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备考之作文的立意与选材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529.01 KB
- 文档页数:69
2016全国卷2作文立意解析(2016-06-13 10:26:22)你要考生“比较”什么——兼谈课标Ⅱ卷作文题的写作思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读完这道题,不得不说,命题不严谨,作文要求中“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中的“比较”一词含义不明。
三条途径都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你能通过比较,说明哪一条不好吗?你能说哪一条更重要吗?不能。
当然你可以说“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叶圣语),语文课不必上。
但考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你能提倡学生都放弃语文课吗?三条途径,各有其长,无从比较。
既然无从比较,为什么又要考生进行比较呢?命题人显然受到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影响,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为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一果多因的事物的“因”都是可以比个高低的。
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种子、土壤、、水分等都是必要条件。
去年可以通过比较,说谁“更具有”风采。
今年不能说哪条途径“更”好。
其实“比较”一词可以改为“针对”。
全句则为“针对上述三条途径或其中一条或两条来阐述你的看法或理由”。
当然,命题人的本意可能是指比较三条途径的“不同的作用”,但由于没有明示是比较什么,因而给学生造成了思维上的障碍。
就好比比较两个人,是比较年龄还是经历?比较身高还是胖瘦?比较外貌还是品质?比较才华还是家庭背景?太多因素,如果不明确比较什么,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下面再谈本作文题的写作思路。
一、抓关键词,确定观点与思路我在课前指导时曾强调“作文一定要按任务要求写,自己在要求下面划线”。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立意预测及范文一、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喜欢跟周围的小伙伴玩泥巴,玩玩具和捉迷藏等,长大以后,怎么都不会再玩这些游戏,觉得没有意义,大人不会再玩小孩子的游戏;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并不一定就是你喜欢的人;小时候喜欢看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机器猫》、《聪明的一休》等动画片和游戏长大后就不愿意看了……但这些游戏、动画片、玩伴或当年有意思的东西等却常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唤起我们的回忆。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泥巴、捉迷藏等游戏,爱看机器猫和一休等动画片。
而长大以后便会觉得它们幼稚无趣,便不会再玩再看了。
甚至和小时候的伙伴之间也变得陌生起来。
但这些留下回忆,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人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在经历了焰炼涅磐的过程后人渐渐成长,在蜕变中人性也得到了提升。
成长会带来喜悦的变化。
人的一生中,从幼稚到自立,从自立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相貌、阅历、性格、喜好等都会随着时间而变,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也不存在永恒。
人只有变化,才懂得成长的快乐和回忆的幸福,品味出时间的味道。
色彩斑斓的蝴蝶由小小的毛毛虫蜕变而来,幼虫最终蜕变为翩翩的彩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成长能使人观念改变,带来知书达理变化,让人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乐哉!事物在变化中完善提升。
自然选择法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变化,变得能更好地生存,使物种得以保留。
变化是对外界环境不断发展的反馈和回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大爆炸,冒进思想和公有制政策使得生产力停滞不前,又因为错误的领导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2016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立意2016年全国卷1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全国卷1作文立意:立意一:2016年全国卷1的作文题材:漫画直接反映的是家长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
从否定的角度看,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
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
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
原题是: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
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
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
2016全国语文高考③卷的作文立意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
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
孙策征讨会稽,王朗抵抗孙策,被打败,逃到海上。
虞翻一直追随并保护着他,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
”虞翻回来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他,还亲自到虞翻的家里探望他。
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翻劝谏说:“您聚集乌合之众,统领涣散的人们,竟使得他们都对您效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
至于您随便地微服出行,侍卫来不及戒备,官兵们经常为这事苦恼。
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
