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一)
- 格式:docx
- 大小:18.44 KB
- 文档页数:3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引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源于佛教禅宗的传入和发展,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
虽然禅文化起源于古代,但其内核和智慧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禅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1. 禅文化对心灵的疗愈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焦虑。
禅文化以其独特的教导和实践方式,能够帮助人们修身养性,缓解内心的不安和负面情绪。
禅宗注重内省和静思,通过冥想和禅修的方式,人们可以舒缓压力、平衡心灵,提升自我意识和全面性的发展。
禅文化中的“觉悟”概念,指的是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达到超脱和自我反省的境地。
这种觉悟的状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相处,从而减少烦恼和痛苦。
当代社会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竞争环境,使得禅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通过禅修来实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2. 禅文化对提高专注力和创造力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专注力和创造力。
而禅文化通过其独特的冥想和禅修技巧,能够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禅修的过程要求人们静坐闭目,集中注意力在呼吸和身体感受上,屏蔽外界的干扰和杂念。
通过持续的禅修实践,人们可以逐渐培养出专注力和思维深度的习惯,提升工作和学习中的效率与质量。
禅文化中的“无我”和“即时”观念,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当人们能够抛开自我意识和评判,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就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当代社会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禅文化中的这种“无我”和“即时”的思维方式,对提升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3. 禅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非常重要。
禅文化中的“慈悲”和“无私”观念,对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禅宗倡导的“众生平等”和“悲悯众生”的思想,使得人们在面对他人时更加宽容和善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禅宗”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禅宗讲究“禅悟”,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禅宗文化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心灵宁静、感悟生活的途径。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禅悟生活的感悟心得。
一、禅悟生活的内涵禅悟生活,即以禅宗的思想为指导,将禅宗的修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禅悟生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崇尚自然:禅宗强调“自然”二字,认为万物皆有禅意,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禅宗讲究“顿悟”,即瞬间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3. 修心养性:禅宗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修身体,更是修心灵。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4. 知足常乐:禅宗讲究“知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度,人应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5. 勇于担当:禅宗强调“担当”,认为人生在世,应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二、禅悟生活的实践1. 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下内心的烦恼,顺应自然。
比如,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可以放下手机,静心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禅坐、冥想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人,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
同时,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让生活充满阳光。
3. 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禅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饮食有节等。
(2)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不足。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4. 知足常乐,珍惜眼前人、事、物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活即是禅,禅即是⽣活⽣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活条件下的具体应⽤,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默契⼈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活。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会,但其实融⼊了很多中国传统⽂化内容和⼈⽂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
禅宗强调“不⽴⽂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常⽣活中完成的。
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常⽣活,禅就在⽣活应⽤之中,或者说,禅就是⽣活本⾝。
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活中体味,在⽣活中落实。
在⽣活中觉悟⼈⽣,奉献⼈⽣,这是⽣活禅所追求的⽬标。
我国茶⽂化诞⽣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佛教发展不谋⽽合,所以佛门与茶结缘,实在是诸缘合和的必然结果。
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便成为当时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茶道是茶⽂化的核⼼,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我完善、⾃我认识的过程。
茶⼈通过品饮⽽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
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
由此可见,茶道在很⼤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上。
茶⼈对于茶道的修证,称作茶道修持。
茶道修持和⽣活禅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道”是不不可思议的,需要在⽇常⽣活中实修实证,最终得以顿悟。
⽣活禅是佛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种修⾏理念,不但适⽤于佛教僧众,也适⽤于在家居⼠,是⼀种应时应机的⽣活禅法,值得⼤⼒提倡。
⽣活禅将⾼深的禅法落实到具体的⽇常⽣活中来,⽣活即是禅,禅即是⽣活,禅和⽣活打成⼀⽚,如茶和⽔⼀般,茶味即是⽔味,⽔味即是茶味,茶⽔交融,密不可分。
这种修⾏理念不仅默契佛陀的本怀和佛法真意,⽽且特别契合现代⼈的根基,是⼀个很好的修⾏法门。
⽣活禅的要旨就是要将禅法落实到⽇常⽣活中去,落实到饭⾷茶饮、⾏住坐卧中去,落实到举⼿投⾜、扬眉瞬⽬中去,在⽣活中时刻关照⾃⼼,在⽣活中觉悟,在⽣活中解脱,在⽣活中落实禅修。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生活中有禅,禅在生活中。
倡导心理禅,目的在于帮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心灵的安静和生活的意义。
现代人的五欲八风
天地之间,人类是最具感性的动物,往往由于感性的活泼和冲动,而生起烦恼之心,发起执著之念,被困在牢不可破的自我意识之中,倍受迷惑却沾沾自喜,而多数是沉沦于:财色名食睡的贪欲之中,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之中。
人心向往快乐无忧,期盼日日是好日,然而现代人的烦恼却与日俱增,压力和焦虑不断袭来。
今天的社会已与古代社会有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绪而言,古今仍有许多相通之处:顺境中免不了贪欲无厌,逆境中可能怨天尤人。
现代人一方面过度沉迷于科技发展的物质享受之中,另一方面却陷落在精神的饥渴和失落之中。
在文明跃升和教育发达的时代进步之中,人类竟暴露出严重的割裂、矛盾、彷徨和空虚的心态。
人类创造了时
尚和潮流,但时尚和潮流却反过来拖累了人们,周而复始,欲罢不能,疲劳与失神成了人们普遍的症状。
不少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不安,孤独无依之感!
