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六下美术陶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现代陶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现代陶艺》是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现代陶艺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现代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制作技巧以及创作方法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现代陶艺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陶艺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动手实践。
但同时,学生对现代陶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
2.培养学生欣赏现代陶艺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陶艺作品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现代陶艺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现代陶艺的美。
2.讲授法:讲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培养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现代陶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陶艺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划分工作区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陶艺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陶艺的美。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
通过展示陶艺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题材的现代陶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分享制作经验和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赣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赣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主要围绕“民间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民间艺术”的第二节“剪纸艺术”和第三节“泥塑艺术”。
详细内容涉及剪纸的历史、分类、制作技巧,以及泥塑的基本方法、创意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艺术和泥塑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剪纸的折叠和剪法技巧,泥塑的塑造和细节处理。
2. 教学重点:掌握剪纸和泥塑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纸模板、剪刀、胶水、泥塑材料、展示作品等。
2. 学具:剪纸纸材、剪刀、胶水、泥塑材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剪纸和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剪纸和泥塑的历史、分类、制作技巧等,让学生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环节:a. 演示剪纸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练习。
b. 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练习:布置剪纸和泥塑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民间艺术的魅力——剪纸与泥塑2. 内容:a. 剪纸艺术:历史、分类、制作技巧b. 泥塑艺术:基本方法、创意设计3. 课堂练习题目:剪纸——窗花、泥塑——小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剪纸:以“迎新春”为主题,创作一幅窗花作品。
b. 泥塑: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创作一个动物形象。
2. 答案提示:剪纸作品要求图案清晰、刀法流畅;泥塑作品要求形象生动、细节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民间艺术形式,如年画、刺绣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现代陶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现代陶艺》是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现代陶艺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现代陶艺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欣赏分析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陶艺有一定的了解。
但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欣赏现代陶艺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陶艺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欣赏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陶艺作品欣赏、手工制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现代陶艺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现代陶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示范现代陶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制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陶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现代陶艺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关键词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9、陶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9、陶俑》这一课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陶俑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朝代的陶俑作品,如秦兵马俑、汉俑等,还有制作陶俑的步骤图和文字说明。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在陶俑知识和制作技巧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陶俑的特点,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陶俑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艺的兴趣和热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陶俑作品。
2.难点:掌握陶俑的制作技巧,如塑造人物形象、上色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陶俑的步骤和技巧。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陶俑,教师巡回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陶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引发学生对陶俑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陶俑的起源和发展。
3.示范:教师示范制作陶俑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陶俑,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陶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可以通过关键词和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现代陶艺教材版本: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一定的陶艺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陶艺制作的技巧和步骤3. 生活中的陶艺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
2. 难点:陶艺制作的实践操作和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视频、陶艺作品等。
2. 学具:陶土、陶具、画笔、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陶艺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让学生了解陶艺的魅力。
3. 示范:演示陶艺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陶艺的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创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陶艺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2. 现代陶艺的特点3. 陶艺制作技巧4. 创意表现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陶艺作品,展示自己的制作技巧和创意。
2. 写一篇关于陶艺制作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细节:示范环节示范环节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陶艺制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制作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步骤,并展示精湛的技艺,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
