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研室张培臣

一、模式的总体表述:

1.导学与自学2.研讨与探究3.总结与评价二、模式的具体内容: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文阅读要着力训练和培养初中生四个层次的基本阅读能力。(1)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2)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结构、情感的整体感知或概括。(3)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4)做出评价: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拓展感悟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的情感、态度的感受。

(2)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问题的提出应立足于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摸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筛选出表达文章主旨和寄寓作者思想的精要语段。

(3)分析品味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具体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结构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来完成。

品析文章中精妙的语言,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选择重要的语段或语句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深刻体会语言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生动)。

(4)拓展感悟

引导学生基于对文本加深理解的“悟”,由文本到文外,由文本到生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文积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以上几个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能把朗读作为理解和感悟文本的附庸,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书声,读书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灵活多变,除朗读外,还要有默读、跳读、浏览等。(5)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对应于“感知文字符号形成基本概念开展复杂思维活动产生联想、想象和评价”的基本阅读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教学过程,从整体看,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从局部看,有时又析中有品,品中有悟,相互交融。

2.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掌握文言词语。(2)理解文言句子。(3)把握文言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读音的掌握和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2)朗读课文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初步读出情感等方面提出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读书,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3)掌握文言词语

要求学生结合文意解释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重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一般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培养学生理解词语时的语境意识。

(4)理解词句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章的意思,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相结合,完成对文章的翻译。通过对典型文言句子的翻译训练,掌握翻译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一般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5)把握文意

分析、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接受感情熏陶,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古为今用。

(6)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强调文言的诵读与积累,重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加强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不是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普遍规律。

(2)文言文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提高,但不能违背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

3.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1)明确目标

根据学年(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作文训练计划的制订要与正常的阅读教学进度结合起来,突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文体特点以及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指导技法

提供典范的文章片断,总结出可操作性较强的相应技法,让学生有法可循。(3)研讨题目

围绕训练重点研讨具体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4)限时训练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5)专题训练。

除进行整篇作文的写作训练外,还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审题”、“拟提纲”,记叙文的片段描写(写人、写景、记事,特别是细节描写),议论文论点和分论点的确立、材料(论据)的选取和使用、结构的安排等。

4.作文讲评课教学模式(1)回顾目标,总体评价师生共同回顾训练的目标,提高讲评的针对性。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陷。

(2)展示范文,取其所长

展示典型的学生优秀例文(优美片断),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优秀作文的长处,给学生提供可供学习的范例。

(3)出示病例,研讨修改出示典型的病例,学生分组讨论、修改,然后交流。教师要明确操作性较强的修改方法。这也是作文评讲课质量高低之所在。

(4)相互交流,独立修改

组内相互交流,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个人根据同伴提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注重作文的生活化训练,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做到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和个性化表达。作文训练中应该避免一味强调技巧训练,忽视生活方面的积累、体验和思考的现象。

20xx年2月

扩展阅读: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摘要: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所有初中语文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进行探讨。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有效教学则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如何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生活和知识水平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巧妙地创设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经过几年的课堂实践,我总结了如下的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

1、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的认知脱节,这时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应该落实预习“六字诀”,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点燃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激情参与课堂学习,探究质疑,引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中的合作探讨产生实效。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打造出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前预习激情参与生成问题 “高效”是相对于“低效”或“无效”而言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作用,即在一堂课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高效课堂的实质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然在广大农村学校,受老师及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前预习不充分,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或是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致使课堂学习效果不好,亦或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于是讨论的问题含金量不高,致使课堂中的讨论流于形式……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落实预习“六字诀”,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 “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从完善周密的准备开始”。学生的预习是高效学习的起点。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明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初步走进作者心灵去体验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预习就是合理的抢跑”。因此,高效的课堂除了老师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之外,更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前预习。但一堂课仅有40分钟,如果留时间学生预习,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不做充分的预习,学生对文本就很生疏,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节奏慢,讨论和交流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显得肤浅,这样的课堂势必低效,甚至无效。 学生怎样做才能克服以上缺憾,做到有效预习呢?韩立福教授的结构化预习方法可以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所谓结构化预习指的就是在预习时要做到目标结构化、知识结构化、问题结构化,具体采用“阅读六字诀”进行预习,即查、划、写、记、练、思。查就是查着工具读,查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段、查作者的简介、查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凡是自己能动手查到的就自己解决;划就是画着重点读,划课后要求记住