上述五欲八风,像一张严密的网,将现代人一个个被网在里面。
于是各种神经症、强迫症乃至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的现象就加剧了,世人的焦虑、不安、苦闷和绝望如抑郁的云彩一样压在我们头上。
早在西方文明发现催眠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禅的智慧,知道以禅治心病,他们相继在这片美好的天地里逍遥安生,让心灵获得一个高远、清静、和谐、圆满的美好境界。
禅,早已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之中,照耀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千古长夜了。
禅的突破与超越性。
禅宗思想,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对于“禅”这个概念,无论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的熟习,禅从释迦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传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二十八代以心传心、心心相传,至达摩祖师来传法于二祖慧可,东土师资相传六代到六祖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使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地位。
自唐宋以来在禅宗祖师大德的精心发扬之下,使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到今天禅宗的很多典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对人们现实生活起到了无可非议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增添不少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文明病”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
由于精神文明的滞后,在我们当前生活的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日下的严重倾向,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和“价值观念颠倒”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在西方国家已经比我们极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对佛教的“禅文化”得到了重视,有铃木大拙等日本的禅学专家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宣讲禅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许多知识分子的喜爱和认可,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
这不仅使“禅”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给西方国家的社会和人们生活环境起到了净化。
在今天西方国家有很多人在闲暇之时去到佛教的寺院进行禅修,也有很多人专门从事于禅修和禅学的事业。
在我们中国文化领域“禅”更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禅”这种宗教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国际社会的交往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禅”文化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在今天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禅”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今天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海内外学者,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无不是“禅”文化。
【禅言】禅与生活的关系
禅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中国禅宗认为。
“禅”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挥功用,一旦脱离了生活的载体,就变成了空洞无物的苦修。
因此,佛说:“禅即是生活”。
所有修行者都是一样地穿衣,一样地吃饭,“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有了“禅”心,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和情趣,由此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藏有禅机了。
其实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并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也不是佛教专有的名词,而是自然天成的本来而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禅。
禅的内涵:一、禅就是“真”的生活:能觉悟到永恒不变且普遍存在的真理。
二、禅是“善”的生活:学禅、悟真之后,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心动念都是善。
三、禅是“美”的生活:禅的境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样的境界,是何等的完美。
四、禅是“平常、朴实”的生活:禅的生活是非常朴实,没有欲望及贪求的,一切的作用都能融入空性。
五、禅是“感情”的生活:禅的感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量。
说快乐-------你快乐吗?在这个扰攘纷乱的世界里,你是否也像大多数人一样,终日惶惶,忙碌却迷罔?涉世未深时,你有许多的抱负和理想,待识得人间愁滋味,所有的愿景也许只剩下“过得快乐”。
然而,快乐在参禅甚深的宗师眼里,另有一番透彻清明的见地。
快乐是什么?真正的快乐只有舍才能得,从舍中构筑一切的有。
最快乐的生活,就是善于驭心的生活。
乐善好施、无怨无悔的生活是快乐的。
最快乐的生命就是无执的生命,无执的生命就是没有执着,不会被任何一个起心动念所绑住。
快乐何处寻?喜悦从无所得来。
时时刻刻为自己创造机会,即可开发快乐的人生。
无我,才能获致快乐;处处保护自己,就会常常忧虑。
境不转心转,如果能够常常调心,就能常常喜悦而少烦扰。
只爱自己的人,很难获得快乐;能够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一旦开始想要拥有,烦恼就出现了,因为“有”是一种负担;惟有拥有一颗善良,无所得的心,才是真快乐。
