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渠详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河道疏浚工程现场勘察报告一、工程背景和目的为了保证河道通行能力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对某地区的河道进行了疏浚工程的现场勘察和调查。
本报告旨在对现场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确保疏浚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地点和时间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集中在某地区的XXX河道,具体位置位于长城村至水车村之间。
勘察工作于XXXX年X月X日至XXXX年X月X 日期间进行。
三、勘察工作内容1. 水流观测与测量我们对勘察地点河道的水流进行了观测和测量。
通过测量河水的流速、流量和水位,我们能够评估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水域的水量情况。
2. 沉积物取样分析我们采集了河道底泥和沉积物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样品的颗粒大小、含水率和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的测试,我们能够评估河道的底泥堆积情况和水质状况,进而为疏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3. 植被调查我们对河岸植被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描述植被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我们能够评估河岸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 工程现场状况勘察我们对工程现场进行了全面勘察。
包括河道的宽度、深度、河岸的稳定性和周边建筑物的情况等。
我们还评估了现场土壤的物理性质,以便进行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制定。
四、勘察结果和分析通过对勘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流观测结果显示,河道水流较为疏导,但存在局部狭窄和淤积的情况,需要进行疏浚工程以提高通行能力。
2. 沉积物样本分析显示,河道底泥和沉积物中含有较高的污染物浓度,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定期清理和处理。
3. 植被调查结果显示,河岸植被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整体上对水域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需要保护和维护。
4. 工程现场状况勘察结果显示,河道宽度和深度符合要求,河岸较为稳定,附近建筑物无明显影响,土壤物理性质适宜进行疏浚工程。
五、处理建议基于以上勘察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处理建议:1. 进行河道疏浚工程,包括清理淤积物和底泥,拓宽部分狭窄河段,以提高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水流畅通性。
农渠现场收方总结汇报农渠现场收方总结汇报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我单位于XX年XX月XX日在某农渠进行了现场收方工作。
经过几天的认真工作和努力,我对当前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以下是对现场收方工作的总结汇报。
一、工作目标及任务本次现场收方工作的目标是对农渠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农田的用水情况,确保农田的灌溉水量合理、均匀。
具体工作任务包括:1. 调查农渠的水源情况及供水能力;2. 调查农渠的供水范围和灌溉用水面积;3. 测算农渠的供水量,并与实际灌溉用水量进行对比;4. 发现农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工作过程本次现场收方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 调查阶段:我们首先到农渠的源头调查水源情况,经过测算,确定其供水能力。
然后到农田地块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灌溉面积和用水情况,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2. 测算阶段: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我们运用测量仪器进行测算,计算出农渠的供水量。
同时,我们将实际灌溉用水量与理论供水量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进行分析。
三、工作成果通过上述工作过程,我们得到了以下成果:1. 水源情况: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渠的水源情况良好,供水能力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2. 灌溉用水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和测算,我们得知了农田的灌溉用水面积和实际用水量。
发现有部分农田的用水量较大,而有些农田则用水不足。
3. 问题发现:通过对实际灌溉用水量与理论供水量的对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灌溉面积计算不准确、农田排洪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有些农田的用水过量,而有些农田则容易产生水分不足的情况。
四、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 农田灌溉面积计算:应采用准确的方式和仪器测量农田的实际面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2. 农田排洪:加强农田排洪设施的建设,保证排洪通畅,防止农田积水。
3. 灌溉水量控制:建议农田灌溉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过量用水或水分不足的情况。
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报告范本一、引言在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过程中,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对现场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度检查。
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报告,以便对施工过程和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观察和总结。
二、现场勘察内容1. 现场基本情况在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时,我们首先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养猪场占地面积广阔,猪舍分布不均,需要对排水管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现场地势起伏,地表存在不同程度的坡度,需要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排水系统。
