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迭代法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39
牛顿迭代法李保洋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060424067指导老师:苏孟龙摘要: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即牛顿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跟迭代法相对应的是直接法或者称为一次解法,即一次性解决问题•迭代法又分为精确迭代和近似迭代“牛顿迭代法”属于近似迭代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牛顿迭代法,方法本身的发现和演变和修正过程,避免二阶导数计算的Newton迭代法的一个改进,并与中国古代的算法,即盈不足术,与牛顿迭代算法的比较•关键词:Newton迭代算法;近似求解;收敛阶;数值试验;中国古代数学;九章算术;Duffing方程;非线性方程;收敛速度;渐进性0引言:迭代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跟迭代法相对应的是直接法或者称为一次解法,即一次性解决问题•迭代法又分为精确迭代和近似迭代•“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属于近似迭代法•迭代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适合做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让计算机对一组指令(或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行这组指令(或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推出它的一个新值•具体使用迭代法求根时应注意以下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1)如果方程无解,算法求出的近似根序列就不会收敛,迭代过程会变成死循环,因此在使用迭代算法前应先考察方程是否有解,并在程序中对迭代的次数给予限制•(2)方程虽然有解,但迭代公式选择不当,或迭代的初始近似根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迭代失败•所以利用迭代算法解决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确定迭代变量•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2、建立迭代关系式.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关系).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用递推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3、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1牛顿迭代法:洛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X 0 牛顿迭代有十分明显的几何意义,如图所示:牛顿 迭代法(Newton method)又称为牛顿-拉夫逊方法(Newto n-Rapfsonmethod),它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 法.多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求精确根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从而寻找方程的近似根就显得特别重要•方法使用函数f x 的泰勒级数的前面几项来寻找方程f x =0的根•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 x =0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性,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 另外该方法广泛用于计算机编程中:解非线性方程f x ]=0的牛顿(Newton)法是把非线性的方程线性化的一种近似方法•把f x 的x 点附近展开泰勒(Taylor )级' 2 f x = f x 0 f X - X 0 f x 0 ]亠 ix - X 0取其线性部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 x =0的近似方程,则有:f X 。
牛顿迭代法求解方程组一、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牛顿迭代法是一种用于求解方程的迭代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逼近方程的根来求解方程。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方程f(x) = 0,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初始近似解x0,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更新x 的值,直到满足一定的停止准则为止。
牛顿迭代法的更新公式如下:x_{n+1} = x_n - \frac{f(x_n)}{f'(x_n)}其中,x_n表示第n次迭代得到的近似解,f(x_n)表示方程在x_n处的函数值,f'(x_n)表示方程在x_n处的导数值。
二、牛顿迭代法在求解方程组中的应用牛顿迭代法不仅可以用于求解单个方程,还可以推广到求解方程组的情况。
假设我们要求解一个由m个方程和n个未知数组成的方程组,即F(x) = 0其中,F(x) = (f1(x1, x2, ..., xn), f2(x1, x2, ..., xn), ..., fm(x1, x2, ..., xn))为方程组的向量函数。
我们可以将该方程组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非线性方程组:f(x) = 0其中,f(x) = (f1(x1, x2, ..., xn), f2(x1, x2, ..., xn), ..., fm(x1, x2, ..., xn))。