一、示范环节的重要性1. 降低学习难度: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过程,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8民间陶瓷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做为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它可以通过釉料和窑火进行的洗礼,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其工艺性和材质特性渗透于造型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陶瓷雕塑是雕塑领域的一个分支,由于陶瓷材质的独特魅力,使陶瓷雕塑在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陶瓷雕塑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陶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以陶瓷雕塑的观念、材料、技法为内容,以陶瓷雕塑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品分析入手,通过对陶瓷雕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陶瓷雕塑工艺知识与技能。
陶瓷雕塑课程介绍----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陶瓷雕塑发展的几个代表性阶段。
2、分析近代我国各大瓷区陶瓷雕塑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和分析陶瓷雕塑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掌握良好的雕塑技法,掌握烧成预期效果。
陶瓷雕塑课程介绍----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目的:掌握陶瓷雕塑生产工艺,通过造型的设计及制作,注浆、脱胎、整形、粘接施釉和烧成工艺的实践,能独立操作完成陶瓷雕塑全部工艺流程,做出成品。
知识和技能:了解陶瓷雕塑的概念、中国陶瓷雕塑优秀的历史、以及当代我国各大瓷区陶瓷雕塑的特点。
方法和过程:学习陶瓷雕塑历史发展的过程,从陶瓷雕塑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掌握陶瓷雕塑技法,学会陶瓷雕塑制作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雕塑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雕塑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陶瓷雕塑课程教学计划(4课时)第一章陶瓷雕塑概述教学内容:1,陶瓷雕塑的概念2,中国优秀的陶瓷雕塑历史3,中国近代陶瓷雕塑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陶瓷雕塑历史,了解近代陶瓷雕塑发展现状第二章陶瓷泥料教学内容:1,泥料的特性和类型2,粗制泥料3,细致泥料教学重点难点:熟悉泥料性质第三章陶瓷雕塑的成型技法与特点教学内容:1,泥条盘筑 2 ,泥板成型3,石膏模具成型4,拉坯成型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几种成型技法第四章陶瓷雕塑的造型分类及装饰手法教学内容:1,陶瓷雕塑造型分类2,陶瓷雕塑装饰手法3,陶瓷雕塑美感表达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对陶瓷雕塑美感的提升第五章陶瓷雕塑创作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1,素材收集2,构思立意3小稿与素描稿4,大稿放制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陶瓷雕塑创作步骤授课内容:第一章陶瓷雕塑概述引言:陶瓷雕塑与雕塑的关系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小学美术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现代陶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讲一讲,充分感知花瓶的造型。
情感目标:能恰当运用搓、揉、捏等技能,学习创造性地泥塑花瓶。
3、能力目标:设置情境,提高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的分类来说还是很清晰的,简单的理解为画画,做手工,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怎样把这种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例如小学生的主动性从哪里来,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和调控这种主动性等方面,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更要有教学实践的支撑,课堂中还是着重在动手能力上表现。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给玻璃瓶构造图纹。
教学难点:制作玻璃花瓶的实际操作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五、教学过程: 1 、准备阶段:导入:猜一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桌上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出悬念,激发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 2.摸一摸,讲一讲抽取几个学生摸一摸,边摸边讲,讲讲里面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花瓶)[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塑料袋里的物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通过摸一摸,讲一讲,初步感知了花瓶的造型特征,为以后的泥塑活动奠定了基础。
] 3、探究新知:欣赏现代陶艺作品(欣赏幻灯片) 欣赏陶艺作品(陶艺的泥性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以及艺术家用手对土进行塑造所留下的丰富痕迹,形成了陶艺作品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激发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
(1)现代陶艺: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手与土交流,土与火相容的结晶)(2)陶艺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以及艺术家对泥土塑造所留下的丰富痕迹,形成了陶艺作品独有的视觉语言和审美价值。
(3)陶艺的塑造方法:手捏法、泥条盘筑法和泥板成型法(4)烧制方法:有素烧(一次烧成)釉烧和彩烧(二次烧成)4、提出要求,学生操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花瓶,每只花瓶的样子都不一样,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然后用橡皮泥做一做,花瓶会是什么样的呢?要求:(1)保持桌子角的干净,小组可以小声讨论(2)可以一边摸,一边捏,一步一步感知。
六年级赣美版《现代陶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主要类型。
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和技法,包括捏塑法、盘筑法、泥板成型法等,能运用这些技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和美感的陶艺作品。
学会运用陶艺的装饰手法,如刻划、粘贴、彩绘等,为作品增添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现代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对现代艺术的感知能力。
在陶艺制作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现代陶艺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融合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陶艺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现代陶艺的艺术特点,如对传统陶艺的突破、强调个性表达和材质与形式的创新。
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和装饰手法,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教学难点在陶艺创作中,将创意与技法完美结合,使作品既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又能通过精湛的工艺展现出来,避免作品的形式化或工艺粗糙。
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在作品中体现出现代陶艺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能把握好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现代陶艺发展历程的资料、国内外著名现代陶艺家的作品图片和视频、陶艺制作过程的演示视频、现代陶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介绍资料。
2.陶艺制作工具和材料,包括陶泥、陶艺转盘、雕塑工具(如各种型号的雕塑刀、竹签等)、擀泥杖、切割线、海绵、水桶、颜料、画笔等,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可根据实际情况分组准备)。
3.展示作品的展示架或展示区,准备一些相关的陶艺书籍和杂志供学生课后查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现代陶艺展览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造型奇特、色彩丰富、充满创意的陶艺作品,有抽象的雕塑、实用的茶具、富有故事性的场景等。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学习陶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拉坯、泥板、泥塑等。
2. 陶艺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欣赏国内外优秀的陶艺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3.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一件陶艺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陶艺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陶艺作品图片、视频资料、陶艺工具等。
