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停在皮肤科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8
沙利度胺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12级化本张哲宾关键字: 沙利度胺谷氨酸衍生物药理作用用途正文中文名:沙利度胺外文名:Thalidomide (Distaval)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点:269—274℃沙利度胺结构式:化学结构:谷氨酸衍生物,在生理ph条件下有二种旋光异构体——R(右旋)和S(左旋),R构型——有镇静作用,S构型——致畸有关。
药物别名:沙立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沙利度胺英文名称:Thalidomide (Distaval)一、沙利度胺片1.剂量用法说明:口服,25mg~50mg/次,4次/日,视病情可渐增至50mg~100mg/次,症状控制后减量,维持量为25mg~50mg/日,可较长期服药。
(1)健康人口服200mg以后血浆峰浓度0.8~1.4ug/ml。
(2)平均达峰浓度为4.4小时(3)吸收半衰期为1.7小时左右。
(4)排除半衰期为4---28,平均8.7小时左右2.不良反应:在已公开的临床试验中,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
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严重的副反应有:致畸作用沙利度胺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
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
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二、研发历史及事件简介:1954年首先在前合成。
1956年在德国上市,被广泛使用为及预防妊娠性呕吐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1961年全世界市场召回及禁止上市,当时全世界约有15000名左右婴儿已经受害。
1963年正式退市。
导致新药的试验的法规诞生。
1965年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的患者的皮肤症状。
1991年发现它有抑制(TNF-α)作用¡ª——抗炎作用。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皮肤科试卷(练习题库)1、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2、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原是()。
3、与鼻咽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4、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
5、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最简单而又可靠的办法是()。
6、下列哪项不是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7、下列哪项不是接触性皮炎的处理措施()。
8、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
9、下列哪项不属于接触性皮炎()。
10、治疗接触性皮炎最关键的一点是()。
11、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12、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的鉴别哪项错误()。
13、斑贴试验的实质是()。
14、湿疹的病因不包括()。
15、湿疹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16、头部湿疹不宜用()。
17、鉴别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下列哪项不对()。
18、由微生物引起的湿疹不包括()。
19、急性湿疹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20、手部湿疹与手癣的鉴别哪项错误()。
21、醑剂常用于()。
22、下列治疗措施可用于湿疹()。
23、下列皮疹在湿疹中常不出现的是()。
24、“异位性”是指()。
25、目前认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哪项相关()。
26、特应性皮炎各年龄期皮损特点不包括()。
27、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可能与感染有关。
包括()。
28、下列哪些疾病可伴有特应性皮炎皮损()。
29、特应性皮炎常合并()。
30、特应性皮炎常出现()。
31、特应性皮炎的一般防治原则是()。
32、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哪项错误()。
33、特应性皮炎发病中,吸入性变应原包括()。
34、以下哪些部位是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好发部位()。
35、在点滴型银屑病,以下哪能项不正确()。
36、以下哪个部位不是寻常型银屑病的好发部位()。
37、一患者头皮有不同大小、边界清楚,倾向融合的炎症性红斑,其上有油性黄白色鳞屑,发的生长不受影响,对此患38、对于玫瑰糠疹,以下哪项不正确()。
39、以下哪能种病不是遗传病()。
40、下列哪种皮损不是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沙利度胺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12级化本张哲宾关键字: 沙利度胺谷氨酸衍生物药理作用用途正文中文名:沙利度胺外文名:Thalidomide (Distaval)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点:269—274℃沙利度胺结构式:化学结构:谷氨酸衍生物,在生理ph条件下有二种旋光异构体——R(右旋)和S(左旋),R构型——有镇静作用,S构型——致畸有关。
药物别名:沙立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沙利度胺英文名称:Thalidomide (Distaval)一、沙利度胺片1.剂量用法说明:口服,25mg~50mg/次,4次/日,视病情可渐增至50mg~100mg/次,症状控制后减量,维持量为25mg~50mg/日,可较长期服药。