牛顿迭代法在求解方程组时的更新公式如下:x_{n+1} = x_n - J^{-1}(x_n) f(x_n)其中,J(x_n)是方程组在x_n处的雅可比矩阵,其定义为:J(x_n) = \begin{pmatrix} \frac{\partial f_1}{\partial x_1}(x_n) & \frac{\partial f_1}{\partial x_2}(x_n) & \cdots & \frac{\partial f_1}{\partial x_n}(x_n) \\ \frac{\partial f_2}{\partial x_1}(x_n) & \frac{\partial f_2}{\partial x_2}(x_n) & \cdots & \frac{\partial f_2}{\partial x_n}(x_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frac{\partial f_m}{\partial x_1}(x_n) & \frac{\partial f_m}{\partial x_2}(x_n) & \cdots & \frac{\partial f_m}{\partial x_n}(x_n) \end{pmatrix}三、牛顿迭代法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牛顿迭代法在求解方程组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
高斯牛顿法高斯—牛顿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泰勒级数展开式去近似地代替非线性回归模型,然后通过多次迭代,多次修正回归系数,使回归系数不断逼近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最佳回归系数,最后使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高斯—牛顿法的一般步骤为:(1)初始值的选择。
其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选定初始值;二是用分段法求出初始值;三是对于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线性变换,然后施行最小平方法求出初始值。
(2)泰勒级数展开式。
设非线性回归模型为:i=1,2,…,n (3-68)其中r为待估回归系数,误差项~N(0, ),设:,为待估回归系数的初始值,将(3-68)式在g点附近作泰勒展开,并略去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偏导数项,得(3-69)将(3-69)式代入(3-68)式,则移项:令:则:i=1,2,…,n用矩阵形式表示,上式则为:(3-70)其中:(3)估计修正因子。
用最小平方法对(3-70)式估计修正因子B,则:(3-71)设g为第一次迭代值,则:(4)精确度的检验。
设残差平方和为:,S为重复迭代次数,对于给定的允许误差率K,当时,则停止迭代;否则,对(3-71)式作下一次迭代。
(5)重复迭代。
重复(3-71)式,当重复迭代S次时,则有:修正因子:第(S+1)次迭代值:四、应用举例设12个同类企业的月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表3-9 间接代换法计算表企业编号单位产品成本(元)月产量1 2 3 4 5 6 7 8 91011121601511141288591757666606160101620253136404551566065(注:资料来源《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第435页)试配合适当的回归模型分析月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解:(1)回归模型与初始值的选择。
根据资料散点图的识别,本数据应配合指数模型:对指数模型两边取对数,化指数模型为线性回归模型,然后施行最小平方法求出初始值。
即:则上述指数模型变为:对分别求反对数,得,带入原模型,得回归模型:高斯—牛顿迭代法初始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2)泰勒级数展开式。
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又称为牛顿-拉夫逊(拉弗森)方法(Newton-Raphson Method),它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
与一阶方法相比,二阶方法使用二阶导数改进了优化,其中最广泛使用的二阶方法是牛顿法。
考虑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其中 \theta^{\ast} 为目标函数的极小点,假设 f\left( \theta \right)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若第 k 次迭代值为 \theta^{k} ,则可将f\left( \theta \right)在\theta^{k}近进行二阶泰勒展开:这里,g_{k}=x^{\left( \theta^{k} \right)}=∇f\left( \theta^{k} \right)是f\left( \theta \right) 的梯度向量在点 \theta^{k}的值, H\left( \theta^{k} \right) 是 f\left( \theta \right) 的Hessian矩阵:在点 \theta^{\left( k \right)}的值。
函数 f\left( \theta \right) 有极值的必要条件是在极值点处一阶导数为0,即梯度向量为0,特别是当H\left( \theta\right) 是正定矩阵时,函数 f\left( \theta \right) 的极值为极小值。
牛顿法利用极小点的必要条件:这就是牛顿迭代法。
迭代过程可参考下图:在深度学习中,目标函数的表面通常非凸(有很多特征),如鞍点。
因此使用牛顿法是有问题的。
如果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并不都是正的,例如,靠近鞍点处,牛顿法实际上会导致更新朝错误的方向移动。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正则化Hessian矩阵来避免。
