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3.91 KB
- 文档页数:13
工程施工外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外电线路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各种科学合理措施加以保障。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电力设备保护以及构建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工程施工外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预防档电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吊装机械和外线相接的情况,往往会触碰到带电线路,从而造成危险。
从技术方面,可以采取离线应急保护措施或者采取隔离和接地措施进行安全保护,避免电气意外,具体细节分为两部分:1, 离线应急保护措施即通过拆换电气线路实现离线状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要关闭相关断路器;•英文急停,以确保停止一切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动作;•禁止接通或离开电源;•禁止切换施工钢夹路中的连接和开关。
2. 隔离和接地措施运用防护电视器、隔离变压器、避雷器等电器专业设备,将电气线路隔离,有效实现隔离和接地,并根据要求设计电气系统进行机械防护。
工地管理规范化施工现场应遵循规范化管理,比如设置安全区域,标明危险区域,一定要把危险因素明确表现出来。
同时各项工作一定要依据各项制度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电力设备保护高空线路施工安全保障高空线路施工需要进行以下设备保护:1.安全带高空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在进行一些高空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具备维修工具和检测工具的工具袋,并且要把它们放到绳子上。
雨天或雪天,必须禁止作业。
2.防紫外线眼镜线路维修作业,易受紫外线及强光照射,必须配戴防紫外线眼镜。
安全电气设备的选用在广泛应用安全的电气设备的同时,也会减少电气辐射,杜绝电器故障的发生,以确保外电线路正常使用。
常用的电气设备如下:•电液挖掘机;•稳压电源;•阻波器;•隔开器;•隔离电容器等。
构建安全管理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确定电气设备;•设定电气设备防护措施;•确定电量和电气设备类型。
安全监测在外电线路施工期间,要对外电线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问题隐患,如:电气故障、设备损坏、地面焊缝开裂等。
工程施工外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在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在建筑施工中,外电线路的安全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来防止发生事故,保障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施工外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一、外电线路安全管理为保护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需要根据电力供应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高效的基础。
1.工程施工前的外电线路安全检查施工前应对外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线路故障、破损及电压是否符合实际供电要求。
同时,需要检查施工周围的电线电缆,尤其是高压电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力公司及施工管理方。
2.严格的施工作业管理要保证工人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建立严格的作业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全保障系统,如标识出危险区域,文明施工标志。
另外,在施工现场应设有岗哨,随时监控工作场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制定细致的施工方案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外电线路的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外电线路单独安排,严格限制与其他设备和工具的接触。
同时,还需要制定好应对意外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工况变化时能够立即停机,避免发生危险。
1.施工物料运输安全控制施工中要控制物资运输的安全,避免物料与外电线路发生碰撞。
需要采用适当的隔离方案,严格限制物资堆放的高度和速度,以及物资运行路径,确保线路的安全得到保障。
2.施工车辆的安全统一管理施工车辆,严禁临时停放在了解区域,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注意力,确保不与外电线路发生接触,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施工设备的安全在使用现场施工设备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管,检查是否存在电气隐患。
在设备使用前,一定要对施工设备进行试运行,确保安装方法正确,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气工具及安全设施。
三、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过程中,工人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通过教育为工人提供相关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知识,培养其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
1.外电线路的平安距离
平安距离是指带电导体与四周接地的物体、地面、不同极(或相)带电体,以及人体之间必需保持的最小空间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这个距离或间隙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作用下,带电主体四周不致发生放电,而且还保证带电体四周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不受损害。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平安距离主要是指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的最小平安操作距离和现场施工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平安垂直距离。
JGJ46一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已经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的最小平安操作距离。
2.外电线路的防护
为了防止外电线路对现场施工构成潜在的危害,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之间必需按表2-20保持规定的平安操作距离,机动车道与外线路之间则必需按表2-21保持规定的平安距离。
施工现场的在建工程受位置限制无法保证规定的平安距离,为了确保施工平安,必需实行设置防护性遮栏、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外电线路至遮栏、栅栏等防护设施
的平安距离见表2-22。
从表中可以看出屋外部分的数据较屋内部分数据大,主要是考虑了屋外架空导线因受风吹摇摆等因素,网状遮栏的设置还考虑了成年人手指可能伸入网内的因素。
假如现场搭设遮栏、栅栏的场地狭窄,无法按表2-22要求的数据搭设时,唯一的平安措施就是与有关部门协商,实行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转变工程位置等。
外电防护安全交底1. 介绍外电(External Electricity)是指从外部供电网中引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中的电力。