(1)健康人口服200mg以后血浆峰浓度0.8~1.4ug/ml。
(2)平均达峰浓度为4.4小时(3)吸收半衰期为1.7小时左右。
(4)排除半衰期为4---28,平均8.7小时左右2.不良反应:在已公开的临床试验中,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食欲亢进、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
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严重的副反应有:致畸作用沙利度胺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育龄妇女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
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
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二、研发历史及事件简介:1954年首先在前联邦德国合成。
1956年在德国上市,被广泛使用为镇静剂及预防妊娠性呕吐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1961年全世界市场召回及禁止上市,当时全世界约有15000名左右婴儿已经受害。
1963年正式退市。
导致新药的试验的法规诞生。
1965年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的患者的皮肤症状。
皮肤性传播性疾病习题及答案(二)1.有关脓疱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发于学龄期儿童B.接触传染造成流行C.皮损表现为脓疱,疱破后露红色糜烂面D.患者有高热,淋巴结肿大E.常发生于冬春季节2.大癌性融疱疮的皮损特征是()A.病变深达真皮,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B.脓疱直径>1cm,疱壁薄,脓液常沉积于瘪底呈半月形C.黄白色小脓疱,渐融合成脓糊D.弥漫性潮红,边界不清,散布小脓疱E.脓疱壁厚3.引起毛囊炎的细菌多为()A.类大肠埃希菌B.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铜绿假单胞菌4.关于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硬下常为单发B.皮疹常无自觉症状C.三期梅毒破坏性强D.足量驱梅治疗1年内转阴即治愈,可终止随访E.通过产道感染的梅毒婴儿属后天梅毒5.关于男性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潜伏期3~5天B.尿道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C.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D.大观霉案对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眼炎、咽炎疗效均很好E.尿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细胞内外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6.与HPV感染有关的疾病是()A.生殖器疱疹B.带状疱疹C.扁平湿疣D.传染性软疣E.尖锐湿疣7.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为()A.对高危人群主动监测,推广使用安全套B.性病患者应及时、正规治疗,按照要求复查C.同时对患者性伴侣检查及治疗,治愈前做好预防措施D.重视宣传教育E.以上均是8.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为()A.疣B.带状疱疹C.脚癣D.白斑E.湿疹9.阴虱传播途径的是()A.握手B.公共游泳池游泳C.性接触D.公共座椅E.共餐10.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潜伏期一般为()A.2~14天B.8~15天C.15~30天D.0~40天E.40~60天11.不发生一期梅毒的传染途径是()A.性接触B.哺乳C.接吻D.产道E.输血12.有糜烂及轻度渗出的亚急性湿疹宜选用的外用药剂型是()A.软膏B.糊剂C.粉剂D.振荡剂(洗剂)E.酊剂13.孕妇口服“反应停”致畸作用强(短肢海豹儿),但该药在皮肤科可用于治疗()A.严重囊性痤疮B.严重银屑病C.光敏性皮肤病D.瘙痒性皮肤病E.脂溢性皮炎14.具有皮肤保护作用的外用药物称皮肤保护剂,不属于此类药物的是()A.滑石粉B.炉甘石洗剂C.氧化锌油D.鱼肝油软膏E.黑豆馏油15.足癣患者常用的达克宁化学名是()A.酮康唑B.二氧化硫C.莫匹罗星D.硝酸咪康唑E.阿昔洛韦16.关于外用药物剂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红斑丘疹无渗液皮损应湿敷B.对糜烂、大量渗出皮损宜用洗剂C.对糜烂、少许渗出皮损使用油剂D.对癣样变皮损宜选用粉剂E.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宜用糊剂17.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排尿间隔3小时后尿道分泌物(或拭子)涂片镜检,在油镜下每视野查到多形核白细胞数至少___个才有诊断意义()A.≥33B.≥5C.≥210D.≥215E.≥2018.糖尿病患者皮肤疾病应慎用的药物有()A.外用皮炎平霜等含激素软膏B.外用达克宁霜C.内服西替利嗪D.外用甲癣酊E.外用硼酸溶液19.药疹治疗的首要措施是()A.立即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B.输血促进药物排泄C.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D.应用激素并同时用抗生素E.喝水促进药物排泄20.重型药疹应及早应用()A.免疫抑制剂B.维A酸类药物C.免疫调节剂D.糖皮质类固醇激素E.皮肤保护剂21.关于药疹的治疗,错误的是()A.可用钙剂B.给抗过敏药C.所有药疹都必须内用糖皮质激素D.只有重症药疹才能内用糖皮质激素E.可给维生素22.疥疮的治疗宜选用()A.红霉素软膏B.硫磺软膏C.咪康唑软膏D.联苯苄唑软膏E.氢化可的松软膏23.对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都激素无效的疾病是()A.湿疹B.神经性皮炎C.银屑病D.药疹E.单纯疱疹24.患着女,57岁,5年来出现进行性乏力、食欲缺乏,逐渐加重,且不能耐变饥饿。