”孙策说:“你说得对。
”虞翻调出会稽担任富春县长。
孙策去世,各县官员都打算出城奔丧,虞翻说:“(我)担心邻县的山民可能有变乱,官员远离城池,一定会导致动乱。
”因此留下来制作孝服服丧。
各县效仿他,都得以平安无事。
虞翻给少府孔融写信,并把自己著作的《易注》给他看。
孔融回信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区美好的,不只是会稽的竹箭。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
虞翻多次冒犯孙权极言劝谏,孙权很不高兴。
虞翻又生性不合世俗,经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
吕蒙图谋打败关羽,因为虞翻也懂医术,请他跟随自己。
后来吕蒙带领大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投降。
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沙场上作乐。
虞翻对吕蒙说:“如今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都能相信呢,为何不赶紧入城收缴他们的府库的钥匙呢”吕蒙马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有一次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亲自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
孙权离开后,虞翻又直起身坐下。
孙权于是大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惶恐。
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道:“大王酒一喝多竟要杀掉良臣,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前功尽弃,怎么行呢”虞翻因此得以免。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和麋芳相遇,糜芳船上人大多想让虞翻主动避让,前面开路的人说:“给麋将军让路!”虞翻大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侍奉君主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糜芳关上船窗不应,赶紧回避了。
全国3卷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2016年全国3卷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范文2016年高考已经过去,但是在语文则成为了大众的焦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全国卷3语文作文分析,欢迎参考!【高考全国卷3语文作文】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命题意图相对于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和Ⅰ卷作文题,2016年新课标Ⅲ卷作文题可谓“模范”地贯彻了“一点四面”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材料主人公小羽身上体现的诚信、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等,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宗旨,小羽的创新精神、合作共享精神、规则意识等完美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又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Ⅲ卷既明显不同于Ⅰ卷的漫画材料,又和Ⅱ卷相对明确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相区别,难度介于Ⅰ卷和Ⅱ卷之间,体现了2016年新课标卷三类不同试题间的差异,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分度,体现了全国性选拔的公平性。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共识是,任何类型的作文都是任务作文。
基于此,Ⅲ卷作文也未超脱任务驱动作文的类型,符合2016年高考备考的预期。
(二)材料解读单从任务驱动性来讲,2016年Ⅲ卷作文与2016年Ⅰ卷和2015年课标卷两套作文题目相比,其写作任务并不明显,需要考生整体观照材料,寻找出这个隐含的写作任务。
小羽无疑是个成功的创业者,她的经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创业的范式,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小羽成功主要靠的是什么?这正是这则作文题的写作任务。
2016全国卷2作文立意解析2016全国卷2作文立意解析你要考生“比较”什么——兼谈课标Ⅱ卷作文题的写作思路汤登仲【汤登仲,华中师大海南附中教研室主任,原湖南省特级教师,省课改指导委员会委员、学科专家,曾参加高考命题。
出版独著、主编的书籍有《差异发展作文指导》《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研究》《激活潜能高考复习》等10种,发表文章190余篇。
】2016年课标Ⅱ卷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读完这道题,不得不说,命题不严谨,作文要求中“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中的“比较”一词含义不明。
三条途径都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你能通过比较,说明哪一条不好吗?你能说哪一条更重要吗?不能。
当然你可以说“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叶圣陶语),语文课不必上。
但考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你能提倡学生都放弃语文课吗?三条途径,各有其长,无从比较。
既然无从比较,为什么又要考生进行比较呢?命题人显然受到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影响,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为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一果多因的事物的“因”都是可以比个高低的。
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种子、土壤、阳光、水分等都是必要条件。
去年可以通过比较,说谁“更具有”风采。
今年不能说哪条途径“更”好。
其实“比较”一词可以改为“针对”。
全句则为“针对上述三条途径或其中一条或两条来阐述你的看法或理由”。
当然,命题人的本意可能是指比较三条途径的“不同的作用”,但由于没有明示是比较什么,因而给学生造成了思维上的障碍。