2. 排水管道布局针对养猪场的特点,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排水管道的布局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现有排水管道布局不合理,存在部分猪舍排水不畅的情况。
在新建管道时,需要根据猪舍的位置、地势和排水需求,进行合理的管道布局,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高效运行。
3. 施工材料和工艺我们对现场使用的排水管道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检查。
发现部分排水管道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不规范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监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4. 管道连接和密封针对现场排水管道连接和密封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检查。
发现部分管道连接存在漏水、密封不严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加固。
在未来的施工中,应加强对连接部位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管控,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5. 安全和环保措施在现场勘察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
发现部分工地存在施工垃圾乱堆放、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和环保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的深度勘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为了保证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解决存在的漏水和堵塞问题;2. 优化排水管道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稳定;3. 加强对排水管道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材料的可靠性;4. 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管理,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灌溉区域渠道修建情况报告3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材料范文、工作报告、方案范文、总结范文、计划范文、演讲致辞、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essays, such as material essays, work reports, project essays, summary essays, plan essays, speeches, regula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 and other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灌溉区域渠道修建情况报告3篇灌溉区域渠道修建情况报告3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河道疏浚工程勘测报告一、引言河道疏浚工程是为了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防洪能力和环境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勘测报告旨在对某河道疏浚工程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建议。
二、勘测范围本次勘测的范围为河道名称为XXX的区域,全长约XXX公里。
勘测包括河道底部地形、水流和泥沙情况等各项指标。
三、勘测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勘测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测量仪器:使用全站仪、水深测量仪和激光扫描仪等专业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参数:通过测量水深、河底地形、河道宽度、横截面面积等参数,全面了解河道的现状。
3.取样分析:通过采集泥沙样本,进行颗粒分析、含水率分析等实验,以获得河道泥沙的特性参数。
四、勘测结果1.河道底部地形测量结果显示,河道呈现出一定的淤积现象,局部区域出现较大的高度差。
最大淤积高度为XX米,最大高度差为XX米。
2.水流测量结果显示,河道的流速呈现不均匀分布,局部区域流速较慢。
最大流速为XX米/秒,最小流速为XX米/秒。
3.河道泥沙样本分析结果显示,泥沙的颗粒特性为XX,含水率为XX%。
泥沙颗粒较为细小,含水率适中。
五、勘测建议基于以上勘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疏浚方案:针对河道底部的淤积情况,建议采用机械疏浚的方法,清理淤积物,保证河道的通畅。
2.流速调整:针对局部流速较慢的区域,可以通过增加河道的横截面面积或调整河道的曲率来改善水流状况。
3.泥沙管理:为了减少河道淤积的发生,建议加强对上游泥沙源头的管理,控制泥沙的输入量,避免过多泥沙沉积在河道中。
六、总结本次勘测报告通过对XXX河道的疏浚工程进行全面的勘测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建议。
我们将按照勘测结果提供的建议,合理安排工程实施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和环境质量。
公路沟渠贯通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特向您汇报公路沟渠贯通的情况。
一、现状分析:公路沟渠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公路沟渠,能够有效排水,防止沟渠溢水,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然而,在我所辖区域内,部分公路沟渠存在破损、积水、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质量。
二、工作开展情况:为解决公路沟渠问题,我单位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1.调查和评估:我们针对辖区内的公路沟渠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工作,包括沟渠长度、宽度、深度、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并制定了问题清单。
2.修复和维护:根据问题清单,我们制定了修复和维护计划。
针对破损严重的沟渠,我们进行了修复工作,包括加固沟渠壁、补充填充材料等。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公路沟渠的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其畅通。