反应停的临床研究进展反应停,又名沙利度胺,曾经是一款备受争议的药物。
它的发展历程充满波折,从最初被视为治疗孕妇妊娠反应的“良药”,到因致畸作用而被打入冷宫,再到近年来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的新希望,反应停的临床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
反应停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上市,当时主要用于缓解孕妇的妊娠反应。
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服用反应停的孕妇所产下的婴儿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畸形等先天性缺陷,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关注,反应停也因此被迅速撤市。
但科学研究并未就此停止,随着对反应停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它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血管生成等多种药理作用。
这使得反应停在一些严重疾病的治疗中重新受到关注。
在肿瘤治疗领域,反应停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例如,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同时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反应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此外,反应停在其他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除了肿瘤治疗,反应停在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对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应停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反应停可以降低疾病的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
在麻风病的治疗方面,反应停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它能够减轻麻风病患者的皮肤炎症和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反应停的临床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它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便秘、周围神经炎等。
因此,在使用反应停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停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和联合用药策略。
例如,将反应停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或靶向药物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风团形成的主要因素()。
A.毛细血管充血B.毛细血管扩张C.毛细血管增多D.炎症E.真皮浅层急性水肿正确答案:E2、单选大疱性脓疱疮(江南博哥)皮损特征是()。
A.病变深达真皮,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B.脓疱直径>1cm,疱壁薄,脓液常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C.黄白色小脓疱,渐融合成脓湖D.弥漫性潮红,边界不清,散布小脓疱E.脓疱壁厚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大疱性脓疱疮皮损特征是直径>1cm,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故选B。
3、单选冻疮皮损一般不会出现()。
A.瘢痕B.风团C.水疱D.糜烂E.溃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冻疮皮损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严重时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愈合后可遗留瘢痕,但不出现风团,故选B。
4、单选慢性生物性假阳性反应的梅毒血清试验,发生最高的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麻风B.麻疹C.系统性红斑狼疮D.猩红热E.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答案:C5、单选具有皮肤保护作用的外用药物称皮肤保护剂,以下哪项不属于此类药物()。
A.滑石粉B.炉甘石洗剂C.氧化锌油D.鱼肝油软膏E.黑豆馏油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黑豆馏油属于角质促成剂,故选E。
6、单选关于手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感染部位在手掌、指间B.瘙痒C.皮损多对称发生D.临床上与足癣相似,但分型不明显E.常伴有甲损害,伴灰黄增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手部真菌感染常局限于患处,多不对称发生,故C是错误的。
7、单选糖尿病患者皮肤疾病应慎用的药物有()。
A.外用皮炎平霜等含激素软膏B.外用达克宁霜C.内服西替利嗪D.外用甲癣酊E.外用硼酸溶液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外用糖皮质激素可经皮肤吸收,特别是当皮损面积大,用药剂量大,或皮肤有红斑、糜烂损害时吸收增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使患者血糖升高。
另外,一些糖尿病感染性皮肤病,外用各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甚至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