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周春山)
- 格式:pptx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5
地理学发展5个趋势地理学研究地球地表过程,是地球科学中最活跃,也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学科。
这几年地理学发展很快,地理学发展表现出以下5个趋势。
其一,地理学走向更加综合发展的道路。
以前的地理学研究是研究地貌的作地貌,研究水文的作水文……二级学科分化很细,大家各自以单项研究为主,但发展到今天,已明显感到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了。
这可能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家认识到地球表面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虽然每个学科各有侧重,但不综合起来,很难系统阐明地表的演化发展规律。
其二,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的高度上进行研究。
地理学不只是站在中国国土上去考虑中国的事情。
全球变暖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地球地表系统,这一点正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这些年来,地理学研究密切联系全球变化,使中国地理学家的眼光更宽更高了。
现在,不管是西北项目还是青藏项目,没有不关注全球变化影响的。
其三,地理学的研究已经从一般性的描述走向了更深入地揭示一些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机理机制。
地表过程涉及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状况,而我们过去主要是对各要素作瞬间的描述记录。
现在,我国已经建设了很多野外观测站,通过长期观测,就可以对比了解各个地方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地理学的发展是很大的促进,使地理学对过程的研究更加深入。
其四,地理学更加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来武装。
比如,地理学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分不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看到更大范围的地理环境的动态变化。
遥感现在已经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学科不可缺少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它们的应用对地理科学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影响。
其五,地理学更加密切地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区域地理研究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原则,研究如何配置生产力,既发展了生产,也保护了环境,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模式,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着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无尽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早期,地理学研究主要以地貌地势、气候、水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数据。
但随着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遥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效率,还使得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和深入。
其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在发生着变化。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自然环境扩展到人文环境。
传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地理,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
而现代地理学已经将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纳入研究范围,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新的分支。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地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等问题,城市地理学则关注着城市规模、形态、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扩展的研究范围使得地理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第三,地理学研究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促使地理学家寻找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途径。
地理学研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地理学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最后,地理学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持和合作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
同时,与社会科学合作可以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等问题。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促进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地理学发展历程地理学,就像是一本讲述地球故事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人类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的好奇与探索。
很早很早以前呢,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有了地理学的意识。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仪器哦,人们就靠着自己的眼睛、双脚和对大自然的敏锐感知。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部落居民,他们要找个地方安家,就会去观察哪里有充足的水源,哪里的土地肥沃得像一块巨大的蛋糕。
他们知道哪些果子能吃,哪些蘑菇有毒,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地理知识呀。
就好比我们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他们靠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慢慢地摸清了这个迷宫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聪明的人开始把这些地理知识记录下来。
古希腊有个叫埃拉托色尼的家伙,那可真是个厉害人物。
他就像一个超级侦探,发现了阳光在不同地方的照射角度不一样,然后通过这个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哇塞,这在当时简直就是惊为天人的发现啊!这就好比你在一个黑屋子里,只能看到一点点微弱的光线,但是他却能顺着这一点点光线,把整个屋子的大小给估摸出来。
这时候的地理学,开始从零散的经验向着有系统的科学迈进。
再后来啊,大航海时代来临了。
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们,像郑和下西洋,麦哲伦环球航行,他们就像一群无畏的探险家,驾驶着自己的船,驶向未知的大海。
这时候的地理学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游戏。
航海家们在海上漂啊漂,他们发现了新的大陆,新的岛屿,还见识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生物和风俗。
他们的航海日志就像是地理学的宝藏,里面记录了各地的地形、气候、物产等等。
这些发现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地理学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
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那可不得了。
火车呜呜地开起来了,轮船嘟嘟地跑起来了。
人们能到更远的地方去,对地球的了解也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地理学家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观察,他们开始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
这就像我们吃苹果,以前只知道苹果皮是啥样的,现在想要知道苹果核里面是什么样子。
于是乎,地质学、气象学等和地理学相关的学科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吴传钧中国地理学会前身中国地学会创建于1909年9月,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学术团体之一。
中国地学会创立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由古代地理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
缅怀我国地理学建树和中国地理学会创建与发展,要归功于创建中国地学会张相文、白毓昆、傅增湘、蔡儒楷、袁希涛等先生,和倡立中国地理学会竺可桢、翁文灏、胡焕庸等先生。
而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反映了中国近代地理学蓬勃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新中国地理学会,则标志着我国地理学由近代地理学开始迈入现代地理学发展过程。
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全国地理界同仁共同努力,我国地理学从工作规模、专业队伍、成果积累、学科建设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来衡量,无不光大前业,焕然一新。
1地理学发展回顾1.1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我国古代地理学是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历史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所包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国学术思想影响而自成一格。
早在战国前后,我国就出现了《山经》、《禹贡》等区域地理著作。
从2世纪即开始,我国各地编撰各类区域地理志、地方志迄今保存有1万多种。
