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压力容器的定义和分类一、什么叫压力容器指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能称之为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PW) ≥ 0.1MPa (不含液体静压力).2)内直经(非圆形截面积指最大尺寸)≥ 0.15M且容积V≥ 0.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设计压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1.1 低压容器(代号L):0.1MPa ≤P<1.6MPa.1.2 中压容器(代号M):1.6MPa ≤P<10MPa.1.3 高压容器(代号H):10MPa ≤P<100MPa.1.4 超高压容器(代号U):P≥100MPa.2) 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四种。
2.1 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用于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塔等。
2.2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热交换器,冷凝器。
2.3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如分离器、缓冲器、分汽缸等。
2.4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3)按使用位置分,可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3.1 固定工压力容器有固定的安装和使用地点,用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3.2 移动式压力容器则无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如铁路罐车, 汽车罐车.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气瓶.气瓶是使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移动式力容器,它的的特点是数量大,使用范围广,充装的气体种类多,重复使用率高。
气瓶分为以下种:a: 无缝气瓶,如氧气瓶,b: 焊接气瓶,如液氨,c: 溶解乙炔气瓶,d: 液化石油气瓶,e: 特种气瓶,如车用气瓶。
4)为了便于安全监察和管理,按容器的压力等级、容积、介质的危害程度及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用途,把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压力容器的相关知识压力容器指的是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并且具有一定体积的容器。
由于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压力容器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了解和研究。
一、压力容器的概述压力容器主要包括储气瓶、储液罐、反应器等,是一种主要用于储存和输送压缩气体或液体的容器。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压力容器可以分为高压容器、中压容器和低压容器。
常见的压力容器材质有钢、铝、塑料等。
二、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1.设计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包括强度足够、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等。
常用的设计标准有《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静压器设计规范》等。
2.材质选择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硬度、耐蚀性和耐热性。
常用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选择材料时需考虑介质的特性、工作压力和温度等因素。
3.制造工艺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包括预制、成型、焊接、热处理等。
在制造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标准和程序规范,确保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评估为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计算通过强度计算来判断压力容器的抗压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应力分析、面板设计等。
2.泄漏检测压力容器的泄漏检测是关键的一步,常用的方法有气体检漏、液体泄漏检测、焊缝泄漏检测等。
3.疲劳寿命评估由于压力容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疲劳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疲劳寿命评估,确保容器在预期寿命内工作安全可靠。
四、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检查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焊缝检查、压力测定等,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2.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压力容器内部和外部的污垢和沉积物,保持容器的清洁,避免污垢对容器材质的腐蚀。
3.防腐措施根据容器的使用环境和介质特性,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包括内部涂层、外部防腐处理等,以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一、定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二、类别和品种:依据《特种设备目录》(2014年第114号)规定,压力容器(代号:2000)的类别和品种如下:三、固定式压力容器(一)定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规定: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安装在固定位置处使用的压力容器。
对于为了某一定用途、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部搬动、使用的压力容器,以及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
(二)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附录A规定:A1 压力容器的分类A1.1 介质分组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
A1.2 介质危害性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 毒性程度: 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
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 mg/m3; 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 mg/m3。
A1.2.2 易爆介质: 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压力容器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定义的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
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
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
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还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也有其界定,和《条例》差不多,以《条例》为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里的单位MPa·L中的L是升,也就是立方分米。
容器的体积计算夹套的体积,压力为蒸汽压力,你自己算一下,算不算《条例》调整的压力容器吧。
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注1)大于或者等于0.1Mpa(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不含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
且容积(V)大于等于0.025立方米,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压力容器定义与分类一、压力容器是指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1.工作压力(PW)≥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2.内直经(非圆形截面积指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V≥0.025M3。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设计压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容器(代号L):0.1MPa≤P<1.6MPa。
(2)中压容器(代号M):1.6MPa≤P<10MPa。
(3)高压容器(代号H):10MPa≤P<100MPa。
(4)超高压容器(代号U):P≥100MPa。
2.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用于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塔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热交换器,冷凝器。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如分离器、缓冲器、分汽缸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3.按使用位置分类(1)固定工压力容器有固定的安装和使用地点,用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
(2)移动式压力容器则无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如铁路罐车,汽车罐车。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气瓶。
气瓶是使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移动式力容器,它的的特点是数量大,使用范围广,充装的气体种类多,重复使用率高。
气瓶分为以下种:a:无缝气瓶,如氧气瓶,b:焊接气瓶,如液氨,c:溶解乙炔气瓶,d:液化石油气瓶,e:特种气瓶,如车用气瓶。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手册1. 引言2. 压力容器的定义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压力容器是指在压力状态下,用于保持物质的容器、管道及其附件。