就好比比较两个人,是比较年龄还是经历?比较身高还是胖瘦?比较外貌还是品质?比较才华还是家庭背景?太多因素,如果不明确比较什么,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题目涉及两组四幅漫画。
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吻;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98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
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61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吻。
这幅漫画的寓意,应该是批判教育者(家长、学校)对受教育者(孩子、学生)“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观念。
第一位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100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在孩子考98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
第二个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55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在孩子考61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
两位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学校),表面看有所不同,一个是苛责,一个是鼓励;但在本质上,都是“唯分数论”,都是错误的。
这道作文题目的立意,应该围绕着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含意而设。
比较稳妥的立意可以这样:教育,不应该“唯分数论”。
三、思路指导这道作文题目,可以写成各种文体。
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应该表现考生对时下“唯分数论”错误教育观念的批判性思考。
若写成议论文,其思路较为简单:(一)概况漫画内容,揭示其寓意,亮明自己的观点;(二)分析其原因;(三)揭示其本质;(四)指出其影响(危害);(五)提出建议。
四、题目批判这不是一道优秀的作文题目。
比起2015年全国卷(一)(二)作文题目是一种很明显的倒退。
其不足有以下三点:一、把作文写作变成了审题(图)比拼。
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着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而不应是考查考生的读题(图)能力。
二、这道作文题目的漫画内容和寓意不是一个开放性论题,而是一个锁死的论点(观点)——教育不应“唯分数论”。
2016届作文专题写作指导(学生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近两年全国高考命题趋势纵观近两年全国高考作文,所选材料相比以往现实性更强。
这就要求大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选材无不践行了这一价值观。
如:2015年全国卷大纲卷高考作文题目:三个人谁最有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新课标卷1小陈讼亲(见“高考优秀作文第二辑”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故而立意的好坏决定作文的质量。
2015年全国作文,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在立意上有明确的限制,大多要求结合所给材料确定立意,全国卷也是如此。
不过不管怎么立意,所立之意离不开真、善、美,不会脱离主流思想,始终要赋予正能量。
比如湖北卷强调要厚积才能薄发,浙江卷突出人内心的价值取向,江苏卷意在说明智慧之魅力……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就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高考作文:选材独辟蹊径立意新颖高远选材独辟蹊径立意新颖高远李阳海一、选材(一)选人之未言的材料。
一篇文章有没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材料有没有新意。
我们写作时,只有选择那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新鲜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
2016年河南省一考生写的《我的青春里有栀子花》,选材独特,富有寓意。
文章中的栀子花和栀子花般的女孩都给带来了帮助,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写出了深刻的寓意,表现出了青春里独特的爱。
2016年河南省一考生写的《我的青春里有爱的陪伴》,文章围绕中心,选材独特。
写父母之爱的作文很多,而选取的两则材料都让人感到既真实又新颖,尤其是妈妈冒充知心姐姐聊天的故事,新颖别致,既让人读出了妈妈的智慧,又看到妈妈别具匠心的爱。
2014年吉林省一位考生写的《那时花开》,文章选材做到了人之未言。
考生选取了自己8岁时偷拿家里的钱买冰糕的材料,敢于揭自己的短处,真实地诉说自己幼年时所犯的错误,读来亲切感人。
学生习作《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考场佳作。
选材独辟蹊径,与所有同学的选材绝对不会撞车。
一个中学生,在大人的眼里应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厨房对他们来说是禁地,做菜、做饭更是不可企及的。
但是这位同学,在选材上独具慧眼,不走大道走小道,偏偏选取人们认为的禁区来选材,可见小对选材之道是独树一帜,高人一筹。
(二)选择紧扣时代脉搏的材料。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就告诉我们,文章要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用热点的潮流打动阅卷者的心灵。
2016年北京市一考生写的《奇妙的实验室》,文章虚拟了韩剧《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讲解细菌这一生物知识,从细菌的数量、与人体的关系和细菌的寿命三个方面对有关细菌的知识进行了解释。
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自然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015年北京市一考生写的《超级机器人》,文章的选材就独具匠心,富有时代气息。
所写的是人和机器妻子相处的故事,将丈夫与房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化为丈夫和智能妻子的矛盾,这样的选材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自然会得高分。
