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凤蝶外传
- 格式:pdf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1
凤蝶外传读后感在读了《凤蝶外传》之后,我的内心仿佛被一只轻盈的凤蝶轻轻拂过,留下了一连串奇妙的思绪。
这篇文章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微观而又绚烂的世界,让我对凤蝶这种美丽的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用细腻且生动的笔触,将凤蝶的一生娓娓道来,就好像在讲述一个老朋友的故事。
文中对凤蝶从卵到幼虫,再到蛹,最后破茧成蝶的过程描写得极为细致。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特别观察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无意间在自家花园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棵植物上有几个小小的虫卵。
出于好奇,我决定每天都来观察它们的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虫卵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安静地附着在叶子上。
我每天都会小心翼翼地靠近,生怕自己的呼吸太重惊扰了它们。
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似乎什么变化都没有,我心里甚至有点怀疑它们是不是已经“夭折”了。
然而,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一个虫卵上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小洞。
我瞪大眼睛,凑近了看,发现一只小小的幼虫正在努力地往外钻。
它的身体那么柔软,那么娇嫩,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受伤。
它一点点地蠕动着,终于完全从卵里钻了出来。
刚出来的幼虫就像一个小线头,全身黑乎乎的,上面还有一些细细的绒毛。
它开始慢慢地在叶子上爬动,寻找着食物。
我看着它一口一口地啃食着叶子,那模样简直太可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身体渐渐长大,颜色也开始发生变化,从黑色变成了绿色,还多了一些白色的条纹。
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它遭遇了一场“危机”。
一只小蚂蚁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似乎把幼虫当成了一顿美餐,快速地朝着幼虫爬去。
幼虫似乎也感觉到了危险,它停止了进食,身体蜷缩起来。
就在我以为幼虫要遭殃的时候,没想到它突然昂起头,做出了一副准备战斗的姿势。
小蚂蚁可能被幼虫的气势吓到了,犹豫了一会儿,竟然转身离开了。
那一刻,我不禁为幼虫的勇敢和机智叫好。
再后来,幼虫吃饱喝足后,找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开始吐丝结茧。
它一圈一圈地忙碌着,直到把自己完全包裹在一个洁白的茧里。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凤蝶外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凤蝶外传》是一篇描写康熙与凤蝶的恋爱故事的小说,作者是二月河。
这是一篇既浪漫又情感丰富的小说,被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供学生学习。
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了解康熙、凤蝶和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们认识国家和了解中华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语文教育也在教授语文内容时,注重学生阅读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认知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凤蝶外传》这篇小说,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康熙和凤蝶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审美情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并理解小说内容和意义。
3.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加学生整体知识储备,提高其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1. 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在学习之前, 提前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小说的背景、传统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阅读,并在班级课上分享阅读感受。
在阅读时,可以让学生读到一定程度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深入分析小说的意义阅读小说后,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情感表达、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呈现出的文化内涵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分析,进一步领悟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 创设教学情境引入小说到文本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可以结合音乐、影视剪辑、画册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可以从“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4. 教学设计第一节:故事内容及情节分析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讲述小说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阅读和记忆。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性的语言和以情感为导向的讲述方法,让学生很容易地进入小说的故事情节。
凤蝶外传【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某类蝴蝶,提高科普类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感悟生命意识,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蝶恋花”、梁山伯驻英台“化蝶双飞”、蜂飞蝶舞、庄子化蝶,蝴蝶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多么美好的形象,那么蝴蝶到底有着怎样的生理习性呢?(板书)凤蝶外传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
上海光华大学肄业。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编写《儿童科学丛书》,翻译世界科普名著,从事科普创作,写了《动物漫话》等作品。
