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名企业
- 格式:pdf
- 大小:144.88 KB
- 文档页数:2
INDUSTRY DEVELOPMENT | 行业发展摘要:近10年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及专利有效量呈井喷式增长。
2014—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从92.8万件上升到 454万件,我国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4.9件上升到14.5件。
为了使人们能够客观地看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随经济增长而快速增加的现状,文章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有效数量;创新中国近五年专利申请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文/毕胜1.专利申请现状近40年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及专利有效量呈井喷式增长。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公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14-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92.8、410.2、130、138.2和154万件;美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另0为57.9、57.8、60.6、60.2和59.7万件;日 本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32.6、34.9、34.8、34.8和34.3万件。
如表4所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4年的92.8万件增长到2048年的154万件,年均增长12.2%;同期,美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日本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负增长。
全球有效专利在2048年达到4400万件,美国约有340万件有效专利,排在其后的是中国(240万件)和日本(240万件)。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开资料显示,2014-2018年,我国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4.9、6.3、8.0、9.8和44.5件。
2016年,全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3位的日本、韩国和美国的有效数量分别为 129.1. 45.8和43.5件。
如表2所示,虽然我国每万人有效 发明专利拥有量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和日美等国之间的差距巨大。
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I 6000001100000| □中国|■美国I 口日本图1 2014—2018年中、美、日三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统计统计专利的申请量和拥有量应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 力、科技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
上海市及个区县专利试点企业申报标准一、上海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试点单位每年认定100家,其中企业比例占80%以上,每年上半年5、6月份,专利工作试点单位的试点期限为两年,给予总额不超过40万元的专项资助,示范项目实施期为两年,前期先拨款70%,验收后拨剩余30%。
申报条件:1)机构和制度: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已设置专利管理或成果转化机构,已制定较为健全的专利管理和激励制度并有效实施,至少配备1名专利工作者。
2)专利创造: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事业单位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不少于20件。
企事业单位专利电子申请率不低于90%,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增长,且无非正常专利申请.3)专利实施:近三年,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实施率不低于50%,专利许可、转让及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0%。
近三年,事业单位的授权发明专利实施率不低于20%,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300件的,实施率不低于10%。
4)人员培训:重视开展专利宣传培训活动,管理人员及科技工作人员的培训率达到60%,员工的培训率达到40%。
5)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意识较强,近三年内无行政和司法程序认定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二、闵行区专利示范企业:闵行区专利示范企业申报受理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受理申报时间为每年8月份,9月份组织专家评审。
评审工作由区知识产权局组织,经初审合格送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于10月份在闵行科技网进行公布,被评为区级专利示范企业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有条件列入下一年度申报市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的单位申报条件:(1)近年来专利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总量不少于20件,累计有效专利5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2件;(2)近三年年均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2。
5%以上,专利产品和服务收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50%以上;(3)企业有专利工作者(持证)1-2名或专利管理工程师(持证)1名以上;(4)企业开展专利宣传培训,培训率应达到70%以上。
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解释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解释在现代社会,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评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明专利拥有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潜力。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含义,并对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什么是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发明专利是对新发明的一种保护措施,它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进行独占性的利用权。
发明专利拥有量可以被视为评估各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意义1. 科研实力的体现发明专利拥有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数量通常代表着该国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果。
一个高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国家通常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能够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2. 经济发展潜能的标志发明专利拥有量也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
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意味着该国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
高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国家通常能够培育新兴产业,吸引外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3. 创新环境的衡量标准发明专利拥有量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程度。
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发明专利,可能意味着该国家具备优良的创新环境,包括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以及良好的科研和创业氛围。
这些因素都对创新能力和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影响1.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拥有较多的发明专利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国家能够在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国际合作机会,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2.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增加还有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3.04.02•【文号】•【施行日期】2013.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利执法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13〕27号)要求,我局将启动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申报工作,并制定了《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申报指南(试行)》(详见附件)。
试点企业申报工作主要面向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展开;实行限额推荐,每个省(区、市)知识产权局推荐数量不超过2家,其中,生产型企业和非生产型企业各不超过1家。
请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并组织有关企业按照要求做好试点企业的申报工作。
请于2013年5月10日前将推荐企业的申报材料报送我局专利管理司。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申报指南(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2013年4月2日附件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申报指南(试行)根据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相关要求,为做好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提高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专利运营贯穿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化和市场化的全流程,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鼓励专门从事专利运营等相关业务的企业发展,加强专利技术集成和专利运营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培育专利运营业态,支撑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有效实施。
在试点企业培育中,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给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分类指导。
坚持分层管理,对地方企业采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指导、地方知识产权局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对中央管理企业采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直接指导的方式,构建任务明晰、协同运行的工作体系;优化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的资源配置,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并保障企业专利运营工作有序开展。
“八项工程”监测统计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人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常住人口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当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增加值/GDP×100%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加值的百分比。
生产性服务业,指以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为主导的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经营性和可贸易性的特点,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也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
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5、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在国际间服务进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
其中,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收入的增长速度为服务出口增长率;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支出的增长速度为服务进口增长率。
6、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生物技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六大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
7、消费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额)占GDP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消费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GDP×100%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最终消费所占的份额,即当年的最终消费增量与GDP增量的百分比(均按可比价计算)。
最终消费是指全社会形成的对最终消费品(包括货物和服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
计算公式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年最终消费-上年最终消费)/(当年GDP-上年GDP)×100%9、城市化水平: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
科技统计报告第13期(总第570期)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2015年3月12日2013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五年来首次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7%。
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出现小幅下降。
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在三类专利中增长最快,达到31.8%。
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达到9家,占据明显优势。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3.3件目标。
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2万件,比上年增长15.5%,国际排名升至第3位;三方专利拥有量为1851件,比上年增长11.6%,国际排名升至第6位。