我国古代地理研究在许多方面均领先于国际水平,如公元3世纪裴秀(224~271年)对地图编制、6世纪郦道元(466~527 年)发表第一部水文地理名著《水经注》、11世纪沈括(1031~1095年)对流水侵蚀作用和海陆变迁规律记述、15世纪郑和(1371~1435年)大规模航海考察、17世纪徐霞客(1587~1641年)对岩溶地貌研究等。
15、16世纪,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世界地理大发现促使西方地理新思想产生。
洪堡(1769~1859年)及李特尔(1779~1859年)对地理重要贡献以及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促使了世界古代地理学迈入了近代地理学。
19世纪,西方各国地理学会开始陆续建立,1871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理大会,1922年成立了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 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简称IGU),使地理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
地理学发展前景和自己的未来发展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主要研究人地关系,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
最初,“地”只限于陆地表面,现则扩大至地球表层的各个圈层;过去认为陆地环境是不变的,而今认识到地球各圈层均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气候变暖等)。
“人”的概念也是如此,最初只限于农业开荒、砍伐森林等,现则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排放大量CO2,引起全球变暖,对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极大。
因此,有人说:气候变化乃是全球变化中的核心问题,如果忽略了人类,就难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均以煤为主要燃料,CO2,排放量在近期内恐难于减少,这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也受人关注(京都气候议定书)。
“行”的问题在地理环境研究中也很重要。
美国是汽车王国,两口之家常有三辆汽车,是世界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如华盛顿郊区树木、草地很大,但空气质量仍较差。
因此有识之士都主张发展公共交通(如轨道交通),减少私人汽车。
我国近来却反其道而行之,竭力鼓励私人购车。
有人估计,如中国每人有一辆汽车,全世界所产石油还不够供中国一国需用。
这是我国交通地理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
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
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
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科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程,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理科学的体系。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指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大致认识和描述。
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探索并记录地球的大小、形状、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等信息。
例如在古埃及,人们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泛滥周期来制定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在中国,古代的“千里一图”收集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后来的地图绘制奠定了基础。
这些早期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为后来地理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中世纪,地理学逐渐从单纯的描述和记录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地理认识得以大幅拓展。
欧洲的探险家们开始不断探索新大陆,开创了地理学新的篇章。
哥伦布的航海、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不仅使地理学在地球范围内得到了推进,还促进了对地球其他未知领域的好奇和进一步研究。
于此同时,地理学研究也开始注重地球的地理分区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以及不同气候区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进入近代,地理科学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地理学家和理论家,构建起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体系。
其中,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被誉为现代地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地球的有机总和”理论,强调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这一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也开始应用各种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使地理学的研究手段更加精确和全面。
今天的地理科学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城市规划、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发展等;自然地理学则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地质地貌、气候变化等。
这两个分支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现代地理科学的框架。
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及现代应用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生存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地理学探究着地球上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地理现象,推断和解释这些现象的过程,研究地球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本文将梳理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探究地理学的现代应用。
1. 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在人类探究地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早在古代,人们就注意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伴随着国家和城市之间商业、贸易的发展,地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探险和旅行,探索未知的领域。
到18世纪,地球科学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理论。
随着Lewis和Clark远征西部地区、爱尔兰水力学家佛朗斯·比亚斯的研究以及纪实文学在欧洲和北美的盛行,地理学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地形学、生态学、人类地理学等一系列重要学科,在认识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
20世纪初,地理学进一步扩展了其研究领域,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到了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面对的一种严重挑战,地理学因而产生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2. 地理学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地理学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它们已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如灾害预测、海洋航行、国防、矿物资源勘探、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2.1 灾害预测与预警地震、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理技术如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实时监测和解析自然现象,通过模型预测天气、海洋系统、地质灾害等自然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预警。
2.2 海洋航行与信息采集在海洋探测中,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声波雷达等技术已广泛应用。
地理学科学发展引言: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
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地理学的进步,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学发展历程并由此展望地理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正文一·古代地理学(19 世纪以前)古希腊地理学:古希腊最早的地理记述出现于公元前13—前12 世纪的荷马史诗中,荷马被推崇为希腊地理学的祖师。
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制定了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
公元前5 世纪到前4 世纪,柏拉图创立了“地球中心说”。
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是西方第一个使用“地理学”这个词的人,他还对五个气候带规定了纬度的数字界限,并绘了一张世界图。
公元 2 世纪,托勒密写成了八卷《地理指南》,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地名词典,同时还绘制了部分地图。
中国古代地理学: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见于《周易?系辞》中,最早的地理著述主要有《山海经》,唐代名僧玄奘于公元627 年西行求法,之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和国家的都城、气候及地形等。
沈括是北宋一位博学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其中有很多对自然地理的论述。
