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优秀)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湖南商学院学年设计创意招贴设计——可口可乐招贴题目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专业班级广艺1102指导教师黄艳职称讲师2014 年 3 月创意招贴设计——可口可乐招贴设计招贴广告的英文名称是“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或墙上、车辆上的印刷广告。
在牛津英汉词典中,意指展示在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di splayed in pubic place)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招贴的意思是贴在街头或公共场所以达到宣传目的的文字、图形。
招贴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并有多种表现形式。
现代设计师使招贴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使招贴具有了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1、设计主题及目的可口可乐的玻璃瓶以其优美的曲线形态为世界各地的人们熟知。
早期的可口可乐包装,由于不断被轻易仿冒而倍受困扰。
1900年,公司决心重新进行造型设计,但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案。
在1913年公司的创意概念记录中这样写道:“可口可乐的瓶型,必须做到即使是在黑暗中,仅凭手的触摸就可认出来。
白天即使仪仅看到瓶的一个局部,也要让人马上知道这是可口可乐的瓶”。
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具有优美曲线的瓶型被设计出来了。
这种造型的192ml的玻璃瓶,直到今天仍在世界各地使用,它不但造型优美,也给消费者带来很强的心理作用。
可口可乐公司做过大规模调查,许多消费者都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玻璃瓶,才使人们觉得这种饮料具有极好的口感。
尽管现在的可口可乐是以罐装或塑料瓶装出售,但在电视广告上,可口可乐却总是以玻璃瓶出现,这经典的诱惑曲线几乎与神秘的可口可乐配方同等重要,成为可口可乐的代名词。
1886年可口可乐诞生的时候,其瓶子的形状采用了直桶形瓶子,这对可口可乐的销售造成了很大不便。
当时大多数零售商是将瓶装饮料放入装有冰水的大桶里销售,口干舌燥的顾客在购买时得撩起袖子,在冰水中摸索。
关于可口可乐瓶身设计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山姆森的玻璃工人在同女友约会时,女友穿着一套连衣裙,臀部突出,腰部纤细,非常好看。
欣赏⼁10个最⾛⼼的海报案例来源:海报塘海报是⼀种信息传递的艺术,是⼀种⼤众化的宣传⼯具。
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可以在空⽩的画布上⾃由发挥创作。
虽然也有失败的海报设计,但是成熟的设计师必会设计出经典的海报案例从19世纪70年代起,⼈们就开始使⽤海报来进⾏⼴告宣传。
起初,海报是⿊⽩的,并在设计中使⽤了⼤量的⽂字。
随着儒勒·舍雷将⾊彩⽯版技法运⽤到⼴告印刷上,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
为后⼈的海报设计提供了灵感和创意。
1.隐藏的野性这种讨喜的双⾊调配⾊海报是为⼀场时尚活动⽽设计的。
设计团队Helmo——Thomas Couderc和Clement Vauchez——为巴黎⽼佛爷百货的⼀场时尚活动制作了这⼀系列戏剧性的海报。
这⼀系列的海报的中⼼思想——每个⼈⾝上都隐藏某种动物的野性,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你。
主办⽅将海报贴在商场的窗户和穹顶上以巨幅展⽰。
2.Knochenbox的演出海报这张海报是为在柏林的独⽴演出⽽设计的。
柏林的Knochenbox⽐⾳乐场所更加独⽴⾃主——它位于⼀个⼩教堂的地下室⾥。
这张宣传现场演出的海报也没有按常理出牌。
这张限量版的海报由柏林的法国设计师Damien Tran和Marion Jdanoff共同设计的。
“Palefroi创作了⼀个带有曲曲折折的线条、杂乱的构图以及艺术作品中古怪的离经叛道的画⾯。
”⼴受赞誉的设计作家⾥克·波诺在为《计算机艺术》杂志撰写的⼀篇⽂章中评论道,“对于那些拥有少量但⾮常忠诚的追随者的⾳乐家来说,这是来⾃亚⽂化边缘的⼀种戏谑的间接交流。
”3.Noise x GIF Fest海报该款海报被设计成GIF动画的形式亮相。
Noise x GIF Fest是新加坡⼀个提升 GIF 艺术的平台。
在谈到设计这⼀活动的品牌标识时,当地的制作公司表⽰,这项设计既需要静态的印刷品,也需要动画。
“从⼀开始,海报就被设定为GIF动画。
”该团队创造了13种不同的标识变体,当按顺序播放时,会产⽣⼀种运动错觉。
招贴创意方案设计一、简介招贴,又称广告海报,是一种将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图形等形式传达给大众的宣传工具。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招贴设计的创意和吸引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招贴创意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设计原则、创意思路和设计流程。
二、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在招贴设计中,简洁明了是首要原则。
招贴的目的是快速传递信息,因此设计师应尽量减少冗余和复杂的元素,使信息易于被消费者理解和记忆。
2. 引人注目招贴的目的是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视觉元素来制造视觉冲击,如鲜明的颜色、大胆的排版和有趣的图形。
3. 与品牌一致招贴设计应与品牌形象保持一致。
通过使用品牌色彩、字体和标志等元素,设计师可以将招贴与品牌关联起来,增强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效果。
4. 空间布局合理一个好的招贴设计需要合理的空间布局,让信息有序排列,并引导观众的目光流动。
合理运用空白区域可以提高整体的美感和可读性。
5. 考虑应用环境招贴需要在各种应用环境中展示,设计师需要考虑在户外、室内、平面、电子屏幕等各种场景下的可视效果和可读性。
三、创意思路1. 研究目标受众在设计招贴前,需要先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设计师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期望。
2. 分析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招贴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差异化的创意思路。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设计风格和策略,设计师可以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
3. 融入品牌元素招贴设计应该与品牌形象保持一致,设计师可以从品牌的历史、理念和文化中寻找灵感,将品牌元素融入到创意设计中。
4. 运用视觉手法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视觉手法来增加招贴的吸引力和创意性。
如使用视差效果、立体图形、光影效果等,使招贴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
5. 多样化的创作方式设计师可以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如手绘、数码绘画、摄影等,以寻找适合特定项目的创意思路和表现方式。
四、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在设计招贴前,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现代广告招贴设计
广告招贴通常指单张形式、可张贴的印刷广告。
广告招贴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谕、教育等目的服务。
广告招贴可分为公益招贴和商业招贴两大类,公益招贴以社会民生问题为题材,商业招贴则宣传商品及为企业服务。
公益广告招贴设计制作的风格应有别于商业广告,努力体现公益主题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学术性,注重内在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并与时俱进,在吸收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能体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当代公益广告作品。
招贴在国内还有一个名字叫“海报”,据说在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
停泊,并将纸质的招贴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招贴为海报。
