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三)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三)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四)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三)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四)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三)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240min,中级不少于300min,高级不少于360min,技师不少于420min,高级技师不少于240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场所应具有足够空间、照度,以及必要的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等。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 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 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 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6)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基础知识

2(2(1基础理论知识

(1) 识图知识。

(2) 公差与配合。

(3)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4) 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2(2(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 机械传动知识。

(2)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

(3) 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4)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5) 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

(6) 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

2(2(3钳工基础知识

(1) 划线知识。

(2) 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绞孔、攻螺纹、套螺纹)。2(2(4电工知识

(1) 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 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 安全用电知识。

2(2(5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 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 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 环境保护知识。

2(2(6质量管理知识

(1) 企业的质量方针。

(2) 岗位的质量要求。

(3) 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2(7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劳动法相关知识。

(2) 合同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见表

3(2中级见表

3(3高级见表

3(4技师见表

3(5高级技师见表

4(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见表

4(2 技能操作见表

3(1初级

职业工作内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功能容

1.能够读懂轴承座、端盖、手轮、

套等一般零件图 (一)1.零件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 2.能够读懂车床的尾座、台虎钳读图 2.零件在装配图中的表示方法等一般部件的装配图和简单机一、械的装配图工艺

准备 (二)1.相关职业(如车、铣、刨、磨)一般工编制加艺知识工、装能够读懂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 2.金属毛坯制造的基本知识(如铸造、锻配工艺造)

1.划线工具的使用及保养方法

(一)能够进行一般零件的平面划线2.划线用涂料的种类、配制方法及应用场

划线和简单的立体划线合

3.划线基准的选择原则

1.能够在同一平面上钻绞2,31.螺纹的种类、用途及各部尺寸之间的关个孔,并达到以下要求:公差(二)系等级IT8,位置度公差φ0.2mm,钻、绞

2.常用切削液的种类、选择方法及对工件表面粗糙度Ra1.6μm 孔及功质量的影响 2.能够攻M20以下的螺纹,没螺纹

3.快换夹头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有明显的倾斜二、

4.钻头的常用角度 3.能够刃磨标准麻花钻头加工

与装1.能够刮削750mm×1500mm的

配 (三)平板达2级(不少于12点)

刮削和2.能够研磨100mm×100mm的1.刮削原始平面的原理和方法

研磨平面,并达到以下要求:表面2.研磨磨料的选择和研磨的基本方法

粗糙度Ra0.4μm平面度

0.02mm

1.装配的基础知识

(四)能够进行普通车床尾座、台虎2.常用起重设备及安全操作规程

装配与钳等简单部件的装配或简单机3.钳工常用设备、工具和量具的使用与维调整械设备的总装配,并达到技术护保养方法

要求 4.铆接、锡焊、粘接、校正与弯形方法

5.弹簧知识

(一)

钻、绞能够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游标孔及攻常用量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卡尺、内径百分表等常用量具螺纹的检验钻、绞孔及攻螺纹的质量检验能够进行以下项目的

检验: 三、?油路畅通、无渗漏精度外观1.密封与防漏的基本知识 ?机件完整,连接及紧检查检验 2.表面处理及油漆的基本知识固可靠 (二)?表面涂装质量装配质量检验性能1.能够进行简单机械设

及精备空运转试验操作,并1.设备的操作规程

度检检验设备运行有无异2.简单机械设备精度的检验方法

验常噪声、过热等现象 3.设备空运转试验要求

2.简单机械的精度检验

四、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立立钻、台钻、摇臂钻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设备常用设钻、台钻、摇臂钻等钳工常用程及维护保养方法

维护备的维设备

护保养

3(2中级

职业工作内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功能容

1.标准件和常用件的

(一)1.能够读懂车床的主轴箱、进给箱、铣床的进给变规定画法、技术要求及

读图与速箱等部件装配图标注方法

绘图 2.能够绘制垫、套、轴等简单零件图 2.读部件装配图的方一、

法工艺

准备 (二)1.装配常用工装的基编制加1.能够提出装配所需工装的设计方案

本知识工、装2.能够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装配工艺顺2.编制机械设备装配配工艺序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