3.疏通和清理:为解决公路沟渠堵塞问题,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疏通和清理工作。
通过采取清除淤泥、清理杂物、疏通排水管道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路沟渠的通畅性。
三、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公路沟渠破损得到及时修复,沟渠整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2.公路沟渠的定期巡查和维护得到了有效执行,降低了沟渠积水和堵塞的发生率。
3.公路通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得到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沟渠贯通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环保意识和文明出行的习惯,减少沟渠堵塞的发生。
2.加大沟渠定期维护力度,及时清理淤泥、杂物等,保持沟渠的畅通。
3.完善监测体系,建立沟渠维护档案,加强对公路沟渠贯通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以上是我单位公路沟渠贯通工作的情况汇报,请您审阅。
如果有任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指导。
谢谢!。
泻洪工程现场勘察报告一、引言根据合同要求和相关规定,我方组织了专业技术团队对泻洪工程现场进行了详细勘察和调查。
本报告旨在准确记录现场情况,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便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概况泻洪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总面积约XXX平方米,主要任务是解决该区域汛情多发、水患严重的问题。
该项目规划包括XX 个建筑物、XX条泻洪渠等主要构筑物。
三、现场勘察1. 位置和土地利用泻洪工程位于XX地,周边主要为农田和居民区,周边道路便捷,交通条件良好。
工程占地主要为农耕地和一小部分建筑用地,对周边居民和土地利用状况无重大影响。
2. 水文地质条件经对现场地质进行勘察,发现工程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地质层次清晰,无明显隐患。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工程地下水位普遍维持稳定,有利于规划和施工。
3. 土壤和地形状况土壤类型主要为黏土和沙土,土质稳定,承载力较高,可满足工程施工和运营的要求。
地形起伏适中,有利于泄洪,对工程影响较小。
4.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工程周边水资源较为丰富,且流经区域的河流水质良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勘察结果分析1. 工程可行性综合考虑了地理、地质、水文等方面因素,对泻洪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根据勘察结果显示,该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工程施工可行,有利于解决该地区的水患问题。
2. 施工方案建议针对现场勘察结果,建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土壤保护,合理利用土方资源,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应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水患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五、结论经过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本次泻洪工程的建设条件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我方建议按照勘察结果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水患问题。
六、参考文献[1] xxx[2] xxx(以上为泻洪工程现场勘察报告范例,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整修干渠的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干渠整修的必要性、工作内容及预期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干渠的整修对于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及时推进。
2. 背景干渠作为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输送和调节水量的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干渠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渠道疏通不畅、渠底渗漏、渠坡和护坡损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对农田灌溉和排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水灾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3. 必要性分析干渠的整修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1 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干渠的渠道疏通和损坏修复能够保证水流的顺畅运输,防止因水流不畅导致的冲刷和漫溢现象,从而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
3.2 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水干渠的整修能够改善渠底渗漏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确保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和排水。
这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农业生产的质量至关重要。
3.3 预防水灾和减轻灾害损失通过对干渠渠坡和护坡的修复,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山洪暴发和降雨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水灾发生,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 工作内容针对干渠整修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4.1 渠道疏通对干渠进行全面的清淤工作,清除堵塞物和淤泥,确保水流畅通。
这可以采用机械疏浚、人工疏通等方法进行。
4.2 渠底渗漏修复对渠底的渗漏问题进行修复,可以使用防渗材料进行补漏,修复渠道的密封性。
4.3 渠坡和护坡修复对受损的渠坡和护坡进行修复,恢复原有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选用适当的材料进行护坡,确保渠道的安全和可靠。