在进行外电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本文将对外电防护安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外电的危险性、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外电的危险性外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击、火灾、设备损坏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外电危险性的一些主要方面:2.1 电击危险外电未正确接地或存在漏电情况时,使用者一旦接触到带电的设备,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电击对人体有害,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2.2 火灾风险外电接线不规范、线路老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火灾不仅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生命损失。
2.3 设备损坏外电过载、电压波动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进而影响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3. 外电防护措施为了确保外电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电防护措施:3.1 规范的接地系统建立和维护一个规范的接地系统是确保外电安全的重要步骤。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电极、地线和接地装置等组成部分。
正确的接地可以将异常电流引导入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3.2 安全用电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和器具非常重要。
这些设备应经过认证并且能够可靠地工作。
在购买和使用电气设备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3.3 正确的电气接线电气接线必须按照规范进行,遵循正确的电气接线方法和标准。
确保连接牢固、绝缘完好,并使用合适的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处理。
3.4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外电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关键。
定期检查设备和线路,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故障和事故。
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外电安全培训非常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外电安全知识、危险辨识和应急处理等内容,帮助员工提高对外电安全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外电使用的应急处理外电意外事故的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措施
本标段临建区,布置拌和站、加工厂、修配厂和仓库等,临建区现场有220KV 和10KV高压线路经过,故临建施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2002)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外电线路防护部分标准。
2、临建区布置的设备、建筑物和场内道路应避开或远离高压线路。
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不得进行施工、建造临时设施或堆放材料物品。
3、安全距离:
设备、建筑物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数值,并应坚固、稳定。
220KV:10米;10KV:6米;380V:4米。
起重吊装时吊物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数值。
220KV:6米;10KV:3米;380V:1.5米。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数值。
10KV:7米;380V:6米。
4、起重吊装前对吊车司机及指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起重吊装期间汽车吊设专职指挥1名,布置警戒线,现场设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个1名监护。
6、场内道路附近的电线杆及拉线砌筑安全墩,并刷红白相间的反光漆,设警示牌和夜间警示灯。
7、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临建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外电线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供电设施,然而,外电线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防护安全技术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1. 防止触电的措施外电线路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将会带来触电的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地线的设置为了防止电流通过人体流动,设置地线是非常重要的。
地线的质量和地线的连接方式都是影响防护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设计外电线路时,应该合理设置地线,并保证地线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2 绝缘材料的使用在外电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阻断电流的流动,从而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
1.3 安全距离的设立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外电线路应该与人们的生活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规划和建设外电线路时,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设立安全距离标准,并加以执行和监督。
2. 防止线路短路的措施外电线路若发生短路,不仅会造成供电中断,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为了防止线路短路事故的发生,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2.1 绝缘层的保护外电线路中的绝缘层是防止线路短路的重要屏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绝缘层的状况,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若发现绝缘层存在破损或老化情况,应及时更换。
2.2 过载保护装置的应用外电线路中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当线路发生过载时,该装置能及时切断电流,避免线路过载导致的短路安全隐患。
2.3 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是预防线路短路事故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3. 防止雷击的措施雷击是外电线路常见的安全隐患,也是导致火灾和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雷击保护装置的安装在外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安装雷击保护装置。
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已成为现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防止电力事故,必须制定一系列详细且实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全面探讨。
一、临时施工用电安全防护1. 规划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临时用电规划。
规划应包括电源点选择、线路走向、配电箱设置等内容,确保供电系统合理、安全、经济。
2. 选用合格材料:所有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电气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劣质产品。
同时,应定期检查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3. 严格执行安装规范: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并严格遵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
例如,电线应穿管保护,避免裸露;配电箱应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上锁管理。
4. 实行分级保护:通过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设备,实现对电气系统的分级保护。