二、1.复杂工件的划线方加工(一)能够进行箱体、大型工件等较复杂形体工件的主体法与装划线划线 2.锥体及多面体的展配开方法

(二)1.小孔、斜孔、深孔、钻、绞1.能够按图样要求钻复杂工件上的小孔、斜孔、深盲孔、多孔、相交孔的孔及攻孔、盲孔、多孔、相交孔加工方法螺纹 2.能够刃磨群钻 2.群钻的种类、功能及

刃磨方法

1.能够刮削平板、方箱及燕尾形导轨,并达到以下

(三)要求:在25mm×25mm范围内接触点数不少于161.导轨刮削的基本方刮削与点,表面粗糙度Ra0.8μm,直线度公差每米长度法及检测方法研磨内为

0.015,0.02mm 2.曲面刮削基本方法 2.能够刮轴瓦,并达到以下要求:磨床磨头主轴轴及检测方法瓦在25mm×25mm范围内接触点数16,20点,同3.孔的研磨方法及检轴度φ0.02mm,表面粗糙度Ra1.6μm测方法 3.能够研磨φ80mm×400mm 孔,并达到以下要求:

圆柱度φ0.015mm表面粗糙度Ra0.4μm

(四)

旋转体旋转体静平衡的基本能够对旋转体进行静平衡的静平知识及方法衡

1.连接件、传动件、密

封件的装配工艺知识 1.能够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部件装配并达到(五)2.通用机械的工作原技术要求装配与理和构造 2.能够进行压缩机、气锤、压力机、木工机械等的调整 3.装配滑动轴承和滚装配,并达到技术要求动轴承的方法

4.装配尺寸链的知识

常用量仪(例如:游标(一)卡尺、内径千分尺、内钻、绞能够正确使用转台、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等测量特径千分表、千分表、杠孔及攻殊孔的精度杆千分表、水平仪、经螺纹的三、纬仪等)的结构、工作检验精度原理和使用方法检验 1.能够进行新装设备空运转试验 1.通用机械质量检验(二)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对试件进行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装配质3.能够进行设备的几何精度检验 2.通用机械常见故障量检验 4.能够对常见故障进行判断判断方法装配钳四、工常用立钻、台钻、摇臂钻等设备能够排除立钻、台钻、摇臂钻等钳工常用设备的故设备的钳工常用设备故障排维护障维护保除方法养

3(3高级

职业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功能

1.能够读懂车床、立式钻床等设备

的装配图 (一)读1.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代号 2.能够阅读简单的电气、液(气)图与绘图 2.机械设备电气图的读图方法压系统原理图 3.液(气)压元件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一、3.能够绘制齿轮、传动轴等一般零工艺件图准备 1.能够对关键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二)编提出改进意见复杂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制加工、2.能够编制复杂设备的装配工艺方法装配工艺规程

1.凸轮的种类、用途、各部尺寸的计

(一)划算及划线方法能够进行复杂畸形工件的划线线 2.曲线的划线方法

3.畸形工件的划线方法

(二)钻、

绞孔能够钻削、绞削高精度孔系钻削、绞削高精度孔系的方法

1.能够刮平板、方箱达1级(不少

于20点) 提高刮削精度的方法 (三)刮削2.能够研磨φ100mm×400mm孔,与研磨并达到以下要求:圆柱度φ 二、0.015mm,表面粗糙度Ra0.4μm 加工(四)旋与装转体的动能够对旋转体进行动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配平衡

1.机构与机械零件知识

2.静压导轨、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结构和应用知识

3.轴瓦浇注巴氏合金的知识能够装配铣床、磨床、齿轮加工(五)装

4.各种挤

压加工方法机床、镗床等普通金属切削机床,配与调整 5.精密部件的装配知识(例如:高精并达到技术要求度轴承、内圆磨具的装配等)

6.液压传动原理,常用液压泵、控制

阀、辅助元件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应

用方法

三、1.能够排除设备空运转试验中出

装配现的故障 1.机械设备空运转及负荷试验中常见质量性能及精2.能够对负荷试验件不合格项进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检验度检验行分析并处理 2.机械设备几何精度超差的原因及精

