知:_bcsi nv-2 , O:::bccosr 乞4 ,2所以:函数f(R的取值范围是[2,3]18.解:(1)由表知:①,②分别填35 , 0.300.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2分11.B 12.C可得ta_1,所以:it 兀、厂[片)•4 2n41—cos]n 2 日]"—<3COS2912 丿」n3 叮8旬二,二),二2日—二引二,二),二2 < 2sin [2日-n〕+1W 3 •4 2 3 6 3 . 3即当八5:时,f( = )max=3 ;当八"时,f("min=2 •12 4(n) f(R=2si n2=(1 sin 2R「73cos2dJ -、.3cos2v - 1二sin2 八、、3cos2r 1 = 2sin 2二-“JI ji12分打频率组距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20 25 30 35 40 45 50年龄(岁)1 平均年龄估值为:丄(45 0.05 55 0.2 65 0.35 75 0.3 85 0.1) = 33.5 (岁)…6分2⑵由表知:抽取的20人中,年龄低于30岁的有5人,X 的可能取值为 0,1,2CP(X =0)21520彳 P(XJ =38C ;兰 P(X=2) 38C 2238X 的分布列为0 21 115 38383810分期望E(X) 21 15 21=01 2(人)383838 212分19.证明:()取PD 中点M ,连接MF ,MA ,在厶CPD 中,F1.MF // —DC ,正方形 ABCD 中2AE//MF 故:EFMA 为平行四边形PC 的中点, E 为 AB 中点,.AE//1 DC ,2.EF//AM EF -平面 PAD , AM 二平面 PADEF // 平面 PAD如图:以点 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P(0,0, 2),B(0,1,0),C(1,1,0),E(0, 1 ,0), F(1, 1,1)2 2 2由题易知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n -(0,1,0),->-► -1假设存在Q 满足条件:设EQ 「EF,EF =( ,0,1), Q( ,「),…[0,1]2 2 2T A P=(0,0,2),L(,「),设平面 PAQ 的法向量为二=(x,y,z),2 22分 4E10分1_x 、_ y z =0 2 2 二 m=(1,—人0)z =0cos < m, n x = 八 由已知:|m ||n|、1 + 疋1 一 .;“2 5解得:1所以:满足条件的Q 存在,是EF 中点。
2015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B.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D.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2.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反应阶段并不需要酶的参与B.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C.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D.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3.某种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膜和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B.Na+和水分子进入液泡的方式不同C.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D.这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物质1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密码子B.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C.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D.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5.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化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神经系统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较低D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 6.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 .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C .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 .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B .地沟油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C .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D .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可有效提高煤的利用率 8.异戊烷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A . 6种B .8种C .10种D . 12种 9.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11.2 L NO 和O 2混合气体的原子数为N A B . 1.5 g 甲基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9N AC . 1 L 0.1mol/L 的NH 3·H 2O 溶液中含有的N 原子数大于0.1N AD . 标准状况下,6.72 L NO 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 A11.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pH=4 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 .用 CH 3COOH 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aOH 溶液至pH=7,V (CH 3COOH 溶液)<V (NaOH 溶液)C .向0.2 mol/L 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1NH 3·H 2O 溶液:c (Cl —)+c (OH —)=c (H +)+ c (NH 3·H 2O)D .在含0.1mol NaHSO 4溶液中:c (H +)=c (SO 42-)+c (OH -) 12.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 4+, 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楞次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经典力学对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研究都适用15.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10m/s2)A.2 s B.2 s C.1 s D. 0.5 s16.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A和1.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15.0V。
则当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A.电动机的内阻为7.5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2.0Ω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0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6.0W17.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m。
一物块从B端以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
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18.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哈尔滨师大附中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 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Br 80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细胞中,与水绵细胞的结构最接近的是A .小球藻细胞B .念珠藻细胞C .酵母菌细胞D .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中自噬体的膜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B .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图中的水解酶是在自噬溶酶体中合成的D .溶酶体所参与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4.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此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患者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垂体细胞的表面上C.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D.患者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既可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自发产生B.