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做好幼小衔接——安徽省滁州市第一幼儿园小衔接活动掠影
- 格式:pdf
- 大小:360.31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亲子同行:家长参与的幼小衔接交流活动记录一、引言幼儿园亲子同行,是一种促进幼儿和家长之间交流的活动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同时也能更好地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交流。
这种亲子同行的活动对幼小衔接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能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的重要性1.加强家校合作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能够拉近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促进家长和学校的积极互动。
通过参与活动,家长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也更容易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家长也可以向幼儿园老师提出自己的关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疑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2.促进孩子成长通过亲子同行活动,家长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也能更好地适应幼小衔接,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
三、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的实施形式1.教师引导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亲子同行活动,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当中。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的一些教学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一些游戏和手工活动,促进亲子关系。
2.班级交流班级交流是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让家长观摩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一些小组游戏和手工制作当中,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3.集体活动在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中,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样的形式,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四、亲子同行活动的成效及展望1.成效幼儿园亲子同行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家校合作,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为幼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4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本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一、关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从而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每天早晨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
我们创设了生活墙:我的好习惯,让孩子逐渐养成晚上早睡觉,按时到园,不迟到。
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升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
还创设了我能干的主题墙,内容有穿脱衣服比赛、自己系鞋带等。
二、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养成。
每个班级都有小小值日生,他们每天为大家服务,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渐建立起的任务意识。
三、关注幼儿能力、兴趣的培养四、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2024年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范本(2)一、工作概述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旨在为幼儿过渡到小学提供平稳、顺利的过渡期。
本年度,我园积极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包括家校合作、适应性测试、过渡课程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家校合作1. 家校沟通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幼小衔接相关事宜,解答家长疑惑和提供相关指导。
2. 家访工作:全年共进行了100次家访工作,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提供适应性建议。
3. 家庭作业辅导:每月定期发放家庭作业,并与家长一同探讨幼儿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促进幼儿的学习成果。
三、适应性测试1. 定期评估幼儿的学习能力、情绪状态等,并及时反馈给家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适应性。
家校合力走好幼小衔接第一步
——合肥市莲花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报道
8月31日下午4时,伴着瑟瑟秋雨,合肥市莲花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在该校德育主任陈欣的精心布置下如期召开。
会上,该校诚邀了经开区交警大队的民警同志就“护学岗”工作向广大家长朋友们做了详尽的说明。
该民警从接送学生的家长车辆停放方式、地点和一些安全事项等方面给出温馨提示。
随后,陈欣就该校特色社团以及校内作息时间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老师们的努力,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紧密配合。
家长的支持、鼓励和信赖将是学校发展、前行的强大动力。
”姚赛明月校长又从莲花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以及如何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站在家长的角度谈了许多关于孩子们习惯养成的方式方法,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最后,刘岳云书记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做出总结发言,就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做了详实解释,真诚地希望各位家长履行好家长的职责,并大力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据悉,该校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家校互动工作的开展。
每学期都还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和人力来进行系统策划,使得家长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赢得众多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会后,家长们分散到各自班级与本班的正副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活动中老师和家长们达成了共识,即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共同教育、培养好我们的孩子。
(方程)。
幼小衔接活动的总结(通用5篇)幼小连接活动的总结1幼小连接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好幼小连接, 不但有利于幼儿入学前后的学习与发展, 更为其后续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月10日, 高桥幼儿园迎来了区老师进修学校“幼小连接”研讨班的全体学员, 此次研讨活动, 邀请了高桥小学低段部的骨干老师一同参加, 让来自各幼儿园的60位学员零距离感受了一次高桥幼儿园在“幼小连接”工作方面的亮点。
本次活动分教学观摩, 分组研讨, 问题对对碰, 专题讲座四个环节。
一、幼小教学, 精彩展示活动起先, 来自高桥幼儿园和高桥小学的三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 曹晓群老师《我妈妈》的绘本解读揭开了活动的序幕;谢芳老师执教的语言活动《比尾巴》展示了小学优秀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张丹老师组织的英语活动《I see colors every where》, 以嬉戏形式绽开, 深受小挚友喜爱, 把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
二、幼小携手, 共研连接中午, 听课学员依据反馈表内容进行分组探讨。