3.能够分析设备几何精度超差原度调整方法

因,并实施设备精度调整

四、能指导本职业初、中级工进行实培训指导操作指导实际操作的基本方法际操作指导

3(4技师

职业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技能

一、(一)读1.能够读懂复杂设备机械、液(气)压系1.复杂设备及数控设备的读工艺图与绘图统原理图,数控设备基本原理和机械装配图方法

准备图 2.一般夹具设计与制造知识

2.能够提出装配需用的专用夹具、胎具的

3.常用标牌及使用规范英汉

设计方案并绘制草图对照表(或其他外语)

3.能够借助词典看懂进口设备相关外文标

牌及使用规范

(二)编1.能够根据新产品的技术要求,编制装配1.与装配钳工相关的新技术、

制装配工工艺规程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

艺 2.能够编制关键件的装配作业指导书知识(如滚珠丝杠副、涂塑

导轨等)

2.编制装配作业指导书的方

二、(一)刮1.能够刮削精密机床导轨,并达到以下要1.组合导轨的刮研及检测方加工削与研磨求:在25mm*25mm范围内接触点为20 法

与装~25点,表面粗糙度Ra0.8 μm,直线度2.提高研磨精度的方法及研配

0.003mm/1000mm;组合导轨“V、-”“V、具的制备知识

V”的平行度公差0.004mm/1000mm

2.能够精研φ100mm*400mm孔,并达到

以下要求:圆柱度φ0.008mm,表面粗糙

度Ra0.2μm

(二)装1.能够装配坐标镗床、齿轮磨床等高速、1.复杂和高精度机械设备的

配与调整精密、复杂设备,并达到技术要求工作原理、构造及装配调整

2.能够装配、调整数控机床方法

3.能够装配、调试新产品 2.数控机床基本知识三、性能及精1.能够进行高速、精密、复杂设备的空运1.精密量仪的结构原理(例装配度检验转试验并排除出现的故障如:合像水平仪、光学平直质量2.能够对高精设备的试件不合格项的产生仪、平晶等) 检验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予以处理 2.振动基本常识

3.能够对高速、精密、复杂设备的几何精3.高速、精密、复杂设备几何

度进行检验,并分析超差原因和提出解决精度的检验方法、超差原因

方法及解决方法四、(一)指能够指导本职业初、中、高级工进行实际培训教学基本方法培训导操作操作

指导 (二)理能够讲授本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论培训

五、(一)质1.能够在本职工作中认真贯彻各项质量标1.相关质量标准管理量管理准 2.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

2.能够应用质量管理知识,实现操作过程

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二)生1.能够组织有关人员协同作业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产管理 2.能够协助部门领导进行生产计划、调度

及人员的管理

3(5高级技师

职业工作内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功能容

一、(一)1.能够读懂高速、精密设备机械、液1.高速、精密设备读图方法工艺读图与(气)压系统原理和机械装配图 2.较复杂夹具设计与制造知识准备绘图

2.能够设计专用夹具、胎具并绘图

3.常用进口设备外文资料英汉对照

3.能够借助词典看懂与进口设备相关表(或其他外语)

的外文资料(图样及技术标准等)

(二)能够进行精密、大型、稀有设备装配精密、大型、稀有设备装配工艺案

编制装工艺的编制(例如:坐标镗床、齿轮例(坐标镗床、齿轮磨床)

配工艺磨床等)

二、(一)1.能够组织解决装配高速、精密、复高速、精密、复杂设备及数控机床加工刮削与杂设备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的装配与调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与装研磨 2.能够组织数控机床及新产品的装解决方法

配配、调试,并解决出现的重大疑难问

(二)1(能够组织解决装配高速、精密、复高速、精密、复杂设备及数控机床

装配与杂设备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的装配与调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

调整 2(能够组织数控机床及新产品的装解决方法

配、调试,并解决出现的重大疑难问

三、性能及能够组织解决高速、精密、复杂设备1(金相、光谱、材料化学成分分析装配精度检在装配、试验中出现的振动、变形、以及零件探伤的知识质量验噪声等疑难问题 2(噪声方面的知识检验 3(解决振动、变形、噪声等疑难问题的方法

四、(一)能够指导本职业初、中、高级工和技培训讲义的编制方法培训指导操师进行实际操作

指导作

(二)能够对本职业初、中、高级工进行技

理论培术理论培训

4(1 理论知识

高级技师项目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

职业道德 5 5 5 5 5 基本

要求基础知识 25 25 20 20 15

工艺准备 25 25 25 20 20

加工与装配 20 20 20 20 20 相

精度检验 20 20 25 20 20 关

知设备维护 5 5 5 5 5 识培训指导 - - - 5 10

管理 - - - 5 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注:高级技师“管理”模块内容按技师标准考核。