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不都是先天性疾病C.自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过程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玻璃、陶瓷、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提高去污能力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T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B.6.4 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 N AC.11 g超重水(T2O)含中子数为5N AD.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氯原子数为N A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1H12O3B.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该物质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类型也相同D.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得到环状的酯10.肼(N2H4)又称联氨,可用如下方法制备:CO(NH2)2 + ClO- + OH-—N2H4 + Cl- + CO32-+ H2O [CO(NH2)2中N为-3价,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H4是氧化产物B.N2H4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配平后,OH-的化学计量数为2 D.生成3.2 g N2H4转移0.1 mol电子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HNO3三种溶液混合:Mg2+ + 2OH- = Mg(OH)2↓B.CaCO3溶于CH3COOH: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 CO2↑ + H2OC.过量HI溶液加入到Fe(NO3)3溶液中:2Fe3+ + 2I- = 2Fe2+ + I2D.SO2通入到溴水中:SO2 + H2O + Br2 = 2H+ + SO42- + 2Br-2 mL 1 mol/L13.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 = 4B2O3 + 2V2O5。
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11H2O - 22e- = V2O5 + 2B2O3 + 22H+B.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C.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D.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2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关系式既可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单位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单位有m(米)、s(秒)、N(牛顿)、C(库仑)、F(法拉)、Wb(韦伯)、Ω(欧姆)、T(特斯拉)、V(伏特)等,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电流的单位A(安培)等效的是A.2TmΩsB.NsTmC.2WbmD.FV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该平面内有AM、BM、CM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C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是圆上任意一点,A、M分别为此圆与x、y轴的切点。
B点在y轴上且∠BMO = 60°,O′为圆心。
现将a、b、c三个小球分别从A、B、C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点,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 A、t B、t C,则t A、t B、t C大小关系是A.t A < t C < t BB.t A = t C < t BC.t A= t C = t BD.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1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AC两点间距离为L,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12mv C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μmgLD .物块的初动能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1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 、B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固定转轴OO ′匀速转动,木块A 、B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1 m ,A 的质量为5 kg ,B 的质量为10 kg 。
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如木块A 、B 与转台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转台角速度ω的最大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m/s 2)A .1 rad/s BCD .3 rad/s 18.某次实验中,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出了某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并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A .物体做曲线运动B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0.4 m/sD .物体的最大位移约是6 m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一定,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现使滑动变阻器R 滑片向左滑动一小段距离,测得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大小为ΔU 1,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化大小为ΔU 2,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大小为ΔI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变化量大小等于11U R ∆ B .R 0两端的电压的变化量大小等于ΔU 2 - ΔU 1C .路端电压的增加量等于ΔU 2D .1U I∆∆为一定值 20.如图所示,以等量同种点电荷的连线中点为原点,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x 轴,E 表示电场强度,φ表示电势,根据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判断,在下列E - x 图象和φ - x 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2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条水平的平行虚线ab 、cd ,间距为d ,其间(虚线边界上无磁场)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个正方形线框边长为L ,质量为m ,电阻为R 。
线框位于位置1时,其下边缘到ab 的距离为h 。
现将线框从位置1由静止释放,依次经过2、3、4三个位置,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要穿出磁场时的速度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框在经过2、3、4三个位置时,位置3时线圈速度一定最小B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电热Q = mgdC .线框从位置2下落到位置4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D .线框在经过位置3时克服安培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22()B L g h d L R-+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 ~ 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 ~ 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4分)某一未知电阻,阻值大约为6 Ω,欲准确测量其阻值,现有如下器材:A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约为0.1Ω)B .电流表(量程3 A ,内阻约为0.03 Ω)C .电压表(量程3 V ,内阻约为3 k Ω)D .滑动变阻器(1000 Ω,0.3 A )E .滑动变阻器(15 Ω,3 A )F .蓄电池(6 V ,内阻很小)G .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1)电路中的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
(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2)实验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请将如图所示的实际测量电路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