爱自己的人,从来不曾快乐,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真正快乐。
佛法教我们把快乐和痛苦都放下,但是,放下并不是不去追求,而是随缘不变。
当我们在付出、奉献时,往往能够忘我,如此一来,快乐也就随之而来了。
外在的一切,拥有再多也不会满足,只有找回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
当我们能了解到,环境是无法控制、变化无常的,就能获致真正的快乐与内心的安定。
人往往是因为一定要生活在习惯里,才会不快乐;而真正的快乐就是来自于不活在习惯里。
善心坚固就会快乐。
好心情就有好命运。
不要让外在的一切现象,干扰你内心的安定。
禅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人因为容易陷入执著,所以经常生活在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之中。
相对的,我们却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现实,生活是不确定的、变动的。
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如果执著于过去的情绪、态度和观念,就会发生适应上的困难。
人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禅正是一种心的训练课程,让每一个人更清醒、更有效能地面对人生。
禅的功用就在训练自己的心。
它让人从贪婪、敌意、野心、享乐和放纵中解脱;使自己的智慧自然地运作,去过清醒、有效能的生活。
同时,在禅的修持中,也能看出生命的丰富意义和希望。
现代人生活在严重的情感污染之中,心中的蓝图是扭曲的,因为大家把生活当手段,把工作和占有当目的。
结果,生活变得乏味,情绪开始低落,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最普遍的心理症状是紧张、焦虑、忧郁和充满敌意。
禅是现代人寻求精神悦乐、充实生活和发挥潜能的处方。
透过禅的训练,可提升心的效能,既可生活得好,工作得以顺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
我年少学禅,及长,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很能了解现代人心灵生活的困扰,也相信禅是开启现代人过悦乐生活的钥匙。
这几年来,抑郁症已成为新的流行病,家庭功能低落,离婚率提高,虚拟人格特质的青少年增加。
我们的社会性格似乎也有了问题。
虽然我们的科技进步,物质文明仍然向前推进,但心灵的生活却变得紊乱、不安和茫然。
我认为禅应是现代人最好的方剂。
禅的训练课程中有几个重点,是现代人不可不学的素养。
它们是:学习不放纵自己的情欲:你想当生活的主人,就得使它臣服于你,为你服务,而不是你成为它的奴隶。
调伏自己的心,让它不再执著于敌意、不安、成见、偏见和情欲之中。
这能使心力变得清醒、有效能。
面对真实,看清生活、工作和生命的真相,不致迷失人生的方向。
解开执著或情感污染的系缚,发现心灵深处的真我;从中找到真正皈依处,看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禅的训练,使人更清醒,领受到更多生活的安定、自在和悦乐。
现代社会中禅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虽不可言说,而完整地传达了佛陀祥和、宁静、安闲、美好的心境,却为我们所感受,这就是禅的魅力。
作为东方文明结晶的禅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汇中起着令人瞩目的作用。
禅契合现代人的心灵,给人生以智慧,给艺术以灵感,给文化以张力,它在现代社会中也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价值。
禅对生活的影响:行也禅,坐也禅禅,这个貌似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
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
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人们一旦拥有了禅,就等于拥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修行不仅仅只是寺院的僧人们所做的功课,如今国内外禅修活动风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禅修活动,禅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网上礼佛、微博共修等新颖的方式也吸引着年轻人,来进入这个奥妙的世界。
通过禅修、参悟,重新认识世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这也是自己心灵的一次重生,以及复活的机会。
禅对世界的影响:被禅影响的何止苹果手机和日式庭院大家应该有很多人都在用苹果的产品,而“禅”便是苹果CEO乔布斯的思想核心。
苹果的一系列产品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
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
禅宗“明心悟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
禅文化有力促进了韩国和日本的现代化和企业文化建设。
之前流行的韩国《商道》一书就是禅文化的一种再现。
描写日本文化两本重要著作《武士道》和《菊花与刀》都提到禅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围棋、足球、茶道、剑道中都有独到的领悟和精彩的运用。
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日本传统建筑,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与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
茶庭是日本居住建筑中一类最具传统风格特征的住宅类型。
茶室最初与禅宗有关,禅师们常用饮茶来保持清醒。
茶室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饰,追求空寂、枯寒的气氛,空间简朴、实用、洁净、安详,从而启发茶人的清静情趣,排除私欲,探寻本源,达到觉悟的目的。
禅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现代生活中禅的价值)
编者按:2023年10月10日至14日,2023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在美国召开。
凤凰网佛教受论坛组委会邀请赴纽约全程报道本届论坛。