4(2 技能操作

高级技师项目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

工艺准备 10 10 20 15 15

加工与装配 70 70 60 60 60 技

精度检验 10 10 10 10 10 能

要设备维护 10 10 10 5 5 求培训指导 - - - 5 5

管理 - - - 5 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注:高级技师“管理”模块内容按技师标准考核。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修订稿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刃具、量具、模具、夹具、索具、辅具等(统称工具,亦称工艺装备)的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工具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80 m2以上的面积,且能安排8个以工位,有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范的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浠水理工中专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刃具、量具、模具、夹具、索具、辅具等(统称工具,亦称工艺装备)的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3.1申报条件 1.3.1.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1.3.1.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3.1.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3.1.4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1.3.1.5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4 职业环境

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 概述。 1.1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2 鉴定要求: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3 申报条件(初级和高级技师略) 1.3.1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3.2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 (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3.3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 (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 业工作满2年。 1.4基础知识 1.4.1基础理论知识 (1)识图知识 (2)公差与配合 (3)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4)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1.4.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传动知识。 (2)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

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

模具工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 1 职业名称 模具制造工(简称模具工) 1. 2 职业定义 从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安装及调试整修的工艺技术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 1. 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分五个等级: 职业资格五级:模具制造初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四级:模具制造中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三级:模具制造高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二级:模具制造技师 职业资格一级:模具制造高级技师 1. 4职业工作环境 室内、常温或恒温 1. 5 职业能力特征 智力、表达能力、手指灵活性、手臂灵活性、动作协调性较强。 1.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 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职业资格五级:50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四级:4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三级:400标准课时 职业资格二级:3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一级:300标准课时(注:某些特殊实训环节例外) 1.7.2 培训教师 具有本职业三级以上、且具有比培训目标至少高一个等级的职业资格,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具有本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施教能力。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配有多媒体电脑及高分辨率实物投影仪); 操作技能训练室; 机加工技能训练室(包括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及特种加工设备),模具钳工技能训练室,CAD/CAM/CAE机房、配有相应的模具CAD/CAM/CAE的各种应用软件。 1. 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本职业、或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模具制造初级工(五级): (1)学徒期满或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2)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进行正规的初级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生; (3)职业技术院校的毕(结)业生。 ——模具制造中级工(四级):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并经正规的 中级工的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员;

《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要点

模具工 国家职业标准 2009-11-14 1.1 职业名称 模具工 1.2 职业定义 是指使用钻床、划规等常用钳工工具以及压力机或注塑机等成形设备,按技术要求对模具进行加工、装配、调试和维修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或恒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8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配备有计算机、教学投影仪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设备、工具、工装,照明、通风条件良好、安全措施完善的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连续从事本职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在校生(两年以上),并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 (4)具有钳工类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钳工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版)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机修钳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设备机械部分维护和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职业资格三级)、技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室、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

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以及面积80㎡以上,且能安排8个以上工位,有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具钳工中级理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工具钳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8年颁布的《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 分,满分80分。) 1.下面有关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B、爱岗敬业与市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C、爱岗敬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奉献社会的职业活动中体现不出个人的幸福 2.有关诚实守信与办事公正合法的职业道德说法错误的是( )。 A、诚信原则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基本准则 B、全体员工应该讲求诚信,诚信做事、诚信待人、诚信待己 C、适当发布虚假、片面信息误导合作伙伴和客户也是商业活动的需要 D、公司倡导诚信的企业文化,鼓励并保护员工据实揭发公司内违法、违规和不诚信的行为 3.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 B、职业纪律是把一些直接关系到职业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行为规范,上升到行政纪律的高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以行政惩罚的形式强制执行 C、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明确的规定,规定了职业行为的内容,要求从业者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对违反纪律者追究责任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 A、依靠的力量不同 B、作用范围相同 C、产生的时间相同 D、阶级属性不同 5.下面有关信息披露及保密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向公司内外部提供虚假信息或有意误导 B、没有承担保守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保密信息的义务 C、在未经授权或未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有时可以使用有些与公司有关的涉密信息 D、员工在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合作或经营活动时,涉及向对方披露公司涉密信息的,不一定与其签订《保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模具、夹具、量具、刃具、索具、辅具等工具(统称工具,亦称工艺装备)进行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能同时安排至少40个工位的实操场地,实操场地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且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范。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版)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机修钳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设备机械部分维护与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与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与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以及面积80㎡以上,且能安排8个以上工位,有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范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对模具、夹具、量具、刃具、索具、辅具等工具(统称工具,也称工艺装备)进行零件的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 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