常用的正则化策略包括在Hessian矩阵对角线上增加常数α 。
正则化更新变为:这个正则化策略用于牛顿法的近似,例如Levenberg-Marquardt算,只要Hessian矩阵的负特征值仍然相对接近零,效果就会很好。
牛顿迭代法及其应用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函数零点的迭代方法,具有快速收敛、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学、物理等领域。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介绍牛顿迭代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理论基础牛顿迭代法是通过一点处的切线来逼近函数零点的方法。
设$f(x)$在$x_0$点有一个零点,且其导数$f'(x_0)$存在且不为零,那么该零点可以通过一点$(x_0,f(x_0))$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来逐步逼近。
假设切线的方程为$y=f'(x_0)(x-x_0)+f(x_0)$,则其中$x$轴上的交点为$x_1=x_0-\frac{f(x_0)}{f'(x_0)}$,这是零点的一个更好的近似值。
用$x_1$代替$x_0$,再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x_2$,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逐步逼近零点。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x_{n+1}=x_n-\frac{f(x_n)}{f'(x_n)}$$这就是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公式。
从初始值$x_0$开始迭代,不断利用公式进行逼近,直到找到满足$f(x_n)=0$的解。
二、实际应用牛顿迭代法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比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通过牛顿迭代法可以精确计算出圆的周长、面积等参数,也可以实现快速的路径追踪和光线追踪。
在金融领域中,牛顿迭代法可以用来计算隐含波动率,即在期权定价模型中,寻找满足期权定价公式的波动率。
由于这个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反函数,所以牛顿迭代法可以快速找到隐含波动率。
另外,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中,多次用到牛顿迭代法进行梯度下降,智能化运用牛顿迭代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误差。
三、应用探讨牛顿迭代法的应用范围较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避免迭代过程中出现抖动、越界、阻尼等现象,可以通过设置收敛条件、调整步长等方式进行优化。
此外,当函数的导数存在零点或迭代公式不存在时,牛顿迭代法也会失效。
因此,在选择牛顿迭代法时,需要了解函数特性,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迭代方法。
牛顿迭代法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介绍:微分方程作为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被广泛运用在工程、物理和经济等众多领域中。
当我们面对一些复杂的微分方程时,我们会需要使用一些数值方法帮助我们计算其解析解。
牛顿迭代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微分方程中的解析中。
一、基本原理牛顿迭代法,是一种寻找方程实根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函数在零点处的导数,逐步接近方程的实根。
其公式为:$$x_{n+1}=x_n-\frac {f(x_n)}{f'(x_n)}$$ 其中,x0是迭代初始值,xn是第n次迭代值,f(xn)和f'(xn)分别是函数f(x)在xn处的函数值和导数值。
二、牛顿迭代法的优点1. 速度快牛顿迭代法是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收敛速度非常快,有许多实际应用都需要用到这种方法。
2. 精度高相对于其他数值计算方法,牛顿迭代法的精度比较高,使它成为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三、牛顿迭代法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牛顿迭代法经常被用来解决微分方程中的数值计算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牛顿迭代法来计算某些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其中非常经典的例子是求解关于x的函数f(x)=0的方程。
我们希望通过数值计算来获得此方程一个或多个解析解。
计算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函数来表示方程的左侧。
例如:$$f(x)=\sin(x)-x/2-\pi/2$$ 如果我们需要解决该方程的解析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牛顿迭代法找出它的数值解,示例代码如下:return np.sin(x)-x/2-np.pi/2def df(x):return np.cos(x)-0.5def newton(f,df,x0,tol=1e-6,eps=1e-6): xn=x0while True:fx=f(xn)dfx=df(xn)if abs(fx)<tol:breakif abs(dfx)<eps:print("Error: null derivative") return Nonexn=xn-fx/dfxreturn xnroot=newton(f,df,x0)print(root)通过牛顿迭代法,我们可以计算出f(x)=0的解析解。
