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重点字词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
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字词:蕃:多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字词:独:仅,只译文:晋朝陶渊明惟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原文: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字词: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译文: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原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字词: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译文:香气远播,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原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字词: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相当于“呢”译文: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字词: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字词:鲜:少译文:唉!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原文: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字词:宜:当然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益香远益.清(更加)有所广益.(好处)远香远.益清(远播,远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独晋陶渊明独.爱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只,仅)无独.有偶(独一)净亭亭净.植(洁净)风烟俱净.(消失)宜宜.乎众矣不宜.偏私(应当)通中通.外直(贯通)政通.人和(畅顺、顺利)。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复习提纲一.注音德馨(xīn)鸿儒(rú)案牍(dú) 甚蕃(fán) 淤泥(yū) 清涟(lián)亵玩(xiè)隐逸(yì)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仙则名(就)(有名气)2。
有龙则灵(有灵气)3.斯是陋室(这)(简陋的居室)4。
惟吾德馨 (只)(品德高尚)5。
谈笑有鸿儒(大) (读书人)6。
往来无白丁( 没有学问的人)7。
可以调素琴(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8。
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扰乱)9.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身体)10。
可爱者甚蕃(值得喜爱的)(多)11。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独)(表示转折)(沾染污秽)12。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美丽而不庄重)13。
不蔓不枝(分枝)(分蔓) 14.香远益清(更加)(清香)15.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1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17.余谓菊(我)(认为)18。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19。
陶后鲜有闻(少)20.宜乎众矣(应当 )三.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3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6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喜爱的人该是很多了。
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四、课文理解题。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雷斌复习目标:1、背诵默写课文2、掌握作者及作品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
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复习提纲一、背诵并默写课文二、文学常识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
世称“濂溪先生”。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
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
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
《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脚,读来铿锵有力。
说,这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教学方式多媒体二、整体感知《爱莲说》(大家齐读课文)(大屏幕出示一幅与课文描绘一致的照片)1、重点字词解释①可爱者甚蕃(多)②出淤泥而不染(沾染)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⑥陶后鲜有闻(少)⑦宜乎众矣(当然)2、重点句子翻译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一词多义①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亲贤臣,远小人(疏远)②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③益:香远益清(更加)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至于斟酌损益(增加)④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译为:生枝蔓;长枝节5、文言句式判断句式:莲,花之君子者也。
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爱一作:甚)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作者:周敦颐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重点字词】可:值得蕃(fán):多。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涟:水清而有微波。
妖:美丽而不端庄通:贯通。
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爱莲说》重点知识一、重要字词1.可爱者【甚】【蕃】甚:很,十分蕃:fán,多2.陶渊明【独】爱菊只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5.香远【益】清更加6.【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7.【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8.【予】谓菊…… yú,我9.【隐逸】隐居避世10.【噫】叹词,表示感慨11.陶后【鲜】有闻 xiǎn,少12.【宜】乎众矣应当13.焉(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2)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此(在其中)14.之(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水陆草木【之】花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代知识二、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三、理解性背诵及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爱的很多。
2.莲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译】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语句是:濯清涟而不妖。
【译】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4)象征君子美好姿态气质的语句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3.高度总结莲的气质品格的语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品评(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逃避现实,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从俗从众,莲花出于污浊的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君子)的语句是: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