这样可以在发生异常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5. 定期检测与维护:应定期对临时用电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例如,每月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测试,确保其动作灵敏;每季度对线路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外电安全防护1. 了解外电环境:在施工前,应对现场周边的外电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源的位置和距离。
同时,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建立联系,获取相关信息和支持。
2. 设置安全距离: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施工区域与外电设施的安全距离,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严禁在安全距离内进行任何作业活动。
3. 采取屏蔽措施:对于无法避免的外电干扰,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
例如,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时,可以使用金属网或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屏障,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4. 加强人员管理: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外电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外电安全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外电事故,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方案——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对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一、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制定临时用电方案。
明确电力设备的容量和用电负荷,确保用电安全合理。
2.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相关资质证明。
设备应经过安全鉴定,并定期进行检测。
3.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用电箱,并进行防护。
用电箱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设置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装置,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
4.严格控制用电负荷,不得超过电源允许的最大负荷容量。
对负荷进行平衡分配,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设备。
5.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不得自行改动电线电缆的接线和线路。
电线电缆的接头应可靠,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加强对临时用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问题。
7.禁止在临时用电设备附近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严禁在用电设备上堆放物品。
8.灭火器材应配备齐全,放置在容易取得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外电安全防护措施:1.明确外电供电部门的责任,确保外电线路的正常供电。
外电供电部门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许可证,并负责对外电线路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2.外电线路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安装和验收,并设置防雷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确保外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对外电线路进行隔离和防护,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标识,防止他人触碰和损坏。
4.外电线路与施工区域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施工机械和工具与外电线路接触。
5.当需要临时停电时,必须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本方案的实施需要与施工方、电力供应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彼此配合,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同时,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全面落实好上述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
对外电线路防护的基本措施引言对外电线路的防护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在建设和维护电网系统中,合理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减少电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对外电线路防护的基本措施。
路线选择和布局选择合适的电线路路线和布局是对外电线路防护的首要任务。
在选择路线时,应尽量避开人口密集或经常活动的区域,减少线路被破坏的可能性。
同时,应考虑线路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土质等,避免因自然灾害对线路造成的损坏。
布局时,应合理排布杆塔、支柱等线路设施,确保其稳固、可靠。
杆塔和支柱的间距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导线类型进行合理确定,以提供足够的绝缘距离和承重能力。
绝缘措施绝缘措施是对外电线路防护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绝缘设计能够防止线路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电气接触和短路故障。
常见的绝缘措施包括:绝缘子的选用绝缘子是电力线路上常用的绝缘设备,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选择绝缘子时,应考虑线路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污秽程度等因素。
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30年,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导线的绝缘处理导线的绝缘处理是外电线路绝缘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绝缘处理方式有铁塔接地、接地线路和环形隔离装置等。
导线的绝缘处理应根据线路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导线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绝缘良好,防止线路发生短路故障。
接地措施合理的接地设计是对外电线路防护的基本要求之一。
良好的接地能够有效防止电力系统的雷击和感应电压,减小线路故障带来的损害。
常见的接地措施包括:杆塔的接地杆塔是电力线路的支撑设施,其合理的接地是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杆塔的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导线的接地导线的接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导线的接地能够有效减小因电力系统故障引起的触电危险和接地电流带来的损害。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是对外电线路防护的常态化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的安全隐患,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