高斯牛顿法高斯—牛顿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泰勒级数展开式去近似地代替非线性回归模型,然后通过多次迭代,多次修正回归系数,使回归系数不断逼近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最佳回归系数,最后使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高斯—牛顿法的一般步骤为:(1)初始值的选择。
其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选定初始值;二是用分段法求出初始值;三是对于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线性变换,然后施行最小平方法求出初始值。
(2)泰勒级数展开式。
设非线性回归模型为:i=1,2,…,n (3-68)其中r为待估回归系数,误差项~N(0, ),设:,为待估回归系数的初始值,将(3-68)式在g点附近作泰勒展开,并略去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偏导数项,得(3-69)将(3-69)式代入(3-68)式,则移项:令:则:i=1,2,…,n用矩阵形式表示,上式则为:(3-70)其中:(3)估计修正因子。
用最小平方法对(3-70)式估计修正因子B,则:(3-71)设g为第一次迭代值,则:(4)精确度的检验。
设残差平方和为:,S为重复迭代次数,对于给定的允许误差率K,当时,则停止迭代;否则,对(3-71)式作下一次迭代。
(5)重复迭代。
重复(3-71)式,当重复迭代S次时,则有:修正因子:第(S+1)次迭代值:四、应用举例设12个同类企业的月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表3-9 间接代换法计算表企业编号单位产品成本(元)月产量1 2 3 4 5 6 7 8 91011121601511141288591757666606160101620253136404551566065(注:资料来源《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第435页)试配合适当的回归模型分析月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解:(1)回归模型与初始值的选择。
根据资料散点图的识别,本数据应配合指数模型:对指数模型两边取对数,化指数模型为线性回归模型,然后施行最小平方法求出初始值。
即:则上述指数模型变为:对分别求反对数,得,带入原模型,得回归模型:高斯—牛顿迭代法初始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2)泰勒级数展开式。
有一种迭代方法叫牛顿迭代法,是用于求方程或方程组近似根的一种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
设方程为f(x)=0,用某种数学方法导出等价的形式x(n+1) = g(x(n)) = x (n)–f(x(n))/f‘(x(n)).然后按以下步骤执行:(1) 选一个方程的近似根,赋给变量x1;(2) 将x0的值保存于变量x1,然后计算g(x1),并将结果存于变量x0;(3) 当x0与x1的差的绝对值还小于指定的精度要求时,重复步骤(2)的计算。
若方程有根,并且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近似根序列收敛,则按上述方法求得的x0就认为是方程的根。
例1:已知f(x) = cos(x) - x。
x的初值为3.14159/4,用牛顿法求解方程f(x) =0的近似值,要求精确到10E-6。
算法分析:f(x)的Newton代法构造方程为:x(n+1) = xn - (cos(xn)-xn) / (-sin(xn)-1)。
#include<stdio.h>double F1(double x); //要求解的函数double F2(double x); //要求解的函数的一阶导数函数double Newton(double x0, double e);//通用Newton迭代子程序int main(){double x0 = 3.14159/4;double e = 10E-6;printf("x = %f\n", Newton(x0, e));getchar();return 0;}double F1(double x) //要求解的函数{return cos(x) - x;}double F2(double x) //要求解的函数的一阶导数函数{return -sin(x) - 1;}double Newton(double x0, double e)//通用Newton迭代子程序{double x1;do{x1 = x0;x0 = x1 - F1(x1) / F2(x1);} while (fabs(x0 - x1) > e);return x0; //若返回x0和x1的平均值则更佳}例2: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x^2 - 5x + 6 = 0,要求精确到10E-6。
⽜顿法和⽜顿迭代法⽜顿法,⼤致的思想是⽤泰勒公式的前⼏项来代替原来的函数,然后对函数进⾏求解和优化。
和稍微有些差别。
⽜顿法⽜顿法⽤来迭代的求解⼀个⽅程的解,原理如下:对于⼀个函数f(x),它的泰勒级数展开式是这样的f(x)=f(x0)+f′(x0)(x−x0)+12f″(x0)(x−x0)2+...+1n!f n(x0)(x−x0)n当使⽤⽜顿法来求⼀个⽅程解的时候,它使⽤泰勒级数前两项来代替这个函数,即⽤ϕ(x)代替f(x),其中:ϕ(x)=f(x0)+f′(x0)(x−x0)令ϕ(x)=0,则x=x0−f(x0) f′(x0)。
所以,⽜顿法的迭代公式是x n+1=x n−f(x n) f′(x n)⽜顿法求解n的平⽅根求解n的平⽅根,其实是求⽅程x2−n=0的解利⽤上⾯的公式可以得到:x i+1=x i−x2i−n2x i=(xi+nx i)/2编程的时候核⼼的代码是:x = (x + n/x)/2应⽤于最优化的⽜顿法应⽤于最优化的⽜顿法是以迭代的⽅式来求解⼀个函数的最优解,常⽤的优化⽅法还有梯度下降法。
取泰勒展开式的⼆次项,即⽤ϕ(x)来代替f(x):ϕ(x)=f(x0)+f′(x0)(x−x0)+12f″(x0)(x−x0)2最优点的选择是ϕ′(x)=0的点,对上式求导ϕ′(x)=f′(x0)+f″(x0)(x−x0)令ϕ′(x)=0,则x=x0−f′(x0) f″(x0)所以,最优化的⽜顿迭代公式是x n+1=x n−f′(x n) f″(x n)⾼维下的⽜顿优化⽅法在⾼维下ϕ(x)=f(x0)+∇f(x0)T(x−x0)+12(x−x0)T∇2f(x0)(x−x0)求∇ϕ(x),并令它等于0,则公式变为了∇f(x0)+∇2f(x0)(x−x0)=0即x=x0−∇2f(x0)−1∇f(x0)所以,迭代公式变为x n+1=x n−∇2f(x n)−1∇f(x n)其中:x n+1,x n都是N*1维的⽮量。