论坛期间,中、加、美三国佛教界和学术界济济一堂,共论“觉悟在人间:禅的精神与实践脉络”。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黄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师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禅与现代社会》的主题发言,正慈法师在论文中阐述了“禅对生活的影响”、“禅对世界的影响”、“禅对国学的影响”、“禅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凤凰网佛教摘录摘录正慈法师发言如下:。
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 它包含有中国古人哲学的智慧和艺术的创造,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同时, 禅宗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不了解禅宗,就不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禅即佛理,但实际上,禅不是佛教所专有,也不是佛陀所创造;只是首先被佛陀发现, 并加以充分的验证而卓有成效。
其实, 禅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也就是说,禅就是“人间佛教”。
人人本具,却没有好好的研究,导致禅的流失。
只有在悟道解禅后,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花木才是真正的花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修禅可以使现代人将知识转化成智能, 增长智慧, 这智慧也可以用在我们的工作上、家庭上,用在社会、国家、世界。
修禅的人,他的心胸非常宽大、毅力坚定、健康增进、智慧启发、精神调和、疾病远离、陋习净化、耐力强化、心地磨练、增强记忆。
他不会为了一点小事,一点名利、权欲来争夺,使利益熏心。
在面对名、利、权、欲时,他能够处之泰然,淡泊明志, 他的人生将非常的充实,非常的有意义。
现代人的生活是非常忙碌的, 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闲在家里的懒散者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但到底在忙什么呢?有只是为了个人糊口, 有的为了家庭生计, 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 几乎都是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幸福而忙。
不仅是为目前, 也为未来。
而身为大学生的我则更忙, 忙得心头发慌, 但忙来忙去却不知道我到底在忙什么, 不知道我的人生的意义。
至从学了禅之后,我逐渐明白了。
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
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忙也是可以当作消除烦恼的修行方法。
所以菩萨越忙,道心越高。
但我在忙的时候, 我会头昏眼花,手忙脚乱,甚至像个无头的苍蝇。
而在不忙的时候,又会觉得空虚无聊,或者胡思乱想。
现在懂得了,当忙得起了烦恼时,最好用禅修的基本方法, 放松身心, 注意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 享受呼吸、体验呼吸, 没有多久,便能够心平气和,头脑清醒了。
在现代生活中, 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每个人承受的压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人们被种种色相和情感烦恼所缚,失去光明,失去温暖,失去一切生机,随之而来的是冷漠、死气沉沉、绝望和苦闷。
禅是一种智慧,一种感悟禅是一种智慧,一种感悟,看不到,摸不着,听不见,说不清,悟不透,学不尽,思不完。
禅,生活中处处都是:流水是禅,高山是禅,清风明月,浮云落花,还有你我脚下的路也是禅。
风,四季变幻无常,有狂吹,有轻拂。
若回首百年身后事,总有尘烟吹不散,远行千里路,纵多往事了无痕。
有道是人去人又来,风落风又起。
云,遮天蔽日,呼风唤雨,变化万千。
因缘起。
因缘飞,随风来,随风逝,去随风行,风随我动,禅随意静,恰似人生际遇难测,终归是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如风如云,了无痕迹。
月,由圆到缺,缺了又圆,盈缺尽由它,形连大海,一跃中天。
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亏有间,人生如月。
月可以一跃上中天,人又何妨清欢数载共余生?山,高则入云,低则潜海。
看似岿然不动,若登之欲穷眼力,却眼前一处高过一处,山外有山,而海底的山头上虽波浪不惊却暗流涌动。
当你难识真面目缘身在此山中时,心间是否驻有一份感慨、一份宁静、一份洒脱和一份怡然!水,上善若水。
从不媚上,一生谦下,平等众生,滋生万物,永远都保持着“水往低处流”的平民姿态;一身至柔却怀有则骨,能滴水穿石,也能沧海桑田。
花,千姿百态,娇艳无比。
斗艳争奇之下空生一段烟缘,因寂而开,因开而寂,花开花落是否触动了你的愁绪?其实,花开有序,花落有时,不妨“花开花落两由之”,人观我,我观人。
路,或坦或坎,时而九曲回肠,时而宽广坦荡。
践行之中,什么是路?在何处?通何方?这是路的末知,也是路的深邃,只是默默地等待南来北往的客。
在你我前行的路上,有荆棘,也有希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是这个午后,阳光穿越窗台投放在客厅的地面上,光影浮动,窗台上那盆文竹散发着的泥土的芬芳,很好闻,也很清新,你听听:“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耳畔响起佛曲梵音,空灵缥缈,带着几许纤尘不染的孤傲,清丽的筝音扫过节日后的浮尘,带着禅意,温暖了我潮湿的心房,在这暇逸的午后,一瓣一瓣地晾晒。
禅宗对现代人的启发(3个小时)
禅,古老而神秘。
它以特有的方式教人开启智慧,感情人生。
千百年来,人们觉得禅非常神奇。
在古代,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喜欢禅的智慧,而现代社会,又一次兴起了学习禅的热潮。
课程,将从减压、增定、开智慧三个方面,为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禅机。
一、禅是什么
1、禅的现代意义
2、禅的三心:平常心、自由心、慈悲心
3、学禅的好处
故事:达摩大师与慧可
故事:破山和尚拯救百姓
故事:怀让与马祖的对话
二、为什么不快乐
1、自家宝藏
2、作茧自负
3、认假成真
4、他乡流浪苦
5、幸福是什么
故事:幸福来临
故事:李商隐的诗
故事:寒山子与拾德的对话故事:雪峰与玄机的对话
三、人生智慧
1、命由已立
2、解脱自在
3、逝者如斯
4、走出枯井
5、禅的包容
6、禅眼看财
故事:佛陀与波斯王的对话故事:只看我有的
故事:商人的四个朋友
故事:人生的成长之树
故事:徒弟的烦恼
故事:守财奴与范蠡。
财管9班试论禅对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太多的烦恼填补人们的时间空虚,住房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
而“禅”,在这时候的被极大关注和研究并不是偶然,它的本身便能使它傲然于今。