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能同时安排至少40个工位的实操场地,实操场地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且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范。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刃具、量具、模具、夹具、索具、辅具等(统称工具,亦称工艺装备)的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工具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80 m2以上的面积,且能安排8个以工位,有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

作业规范的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1.8.3鉴定方式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已阅[ 1317] 次[ 2009-4-25 ]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 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 技师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 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 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 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 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2 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 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 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 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 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2 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成绩皆达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 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 3 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240 min,中级不少于300 min ,高级不少于360 min ,技师不少于42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240 min ;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 min 。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场所应具有足够空间、照度, 以及必要的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等。

模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塑料注塑工考核大纲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塑料注朔工 1.2.职业定义:操作注塑成型生产设备,运用注射模塑的 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各类塑料制品、制件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暂设两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 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4.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5.培训期限要求: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 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6.报考条件: 参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各职业报考条件的补充通知》(深职鉴办〔2013〕15号)执行 1.7.鉴定方式、鉴定时间: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鉴定时间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120min。 1.8.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

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2、基本要求: 2.1、 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 职业守则要求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模具和其它相关设施。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3 相关法律与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安全生产法及化工安全生产法规相关知识。 (3)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4)职业病防治法及化工职业卫生法规相关知识。 2.2、基础理论知识 (1)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工具钳工(2009年修订)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工具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钳工工具、钻床等设备,进行模具、夹具、量具、刃具、索具、辅具等工具(统称工具,亦称工艺装备)进行零件加工和修整、组合装配、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能同时安排至少40个工位的实操场地,实操场地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及必要的工具、量具,且采光、照明、安全等设施符合作业规范。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金属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金属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概述 1.1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2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3申报条件(初级和高级技师从略)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 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 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 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

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4年以上。 1.4.0基础知识 1.4.1基础理论知识 (1)识图知识。 (2)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3)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4)热传递基础知识。 1.4.2金属热处理工基础知识 (1)常用热处理设备知识(用途及基本结构)。 (2)金属的一般热处理工艺、表面改性热处理工艺。 (3)典型零件(主轴、齿轮等)的热处理工艺。 (4)热处理工艺管理知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审批稿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

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机修钳工技术等级标准

机修钳工技术等级标准 一、职业定义 使用工、量具及辅助设备,对各类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修。 二、适用范围 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保养(包括大、中、小修、配件加工)。三、技术等级线 初、中、高三级 机修钳工(初级) 一、知识要求 1.通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结构和传动系统。 2.通用设备的润滑系统、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工、夹、量具的名称、规格、用途、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 4.常用刀具的种类、牌号、规格和性能;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提高刀具寿命的方法。 5.常用润滑油的种类和用途。 6.常用切削液的种类、用途及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7.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力学性能、切削性能和切削过程中的热膨胀知识;金属热处理常识。 8.常用数学计算知识。 9.机械识图、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 10.轴承的种类、用途、代号含义;弹簧的种类、用途;钻模的种类和应用方法;螺纹的种类、用途各部分尺寸的关系,螺纹底孔直径和螺杆外圆 直径的确定方法。 11.机修钳工零件加工时废品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2.齿轮及齿轮传动的种类、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原理及各部分尺寸的计算方法。 13.金属棒料、板料的矫正方法。 14.研磨知识,研磨材料的种类和应用知识,研磨剂的配制方法。 15.刮削知识,刮削原始平板的原理和方法。 16.机械元件、机械传动、典型机构的基本知识。 17.简单部件的拆卸、装配和修理的基本知识。 18.液压传动入门知识。 19.机器运行和故障分析基本知识。 20.起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规则。 21.相关工种一般工艺知识。 22.自用设备电器的一般常识,安全用电知识。 23.安全技术规程。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