1、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1)避免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进行施工,如有必要,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或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2)施工距离达不到要求,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护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3)临时用电的电源线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4)各种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按规定选用。
严禁用铁丝、铝丝等非专用熔丝替代。
2、架空线路的安全要求(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2)架空线的档距档距为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30mm;(3)架空线的弧垂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施工现场一般场所4m、机动车道6m、铁路轨道7.5m;(4)各种电源导线严禁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
3、配电箱、开关箱(1)施工现场的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有防雨措施,并应装设端正、牢固。
(2)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3~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在0.6~1.5m.(3)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4)电动建筑机械应有各自专有的开关箱,就近设置,实行“一机一闸”制。
(5)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路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
4、施工照明施工现场的照明配电宜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各自自成独立配电系统。
照明采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场所为220V;(2)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场所不大于36V;(3)在潮湿地点或易触带电体场所,照明电源不得超过24V;(4)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不大于12V。
5、手持电动工具安全(1)采用安全特低电压,通过限制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
(2)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的电动机和导线。
(3)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4)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外电防护的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内外很多企业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外电设备,如高压电器、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
这些外电设备具有强大的电能和较高的电压、电流和电磁场,同时也存在着电晕辐射、电磁干扰和电击危险等多种安全隐患。
为了维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可靠性,不仅要加强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还需要提供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外电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设备的安全防护首先,保证外电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我们必须从设备的本身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包括设备的安装、接地、维护和保护等。
1、安装:设备要按照产品说明书和安装要求施工,安装质量要合格,如安装的电缆、输电架要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有资质,并达到安装标准。
2、接地:设备必须按照接地电阻标准进行接地。
母线接地和设备排除静电电荷必须规范进行,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3、维护:设备的维护应该落实到位,维修就要有资质,走送电设备均需要检查,设备问题要及时处理。
4、保护:设备应该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工作要求,进行相应的保护,如安装管式避雷针、防火、渗水、防腐、防爆等安全措施。
二、人员安全防护在设备的安全防护方面,同时也需要注意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一系列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如规定员工不能离开工作站,必须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鉴定等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经常接触高电压的员工,必须配备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靴、绝缘手套、防漏电鞋和安全帽等防护措施。
保护好员工的身体安全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
三、通讯准备外电设备分布广泛,而且往往远离城市中心和交通要道,通讯工具的保证十分重要。
在设备区域内部或周边必须配备足够的通讯工具和人员,能够进行时刻的交流与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可能的不良情况。
同时必须保证通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四、故障及时处理新设备投运前必须进行试运转,以保证设备在投运前无任何质量问题,同时也避免可能产生的故障情况。
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措施一、目的由于拆迁原因XXXXX(存在主要建筑物:检修组合库、培训中心、办公楼、汽车库)存在大量外电线路,尤其是检修组合库与培训中心、办公楼之间存在一条南北走向横穿车辆基地的220KV高压线路(东太甲乙线57–61#),该线路为非拆除高压线路。
因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安全措施以避免在此区域内施工时发生重大电力事故和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
二、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公安部令第8号《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2009.6.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三、在建工程与220KV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图说明:根据设计图纸,220KV高压线路与检修组合库、培训中心、办公楼、汽车库的位置关系如下:四、安全措施1.架空线路电力设施保护措施1)架空电力线路的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各电压等级导线的边线在计算最大风偏情况下,距离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为: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影响,因此将东太甲乙线57–61#220KV高压线路的保护区向外水平延伸1米,即在建工程与220KV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图中B和B′之间的区域2)电力设施保护措施(1)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a.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b.电力电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c.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及其有关辅助设施;(2)任何施工队伍或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a.向导线抛掷物体;b.擅自在导线上接用电器设备;c.擅自攀登杆塔或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e.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f.在杆塔、拉线上悬挂物体、攀附施工机具;g.在下列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①10-35千伏架空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5米;②66-220千伏架空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10米。