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模式初探(修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中学语文的课型教学,这是对语文教学“备课”和“上课”的进一步规范。 一、课型特征最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1、课型及课型的分类 课的类型简称课型。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课型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师生双方作用的不同等来对课型进行命名。按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主要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中学语文的新授课为例,按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写作课。其中,阅读课按师生教学活动的特征可再分为:讲读课、半独立阅读课、自读课;按文章的体裁又可分为:古诗词阅读课、说明文阅读课、记叙文阅读课等。 2、课型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要依据和反应课型的特征,使教学活动更贴近教学规律。课型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但课型与教学模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且一种课型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教学模式表征,一种模式可应用于多种课型。 3、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在哪里体现?毫无疑问,在课堂上。怎样体现?起码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中找准文体类型和基本课型的坐标,即上出文体特征,上出课型特征。 文体特征就是要按照不同的文体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如散文要理清行文线索、抓住情感流露,训练动情朗读;小说要欣赏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主题思想;议论文要从中心论点出发,分清论据的侧重,知晓论证的方式,体会语言的严密。文言文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直译文言句段,落实特殊句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知晓文理。 二、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 课型一般按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主要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课型特征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各自的教学特征,分清课型,不含混在两三种课型之中,搞成四不象。 新授课的课型模式及基本要求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最新版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最新版师应根据教材体系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学生预习。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最新版,欢迎借鉴!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最新版范文一 我校自去年以来,在全校推行“5521 ”课堂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改变过去“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在文教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我们初三语文组全体同仁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也做了一些尝试,笔者认为,要构建有效甚至高效语文课堂,做好课前预习是关键! 一、有效预习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行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学生自学、展示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古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的听课才能更有目的、更有效,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预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受益终身,而且还有利于上课教师节约引导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展示的机会。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会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展示效果,耽误课堂

教学时间,致使课堂教学容量减少,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才能有重点,才能实现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的达到咼效。 二、方法指导是实现有效预习的捷径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 会、审度之类。”由此可见,预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知识,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辨析、比较、综合,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很多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把课文通读一遍,最多再查一下字典,了解生字、词,对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的基本做不到,其实这样的预习就不能算是有效。教师必须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才能使预习达到有效! 记得有一次在某学校上公开课,虽然该校教师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由于我对学生预习情况不了解,课堂上无论我怎样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气氛还是不浓,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后来回到学校,我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拟出适合学生的预习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提问,了解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指导,对学生预习的方法上进行指导。课堂上,针对学生普遍的问题进行重点 讨论和引导,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看来,教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2-07-06T09:16:03.69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志勇[导读] 导入新课指的是新课讲授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王志勇/河北省灵寿县青同镇初级中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适合于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应试教育。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几个环节。然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积 极探索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指的是新课讲授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多种多样,比如: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导入,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设置悬念导入,中学生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导入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渴望知道答案的力量会推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诗词导入,古诗词的语言特别精炼、意境深远、感情丰富,因此可以用学生易懂、熟识的诗词导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歌曲导入、影像视频导入、等等。导入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根据每节课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导入语。 语文这门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学习目标的制定比其它学科稍加困难,因此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内容。所谓的注重内容就是能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二是要注重重点。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很多,许多老师想面面俱到,惟恐遗漏了任何一点,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应以是否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教学重点取舍的标准。三是要注重难点。到底哪些是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把握难点。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目标制定后,在每节课上要明确给学生,使每位同学明白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有章可循,循序渐进。 二、自学指导,紧张有序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借助教师列出的纲要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解决主要问题。 例如,在讲《捕蛇者说》时自学指导的设计如下,自学指导一: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做到读准字音(5分钟)。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运用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练习翻译,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译讲第1自然段。这样设计自学指导是学生的自学紧张有序,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三、检测学生,探究方法 对学生自学成果的检测,不但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不同的文体其分析方法不一样,要求学生掌握多样分析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一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会更易掌握,从而不需教师的反复讲解。 四、综合探究,系统学习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分析理解教材,完善与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大意有了基本的把握以后,可以再逐步分析段意和重点分析某些段落、字词,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学生能讲的也让学生讲,经过启发学生有困难的,老师才讲的教学模式。一部分语文老师不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总担心学生自学不好,关于这种现象,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对10万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初中语文课,老师不讲,学生能看懂95%,因此每位老师可以消除顾虑,放手给学生。同时它也启发教师应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和例子,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赏析的能力。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本着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原则,对后进生还要个别辅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语文综合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语文知识变得更系统、完整。“系统”表现为在每一册的后面都附录有语言手册、阅读手册、写作手册等,还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始部分系统介绍本单元相关的文体知识,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更系统了。 初中语文老师,要借助“知识树”把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的编排顺序、知识结构讲给学生,让学生在七年级就知道在整个初中三年的时间要学习哪些知识。当学生学习一本新教材时,教师首先要上一堂综合课,结合知识树把这本书的知识结构系统地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书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一册教材也可以画成一棵知识树,每一学期的学期开端就要让学生学习这棵知识树,在之后的各个单元知识都相当于这棵知识树上的枝干、叶片、果实。教学中要不断地认识这棵知识树,把学到的每部分知识都回归到知识树上,一个学期结束,一册教材的知识树在学生心中也已硕果累累了。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长其知识,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在新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焕发生命的精彩。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作者:付丽丽改编:万飞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浅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绝不应该成为教师表演的独角戏,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语文课堂效率在学生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注重学情研究,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 课堂教学绝不应该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掌握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遵循教学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初中生主动地、富有个性