在我国很早就有广告的萌芽,唐代诗人杜牧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指的就是写有杏花村大字的酒幌;最早的工商业印刷是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宣传版画,这都可以看作是我国广告招贴的雏形。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主要的广告形式是以文字为主的招贴,这之后由于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以图画为主的彩色海报日益成为主要的表达形式。
现代招贴艺术源于欧洲,其中文化招
贴是各种平面设计中最接近绘画的,能用来表达设计者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审美倾向,所以招贴设计一直是平面艺术教学中最常选用的训练和竞赛科目,国际上重要的招贴展有波兰华沙国际招贴设计艺术双年展、美国科罗拉多国际广告招贴邀请双年展、墨西哥国际广告设计艺术双年展、芬兰拉赫蒂国际广告设计艺术双年展等。
一、图像和文字
狭义的图像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相机)采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影像。
平面设计中的图像也包括由设计者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平面造型的图形。
图像能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是一种能够超越国界和民族的世界语言,因而最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文字介绍则可补充信息,准确地描述主体对象的内容,文字特有的叙述功能是图像不能替代的。
二、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
1.艺术绘画
在招贴广告设计中,艺术绘画风格的设计手段是早期平面广告招贴的主要表现形式。
艺术绘画风格的设计发展至
今,以其特有的朴素而大气的美、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深受观者青睐,因为这种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使其具有独特魅力。
同时,手绘招贴的表现力还具有随意性和可拓展性的特点,从而使其自身拥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尽的表现力。
2.实物摄影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在平面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平面作品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画面真实可信、吸引力较强、说服能力强等。
它以强有力的视觉语言逐渐成为一种视觉文化,从而在设计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电脑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的应用给设计界带来了巨大变革,当然,这也使招贴设计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使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电脑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给招贴设计带来的奇幻表现力,使设计师可以在二维的世界中任意徜徉在自己的创意之河里,通过电脑技术创设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以特有的画面语言来表达所要传达的理念。
同时以艳丽奇幻的画面、形式多样的构图和无可比拟的效果吸引着人们,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充分强调了视觉的表现力和冲击力,从而使视觉传达语言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综上所述,视觉表现在平面招贴设计作品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而且是必须拥有的一种强有力的视觉语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视觉表现力,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它的功能性和可欣赏性,也正是拥有了这种视觉表现力,才会准确地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使平面招贴设计作品成为受众眼中的视觉大餐。
三、招贴设计的创作规律
1.创意为先,重视内涵
创意是指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具有文化底蕴的“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能环绕地球。
”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注重内在的探求和表现,讲究意境。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构思奇绝,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画面中没有蛙,而观众却如闻蛙声。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保护动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招贴在各项赛事上获奖。
招贴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题目来源于《史记》中的经典故事,“刀俎”在《辞海》中解释为刀和砧板,是宰割家畜的工具。
画面通过砧板上的鸟、海豹、青蛙等野生动物宰杀的痕迹,诉说了人类对自然界野生物种的无情破坏,呼吁人们面对野生动物时放下屠刀。
这幅作品以带有动
物宰杀痕迹的砧板为创意符号,在构思上不让动物本身出现,采用虚的手法给观者深刻的思考。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正直、朴素、有节、坚强是它们的内在品质,大雪来临百花凋敝,唯有它们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在《岁寒三友》招贴画面中留有大面积的空白,突出了反腐倡廉的主题。
2.色彩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色彩是使设计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对色彩美的感受,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一幅广告招贴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
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岁寒三友》系列在构图上计白当黑,空白使主题更突出,画面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同时以黑白为基调的画面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气韵,在内容上与廉政的主题相吻合。
提高了视觉效果,准确地表达了设计主题。
3.受国际主义风格影响,注重文字编排
20世纪50年代,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瑞士和联邦德国诞生。
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功能性,主张高度的次序化、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理性化的设计特点。
国际主义风格对包括招贴在内的整个平面设计都影响至深,直到现在依然是各国招贴设计的主流。
文字是一种形式的表达,也是平面广告的主要构成,文
字对视觉信息的传达是间接性的,在平面设计中文字也常被作为图形参与构图,与其他元素进行有机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为广告招贴的内容服务。
中国的篆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也都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楷书的典雅秀丽,魏碑的坚韧雄壮,草书的行云流水、豪迈奔放,运用得当可作为招贴画面的陪衬和烘托,以创造一种卓尔不凡的艺术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1998.
[2]白云.中国老广告――招贴广告的源与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戴小栋等.三度空间[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学院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