施工现场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架空线路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当施工现场及周边存在架空线路时,应保证施工机械、外脚手架和人员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钢管、钢筋等施工操作时与外电线路的间距,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栏、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一、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
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
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在施工现场中,安全距离问题主要是指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和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安全垂直距离等。
对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已经作了具体的规定。
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见表1。
表1: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2.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安全垂直距离见表2。
表2:3.起重机严禁越过电力线进行作业。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3表3:4.外电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4。
表4:二、外电线路的防护当不能保证最小安全距离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栏、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搭设上述防护屏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电力外线运维防范措施1. 简介电力外线是指从电源站输电到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等设备的电力传输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且关键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防范各种事故和故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运维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电力外线运维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的防范措施。
2. 电力外线运维的基本要求电力外线的运维工作需要具备以下基本要求:2.1 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的巡检和维护是确保电力外线正常运行的关键。
巡检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力外线的各个部分,包括电杆、绝缘子、导线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维护工作,包括紧固螺栓、更换老旧设备等。
2.2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发现电力外线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这样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外线的安全运行。
2.3 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电力外线的巡检和维护工作需要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包括巡检情况、维护措施、问题发现等。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后续的维修工作和事故分析非常重要。
3. 电力外线运维防范措施针对电力外线运维的特点和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措施:3.1 安装避雷设备和防护设施由于电力外线容易暴露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为了保护电力外线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需要安装避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等。
同时,还需要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网、防护罩等。
3.2 做好绝缘检查和绝缘处理工作绝缘是保证电力外线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定期对电力外线的绝缘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损坏或老化的绝缘,则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如更换绝缘子、绝缘套管等。
3.3 控制电力外线的电流和电压电力外线的电流和电压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电流过大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导线的截面积或进行分段供电等。
3.4 加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电力外线免受人为破坏和恶劣的环境条件的影响,需要加强防护措施。
可以采取安装报警设备、加装防护罩、增加巡逻人员等措施,以提高电力外线的安全性。
外电线路的安全防护6.1 概述在施工现场,除去因现场施工需要而敷设的临时用电线路以外,往往还有原来就已经存在的高压或低压电力线路。
这些原有电力线路统称为外电线路。
外电线路一般为架空线路,也有个别施工现场会遇到地下电缆线路,或二者皆有的情况。
如果在建工程距离外电线路较远,那么外电线路不会对现场施工构成很大威胁。
但有些外电线路紧邻在建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常因搬运物料或操作时意外触碰外电线路,甚至有些外电线路还在塔机的回转半径范围内,此时外电线路就成为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极易酿成触电伤害事故。
同时,在高压线附近,即使未触及线路,由于高压线路邻近空间高电场的作用,仍然会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或危险。
为确保现场的施工安全,防止外电线路对施工的危害,在建工程现场的各种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必须保持可靠的安全距离或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6.2 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带电导体与其附近接地的物体、地面不同极(或相)带电体,以及和人体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空间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得施工,不得搭建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
当在架空线路的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在施工现场,安全距离包含了两个因素:必要的安全距离和安全操作距离。
1)必要的安全距离在高压线路附近,存在着强电场,周围导体产生电感应,空气被极化,线路电压等级越高,相应的电感应和电极化也越强。
所以,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也要相应增加。
2)安全操作距离在施工现场作业过程中,尤其是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一般脚手架钢管都较长,如果与外电线路的距离过近,操作中就无法保障安全。
所以,这里的安全距离在施工现场就变成安全操作距离。
