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复习纲要清华大学PPT资料45页
- 格式:ppt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45
工程硕士期末考试复习题(《管理经济学》)需求、需求弹性1、假设某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Y/pa,式中Y为收入,a为常数,试求该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的收入弹性。
2、某国为了鼓励本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准备采取措施限制轿车进口,预期这些措施将使轿车市场的轿车供给量减少20%o如果轿车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 8^-1. 2,问该国的轿车价格将会上涨多少?3、玩具公司的产品——毛绒熊猫的需求函数为:Q=15000-200P,其中Q是毛绒熊猫的需求量,P是价格。
(1)计算价格为40元时的需求价格弹性;(2)价格为多少时,需求的价格弹性为单位弹性?成本与盈亏平衡1、一个公司正在考虑建造一个工厂。
现有两个方案,方案A的短期成本函数为:C a = 80 + 2Q a + 0.5Q;,方案B的短期成本函数为:C b = 50 + o(1)如果市场需求仅有8个单位的产品,企业应选择哪个方案?(2)如果选择方案A,市场需求量至少应达到多少?(3)如果企业已经采用两个方案建造了两个工厂,且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企业是否必须同时使用这两个工厂?如果计划产量为22个单位,企业应如何在两个工厂之间分配产量以使得总成本最低?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产业中的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C = 0.04Q3 - 0.8Q2 + 1OQ + 5。
(1)试求该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2)如果市场价格为P=10元,试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利润总额;(3)当市场价格为多高是,企业只能赚取正常利润?当市场价格为多高时,企业将停止生产?2、完全竞争产业中的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C = Q3-6Q2-30Q-40O产品价格为66元,正常利润已包括在成本函数之中。
(1)求企业的最大利润以及相应的产量,此时的平均成本为多少?(2)假如该企业是全产业的代表,这个产业是否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3)当产业达到均衡时,这个代表企业的产出是多少?单位成本是多少?价格是多少?3、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都为SC = O.1Q~ + Q + 10 o(1)求市场供给函数;(2)如果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管理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4个考5个,20’)经济利润:总收益也总成本之差,经济成本包括对厂商所有者的资本贡献“正常”收益期望值: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数,权重就是相关结果的概率。
标准差:一种衡量可能结果离散或变动程度的统计指标。
价格弹性:假定所有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也叫自身的价格弹性。
短期: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资源为国定的或不能改变的时期。
长期: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全部资源都可以改变的时期。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生产某一既定产量时,一种投入要素可被另一投入要素替代的比率。
技术效率:在给定投入要素组合或生产过程的条件下,衡量生产实现最高可能产量的程度的一种指标。
沉没成本:一个决策问题中不管选择哪种行动方案都会发生的成本。
学习曲线效应:由更大的累积产量造成的单位成本下降。
经营杠杆:使用包括固定成本(如折旧)的资产以谋求增加预期收益。
寡头:一种市场结构,厂商的数量很少。
以至于任何一家厂商的行动都可能对行业中其他厂商的业绩产生明显的影响。
支配战略:不依赖于其他参与人的行动而使决策者福利最大的一种行动规则。
纳什均衡战略:一种非支配战略博弈均衡概念二、计算题:(做过的题目考5个40’)第一次作业:P44 NO.6.8;P110 NO.3、4;P142 NO.7、8第二次作业:P166 NO.5;P183 NO.2;P184 NO 6;P214 NO51.一家厂商为增加收益和利润,正在考虑把价格提高4%,把广告增加11%。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需求的广告弹性为+0.6,你认为总收益会增加还是降低?解答:新的需求=100%+0.04(-1.5)(100%)+0.11(0.6)(100%)=100.6%总的收益会因价格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对利润的影响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广告的数量和厂商成本函数的形状。
2.居民用电需求的收入弹性估计为0.3,如果预期电的价格和替代品的价格都不变,但转年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会下降10%,你认为居民用电的需求会怎样变化?解答:收入下降10%会导致电力需求下降3%:E Y =0.3=%ΔQ D/-10%%ΔQ D=3%3.考虑下列短期生产函数(L=变动投入要素,Q=产量):Q=10L-0.5L2假设产品可按一单位10美元售出,厂商能按其需要以每单位20美元获得变动投入要素(L)。
一、问答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商品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消费者的偏好4相关商品的价格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6人口数量p21-322需求规律的内容是什么?3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1商品的价格P。
2生产要素价格P3相关商品的价格4技术水平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6厂商的数目或行业生产能力p374供给规律的内容是什么?5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的区别是什么?6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区别是什么?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什么?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处于递增状态,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处于递减状态。
P288供求法则的功能有什么?请结合实际情况说明。
9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分类?p5完全无弹性:弹性等于零2需求缺乏弹性:弹性小于1,3单位弹性:弹性等于1,4富有弹性弹性大于1,5完全富有弹性:弹性无穷大。
10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替代品的多寡2该物品消费支出占总所得的比例3物品耐用性4必需品或奢侈品5商品的定义范围6商品用途的广泛性7时间因素p6311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对于企业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P6312需求的收入弹性有哪些分类?1.正常品 2.奢侈品3.必需品劣4.劣等品 p6913需求的交叉弹性有哪些分类?决策有什么意义?1.交叉价格弹性大于0:替代关系2. 交叉价格弹性小于0:互补关系3. 交叉价格弹性为0:互相独立.决策是只要能掌握并恰当地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经制定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尽量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p74-7614说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达最大。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本钱。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时机本钱。
时机本钱: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其他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时机本钱,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会计本钱:会计师在账簿上记录下来的本钱。
正常利润:指投资者如果把这笔投资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外显本钱: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
内涵本钱: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时机本钱和外显本钱的差额。
边际分析法: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判断某项业务活动对企业有利还是不利,不应根据它的全部本钱的大小,而应把这项活动带来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本钱相比拟,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对企业有利,否那么不利。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法。
第一章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置且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需求曲线: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需求的变动:当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就会变动,这种变动就是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种变化就是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且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函数: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供给曲线: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供给的变动: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变,因价格变化,供给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变化。
第二章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
第一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经济学的含义:管理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帮助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科学、有效地经营决策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主要理论为了解性内容)1.需求理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
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4.市场理论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管理经济学的常用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利润是指收入减去所有的相关成本,包括外显的和内含的成本。
机会成本:采取一个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方案时,被放弃方案可能取得的收益,就是被采用方案的机会成本。
如:有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如果现在转让可以取得100万的收益;而现在没有转让,却要在它上面兴建一个项目。
那么这个兴建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100万。
经济学与决策:决策工作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寻找决策的实际2、确定可能的行动方案3、评价每个方案的收入和成本4、从中选择最能满足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所以,管理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对每个方案作出评价,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管理经济学课件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管理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2. 课程目标•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能够应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
3. 课程大纲第一章:管理经济学导论• 3.1 课程简介• 3.2 管理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 3.3 管理决策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 3.1 市场结构的分类与特征• 3.2 市场竞争与垄断行为• 3.3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三章:成本与生产• 3.1 成本理论与分析• 3.2 生产函数与生产规模• 3.3 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第四章:需求与定价• 4.1 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 4.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4.3 价格歧视与定价策略第五章:企业投资与风险分析• 5.1 利润与风险的关系• 5.2 投资决策与投资评价方法• 5.3 风险分析与经营决策第六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1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 6.2 政府干预的目的与方式• 6.3 政府干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4. 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每周学生需要阅读指定的教材和论文,并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 课程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小组讨论成绩、课堂参与等。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期末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管理问题并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6. 参考教材•王健. 管理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孙逢春. 管理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