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材料作文的定义及特点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1、本质:材料作文——讲究审题(严格的限制“三不”: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形式:话题作文——体现开放(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定立意)二、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1.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4.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5.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一)单则材料1、找关键词、关键句2、人物—事件—结果—原因(二)多则材料1、求同法2、求异法3、互补法(辩证思考)4、综合法(有时审题我们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四、试一试(一)单则材料1这是一则禅宗故事。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2016年新课标乙卷作文材料与立意解读2016年新课标乙卷作文材料与立意解读中山纪念中学郭跃辉相信考生拿到2016年新课标乙卷的作文题目时,心里肯定会很生气而且遗憾地想:驱动了半年,白驱动了。
对于广东的学生而言,各地的模拟试题,包括影响较大的广一模广二模,作文统统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模式,当“驱动”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时,看到这样一则漫画类材料,内心定是五味杂陈。
其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考查方向并没有错,只是高考试题讲究稳中求变,当全国师生围绕着任务驱动型作文疯狂训练时,高考命题组跟全国考生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无可厚非。
说不定,当明面高考的考生在疯狂训练漫画类作文时,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又会不期而至。
事实上,新课标卷的其他作文试题,并非全是漫画型。
其实,这类漫画类新材料作文,其实只是众多新材料作文中的一种形式,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对于这类作文,有必要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一、题目背景精神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并没有直接体现“一点四面”的要求,也没有直接扣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命题,这一点确实出乎意料。
但更为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带有“自我批判性”,甚至带有“元考试”的性质,即关于考试的考试。
说白了,就是在高考的考查模式下,考查学生对考试包括成绩与分数的看法。
漫画中的考试与高考,性质不太一样。
从巴掌与唇印看,图画中的学生更可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
但不论如何,这依然是一次可贵的“突围”,让学生正面论述自己对考试成绩与分数的看法。
这就是“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不论其形式如何,其精神实质是值得尊重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已经过时,新课标丙卷的作文,就是紧扣核心价值观命的题目。
二、材料解读2016年新课标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
漫画类材料作文,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简单,是因为只要把握了漫画的正确的、核心的寓意,作文的观点也就迎刃而“立”了。
说难,是因为漫画的寓意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漫画的各种符号所代表的精神寓意。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题型始现于2006年高考卷,它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构成近两年高考作文题型的主流题型。
其主要特点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材料往往是摆现象,提问题。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材料的深层意蕴。
材料中说“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正是给我们的写作画的一个边界线,以隐性材料来增加我们审题的难度。
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
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对新材料作文来说,审题主要是审材料,要明了材料的情感意向、价值倾向,准确把握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应怎样。
如龟兔赛跑,现在流传几个版本。
传统版本,龟兔赛跑,兔子睡觉,乌龟赢了。
从兔子角度看是在批评骄傲自满,从龟兔这一面来看则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胜”。
第二个版本,兔子不睡觉,兔子胜利。
这说明高效率快节奏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个版本乌龟选择了要经过一条河流的路线,当然乌龟赢了。
因为发挥强项才能成功。
第四个版本龟兔携手,旱路兔子驮乌龟,水路乌龟驮兔子,双双同时达到目的地。
可以看到协作的重要性。
第五个版本乌龟设计的路线是从山上跑下来,乌龟抱着头往下滚提前到达终点:用心做事,巧中可取胜。
第六个版本,乌龟买了小轿车,驾车和兔子比赛,乌龟取胜: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助你成功。
同是龟兔赛跑,演绎着不同的故事,表现着不同的主题。
一、材料作文的写作难点如果我们把当前的材料作文细分一下类别,其实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命题者先提供材料,然后要求根据指定的命题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材料式命题作文”;第二种是命题者先提供材料,然后要求根据提供的话题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材料式话题作文”;第三种则是命题者先提供材料,然后要求根据提炼的主题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材料式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