地学习。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不宜一刀切,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鼓励初中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自主学习,通过研究学情,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和课件重点要突出,流程要清晰。教案和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探究,要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的潜力,对于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要反复强调和练习,同时课件的制作不宜花哨,要实在,要紧扣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切忌随意性。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通过课堂提问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拓展延伸。问题的设计要充分兼顾到初中生知识现状和智力水平,问题过于困难和容易都是不恰当的,整堂课的一系列问题要有一定的关联和梯度,要激起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发表时间:2016-08-12T11:30:50.54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6月作者:安青芹[导读] 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安青芹 (大名县束馆镇冢北中学河北大名 056900)【摘要】把语文教学活动由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改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培养;自主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多是强调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学生依然是教师的配角,知识的奴隶。这种学生主体仍摆脱不了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十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尊重是前提,信任是基础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不要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更要看到学生的优点,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要善于赏识和激励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语言来肯定学生。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沟通,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不报偏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环境和氛围。教师还应相信学生。师生之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仅能促进教学相长,而且能够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创设和谐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否定的目光或一句消极的话,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教师一个赞赏的目光或一句积极的话语,又有着使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的魅力。因此,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意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2.1 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和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回答,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的否定,而是通过延迟评价,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2.2 善于倾听。学会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表现,是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高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说的基础。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听每个人的讲话,不但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并且提倡在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在倾听中思考综合的习惯和能力就会逐渐形成。 2.3 激发、鼓励。在教学中,教学应注意激发、鼓励学生。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应用目光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对于学生不正确或片面的认识,应鼓励其它同学就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质疑,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辩论中明白错误所在,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情感状态。 3.小组合作学习,促使主动发展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人人为生,个个为师。激励学生除虚心向他人学习外,还明白人人有为师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积极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地角色。如四人小组分别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要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理解学习内容。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由于是组内交流,没有心理障碍,各种答案随口而出。这种教学设计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历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提问,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与其“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 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应用综合、分析、比较、联想等各种方法,既能把握教材,又可以联系实际,既能对宏观体系了如指掌,又能对微观的知识点无遗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如能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问题到回答学生问题,由教师教学生学到学生教自己学。就可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形成已经具备了有利的外因。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新授课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新授课模式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此高效课堂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 的认识水平上,即“导――读――悟――赏――练――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47-01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索然寡味。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提出了高效课堂,那我们就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语文教学意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师生共同提问解答等策略来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这一理念也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个教师的心田,令其清爽、豁亮。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的开发。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通过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并经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参考《新课程标准》总结出初中语文新授课高效课堂模式,即“导――读――悟――赏――练――作”。 一、“导”即导入新课 有效的课前准备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仔细琢磨教材重难点,扎实备好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备好学生;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备好课堂。这一环节,可以通过激趣导入、回顾导入、检查预习、发放导学案等来实现。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灵活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协调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目标的达成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的设置也应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和“让学生乐学”。 二、“读”即诵读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巧妙地运用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地创造性劳动,更是整体构思的艺术,一是讲求完整统一;二是讲求环环相扣,前后相联。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在整体上有较高的艺术性。 1.静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语文课标所限定的范围和语文相应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三维目标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三维目标分三个方面:一、知识与能力。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二、过程与方法。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要的是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一栏里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写出来即可,我们应该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每一篇课文,也许有多个教学目标,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每一个目标都一一落实这是不现实,我们必须静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学会大胆取舍。我们研究高效课堂,实际上首先就是科学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为每一堂课,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个的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运动,变化、发展在时间连续性上展示所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常见环节是“预习→交流→展示→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至关重要的,任何成功的教学流程都要体现这一点。 3.留心课堂教学亮点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抓住一个适当的教学时机,把握一个教学的亮点,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更好地把知识播撒进学生的心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细节稍纵即逝,很容易被忽视。一个教师能在看似寻常的细节中有独特的发现,并有意识地开发和深化它,足以显示这位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

