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八章 中国工艺美术 第二节 四大刺绣
- 格式:ppt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8
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同时,刺绣与养蚕事业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刺绣又可以称为丝绣,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使用蚕丝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实,刺绣在中国至少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广绣、潮绣)四大名绣。
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开封的汴绣、上海的顾绣和苗族的苗绣,产地不同,风格各异。
苏绣,原指江苏东部各地刺绣之总称。
其中以苏州刺绣最古且盛,至今流传,故时下已为江苏刺绣之一般总代名词。
特点: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活泼、制作精细。
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
湘绣起源于湖南省长沙民间刺绣,为以长沙市为中心的手工艺产品刺绣的总称。
湘绣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图案以画稿为蓝本,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
湘绣代表作狮虎。
蜀绣,又称川绣,是指出产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边的刺绣品,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品种。
严谨细腻的针法,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形成浓厚独特的地方风格。
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
粤绣分两大流派,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
广绣包括真丝绣、线绣、珠绣和钉金绣等四大类绣种,具有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与善于变化的艺术特点;潮绣针法则有垫、绣、拼、缀等,最特别之处,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创的“凸绣”方法。
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
中华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
人们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成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
中国的刺绣源远流长,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百花园中瑰丽多姿的一朵越开越艳丽的奇葩。
在刺绣行业中,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享誉国内外。
此外,还有京绣、瓯绣、顾绣、苗绣、卡绣、榕绣、汉绣、发绣、机绣、绒绣、剪绒绣、抽纱刺绣等等,都自成一派,使中国古老的刺绣业繁荣似锦,大放异彩。
中国刺绣的起源中国刺绣起源于3000多年前,传说古代苏州有一位聪颖漂亮的姑娘,在结婚前正在赶制一件新嫁妆,在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个洞。
她急中生智用彩绒绣了一朵小花,不仅将破洞掩盖住,而且还显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首次启发,聪明的苏州人从此就开始喜欢穿绣花衣服了。
根据西汉刘向所撰的《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人就开始把刺绣工艺应用于美化生活。
到了三国时期,苏绣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据说三国时期的赵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画又能绣的特长,为孙权作的一幅"画绣",被时人堪称"针绝",从而赵夫人便成为"画绣"的鼻祖。
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苏绣产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苏绣就是在这古朴幽雅、秀美的人间天堂孕育、发展起来的。
据考证,苏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由于苏州的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而成为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机房鳞次栉比,夫络妻织,刺绣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种绣品也逐渐从日常用品发展为观赏品。
第八章-中国工艺美术第八章中国工艺美术第一节陶瓷器第二节四大刺绣第三节玉雕、石雕、木雕第四节漆器、锡器第五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八章中国工艺美术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陶器、瓷器的发展简史。
熟悉:我国陶器、瓷器、漆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掌握:中国四大刺绣及其代表作;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第一节陶瓷器陶器与瓷器的区别:陶器是以粘土为原料,制成坯胎,经800-1000℃高温烧成的器皿,胎质粗松,坯体不透明,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脆。
瓷器是精选或陶洗的瓷土为原料,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而成的器皿。
坯质具有半透明性,基本不吸水,质地坚硬致密,叩之有金石声。
一、陶瓷发展简史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
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素有“瓷国”之称。
周代是陶瓷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量陶器应用在建筑上。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东汉时期釉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西晋时期,越窑青瓷技艺提高。
隋唐时期,陶瓷器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唐三彩是其标志。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以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最为著名。
定窑以烧制白瓷而著称,汝窑以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而著称,钧窑以神奇的“窑变”而闻名。
元代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明代以后以白瓷为大宗。
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
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
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也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地。
江苏宜兴有陶都之称。
二、陶瓷名品简介1.景德镇瓷器景德镇东汉就开始烧制瓷器。
北宋景德年间因所制瓷器底部印有“景德年制”的字样,被称为“景德瓷”,镇名亦由此而来。
景德镇瓷器集各地名窑之大成,形成“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
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瓷为景德镇四大名瓷。
青花瓷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的美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四大名绣是指哪四大,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特点分析)刺绣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在宫廷剧中也常看到绣娘们,在纺织品上绣各种美丽的图案。
刺绣在不同的地方,刺绣的风格也不同,最出名的就是四大名绣。
那么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名绣是指哪四大吗?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四大名绣是指哪四大1 、苏绣苏绣是苏州刺绣产品的统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自古以来以流畅和精致而闻名。
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苏绣从以前的18种针法演变到今天的40余种。
苏绣产品的表面必须平整,边缘必须整齐,针必须尖,线条必须密集,颜色必须和谐明亮,画面必须是均匀的。
特点:苏绣的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是四大名绣中的一大特色。
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
2、粤绣粤绣是广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等地区刺绣产品的统称,粤绣的的图案非常繁密,色彩较为炫丽,针法较为简约,绣线比较粗松,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等动物作为题材,它的它的代表作为凤凰。
特点:粤绣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
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3、蜀绣蜀绣也叫“川绣”,是四川成都地区刺绣产品的统称。
蜀绣主要以日常用品为主,纯观赏制品较少,素材大部分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充满喜庆色彩,常常绣在被子、枕套、衣服上面,它的代表作是熊猫。
特点:蜀绣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4、湘绣湘绣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最早的湘绣作品是在汉代长沙马王堆的一号墓中出土的。
这种织法几乎和现代的一样,证明了刺绣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后来的发展中,湘绣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第八章中国风物特产赏析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著名陶瓷器、丝织品、名称、产地;
2.掌握我国三大名锦、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3.了解我国著名玉石原料的品种、产地、特点;
4.掌握我国著名木雕的名称和产地;
5.了解我国竹刻的主要品种;
6.掌握我国著名漆器的名称、产地、特点;
7.掌握我国著名金属工艺品的名称、产地;
8.掌握我国著名三大木版年画的名称、产地;
9.掌握文房四宝著名产品的产地、名称来历;
10.了解著名中药材中成药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著名风物特产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我国著名陶瓷器、丝织刺绣品、雕塑工艺品、漆器、金属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工艺画、文房四宝、中药材和中成药,并能与旅游接待中购物活动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五、教学大纲