明末徐霞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她确定岩溶地形的类型和名称,指出岩熔地形发育的地区性差异,对岩溶地形成因进行了分析。
此外,在我国古代其他科学著述中如《吕氏春秋》、《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著作中也有不少地理知识方面的论述。
二·近代地理学德国率先发展近代地理学,其特点是从小区域和类型入手,把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起来;法国以人地关系为指导进行区域地理的研究;德国在人文地理方面形成了区位论和中心地学等理论;英国以区域地理为研究主体,率先提出以自然区为框架来研究世界地理的理论和方法;美国形成自己的传统,不少学者从自然地理转向人文地理研究,《地理学的性质》成为地理思想的里程碑。
俄国和原苏联在景观学研究领域比较突出,在地学性学说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近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学派:1.区域学派。
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地理学
杨达源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自然地理学源自探索"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方面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深刻影响的《周易》,作为地球科学多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其职责与使命为从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进步.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围绕周围不断发生的事件,用最新科学研究成就分析其过程和动态.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技巧在于研讨新近发生的事件来激发兴趣.【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杨达源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借助"过去参照物"确定时态——辨析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时
2.借助“过去参照物”确定时态——辨析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时
3.从悠久历史与文明的角度来看越南的过去与现在——简评萨德赛的《越南:过去与现在》
4.借助“过去参照物”确定时态——辨析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时
5.过去与现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偏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关于地球表面的学科,它探讨了土地、水、气候、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现代地理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突破。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地理学观念开始,到现代地理学的多个分支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对地理的理解主要基于他们自身的观察和经验。
最早的地理学家主要是观察者,他们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山脉、河流、湖泊和其他地理特征。
这些观察结果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并对他们生活的地区的特征有更好的理解。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古希腊,早期的地理学家包括泰勒斯、希波克拉底斯和亚里士多德。
泰勒斯是第一个使用地理概念的人,他认为土地是浮在水上的。
希波克拉底斯认为地球是一个被海洋包围的球体。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将地球分成两个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
在古罗马,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和治理方面。
托勒密是古代罗马最重要的地理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地理学》是中世纪地理学的基础。
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纬度和经度的地图投影方法,这为后来的地理学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世纪的地理学主要通过宗教和探险来推动发展。
基督教的扩散推动了对未知地区的研究和探索。
著名的探险家科伦布开辟了连接欧洲和新大陆的航线,他的探险不仅扩展了地理学的边界,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学科。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理学理论,他的贡献帮助地理学转向科学研究和实证分析。
19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个时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的出现。
亚历山大·冯·洪堡对地貌、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研究被认为是现代地理学的开创性研究。
同时,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理论也对地理学有重要影响,他的理论为地理学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地理学。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一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内容提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一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而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文摘要】Geography in China has achieved a great progress sinc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now is facinga series of challenges and im portant tasks when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being intensively chang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economic stru ctures of China. Harmoniz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hole country and various regions become the most im portant tasks that facing geography in China.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ing discipline for fulfilling those nationalsubjects and shoulders the respon sibility without shirking, meanwhile ha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ing.【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发展进程/当前形势/未来任务Geography inChina/Past progress/Present situation/Future direction.【正文】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1.1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耍,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
地理学的发展与变革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理现象和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框架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理学的发展与变革。
一、地理学的起源与初期发展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开始探索和认识自然环境和地球表面。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是地理描述和旅行叙述,如《地理学》和《天下国图》等著作。
直到18世纪,地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随着科学方法的引入,进入了科学化的阶段。
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划分。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人口、城市、交通等;自然地理学则主要研究地貌、气候、生态等自然要素。
这两个学科的发展为后来的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科交叉的发展,地理学开始向多学科融合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引入,为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同时,地理学也与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构建了更为全面的研究框架。
三、地理学的理论变革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传统的地理学主要依赖于描写和观察,强调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
而现代地理学则注重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提出了诸如地理因素、地域科学、区位论等理论,以更有效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规律。
近年来,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又开始向社会构建和意义解释转变。
人文地理学强调地域特色和人地关系,强调主体性和多元性;思想地理学以意义和符号为中心,研究文化和社会空间。
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思维方式。
四、地理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地理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地理学还与旅游业、地理信息系统等行业形成紧密联系,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