常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常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常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呢?语文目标教学作为改革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是语文教学沿着科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了一步。 常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1.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指在课程开始的时候直接将本节课的学习容和学习重点指画出来,让学生直接了解学习的大概容和教学重点。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但是也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有比较高的考验。比如学习辛弃疾的《菩萨蛮》,在上课之初教师就直接说我们本节课要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词的名字叫做《菩萨蛮》。这种导入方式有一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无理感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2.温故知新法。 所谓温故知新就是教师在教导新的教学容的时候先不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什么,而是立足于已经学过的容慢慢地引出新的教学容。首先教师会让学生复习一遍之前学到的某些容,然后在学生差不多大概复习完之后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新的教学容也就不会感到太陌生,而是会产生一种比较淡薄的熟悉感。教师此时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开始新的教学。比如在教导《“挑战者”号追思》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已经学到了关于挑战者号

爆炸和一些相关的容,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回忆有关的容,然后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挑战者号的悲剧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呢?或者说从这篇课文之中你领会到了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必然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可能他们的很多思考容和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挑战者”号追思》这篇课文所要表述的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3.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因为学生对一件事情抱有疑问,其注意力相对来说就必然会更加的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因此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也会更加的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比如说在教学《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之中最精彩的是哪个部分呢?有哪些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呢?等等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困惑之中进行课文学习,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4.眼见为实帮助学生理解。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容。比如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为什么死海被称作死海。学生就很不理解,因为在实际生活之中学生并没有与之相关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准备两个杯子和两个普通的生鸡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是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将自己有关预习心得做点小结,以期不断修正求得提高。 一、入手,扫除语言障碍 新课标要求教师“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因此,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首先是要抓好常规预习,从字词人手,扫除语言障碍。常规预习主要是指标记课文段落,划出生字新词,解释关键词语,尤其是成语意思,摘录文中令你最欣赏的句子,然后在摘录本上抄写或默写字词,并在课堂上检测。 二、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默读方式,针对很多学生还在用手指着字阅读文章这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两手捧着书读,默读时嘴里不能出声;二是默读时限,规定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0字为合格,不少于500字为良好,不少于600字为优秀,并且每次都给学生记成绩;三是默读要求,要求学生默读时应做到眼看、脑想、笔动,真正做到“用心读书”,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三、读入手,体会作者情 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指导学生从朗读人手,体会作者情感。笔者的做法有二:一是要求学生朗读时应做到字正腔圆,即普通话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朗读要流利,并且应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确定朗读的语速与语调;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散句与整句,长句与短句,议论与抒情以及不同标点符号的朗读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是可以通过朗读体会出来的。 四、材入手,掌握预习程序 新教材的编排有助于学生掌握预习程序。“导读提示”是本单元教材的学习指南,课文中的注释便于学生扫除语言障碍,课文后的习题提示学习要求。教师应该认识到“导读提示”、课文中的注释与课文后的习题并不仅仅是用来指导教师的教,还可用来指导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从教材人手,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程序:初读课文前,阅读“导读提示”,明确课文学习要求;初读课文时,寻找出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行扫除语言障碍;课文阅读后,应根据课文后的思考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情感,检查预习效果。 五、疑入手,学会创新思维 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质疑间难能力的培养。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语句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二是依据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原理,引导学生质疑主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能提别人所没有提的,能问书上所没有问的。魏书生先生在教学中,总是恰当地设计让学生提出一定问题的情景,故意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情景中所出现的问题,形成学生认识“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探究。 六、价入手,培养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一、“导”即导学新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导学新课设计更为重要。首先要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富有激情的导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设计与课文有关的小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情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第三检查预习,落实字词教学。

浅议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

浅议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要遵循主体性、个性化、探究性、有序性等原则。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环节即“自主学习→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质疑问难→科学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是互动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互动教学模式能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因材施教,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既是接受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又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觉行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二)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使其得到表现和发展。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三)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探究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得到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并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研室张培臣 一、模式的总体表述: 1.导学与自学2.研讨与探究3.总结与评价二、模式的具体内容: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文阅读要着力训练和培养初中生四个层次的基本阅读能力。(1)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2)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结构、情感的整体感知或概括。(3)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4)做出评价: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拓展感悟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的情感、态度的感受。 (2)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问题的提出应立足于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摸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筛选出表达文章主旨和寄寓作者思想的精要语段。 (3)分析品味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具体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结构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来完成。 品析文章中精妙的语言,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选择重要的语段或语句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深刻体会语言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生动)。 (4)拓展感悟 引导学生基于对文本加深理解的“悟”,由文本到文外,由文本到生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文积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以上几个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能把朗读作为理解和感悟文本的附庸,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书声,读书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灵活多变,除朗读外,还要有默读、跳读、浏览等。(5)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对应于“感知文字符号形成基本概念开展复杂思维活动产生联想、想象和评价”的基本阅读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教学过程,从整体看,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从局部看,有时又析中有品,品中有悟,相互交融。 2.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掌握文言词语。(2)理解文言句子。(3)把握文言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