在“问题对对碰”环节, 以圆桌会形式就“幼小连接”若干问题进行互动沟通。
高桥小学的老师们对学员提出的各类问题, 结合自身的任教学科和多年来的教学阅历作了针对性的发言, 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例如:如何在书写中以嬉戏形式对运腕、运指加以练习, 如何培育孩子的阅读习惯,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理实力等, 老师们主动的互动, 让高桥幼儿园多功能厅溢满“幼小携手, 共研连接”的和谐气氛。
三、专题讲座, 支招助推下午, 高桥小学的丁芳香老师和高桥幼儿园的应晶晶老师就“幼小连接”的主题向学员们进行阅历介绍。
丁老师从“幼小连接, 家长的误区”起先引申, 提出“幼小连接不是大班的事儿”, “幼小连接也不是孩子的事儿”, “幼小连接不仅仅是重视孩子物质的打算”等观点, 让在座的学员相识到“走在幼小连接的路上, 应家园合一, 陪着孩子渐渐来”。
应晶晶老师结合高桥幼儿园“幼小连接”特色课程开展的各项活动, 向学员们具体介绍了老师可从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运动实力”、“倾听表达实力”、“交往适应实力”、“视察探究实力”、“创建表现实力”入手, 让幼儿在活动中为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式做打算, 使学员们对“幼小连接”有了进一步的思索。
第1篇一、班会主题“携手共进,助力幼小衔接——让我们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幼儿园全体教师、家长代表、大班全体幼儿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园长致辞3. 教师代表发言4. 家长代表发言5. 幼小衔接专家讲座6. 互动环节:家长提问,教师解答7. 班级分组讨论8. 总结发言9. 班会结束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幼小衔接班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幼儿园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让他们在小学阶段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园长致辞园长: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家长一直以来对我们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小衔接是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 教师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大班的一名教师。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成长与变化。
在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将继续关注孩子们的情绪、行为、学习等方面,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4. 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大班的一名家长。
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的关键时刻,我们作为家长的心情无比激动。
今天,非常感谢幼儿园组织这次班会,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我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5. 幼小衔接专家讲座专家: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教育集团的幼小衔接专家。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幼小衔接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阶段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积聚家园共育合力群策群力共创双赢内容提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所处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
唯有把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积极的互动桥梁,才能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幼儿全面、连贯地向前发展。
近几年,我园通过有序开展各类常规性家长工作,有效开展各类互动型亲子活动,建立以家园共育为特色的园本化管理制度,营造以阅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等形式,努力积聚家园共育合力,将我园的家长工作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标签:家园共育;家长工作;互助;双赢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一、有序开展各项常规性家长工作(一)定期开展“科学育儿”讲座,提升家庭科学育儿水平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教学目标,在了解家长的教养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各类讲座内容。
小班组,我们根据家长需求开展了《构建家园合作桥梁》的讲座,与家长在今后的家园共育方面达成教育共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家园共育”指导策略。
中班组,我们邀请了区教研员张慧珍老师来园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梳理家庭亲子阅读方面的一些有效指导经验和策略。
我们还专门聘请了医保方面的专家为中班幼儿家长和0-3岁家长进行《幼儿心理卫生》讲座,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大班组则邀请了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苏舟子来园做《教养方式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专题讲座,以“例举实例”的形式将科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清晰、简明地帮助家长“释疑解答”家庭教养问题。
2024年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过程,它对于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一份____字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1. 为幼儿提供适应小学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他们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3.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内容1. 小学参观活动在幼儿园组织小学参观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小学的环境和氛围。
可以参观小学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方,并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通过参观活动,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更真实的了解,减少他们的紧张感。
2. 小学日常生活体验在幼儿园模拟小学的日常生活,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
可以设置小学的教室、食堂、操场等场景,让幼儿体验小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的课程和纪律要求,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小学学科活动在幼儿园加强对小学学科的学习,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
可以组织对小学常见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 幼小结合课堂在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组织幼小结合的课堂活动,让幼儿和小学的学生一起参与学习。
可以选择一些教育游戏和合作活动,让幼儿和小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与小学生的互动,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的方式和环境。
5. 家长沟通会议在幼儿园组织家长沟通会议,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教育环境和要求,提供相关资讯和指导。
同时,也提供家长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机会,让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教育,为孩子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活动方案1. 时间安排:活动可在幼儿园开展,根据实际情况,持续1个月左右,每周安排3-4次活动。
2. 活动负责人:幼儿园的教师和小学的教师共同负责组织和推行活动,协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3. 活动形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和活动,同时保证个别幼儿的需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