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相关材料基本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4
第二章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材料的耐水性可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系数是()A.吸水率与含水率之比 B、材料饱水抗压强度与干燥抗压强度之比C、材料受冻后的抗压强度与受冻前抗压强度之比D、材料饱水弹性模量与干燥弹性模量之比2、已知普通砖的密度为2.5g/cm³,表观密度为1800kg/cm³,则该砖的密实度为( ).A、0.85;B、0.73;C、 0.72 ;D、0.653、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是()kg。
A、209B、209.5C、210D、2114、当材料的润湿边角。
为()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D、≥90°5、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其具有()孔隙的多孔结构材料,吸声效果最好。
A、大孔B、内部连通而表面封死C、封闭小孔D、开口细孔6、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时,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0.85B、<0.85C、>0.85D、0.957、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堆积密度为,则存在下列关系( )A、ρ>> B 、>ρ> C、ρ>> D、>ρ>8、当材料的润湿边角为( )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A、>90°B、<90°C、≤90°D、≥90°9、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表观密度为ρ‘( )。
A、 m/VB、m/(V+Vk ) C、m/(V+Vk+VB) D、m/(V+VB)10、将一批混凝土试件,经养护至此28天后分别测得其养护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3Mpa,干燥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Mpa,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2Mpa,则其软化系数为()。
A、0.92B、0.88C、0.96D、0.1311、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第二章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半导体材料是一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中。
本文将从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两个方面介绍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电学性质1.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带隙,即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
在绝缘体中,带隙较大,电子不易通过;在导体中,带隙为零,电子容易通过。
而在半导体中,带隙较小,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通过掺杂和加电场的方式改变其电导性能。
2.载流子:在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是载流子。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数量相等,即n型和p型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相等。
而在掺杂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可以使电子或空穴的浓度增加,从而改变其电导性质。
3.本征导电性:半导体材料在纯净状态下呈现本征导电性,即电导率较低。
本征导电性是由于半导体中的有限数量的载流子引起的。
n型半导体中主要是电子导电,p型半导体中主要是空穴导电。
本征导电性可以通过掺杂来改变。
4.外加电场下的导电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
当正电荷提供给半导体,将推动电子向正极移动,此时半导体变为n型半导体;当负电荷提供给半导体,将推动空穴向负极移动,此时半导体变为p型半导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场效应,也是半导体中众多器件如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础。
二、光学性质1.吸收: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能够吸收光的性质。
当光射入半导体中,部分光能会被电子吸收,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此时光的能量将转化为电子的动能。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这种特性使半导体材料成为光电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光:除了吸收光能,有些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发光。
当电子从导带跃迁到价带时,会释放出能量,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出来,形成发光现象。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对应不同的发光颜色,从红光到紫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跃迁产生。
3.光电效应: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会产生电流。
建筑材料常见问题解答第2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一般的讲,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哪几类?答:一般的讲,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物理性质:包括材料的密度、孔隙状态、与水有关的性质、热工性能等。
化学性质:包括材料的的抗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等,因材料的化学性质相异较大,故该部分内容在以后各章中分别叙述。
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应包括在物理性质中,但因其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有重要意义,故对其单独研究,包括材料的强度、变形、脆性和韧性、硬度和耐磨性等。
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项综合性质,虽很难对其量化描述,但对建筑物的使用至关重要。
2.什么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答: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化学组成通常从材料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两方面分析研究。
材料的元素组成,主要是指其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3.建筑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建筑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有晶体、玻璃体和胶体等形式。
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有确定的几何位置关系。
一般来说,晶体结构的物质具有强度高、硬度较大、有确定的熔点、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共性。
建筑材料中的金属材料(钢和铝合金)和非金属材料中的石膏及水泥石中的某些矿物等都是典型的晶体结构。
玻璃体微观结构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呈无序浑沌状态。
玻璃体结构的材料具有化学活性高、无确定的熔点、力学性质各向同性的特点。
粉煤灰、建筑用普通玻璃都是典型的玻璃体结构。
胶体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微观结构形式,通常是由极细微的固体颗粒均匀分布在液体中所形成。
胶体与晶体和玻璃体最大的不同点是可呈分散相和网状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分别称为溶胶和凝胶。
溶胶失水后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结构,可以把材料中的晶体或其他固体颗粒粘结为整体。
如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玻璃和硅酸盐水泥石中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都呈胶体结构。
教学内容: 一、 导入:由习题导入密实度的公式及理解此概念:普通黏土砖表观密度为1850千克每立方米,密度为2。
50克每立方厘米,求密实度。
二、 讲授:1、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固体物质填充的程度。
密实度的计算式如下:D =0V V X 100%=0ρρ X 100% 式中: ρ——密度;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对于绝对密实材料, 因 ρ0 =ρ ,故密实度D =1 或100%。
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 因 ρ0 <ρ ,故密实度D < 1 或 D < 100%。
2、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P 按下式计算:P=1-D式中: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V 0——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g/cm3 或 kg/m3 ρ——密度, g/cm3 或 kg/m3。
3、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 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空隙率 按下式计算:/P =//0V V V -X 100%=/0/0ρρρ- X 100%=(1-/00ρρ)X 100% 式中:ρ0——材料的体积密度; '0ρ ——材料的堆积密度。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砂率的依据。
4、孔隙率与空隙率的区别三、小结(略)四、练习:课后习题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一、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作用形式的不同,材料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等,均以材料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的大小来表示。
材料的这些强度是通过静力试验来测定的,故总称为静力强度。