§3.4 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也称为牛顿-拉夫森(Newton-Raphson)迭代法,它是数值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不仅适用于方程或方程组的求解,还常用于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求解。
3.4.1 牛顿迭代法用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时,如何构造迭代函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构造的迭代函数才能保证迭代法收敛呢?牛顿迭代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迭代格式的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1设],[)(2b a C x f ∈,对)(x f 在点],[0b a x ∈作泰勒展开: !2))((''))((')()(20000x x f x x x f x f x f -+-+=ξ略去二次项,得到)(x f 的线性近似式:))((')()(000x x x f x f x f -+≈。
由此得到方程=)(x f 0的近似根(假定≠)('0x f 0),)(')(000x f x f x x -=即可构造出迭代格式(假定≠)('k x f 0):)(')(1k k k k x f x f x x -=+ 公式(3.4.1)这就是牛顿迭代公式,若得到的序列{k x }收敛于α,则α就是非线性方程的根。
2 牛顿迭代法也称为牛顿切线法,这是由于)(x f 的线性化近似函数)(x l =))((')(000x x x f x f -+是曲线y =)(x f 过点))(,(00x f x 的切线而得名的,求)(x f 的零点代之以求)(x l 的零点,即切线)(x l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如右图所示,这就是牛顿切线法的几何解释。
实际上,牛顿迭代法也可以从几何意义上推出。
利用牛顿迭代公式,由k x 得到1+k x ,从几何图形上看,就是过点))(,(k k x f x 作函数)(x f 的切线k l ,切线k l 与x 轴的交点就是1+k x ,所以有1)()('+-=k k k k x x x f x f ,整理后也能得出牛顿迭代公式: )(')(1k k k k x f x f x x -=+。
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知识点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方程近似解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不断逼近方程的根,以获得方程的解。
它基于牛顿法则和泰勒级数展开,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点。
一、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假设要求解的方程为 f(x) = 0,给定一个初始近似解 x0。
2. 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将方程 f(x) = 0 在 x0 处进行二阶近似,得到近似方程:f(x) ≈ f(x0) + f'(x0)(x - x0) + 1/2 f''(x0)(x - x0)^23. 忽略近似方程中的高阶无穷小,并令f(x) ≈ 0,得到近似解 x1:0 ≈ f(x0) + f'(x0)(x1 - x0) + 1/2 f''(x0)(x1 - x0)^2求解上述方程,得到近似解 x1 = x0 - f(x0)/f'(x0)。
4. 通过反复迭代的方式,不断更新近似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或收敛于方程的解。
二、牛顿迭代法的收敛性与收敛速度牛顿迭代法的收敛性与收敛速度与初始近似解 x0 的选择和方程本身的性质有关。
1. 收敛性:对于某些方程,牛顿迭代法可能无法收敛或者收敛到错误的解。
当方程的导数为零或者初始近似解离根太远时,迭代可能会发散。
因此,在应用牛顿迭代法时,需要对方程和初始近似解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2. 收敛速度:牛顿迭代法的收敛速度通常较快,二阶收敛的特点使其在数值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经过每一次迭代,近似解的有效数字将至少加倍,迭代次数的增加会大幅提高精度。
三、牛顿迭代法的优点与局限性1. 优点:1) 收敛速度快:牛顿迭代法的二阶收敛特性决定了它在求解方程时的高效性和快速性。
2) 广泛适用:牛顿迭代法可以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方程组和最优化问题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一 .牛顿迭代法简介1.牛顿迭代法的产生背景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又称为牛顿-拉夫逊方法(Newton-Raphson method),它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
多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求精确根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从而寻找方程的近似根就显得特别重要。
方法使用函数f(x)的泰勒级数的前面几项来寻找方程f(x)=0的根。
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0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此时线性收敛,但是可通过一些方法变成超线性收敛。
另外该方法广泛用于计算机编程中。
利用牛顿迭代法来解决问题需要做好的工作:(1)确定迭代变量。