4.4 工程检测和验收在整修工作完成后,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测和验收。
检查整修质量,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
5. 预期效果经过整修工作,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渠道畅通,保证水流的顺畅输送,减少灌溉和排水过程中的水损耗。
•渠底渗漏问题得到解决,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
•渠坡和护坡得到修复,提高渠道的抗洪能力,减少水灾发生的概率。
1. 前言汉中市兴元新区为汉中市城北重点建设区域,主要由马寨片、兴元湖片和李家湾片三个组团组成,规划区域面积为27.7Km2,该区将以汉文化遗存为依托,以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的交相辉映为特色,将兴元新区打造为集文化产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疗养、商贸会展、安居生活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观光区。
石门水库南干渠崔家沟公路环岛—付家庙村段渠道(长6645m)位于该规划区内,为整体规划布局,拟对该渠段进行改建,改建桩号10+782-16+678.74,长5896.74m(见插图1-1)。
为了查明改建渠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汉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勘测总队承担了该段改建渠道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有:(1)查明渠线途径地貌单元及微地貌特征;(2)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地层岩性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重点查明不良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渠道的影响;(3)初步查明渠道沿线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地下水水位、补排条件及岩土体的渗透性等;并对渠道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对可能发生严重渗漏、浸没及地震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初步评价;(4)初步查明渠道沿线构筑物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5)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水位、水质等,初步评价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
(6)初步评价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渗透稳定、抗滑稳定和边坡稳定等。
(7)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勘察主要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范》(SL251-20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原渠线与改建渠线位置关系示意图插图1-1原渠线改建渠线2依据《规范》要求,本次采用的勘察方法主要为平面地质测绘、剖面地质测绘、钻探、坑槽探、孔内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室内试验等。
河流提灌站勘测报告范文一、引言河流提灌站是用来提取河流水源并进行灌溉的一种重要设施。
提灌站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了解提灌站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状况以及周边土地利用情况,本报告对某河流提灌站进行了勘测,并对勘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勘测方法1. 实地勘测:通过对提灌站所在地的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环境,包括地势、水系、降水情况等。
2. 数据收集:收集提灌站所在河流的水文数据,包括河流水位、流量、水质等信息,以及站点所属水利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3. 采样分析:对提灌站附近的水样进行采样,并进行水质分析,以评估河流水质。
4. 流量测定:采用现场测流法(如测流船法、浮标法等)对河流的流量进行测定。
5. 土地利用调查:对提灌站周围一定范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包括农田、建筑用地、林地等。
三、勘测结果1. 提灌站地理环境:提灌站位于某河流河段上游,地势较为平坦,周围分布着大片农田和一些林地。
河流水位相对较高,流速较缓。
2. 水文数据:根据所收集到的水文数据,我们发现河流水位变化较为稳定,流量较大,适合灌溉用水。
3. 水质状况:我们采集了多个不同位置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流水质良好,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
4. 流量测定结果:通过测流船法进行的流量测定,得出了河流在该提灌站处的平均流量为XX立方米/秒。
5. 土地利用情况:通过土地利用调查,发现提灌站周围广泛耕种农田,利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同时也有部分建筑用地和林地。
四、分析和讨论1. 根据勘测结果,提灌站所在地地势平坦、河流水质良好,具备进行灌溉的基本条件。
2. 提灌站处的河流水位较高,流速适中,利于灌溉用水的提取和供应。
3. 提灌站附近广泛耕种农田,利用河流水资源进行灌溉,可以提高农田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在提灌站建设和运营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河流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五、结论通过对某河流提灌站的勘测,我们了解了该提灌站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状况以及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第四节 2支渠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一、勘探点布置和完成工作量
根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有关规定。
拟建场地共布勘探点7个,勘察方法为探井,勘探点间距为134.24-331.91米,完成工作量如下:
1、探井7个,进尺72.3米;
2、表土层中采用Ⅲ级扰动样5件,室内进行了含水量和液塑限测定。
3、新近堆积黄土层取Ⅰ级原状样65件,室内进行了常规和黄土湿陷性试验;
4、室内进行土易溶盐分析试验12件;
5、放孔测高7孔(井)
详见《勘探点一览表》。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2支渠走线位于黄河河谷平原区。