材料的静力强度是通过标准试件的破坏试验而测得,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材料的强度是大多数材料划分等级的依据。
表2.2.1列出了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和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判断题1、具有粗大或封闭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连通孔隙的材料,吸水率较小。
2、一般说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导热系数越小,但如果是粗大贯通的孔隙,尽管孔隙率较大,导热系数反而也较大。
()3、某种材料的密度和容重数值相差较大时,用这种材料作隔热保温材料很不适宜。
()4、孔隙细微和封闭,材料导热性能低;孑L隙粗大和贯通的材料,其导热性能反而较高。
5、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6、将某种含孔材料,分别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所测的密度值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值最小。
()7、凡含孔隙的材料,其干燥容重均比密度小。
()8、具有粗大或封闭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9、多孔吸声材料,细微开口孔隙愈多,效果愈好。
()10、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将降低。
()11、材料的组成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决定因素。
()12、凡是含孔材料其体积吸水率都不能为零。
()13、对保温材料,若厚度增加可提高其保温效果,故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
()14、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长期受水作用后,其强度降低越多。
()15、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使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因而使混凝土的抗冻性降低。
()16、材料的含水率越高,其视密度越大。
()17、耐燃性好的材料耐火性一定好。
()18、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小,说明该材料的耐水性越好,可用于受水浸泡或潮湿环境的建筑物。
()19、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加荷速度快者较慢者试验结果偏小。
()20、甲、乙两种同强度和同孔隙率的轻骨料混凝土,甲的体积吸水率是乙种的2倍,贝y乙比甲的抗冻性差,隔热保温性能好。
()21、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A大于B , 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差。
22、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吸水率越高。
()23、普通粘土砖,当其强度能得到保证时,其吸水率较大的好。
()24、增大材料的孔隙率,其绝热性和抗冻性将随之降低。
第二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MSE 四要素;– 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结构与成分,合成与加工两个重要内容;– 仪器与设备,分析与建模§2。
1 性质与使用性能 1。
基础概念2。
性质与性能的区别与关系 3。
材料的失效分析4. 材料(产品)使用性能的设计5. 材料性能数据库6. 其它问题2。
1。
1基础内容 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
机械载荷的应。
材料性质描述• 力学性质;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物理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热学性质 化学性质;催化性质,防化性质结构材料性质的表征——-—材料力学性质 强度:材料抵抗外应力的能力.塑性: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 力。
硬度:材料在表面上的小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刚度:外应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
疲劳强度: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抗蠕变性:材料在恒定应力(或恒定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韧性:材料从塑性变形到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6强度范畴刚度范畴塑性范畴韧性范畴应力应 变2.1.1基础内容7材料的物理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 导电性 · 绝缘性 · 介电性· 抗磁性 · 顺磁性 · 铁磁性· 光反射 · 光折射 · 光学损耗 · 光透性热学性质· 导热性 · 热膨胀 · 热容 · 熔化注:上面只列出了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2.1.1基础内容物理性质的交互性———-材料应用的关键点现代功能材料不仅仅表现出单一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具备了特 殊的物理交互性。
例如: 电学———-机械电致伸缩 机械————电学压电特性 磁学————机械磁致伸缩 电学————磁学巨磁阻效应 电学——-—光学电致发光 性能定义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 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
2022国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第二章测试题标准1.材料实体内部和实体间常常部分被空气所占据,一般称材料实体内部被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为()A. 间隙B. 孔隙C. 裂缝D. 缝隙2.材料的吸水性是指( )A. 材料在长期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B. 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渗透的性质C.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D. 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3.下列关于材料耐久性能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以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和抗碳化性所体现B. 材料的耐久性是一综合性能,不同材料的耐久性往往有不同的具体内容C.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外部作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D. 钢材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大气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4.亲水材料的润湿角一般不大于( )A. 1200B. 1500C. 1800D. 9005.材料使用过程中,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破坏、不变质,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质称为()A. 强度B. 耐磨性C. 耐久性D. 刚度6.下列关于材料表观密度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容量瓶法用来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用来测定砂的表观密度B. 容量瓶法测定试验表观密度时,应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C. 试验目的是测定颗粒状材料的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表观体积,计算材料的表观密度D. 测定的表观密度ρ′应精确至0.01g/cm37.材料的密实度指的是()A. 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B. 在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C. 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D. 散粒状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实体体积填充的程度8.下列关于材料构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多孔状构造材料一般为轻质材料B. 胶合板、复合木地板、纸面石膏板、夹层玻璃都是纤维状构造C. 材料在宏观可见层次上的组成形式称为构造D. 致密状构造完全没有或基本没有孔隙9.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在测体积密度时,第一步应()A. 称出蜡封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B. 用游标卡尺量出试样尺寸,计算出试样的体积C. 用广口瓶法测定试验的表观密度D. 称出蜡封试样在水中的质量10.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 )A. 导热性B. 热容C. 导电性D. 比热11.材料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A. 0.06g/cm3B. 0.02g/cm3C. 0.08g/cm3D. 0.04g/cm312.下列关于测定砂、石子堆积密度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堆积密度等于松散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之和B. 测定石子堆积密度时,需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质量,在(105±5)℃的烘箱内烘干C. 测定砂堆积密度时,需先用浅盘装砂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D. 试验准备时应筛除公称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3.测定砂的堆积密度时,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应精确至()A. 0.06gB. 0.02gC. 0.04gD. 1g14.建筑钢材的微观结构形式是()A. 胶体结构B. 玻璃体结构C. 纤维体结构D. 晶体结构15.下列关于材料耐磨性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耐磨性用磨损率表示B. 磨损率等于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磨损前后的质量差与试件受磨表面积之积C. 磨损率越大,材料的耐磨性越差D. 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