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2)建立迭代关系式。
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关系)。
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用递推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
(3)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
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
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
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
2.牛顿迭代法的概述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又称为牛顿-拉夫逊方法(Newton-Raphson method),它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
多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求精确根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从而寻找方程的近似根就显得特别重要。
方法使用函数f(x)的泰勒级数的前面几项来寻找方程f(x)=0的根。
7-18-19-代数方程的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是一种用于数值求解代数方程的迭代方法,通常用于找到方程的根。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逼近方程的根,直到满足某个精度要求。
下面是使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的一般步骤:
假设要求解方程 f(x) = 0。
1. 选择一个初始猜测值 x₀,通常选择接近根的值。
2. 计算 f(x₀) 和 f'(x₀),其中 f'(x₀) 是 f(x) 的导数。
3. 计算下一个近似根的值:x₁ = x₀ - f(x₀) / f'(x₀)。
4. 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指定精度或经过一定数量的迭代。
数学表示为: xᵢ₊₁ = xᵢ - f(xᵢ) / f'(xᵢ)
这个迭代过程将不断逼近方程的根,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下面是一个示例,假设要解方程f(x) = x² - 4 = 0,其中我们知道根是 x = 2。
我们使用牛顿迭代法来逼近这个根:
1. 初始猜测值 x₀ = 3。
2. 计算 f(x₀) = 3² - 4 = 5 和 f'(x₀) = 2 * 3 = 6。
3. 计算下一个近似根:x₁ = 3 - 5 / 6 = 2.1667。
4. 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或迭代次数。
不断迭代,最终我们会得到x ≈ 2,它是方程的根。
请注意,牛顿迭代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取决于初始猜测值的选择,以及方程 f(x) 和它的导数 f'(x) 的性质。
有时可能需要多次尝试不同的初始猜测值来确保收敛到正确的根。
牛顿迭代法的原理与应用牛顿迭代法(Newton's method)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和优化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线性逼近来不断逼近函数的零点。
牛顿迭代法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广泛,并且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很多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牛顿迭代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牛顿迭代法的原理牛顿迭代法主要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函数进行逐次线性逼近来逼近函数的零点。
设 f(x) 在 x_0 处可导,那么函数在 x_0 处的一次泰勒展开式为:f(x)=f(x_0 )+f'(x_0 )(x-x_0 )将 f(x) 置于零,解出 x 的值,则可得到下一个逼近点:x_{1}=x_{0}-\frac{f(x_0)}{f'(x_0)}依照上述的迭代方式不断进行逼近,直到最终的误差小于某个可接受的范围为止。
例如,在求解方程 x^2-2=0 的根时,选择初始值 x_0=1。
然后根据上述迭代方式不断逼近,可以得到以下的结果:x_1=x_0-\frac{f(x_0)}{f'(x_0)}=1-\frac{1}{2}=0.5x_2=x_1-\frac{f(x_1)}{f'(x_1)}=0.5-\frac{-0.5}{1}=1.0x_3=x_2-\frac{f(x_2)}{f'(x_2)}=1.0-\frac{0}{2}=1.0可以看到,通过牛顿迭代法可以在三次迭代内得到非常精确的解。
同时,牛顿迭代法还可以求解多元函数的根和优化问题,但是在这里不进行详细介绍。
二、牛顿迭代法的应用牛顿迭代法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应用,下面介绍几个例子。
1. 数值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在物理、工程、生物学等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部分微分方程并不能求解得到。
通过数值方法来求解微分方程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其中牛顿迭代法就是一个常用的工具。
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格朗日插值法或泰勒级数进行近似,再使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