禅,受戒、静心、守定、思悟、谦恭、恒志、随缘……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物质生活奢靡浮华,而内心世界却感到空虚呢?没日没夜的忙着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生活丰富,可静下心来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空虚寂寞。
你可否想过要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禅它能给你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也能让你看到平时你所看不到的大千世界。
禅,守定,我想这就是你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吧。
一个能让你抛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世界,去找到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你是否因为自己的优秀或是成功而沾沾自喜?抑或因为自己的经常失败而自我放弃呢?快停止这些愚蠢的做法吧。
禅说,要心怀忠厚谦恭,它能使你如沐春风,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或是崇拜者,让你的生活生机勃勃;要持有坚定意志,即使你认为现在的目标再大再远前途多么渺茫,你依旧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胜利的巅峰。
这就是禅的谦恭和恒志,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做人、恒韧做人。
你是否还在为自己不幸成为剩男剩女或是失恋又或是婚姻失败,独自一人而伤心痛苦,冻结感情呢?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打击给你造成了情感压力,你不再相信爱情。
你认为“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却忘了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禅语:随缘。
是你的终会属于你。
你们感情的断裂是缘分已尽,你的他终有一天会到来。
这样想想,你还会因为自己的情感压力而痛不欲生,自我了断吗?禅给我们现代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不仅仅只有启发教育而已。
它外延的佛教中的受戒如我们人民恪守法律一般。
不同的是,法律是外来的约束,属于他律,而禅中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若是当今社会那些踩踏事件持刀杀人事件等等的当事人能够懂得受戒并学会自律,我想这样现代生活会更加和谐人民会更加幸福些吧。
禅成了一种生活方法禅,作为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哲学思想,已经在整个东方国家被广泛传播和实践。
然而,禅不仅仅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禅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法来体验和领悟。
禅的本质禅的本质是通过专注与觉察来实现身心和谐,让思绪的浮躁渐渐平静,达到内心的宁静。
禅修行需通过冥想、呼吸和专注来达到静心的境地,使内在的力量得到激发和提升。
在禅修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存在。
禅的价值禅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超越物质欲望的追求,寻求内心真正的满足。
通过禅的实践,人们能够减少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并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禅与生活的结合禅成为一种生活方法,是因为人们开始将禅的原则和理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禅师根据禅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活指南:1. 清空心灵禅修行强调在一段时间内放下琐碎的事务和思绪,清空心灵。
在生活中,人们可以设定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像修行一样,通过冥想和放松来净化内心。
2. 舍弃功利心禅师教导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就和功利心,而要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过程来实现心灵的舒展和放松。
3. 观照当下禅修行追求的是在当下的真实体验,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过去或未来。
人们可以通过观照当下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尽量减少繁忙和忧虑带来的干扰,让自己更加专注和满足。
4. 与自然共生禅修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人们可以通过接触自然、欣赏美景等方式感受到这种和谐,减少对物质的依赖,更加关注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5. 尊重他人禅强调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在生活中,人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与他人保持一种平等而又和谐的关系。
禅修行的成果将禅作为生活方法的人们,往往能够得到以下成果:1. 内心平静通过禅修行,人们能够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恼和纷扰,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生活如是禅
生活如是禅,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禅,是一种修行,是一
种领悟,是一种感悟。
生活如是禅,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清净。
生活如是禅,意味着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被外界的喧
嚣所干扰,不被功利的诱惑所迷惑。
生活如是禅,是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是在喧嚣的尘世中守住一颗清净的心。
生活如是禅,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他人的言语所伤害,不被他人的行为所影响。
生活如是禅,是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颗慈悲的心,不计较得失,不争强斗胜,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