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起点处(0+0.00),海拔高程为1991.68米。
最低点位于终点处(0+1639.98),海拔高程为1934.01米,相对高差为57.67米,地形平均坡度为3.52%。
2支渠沿黄河Ⅲ级阶地布设,整体走向呈南北方向,起点位于黄河Ⅲ级后缘,终点位于黄河Ⅲ级,耕地、公路等均分布于阶地。
2、地层岩性
经详勘查明,1支渠走线范围内自上而下揭露的地层为:①表土、②新近堆积黄土。
具体描述如下:
①表土(Q44ml):灰褐-黄褐色,稍湿,成份以粉土为主,含有极少量建筑和生活垃圾,含有大量的砾石、植物根和腐植质,土质不均,结构较松散,层顶标高为1934.01-1991.68米,层厚为0.30-1.00米。
该层在沿线均分布。
②新近堆积黄土(Q42al+pl):褐黄色-灰黄色,稍湿-湿,稍密-密实,成份以粉土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腐植质、氧化铁、炭粒、螺壳,具微水平层理,该层土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根据湿陷系数分为
②-1层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层顶标高为1933.61-1991.08米,厚度为
3.40-8.70米;②-2层非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层顶标高为1925.80-1987.68米,厚度为1.90-5.30米。
该层在沿线均分布。
地层岩性分布及厚度请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层顶板标高、厚度统计详见《场地地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统计表》。
3、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到地下水。
三、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不良地质现象评价
2支渠走线范围内未发现湿陷坑、斜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沿线地层稳定性好。
2、湿陷性评价
沿线黄土具有湿陷性,属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系数为0.015-0.046,湿陷程度为轻微-中等,经计算,场地湿陷类型属自重湿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Ⅱ(中等),详见《场地湿陷性计算表》。
3、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
①层表土:天然含水量为9.6-12.0%,欠固结,工程性质差,建议全部挖除。
②层新近堆积黄土根据湿陷系数划分为二个亚层:②-1层和②-2层:
②-1层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含水量为8.6-15.0%,平均值为12.1%,以稍湿为主;孔隙比为0.875-1.282,平均值为1.058,以稍密为主;压缩系数范围值为0.27-0.60MPa-1,平均值为0.41MPa-1,属中压缩性土。
②-2层非湿陷性新近堆积黄土:含水量为11.3-17.3%,平均值为15.0%,以稍湿为主;孔隙比为0.785-1.012,平均值为0.873,以中密为主;压缩系数范围值为0.25-0.37MPa-1,平均值为0.29MPa-1,属中压缩性土。
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卵石颗粒含量统计表》。
4、承载力允许值[R]
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其承载力允许值[R]如下:
②-1层新近堆积黄土(湿陷): [R]=170KPa Es=4.9MPa
②-2层新近堆积黄土(非湿陷):[R]=180KPa Es=6.3MPa
5、环境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室内《土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含水量范围值为8.7-12.8%,平均值为11.02%,场地环境类别按Ⅲ类考虑,含盐总量为0.15-0.28%,属非盐渍土。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表G.0.1,土中SO42-=411-1528mg/kg,土对砼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CL-=85-322mg/kg,土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PH=7.6,视电阻率经验值>100Ω·m,土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土易溶盐分析结果见《土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和《地基土易溶盐统计表》。
6、地基土冻胀性及冻胀类别
(1)、循化地区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为0.80米。
(2)、经在场地冻深范围内取土测得5组:场地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范围值为9.6-12.0%,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hw >1.5米,平均冻胀率η≤1%,冻胀等级为Ⅰ级,地基土冻胀类别属不冻胀。
7、地震效应参数评价
(1)循化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第4.1.5条规定,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0米左右,土层剪切波速为:表土Vs=100m/s,属软弱土;新近堆积黄土Vs=180m/s,属中软土;土层的剪切波速按20米计算,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t=0.12秒,土层等效波速
Vse=167m/s,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0.4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max=0.08,场地属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
(3)场地未发现饱和粉土、粉细砂等液化土层,地震时地基土液化可不考虑。
四、结论与建议
1、2支渠全段均为明渠(0+0.00—0+1639.98),对渠底地基土进行翻夯处理,全段防渗,严防漏水。
2、2支渠新近堆积黄土开挖边坡比取1:1.25。
3、防腐措施应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五、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张
3、综合地质柱状图 1张
4、图例 1张
5、土工试验成果报告 2张
6、土易溶盐含量分析结果报告 1张
7、勘探点一览表 1张
8、场地地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统计表 1张
9、场地湿陷性计算表 1张
10、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1张
11、地基土易溶盐统计表 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