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口服降糖药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406.16 KB
- 文档页数:2
口服降糖药大全口服降糖药分论西药类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诺和龙。
磺脲类药物主要用于:(1)胰岛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者;(2)中年以上起病的II型胰岛素患者,单用饮食或饮食加运动治疗不能控制高血糖者;(3)病程不足5年者则效果更好;(4)II型糖尿病患者如用过胰岛素,但每天用量不足40单位即可控制高血糖者,可考虑换用磺脲类降糖药;(5)部分患者单用口服药物不能控制高血糖,此时可采用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治疗;(6)初患病时,血糖已在14毫摩尔/升以上者。
磺脲类药物不适用的患者:(1)完全没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2)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大出血、大手术等严重状态时;(3)特别消瘦的患者宜用胰岛素治疗而不宜用口服降糖药;(4)特别肥胖患者在体重未下降前,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不会很好。
优降糖分类:磺脲类机理:刺激胰岛素分泌特点:是所有口服药中作用最强的。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强弱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关,血糖越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越高。
一般口服12-20分钟血糖开始下降。
规格:2.5毫克/片用量:一般2.5-15毫克/天(1-6片/天),最大量20毫克/天(8片/天)用法:每日用量2.5-5毫克(1-2片)者,可早餐前30分钟一次口服每日用量7.5-15毫克(3-6片)者,以早晚餐前各一次为宜。
副作用:较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导致严重或顽固性低血糖昏迷。
禁忌症:老年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和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人。
达美康分类:磺脲类机理: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特点:降糖作用温和,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并对防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有利。
适应症: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伴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老年性糖尿病患者。
规格:80毫克/片用法:每日2次用量:一般为80-240毫克/天(1-3片/天),最大量320毫克/天(4片/天)。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口服降糖药大致分为: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一、双胍类【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实在是太优秀了,目前一个药便自成一体。
【作用机理】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对正常人没有作用,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引起低血糖。
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首选用药。
1、促进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2、抑制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糖异生);3、抑制肝脏内的肝糖原输出的血液中;4、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内的吸收;5、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
【服药时间】胃肠道副作用大,所以要随餐服用,或者餐后服用。
二、促胰岛素分泌剂(一)磺脲类【代表药物】第一代已被淘汰;第二代: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作用机理】1、促进胰岛素分泌;2、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起效较慢,起效时间为服药后3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长,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
【服药时间】第二代药物饭前30分钟服药;第三代药物是长效药,每天一次用药,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服药。
(二)格列奈类【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米格列奈【作用机理】促进胰岛素分泌,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低血糖发生率低。
【服药时间】餐前15分钟内服药,一般掌握餐前1分钟服药。
三、DPP-4抑制剂(列汀类降糖药)【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沙格列汀(安立泽)、阿格列汀(尼欣那)和利格列汀(欧唐宁),是一类新上市的降糖药,号称"五朵金花"。
【作用机理】进食后肠道分泌一种激素叫肠促胰素,肠促胰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肠促胰素很快被一种酶叫DPP-4分解掉而失效。
本类药物抑制DPP-4的活性,增加肠促胰素刺激胰岛素的活性而达到降糖目的。
常见降糖药物常用胰岛素一览表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
口服降血糖药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类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控制糖尿病症状。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型的不同,口服降血糖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胰岛素增敏剂
- 儿茶酚胺类增敏剂:如格列美脲,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 基于胰岛素受体激活的类增敏剂:如噻唑烷酮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 胰岛素促泌剂
- 磺脲类:如格列奈,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 肽类促泌剂:如胰岛素释放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GLP-1的释放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3. 胰岛素抑制剂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 葡萄糖生成酶抑制剂: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生成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4. 二重性治疗药物
- 胰岛素增敏剂与促泌剂联合用药:如格列奈联合胰岛素,可以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通过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有效降低血糖。
以上是常见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分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用对象。
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请遵循医生嘱托,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表本文档提供了常见的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分类表。
分类一:胰岛素增敏剂
1. 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 雷帕格林
- 罗格列酮
- 多卡格列胺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激动剂
- 伊普拉格列汀
分类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 磺脲类药物
- 双胍类(二甲双胍、二甲腺苷)
- 磺酰脲类(甲苯磺酰脲、甲磺酰脲、依格列酮)
- 肼脲类(格列本脲)
2. 酮酸类药物
- 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喹酮、格列吡嗪酮)- 羟酮酸类(优降糖酮、阿卡波糖)
分类三:其他药物
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阿卡波糖
- 米格列醇
- 维格列酮
2. 过氧化物酶抑制剂
- 等丙基己酰胺
- 羧甲司坦
3.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 利格列汀
4. 胃蛋白酶抑制剂
- 米雷蒙
- 沙格列汀
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洛贝林
- 酯素
- 盖普利酮
6. 脂肪酸抑制剂
- 奥利司他
- 来氟米特
以上仅为常见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分类表,具体的用药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体情况而定。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
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
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