压力容器的种类包括气体容器、液体容器、气液两相容器等。
3.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1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条例,所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和报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该条例还规定了压力容器的分类、使用场所的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3.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国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是保证压力容器运行安全的基础。
这些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运行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3.3 事故应急处理法事故应急处理法对于涉及压力容器的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按照该法规定,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排除危险、减少损失,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 安全管理责任4.1 管理层责任管理层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
他们必须确保制定并有效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管理层还应当组织系统培训,提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2 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管理人员是指直接负责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人员,他们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4.3 操作人员责任操作人员是指直接从事压力容器操作的人员,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并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5. 操作规程5.1 压力容器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压力容器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容器及其附件的完好性、安全阀的设置和有效性、压力表的准确性等。
5.2 压力容器正常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压力容器的正常操作规程,包括开启和关闭操作、加压和泄压操作、监控和调整操作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做到安全第一。
5.3 压力容器异常情况的处理规程当压力容器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如切断电源、停止加压、排空容器等,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范本压力容器是一种主要用于储存和输送气体、液体和固体等物质的设备。
它具有经济高效、结构牢固、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航空航天、医药、食品等行业。
一、压力容器的定义和分类压力容器是指能够容纳内部介质压力的设备。
根据国家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容器:用于储存液体介质的容器,如储罐、储气罐等。
2. 气体容器:用于储存气体介质的容器,如气瓶、气柜等。
3. 混合介质容器:用于储存多种介质的容器,如储液气体容器、储液固体容器等。
4. 反应容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如反应釜、反应器等。
5. 分离容器: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容器,如分离器、萃取塔等。
二、压力容器的基本要素1. 容器壁厚度:容器壁厚度是指容器壁的实际厚度,它直接影响容器的强度和耐压性能。
一般来说,容器的壁厚度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根据容器尺寸和内部介质的性质进行合理设计。
2. 材料选择:压力容器的材料选择要考虑介质的腐蚀性、温度、压力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不锈钢、铝合金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容器的耐蚀性和耐压性能。
3. 连接方式:压力容器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容器尺寸:容器尺寸包括容器的直径、高度等,它们影响容器的容积和结构形式。
容器尺寸的选择要满足使用要求,并考虑制造成本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5. 容器附件:容器附件包括阀门、传感器、安全装置等,它们用于控制介质的流动和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
容器附件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性能可靠。
三、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包括国家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非金属压力容器》等。
一般来说,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计算:根据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工况条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 1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 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 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 0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液体的气瓶;氧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代号L)容器0.1 MPa<p<1.6 MPa;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0 MPa;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o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一、压力容器概念压力容器亦称受压容器,指内部盛装工作介质(气体或液体)且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并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Pw不包括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0.025m3;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压力容器分类1.按用途分类(1)反应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
如反应器、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等。
(2)换热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热量交换的容器。
如热交换器、蒸发器、消毒锅等。
(3)分离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净化、分离等的容器。
如缓冲器、干燥器、过滤器、吸收塔等。
(4)贮运容器主要用来盛装生产和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的容器。
如贮罐、槽车等。
2.按压力分类压力容器按其工作压力的大小可分为低压(0.1MPa≤P<1.6MPa)、中压(1.6MPa≤P<10MPa)、高压(10MPa≤P<100MPa)、超高压(P≥100MPa)四类3.从安全监察角度分类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三、压力容器的断裂形式及原因1.塑性断裂是压力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
在塑性断裂前,器壁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若此时内部压力继续增高,容器的变形就会不断增大,器壁的厚度将进一步减薄。
当器壁上的应力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容器即发生破裂。
塑性断裂的容器一般不产生碎片,只是裂开一个破口。
2.脆性断裂发生脆性断裂的容器,破裂后经检查并没有发现有可见的变形现象,而且根据破裂时的压力进行应力计算,器壁上的应力水平远远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有的甚至还低于屈服极限。
造成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一是容器存在缺陷;二是材料的韧性差。
由于金属材料的韧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所以脆性断裂一般都发生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脆性断裂的过程是器壁裂纹迅速扩展的过程,预先没有明显的变形迹象,断裂往往在一瞬间发生,且容器承受的压力在正常的工作压力范围内,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形式。
压力容器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定义的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
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
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
或者等于·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还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也有其界定,和《条例》差不多,以《条例》为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里的单位MPa·L中的L是升,也就是立方分米。
容器的体积计算夹套的体积,压力为蒸汽压力,你自己算一下,算不算《条例》调整的压力容器吧。
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注1)大于或者等于(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不含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
且容积(V)大于等于立方米,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