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五年来首超三分之一,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出现下降2013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237.7万件,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2.5万件,比上年增长26.3%,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五年来首次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7%;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9.2万件,比上年增长20.5%;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6.0万件,比上年增长0.3%。
图1 我国三类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情况(2004—2013年)2013年我国专利授权量达131.3万件,比上年增长4.6%。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0.8万件,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年下降4.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69.3万件,比上年增长21.4%;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为41.2万件,比上年下降11.8%。
二、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增长最快2013年,国内三类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比上年均有很大幅度增长。
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223.5万件,比上年增长16.9%。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0.5万件,比上年增长了31.8%,增速位居三种专利之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8.5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0.5%;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4.4万件,比上年增长了0.3%。
2013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达到122.8万件,比上年增长5.6%。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分析摘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支撑。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密集,对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依赖性强,对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要求高,本文对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专利创造动态。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天津;专利分析1.研究背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支撑。
为初步分析天津市高价值专利状况,结合《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件,预计到2025年,实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件,根据《天津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到 2025 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5万件。
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根据“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4.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本报告围绕天津市行政区划内符合上述五种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进行调查,在上述五种条件中,经专利统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涉及面广,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的主体,此外其与后四种情况也存在较高程度交叠,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密集,发展国际化,国际竞争激烈,其专利布局储备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化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险、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本文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作为本次高价值发明专利的重要调查对象进行分析,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
专利统计简报2012年第02期(总第119期)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 2012年2月27日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度报告一、概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我国创新主体把握历史发展脉搏,化挑战为机遇,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逆势而上,为实现“十二五”期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的目标奠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呈现如下特点:(一)申请、授权量呈爆发性增长态势。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跃上新台阶,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50万件大关,同比增速达34.6%,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国内申请同比增幅高达41.9%,逼近十年来最高增速,较国外来华申请同比增幅高出近30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7.4%,其中,国内授权同比增速超过四成。
以此为基石,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先后超越国外在华量,截至2011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和有效量已全面实现对国外在华量的超越,显示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专利创造的显著促进作用。
(二)专利集聚辐射效应强,中西部地区后起追赶。
2011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排名前六的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六个省市以占全国百分之四十左右的GDP分别囊括了全国31省市区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近六成半,专利集聚效应明显。
在我国制造业西迁的大趋势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辐射效应显现,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速分别高出东部地区近4.4和11.4个百分点,在东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所占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分别比2007年高出1.9和3.4个百分点,初步展露后起追赶的势头。
(三)欧债危机影响暂未深化,德法申请拉动作用明显。
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的通知》(X政办发〔X〕39号)精神,为巩固“十二五”时期全区知识产权工作成绩,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化,推动发明专利中请量、授权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十三五”期间双倍增长,确保全面完成X市人民政府下达我区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X—X)标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贯彻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增量提质、提升发明创造水平为导向,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技术、产品和企业,为加快实现X “两个建成”先行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
既要进一步完善专利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最佳组合,着力提升专利创造和转化应用的效率。
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合作。
突出企业在专利创造和转化应用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充分拓展社会参与渠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多方参与,形成推进专利创造和成果转化应用合力。
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
加强统筹部署,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集中创新资源集中攻关,促进专利创造和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专利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坚持完善体系、强化激励。
进一步完善专利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资助奖励与绩效考核,提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二、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按照市下达任务要求,X区累计完成发明专利申请^30件,至X年发明专利拥有量155件。
发明专利结构明显优化,公共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发明专利增量提质新局面,力争建成X经济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1.12.21•【文号】国知发管字[2011]160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11〕1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知识产权局:为推动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入开展,我局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指导意见》(国知发管字〔2004〕126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城市〈城区〉”以下简称“城市”)评定工作,推动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入开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评定工作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集中评定”的原则开展。
第三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的申报主体为:符合条件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直辖市所辖的区。
第四条城市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分为试点、示范两个层级。
称号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城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城区)。
第五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期限为三年,期满后,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省知识产权局”)组织考核验收。
通过试点工作考核验收的城市,在所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完成至少一年的示范培育工作后(开展示范培育工作的城市需向省知识产权局提交示范培育工作方案,并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可以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通过试点工作考核验收的城市,也可以申请开展新一期其他主题的试点工作。
2015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39.4%。
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均比上年有明显提升。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达到96.8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0.9%;实用新型专利达到112万件,比上年增长30%。
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6.3万件,比上年增长了61.9%。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60.2%。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均为内资企业。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6.3件,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高出了3件。
我国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0万件,国际排名继续保持第3位。
2014年我国三方专利拥有量为2582件,国际排名第5位。
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近四成,发明专利授权量明显上涨2015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279.9万件,比上年增长18.5%。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10.2件,比上年增长18.7%,占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为39.4%;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2.8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9.8%;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6.5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1 我国三类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情况(2004—2015年)2015年我国专利授权量达171.8万件,比上年增长31.9%。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5.9万件,比上年增长54.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87.6万件,比上408012016020024028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万件年增长23.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为48.3万件,比上年上升了33.5%。
二、国内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发明专利增长显著2015年,国内专利申请结构继续优化,发明专利申请量势头抢眼。
国内专利申请量总数达263.9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96.8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0.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2万件,比上年上涨了3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5.1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