生活如是禅,意味着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不被挫折打败,
不被困难压垮。
生活如是禅,是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一颗勇敢的心,不退缩不畏惧,以坚定的信念迎接一切。
生活如是禅,是一种生活的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生活如是禅,不是逃避
现实,不是放弃追求,而是在追求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生活如是禅,是一种修行,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感悟。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体味生活如是禅的美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守住一片清净的净土。
“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一)
理净
对于禅这个概念,无论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的熟习,禅从释迦灵山会上拈花微笑①]传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二十八代以心传心、心心相传,至达摩祖师来传法于二祖慧可,东土师资相传六代到六祖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②]使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地位。
自唐宋以来在禅宗祖师大德的精心发扬之下,使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到今天禅宗的很多典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对人们现实生活起到了无可非议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增添不少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文明病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
由于精神文明的滞后,在我们当前生活的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日下的严重倾向,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和价值观念颠倒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在西方国家已经比我们极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对佛教的禅文化得到了重视,有铃木大拙③]等日本的禅学专家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宣讲禅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许多知识分子的喜爱和认可,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
这不仅使禅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给西方国家的社会和人们生活环境起到了净化。
在今天西方国家有很多人在闲暇之时去到佛教的寺
院进行禅修,也有很多人专门从事于禅修和禅学的事业。
在我们中国文化领域禅更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禅这种宗教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国际社会的交往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禅文化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在今天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禅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今天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海内外学者,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无不是禅文化。
在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心灵和精神上却受到了严重的缺陷,使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畸形,严重影响了我们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惊觉和重视。
由于物质生活的诱惑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利益、名誉、健康、事业等,而在佛法中认为这些都是建立在贪瞋痴的根本上,人们要达到自己这些目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就必须离不开贪瞋痴这三个条件。
而正由于这三种对他人不利的因素,使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却造成了对他人无法估量的伤害。
所以这种以损害他利益,而实现个人利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认为是才能。
但站在禅的人生角度而言,那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所以把这种心态称为三毒,如同毒蛇不仅能伤害他人性命,同时也会伤害自身性命。
我们今天的人们如果能对禅的真实含义有所正解认识和了解,并且运用禅修的方法去对治这种不正确的心态,就会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社会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形成有利
保证。
本文就是想通过这种禅修的方法来启示人们对禅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禅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个祥和温暖、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使得禅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也能够使将这次禅在今天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现实社会中,成为拯救人们心灵的良药,创造一个安定祥和、互爱互助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