除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外,还应当考虑作业条件的因素,所需的距离就更大。
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距离,主要是指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以及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安全垂直距离。
编号:AQ-JS-0357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措施
Protection and safety measures for external power lines
外电线路防护安全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目的
由于拆迁原因XXXXX(存在主要建筑物:检修组合库、培训中心、办公楼、汽车库)存在大量外电线路,尤其是检修组合库与培训中心、办公楼之间存在一条南北走向横穿车辆基地的220KV高压线路(东太甲乙线57–61#),该线路为非拆除高压线路。
因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安全措施以避免在此区域内施工时发生重大电力事故和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
二、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39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公安部令第8号
《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2009.6.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三、在建工程与220KV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图
说明:根据设计图纸,220KV高压线路与检修组合库、培训中心、办公楼、汽车库的位置关系如下:
建筑物
水平距离
汽车库
培训中心
综合办公楼
检修组合库
距高压线边线
16m
14m
29m
15m
注:此距离为建筑物外墙面与高压线边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四、安全措施
1.架空线路电力设施保护措施
1)架空电力线路的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
各电压等级导线的边线在计算最大风偏情况下,距离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为:
电压等级
距离建筑物最小水平距离
10千伏绝缘导线
0.75米
10千伏裸导线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
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影响,因此将东太甲乙线57–61#220KV 高压线路的保护区向外水平延伸1米,即在建工程与220KV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图中B和B′之间的区域
2)电力设施保护措施
(1)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
a.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b.电力电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
石、水线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c.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2)任何施工队伍或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a.向导线抛掷物体;
b.擅自在导线上接用电器设备;
c.擅自攀登杆塔或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
e.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f.在杆塔、拉线上悬挂物体、攀附施工机具;
g.在下列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10-35千伏架空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5米; 66-220千伏架空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10米。
h.拆卸杆塔或拉线上的器材,移动、损坏永久性标志或标志牌;
i.移动、损坏电力线路设施的永久性标志或者安全警示标志;
J.在架空线路导线两侧各300m的区域内放风筝、气球等飘动物体。
(3)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不得在保护区内搭设作业棚、活动板房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等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
b不得焚烧建筑和生活垃圾;
(4)沿电力线路保护区(图中BB′保护区边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拉设安全警示带。
(5)在高压线杆塔周围搭设高度不小于1.8米的维护,挂设警示标志并预留出活动维护通道。
2.施工安全距离
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先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2.1规定:
表4.2.1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1
1~10
35~110
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0
6.0
8.0
10
15
2)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2.2规定
表4.2.2
电压(KV)
安全距离(m)<1
10
35
110
220
330
500
沿垂直方向1.5
3.0
4.0
5.0
6.0
7.0
8.5
沿水平方向
1.5
2.0
3.5
4.0
6.0
7.0
8.5
3)当达不到表4.2.1和4.2.2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4.2.3所列数值
表4.2.3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10
35
110
220
330
500
最小安全距离(m)
1.7
2.0
2.5
4.0
5.0
6.0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在架空线路保护区内施工时应先经过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有关电力保护安全技术措施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2)在架空线路保护区内进行挖掘和打桩作业时必须经过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起重机起重吊装作业时必须满足表4.2.2中的安全距离规定。
当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施工时必须要经过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4)塔吊作业:塔吊旋转半径与保护区(BB′)交叉时,大臂旋转不得进入保护区。
5)绝缘隔离防护设施搭设要求:
(1)应单独编制绝缘隔离防护设施的搭设方案,并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
(2)搭设绝缘隔离防护时应符合表4.2.3中的安全距离规定。
(3)搭设绝缘隔离防护架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4)防护设施应稳定、坚固,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即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
(5)绝缘隔离防护上应挂设醒目的安全警告标识。
6)挖掘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等机械车辆在经过外电架空线路时不得将铲斗、起重臂扬起,桩机机械和行走式起重机械必须将
桩架和起重臂拆除方可通过。
7)需要在外电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土方作业时必须经过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且堆土最高位置与外电架空线路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7米。
8)长螺旋钻机起立时与220KV高压电线的水平距离必须大于10米,需要穿越高压线路时必须拆除后方可通过。
9)遭遇大风天气时任何大型起重机械和桩机不得通过和靠近高压线路。
XXXXXX
2011年4月21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