第一节陶瓷器、丝织刺绣品
一、陶瓷器
二、丝织刺绣品
第二节雕塑工艺品
一、玉雕
二、名石雕刻
三、木雕
四、竹雕
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编织工艺品
一、漆器
二、金属工艺品
三、编织工艺品
第四节工艺画
一、内画壶
二、木板水印画
三、木版年画
四、其他工艺画
第五节文房四宝
一、文房四宝
第六节中药
一、中药
六、主要概念
陶器、瓷器、丝织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木板水印画、中药七、实训。
中国工艺美术相关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纺织的国家,从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被誉为“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丝国”。
1、丝织品(1)织锦(2)缂丝(刻丝)
中国当代三大名锦
云锦南京因其图案文饰多用“云纹”,且花纹色彩典雅精美如天空云霞而得名;用于服装
分:妆花、织金、库缎、织锦四大类,以妆花为最上乘品
蜀锦四川成都用于被面,衣料等宋锦--宋代风格,故名;苏州;用于专供裱书画之用
大锦高档书画的装裱,也可制作特种服装
小锦装饰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
合锦一般书画的装裱和一般礼品盒
缂丝(刻丝)是丝织工艺中的一种高档工艺品。
我国缂丝以苏州制品为最上乘。
织法独特,用“通经断纬”的手法。
“断纬”的技法与苏绣中的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刺绣(丝绣)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双面绣《猫》;图案秀丽、色彩文雅、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等苏州在清代称“绣市”;沈寿仿真绣东方艺术明珠”“有生命的静物”
湘绣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龙等原料绣制得精细工艺品
粤绣《百鸟朝凤》;据传始于少数民族,1、用线多样2、色彩明快3、多用金线做轮廓线4、构图匀称,题材具有地方特色5、绣工多为男工
蜀绣《熊猫》、《芙蓉鲤鱼》、《蜀宫乐女演乐图》至少有100种以上的针法绣技。
中国四大名绣中国四大名绣——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
苏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之一。
宋代已颇具规模,在苏州出现了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清代为盛期,当时的皇室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丰富多彩。
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
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典型代表作。
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
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等。
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具有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生机勃勃,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潮绣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名绣之一,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蜀绣又名“川绣”,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成都市内有很多绣花铺,既绣又卖。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
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著名。
蜀绣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四大名绣简介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四大名绣是哪些吗?又有哪些特色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大名绣简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四大名绣简介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的,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湘绣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
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
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
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
第八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学习要求】了解中国陶器、瓷器发展概况,仰昭文化彩陶、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东汉时期瓷器的出现。
熟悉中国陶器、瓷器、漆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掌握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景泰蓝工艺;中国四大刺绣及其代表作;中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主要产地和特色。
1、【陶瓷】陶瓷器士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陶器士用粘土成型,经700°—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开始制作陶器。
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几何图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表现出当时中国制陶的工艺水平。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黑陶和印纹陶等。
2、【仰韶文化彩陶】表面用红彩或黑彩化出绚丽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鱼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3、【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是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蛋壳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4、周代是陶器发展的重要阶段,被大量应用到建筑上,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
东汉釉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烧造技艺有了提高。
隋唐时期是我国陶瓷业的迅猛发展阶段,唐三彩是其标志,它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大辉煌的时期,其中以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最为出名。
定窑主要烧白瓷;汝窑主要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官窑瓷器釉色胎骨坚薄;哥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钧窑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元代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之后以白瓷为大宗。
元明清瓷器主要流行青花瓷。
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也是主要产地。
5、【景德镇青花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第八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学习要求】了解中国陶器、瓷器发展概况,仰昭文化彩陶、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东汉时期瓷器的出现。
熟悉中国陶器、瓷器、漆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掌握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景泰蓝工艺;中国四大刺绣及其代表作;中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主要产地和特色。
1、【陶瓷】陶瓷器士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陶器士用粘土成型,经700°—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开始制作陶器。
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几何图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表现出当时中国制陶的工艺水平。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黑陶和印纹陶等。
2、【仰韶文化彩陶】表面用红彩或黑彩化出绚丽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鱼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3、【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是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蛋壳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4、周代是陶器发展的重要阶段,被大量应用到建筑上,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
东汉釉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烧造技艺有了提高。
隋唐时期是我国陶瓷业的迅猛发展阶段,唐三彩是其标志,它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大辉煌的时期,其中以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最为出名。
定窑主要烧白瓷;汝窑主要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官窑瓷器釉色胎骨坚薄;哥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钧窑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元代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之后以白瓷为大宗。
元明清瓷器主要流行青花瓷。
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也是主要产地。
5、【景德镇青花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中国四大名绣中国四大名绣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四大名绣,希望有所帮助!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苏绣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
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
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
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