2. 学具:陶艺工具、泥料、釉料、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陶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讲解陶艺作品的欣赏要点。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陶艺制作方法:拉坯、泥板、泥塑等。
2. 陶艺作品欣赏要点:造型、纹饰、釉色等。
3. 创作要求:富有创意、技巧熟练、表现力强。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陶艺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技巧。
2. 写一篇关于陶艺创作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陶艺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发现优秀作品和潜力学生,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陶艺的魅力。
第16课现代陶艺-赣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本课程是赣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中的第16课,教材内容主要是以现代陶艺为主题,介绍了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特点、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陶艺制作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陶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相关知识。
2.学习陶艺的制作工艺、工具和用材等方面的知识。
3.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陶艺制作方法,了解陶艺制作的过程与技巧。
4.发挥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个性化的陶艺制作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对现代陶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的掌握,以及个性化陶艺制作。
2.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并能够将创意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第一课时现代陶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现代陶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相关知识。
介绍法、讲解、问答30分钟第二课时陶艺制作工具和用材介绍掌握陶艺制作的工具和用材,了解制作基础。
观察、介绍,问答30分钟第三至四课时陶艺制作技术讲解和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陶艺制作方法,了解陶艺制作的过程与技巧。
演示制作过程,学生操作2小时第五至六课时个性化陶艺制作发挥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个性化的陶艺制作活动。
自由创作,辅导、点评2小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演示制作过程、学生操作、自由创作、辅导、点评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体验和探究。
六、教学评估及作业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制作的作品和听取学生对陶艺制作的理解和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2.作业:在本节课程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陶艺制作体验报告,对陶艺制作的体验、理解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教学注意事项1.制作陶艺时,要保证安全,注意操作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2.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陶艺_赣美版烧结凝集的“力”,直接占据空间与视觉场,效果有如汉代石雕一样粗糙有力,富有质感。
回旋起伏的泥条错落有致,形成似与不似的视觉效果。
《三彩绞釉射猎俑》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
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生动活泼。
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十分丰满。
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三、技法展示手捏法一一就是将泥团随意地捏出造型,因为随意性大,所以手捏法深得小朋友的喜爱,在低年级的泥塑课中使用最多。
泥条盘筑法一一就是把泥搓成细长条,盘旋堆积成型。
盘泥条在造型上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较适用于做大体积的物件。
打泥板一一顾名思义,就是把一块块的泥制成板状,堆砌成型。
比如摆设用的陶房子、小家具等都是打泥板打出来的。
第二课时一、创意制作学生创作时,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创作完成。
对学生强调在捏塑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泥塑工具,注意细节刻画。
可以加入其他材料以加固和装饰,还可以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压、刻、镂空等工艺,使一块简单的泥巴,变成一件别具匠心的作品。
二、作品的展示和收藏①在教室里设艺术角,陈列展示。
②焙烧成品,以便长久收藏,很有纪念意义。
③在创作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刻上几句赠言,送给家人或朋友,别有新意。
三、评价交流1.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2.学生作品是否完整,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是否有创意,制作是否较熟练。
3.是否能运用手捏法、泥条盘筑法和泥板成型法创作,以及是否理解素烧、釉烧和彩烧的意思。
4.上课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四、课后拓展了解陶与瓷的区别与特点。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陶艺》(二)教案第二十一课陶艺(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练习课,主要进一步学习陶艺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解到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柔软的泥土经过火的洗礼,变成了坚硬的陶器。
陶艺制作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涉及到构思、绘图、选土、练土、成型(手捏、泥条、陶板、拉坯、压模、旋坯、注浆)、阴干、修坯、接坯、干燥、烧制、上釉、釉烧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作品欣赏、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泥性、了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
让学生对陶艺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陶艺创造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像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它的造型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也有缔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
陶艺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本学科的学习上,其实他和很多学科都是有关联的,甚至是密切联系的。
可以结合语文、社会、科学、2.学习内容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灵活把握手工陶艺制作的要点,设计、制作出各具特点的陶艺作品。
3.课时建议: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陶艺作品成品若干。
学生准备:每小组黏土5-10千克,制陶工具。
●教学思路:1.教学导人。
通过用手或用膝盖等部位来触摸泥土、感受泥性,并导人新课。
2.教学新授。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陶艺作坊,通过观察民间陶艺人制陶过程和同民间陶艺人的交谈,让学生了解制陶方法。
(亦可以观看相关录像)基本方法:①练泥。
②制胚,方法有两大种:手工成型、轮制成型。
③施釉。
给阴干的胚体上釉水。
(视作品情况而定,此步也可省略)④烧制。
分为装窑、烧窑和出窑三步。
3.作业形式。
小组合作。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陶艺成型制作方法制作比较大型的陶艺作品,作品题材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器物等,同一小组制作的作品最好是一个系列的。
赣美版六下美术陶艺简介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
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传统陶瓷艺术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
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
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里、意识以及审美等哲学理念的一种艺术形式。
现代陶艺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
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相对较晚。
1985年一股西方文艺浪潮刮进中国内地,对当时的大陆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国际友人把国外的现代陶艺的概念。
形式、信息引入当时还处于风平浪静状态的传统陶艺创作领域,原来陶瓷材料还可以如此表现,陶瓷语言竟有如此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