1937年到延安,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研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重要职务。
致力于教材改革,20世纪30年代就参与编写过小2.本文的说明顺序课文是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8月,凤蝶产卵。
产卵后7天,卵孵化出幼虫。
随后幼虫钻出卵壳。
几天后,幼虫开始蜕皮。
一星期或10天后,幼虫第二次蜕皮。
以后多次蜕皮,形态也发生很大变化。
9月中旬,最后一次蜕皮后,幼虫演变成蜢虫(蛹)。
它无眼无嘴无翅无脚,退隐在蛹壳内。
高中语文第15课凤蝶外传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3)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4)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2, 下面是一份交响乐节目单上对乐团指挥的介绍。
请在有语病或表示不当处标注序号,并改正。
(1)李东山,1990年率军乐团并指挥乐队完成了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各国代表团入村升旗仪式国歌演奏任务;1991年率团赴意大利参加世界警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并举办中国作品音乐会;(2)1991年参与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方案并在升旗乐团总指挥。
(3)指挥演出的曲目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曲家的各类管乐合奏文献。
1.序号(1)改为:2.序号(2)改为:3.序号(3)改为: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在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
B.“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C.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
D.作者以巨大的想像力和联想力,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的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
4,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不知怎么的,这些年来看戏的时候,最想记住爱怜鸟类的台词。
一年前看《楼顶》,记住了男主角的一句独白:“不要掏燕窝,燕儿们也是一户人家呢……”两年前看《雁奴莎莎》,记住了女雁莎莎的哭诉:“我们为了表达对人类的尊敬,在飞行的时候,排成一个大写的‘人’字,可是你们为什么要杀我们?”鸟之将死,其鸣也善。
对于这只美丽的大雁含泪的诘问,我们无言以对。
现在难得见到“人”字形的雁阵了。
记得少时的江南水乡,一到春天,常常带着孩子的幻想,翘首目送南雁北飞,以为它们在天上飞翔,一定是很快活很快活的。
长大了,才知道大雁也有大雁的痛苦,最让我感悟到异类的痛苦的,是契诃夫的一段文字--“天气还冷得要命,而可怜的鸟儿已经飞向俄罗斯!对于祖国的眷恋,对于故土的向往驱使它们飞翔;如果诗人知道以百万计的鸟儿因为眷念故国而在长途飞行中蒙受着苦难与牺牲,就该为它高唱悲歌。
《凤蝶外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某类蝴蝶,提高科普类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感悟生命意识,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蝶恋花”、梁山伯驻英台“化蝶双飞”、蜂飞蝶舞、庄子化蝶,蝴蝶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多么美好的形象,那么蝴蝶到底有着怎样的生理习性呢?(板书)凤蝶外传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
上海光华大学肄业。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编写《儿童科学丛书》,翻译世界科普名著,从事科普创作,写了《动物漫话》等作品。
1937年到延安,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研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重要职务。
致力于教材改革,20世纪30年代就参与编写过小学教科书和农民识字课本。
解放后,组织编写小学教科书的工作,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终生笔耕不止,科普创作和翻译作品多达200万字。
2.本文的说明顺序课文是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8月,凤蝶产卵。
产卵后7天,卵孵化出幼虫。
随后幼虫钻出卵壳。
几天后,幼虫开始蜕皮。
高中语文第15课凤蝶外传试题 2019.091,在学校班级中,我们常常组成一个个这样或那样的小组:或一起打扫卫生,或共同讨论问题,或在综合性学习课中一起去搜集整理资料;或完成其他任务。
请写一写你们的小组吧。
300字以内。
2,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ě湮没yān 铁杵chǔ畏葸不前sīB.暖和huo 杜撰zhuàn 孵化fú刨根究底páoC.狰狞nínɡ威吓xià栅栏zhà芬芳馥郁fùD.衰竭jié怪诞dàn 酬谢chóu 争妍斗艳yán3,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操练殷勤款待自鸣得意奇妙无比B.筵席弱不禁风细枝末节高深莫测C.暇想摇摇欲坠虫情世故五彩斑斓D.篱笆煞废苦心精疲力尽撒手人寰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可是这次脱皮后,它不再是“小乌蠋”的__了,从头到尾完全变了样。
②碧青深长的杂草,葱茏苍翠的树木,白的、红的、黄的、紫的花,好像都在欢迎它的__。
③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__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A.原型来临指导 B.原形来临引导C.原形光临指导 D.原型光临引导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目前职业病发病人数呈现增长势头,职业病发病者呈现年轻化,且发病者多属于困难群众。
B.为有效减少用公车办婚事现象的发生,石家庄市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动用公车操办婚事,如违反规定,所动用的公车至少要封存3个月以上。
C.美国总统布什在刚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到,需要更具活力的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以应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竞争。
D.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实行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有效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今后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将全面从五方面推进。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于是凤蝶找到树阴里,收拢四翅,停歇在枝上。