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
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
基层常用的口服降糖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趋于便捷和高效。
而这种快速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伴随着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导致的高血糖症,糖尿病的患者呈现呼吸急促、心悸、口渴、多尿、多饮和多食等症状。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常导致失明、足部坏疽、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之外,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也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基层诊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品有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但它们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同的适合对象。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早期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减少血糖水平。
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如低血糖、恶心、呕吐、头晕等,特别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慎用。
二甲双胍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通常在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中使用。
这类药物能够促进肝细胞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减少糖原的分解并提高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
由于其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被广泛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够帮助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状况,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是,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足和乳酸中毒等副作用。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能够减缓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适合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和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患者。
这类药物通常被建议在餐前服用,以增加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时间。
虽然这种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它们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肠胀气和腹痛等。
由此可见,基层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各有优劣,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建议每位糖尿病患者注意日常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到医生处检查血糖、肝功能等指标,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糖尿病常用口服降糖药特点和注意事项全都在这了糖尿病常用口服降糖药特点和注意事项全都在这了!!!1、磺脲类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
磺脲类药主要通过推动胰岛素排泄而发挥作用,遏制atp依赖性钾地下通道,并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引致胰岛素排泄。
此外,还可以强化胰岛素与受体融合,中止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促进作用,并使胰岛素促进作用强化。
格列吡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
格列齐特: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屎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除了遏制血小板粘附、涌入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率避免微血栓形成,从而防治糖尿病的微血管炎症。
适用于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诱发肥胖症或诱发血管炎症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消退者禁用。
格列美脲: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
格列本脲: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促进作用最强大,促进作用可持续24小时。
极易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此药副作用小,现逐渐被出局。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
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常用药物:二甲双胍降糖作用较笨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
实用文档之"常用口服降糖药"
分类常用品种剂量范围/日服用次数/日用药时间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及缓释
片500~2000mg
2~3次随餐服用
(缓释片1~2
次)
(缓释片每日1次时推荐随晚餐服用)
格列奈类常用品种剂量范围/日服用次数/日用药时间
瑞格列奈1~16 mg 3次
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不影响服药效果
那格列奈120~360mg 3次主餐前服药-糖苷
酶抑制剂
常用品种剂量范围/日服用次数/日用药时间
阿卡波糖100~300 mg 3次随第一口饭嚼服,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伏格列波糖0.2~0.9 mg 3次餐前口服,服药后即刻进餐
米格列醇100~300 mg 3次在每顿正餐开始时服用
噻唑烷二
酮类
常用品种剂量范围/日服用次数/日用药时间
罗格列酮4~8 mg 1~2次进食对总吸收量无明显影响,但达峰时间延迟
吡格列酮15~45 mg 1次与进食无关
DPP-4抑
制剂
常用品种剂量范围/日服用次数/日用药时间
西格列汀100 mg 1次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口服降糖药大致分为: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一、双胍类【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实在是太优秀了,目前一个药便自成一体。
【作用机理】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对正常人没有作用,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引起低血糖。
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首选用药。
1、促进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2、抑制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糖异生);3、抑制肝脏内的肝糖原输出的血液中;4、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内的吸收;5、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
【服药时间】胃肠道副作用大,所以要随餐服用,或者餐后服用。
二、促胰岛素分泌剂(一)磺脲类【代表药物】第一代已被淘汰;第二代: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作用机理】1、促进胰岛素分泌;2、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起效较慢,起效时间为服药后3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长,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
【服药时间】第二代药物饭前30分钟服药;第三代药物是长效药,每天一次用药,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服药。
(二)格列奈类【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米格列奈【作用机理】促进胰岛素分泌,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低血糖发生率低。
【服药时间】餐前15分钟内服药,一般掌握餐前1分钟服药。
三、DPP-4抑制剂(列汀类降糖药)【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沙格列汀(安立泽)、阿格列汀(尼欣那)和利格列汀(欧唐宁),是一类新上市的降糖药,号称"五朵金花"。
【作用机理】进食后肠道分泌一种激素叫肠促胰素,肠促胰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肠促胰素很快被一种酶叫DPP-4分解掉而失效。
本类药物抑制DPP-4的活性,增加肠促胰素刺激胰岛素的活性而达到降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